作者介紹
簡介
楊朔(1913--1968) 山東
蓬萊人。原名楊毓瑨,字瑩叔,蓬萊城裡人。現、當代著名作家、散文家。 抗日戰爭時期寫過不少通訊和中、短篇小說。解放戰爭時期擔任新華社特派記者;抗美援朝時期寫出優秀長篇小說《三千里江山》。解放後曾任
中國作家協會外國文學委員會主任,保衛世界和平大會黨組常委,同時寫了大量散文。“文革”開始後,楊朔被中國作協的造反派列為重點批鬥對象。1968年7月底楊朔要求上書
毛主席和要求與單位領導談話,均遭拒絕。絕望中於8月3日吞服
安眠藥自殺。
作品
他的作品基調是歌頌新時代、新生活和普通的勞動者,代表作品有《荔枝蜜》、《
蓬萊仙境》、《雪浪花》、《
櫻花雨》、《香山紅葉》、《
泰山極頂》、《
畫山繡水》、《茶花賦》、《海市》、《
鐵騎兵》等。
楊朔是當今文壇一再精闢闡述散文詩化理論,並認真實踐,卓有成效的形成自己獨特風格的散文作家。
散文全文
花鳥草蟲,凡是上得畫的,那原物往往也叫人喜愛。蜜蜂是畫家的愛物,我卻總不大喜歡。說起來可笑。孩子時候,有一回上樹掐海棠花,不想叫蜜蜂蜇了一下,痛得我差點兒跌下來。大人告訴我說:蜜蜂輕易不蜇人,準是誤以為你要傷害它,才蜇;一蜇,它自己耗盡生命,也活不久了。我聽了,覺得那蜜蜂可憐,原諒它了。可是從此以後,每逢看見蜜蜂,感情上疙疙瘩瘩的,總不怎么舒服。
今年四月,我到廣東
從化溫泉小住了幾天。四圍是山,懷裡抱著一潭春水,那又濃又翠的景色,簡直是一幅青綠山水畫。剛去的當晚,是個陰天,偶爾倚著樓窗一望,奇怪啊,怎么
樓前憑空湧起那么多黑黝黝的小山,一重一重的,起伏不斷?記得樓前是一片比較平坦的園林,不是山。這到底是什麼幻景呢?趕到天明一看,忍不住笑了。原來是滿野的荔枝樹,一棵連一棵,每棵的葉子都密得不透縫,黑夜看去,可不就像小山似的!
荔枝也許是世上最鮮最美的水果。
蘇東坡寫過這樣的詩句:“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長作嶺南人”,可見荔枝的妙處。偏偏我來的不是時候,滿樹剛開著淺黃色的小花,並不出眾。新發的嫩葉,顏色淡紅,比花倒還中看些。從開花到果子成熟,大約得三個月,看來我是等不及吃鮮荔枝了。
吃鮮荔枝蜜,倒是時候。有人也許沒聽說這稀罕物兒吧?從化的荔枝樹多得像汪洋大海,開花時節,那蜜蜂滿野嚶嚶嗡嗡,忙得忘記早晚,有時還趁著月色採花釀蜜。荔枝蜜的特點是成色純,養分多。住在溫泉的人多半喜歡吃這種蜜,滋養精神。熱心腸的同志為我也弄到兩瓶。一開瓶子塞兒,就是那么一股甜香;調上半杯一喝,甜香裡帶著股清氣,很有點鮮荔枝味兒。喝著這樣的好蜜,你會覺得生活都是甜的呢。
我不覺動了情,想去看看自己一向不大喜歡的蜜蜂。
荔枝林深處,隱隱露出一角白屋,那是溫泉公社的養蜂場,卻起了個有趣的名兒,叫“養蜂大廈”。正當十分春色,花開得正鬧。一走近“大廈”,只見成群結隊的蜜蜂出出進進,飛去飛來,那沸沸揚揚的情景,會使你想:說不定蜜蜂也在趕著建設什麼新生活呢。
養蜂員老梁領我走進“大廈”。叫他老梁,其實是個青年人,舉動很精細。大概是老梁想叫我深入一下蜜蜂的生活,小心翼翼地揭開一個木頭蜂箱,箱裡隔著一排板,每塊板上滿是蜜蜂,蠕蠕地爬著。蜂王是黑褐色的,身量特別細長,每隻蜜蜂都願意用采來的
花粉供養它。
老梁嘆息似的輕輕說:“你瞧這群小東西,多聽話。”
我就問道:“像這樣一窩蜂,一年能割多少蜜?”
老梁說:“能割幾十斤。蜜蜂這物件,最愛勞動。廣東天氣好,花又多,蜜蜂一年四季都不閒著。釀的蜜多,自己吃的可有限。每回割蜜,給它們留一點點糖,夠它們吃的就行了。它們從來不爭,也不計較什麼,還是繼續勞動、繼續釀蜜,整日整月不辭辛苦……”
我又問道:“這樣好蜜,不怕什麼東西來糟蹋么?”
老梁說:“怎么不怕?你得提防蟲子爬進來,還得提防大黃蜂。大黃蜂這賊最惡,常常落在
蜜蜂窩洞口。專幹壞事。”
我不覺笑道:“噢!自然界也有侵略者。該怎么對付大黃蜂呢?”
老梁說:“趕!趕不走就打死它。要讓它待在那兒,會咬死蜜蜂的。”
我想起一個問題,就問:“可是呢,一隻蜜蜂能活多久?”
老梁回答說:“蜂王可以活三年,一隻工蜂最多能活六個月。”
我說:“原來壽命這樣短。你不是總得往蜂房外邊打掃死蜜蜂么?”
老梁搖一搖頭說:“從來不用。蜜蜂是很懂事的,活到限數,自己就悄悄死在外邊,再也不回來了。”
我的心不禁一顫:多可愛的小生靈啊!對人無所求,給人的卻是極好的東西。蜜蜂是在釀蜜,又是在釀造生活;不是為自己,而是在為人類釀造最甜的生活。蜜蜂是渺小的;蜜蜂卻又多么高尚啊!
透過荔枝樹林,我沉吟地望著遠遠的田野,那兒正有農民立在水田裡,辛辛勤勤地
分秧插秧。他們正用勞力建設自己的生活,實際也是在釀蜜——為自己,為別人,也為後世子孫釀造著生活的蜜。
這黑夜,我做了個奇怪的夢,夢見自己變成一隻小蜜蜂……釀造著未來………………
作品賞析
當代散文名家
楊朔的《
荔枝蜜》也巧妙地運用了卒章顯志這一技法。文章開頭,寫自己曾被蜜蜂螫了一下,因而看到蜜蜂心裡就不舒服。繼而,作者描寫了荔枝蜜的甜香,不覺動了情,由蜜想到釀蜜的蜜蜂,便到蜂場去參觀。作者了解了蜜蜂的生活習性.感慨地說:“蜜蜂是在釀蜜,又是在釀造生活;不是為自己,而是在為人類釀造最甜的生活。蜜蜂是渺小的;蜜蜂卻又多么高尚啊!”看到這裡,你會覺得作者是在歌頌蜜蜂,表現蜜蜂高尚品質,然而作品結尾卻來了個大轉彎,從歌頌蜜蜂轉到歌頌勤勞勇敢的農民:“他們正用勞力建設自己的生活,實際也是在釀蜜——為自己、為別人、也為後世子孫釀造著生活的蜜”。“為後世子孫釀造生活的蜜”跟《
岳陽樓記》結尾寫的“
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一樣,正是作者要表達的主題。文章結束了,作者所要表達的主題也點出來了。原來前邊大篇幅地歌頌蜜蜂,正是為後邊歌頌勞動人民作
鋪墊,這樣的結尾顯得自然、有力,也統貫了全篇要義,此即卒章顯志之法的妙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