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古城牆

徐州古城牆

徐州古稱彭城,是中華民族的人文始祖黃帝的最早都城之一,輿地誌云:“涿鹿本名彭城,黃帝初都,遷有熊也。”之後堯帝籛鏗封於彭城,建立了大彭氏國,成玄英疏:「堯封於彭城,其道可祖,故謂之彭祖。」大彭歷事虞夏,於商為伯,武丁之世滅之,約存在八百年而亡,同治本《徐州府志》記載:“彭城故城。今府治,古彭城國,漢以後為郡縣治。”《太平寰宇記》也說:“今(彭祖)墓猶存,故邑號大彭焉。”

可見彭城歷經四千年城址位置基本未變。徐州歷代城牆或因戰火遭到破壞或因洪水埋於地下,從而形成了徐州老城區今天“城疊城”的奇觀。

隨著徐州舊城改造工程的進行和徐州軌道交通項目的施工,將會有更多的城牆遺址被發現。

徐州地表殘存的明清古城牆即快哉亭公園的東南城角和夾河街附近的護城石堤,有專家和市民建議修建城牆遺址公園或城門遺址下沉式廣場。

基本介紹

古城歷史,城牆沿革,歷代建置,拆毀經過,城門布局,南門,東門,北門,西門,遺址發現,漢代,明代,清代,古城規劃,地圖信息,

古城歷史

徐州古稱彭城,又名涿鹿,已有六千年文明史。6000多年前,徐州的先民就在此生息勞作。彭城系少典時代的古城,彭城之稱,源出有蟜氏。昔者少典之君大叢娶有蟜氏之女安登,生炎帝。安登氏以“壴”為族徽,因稱居地為“彭城”。
徐州古城牆徐州古城牆
炎黃時代的彭城,在今徐州一帶,這裡是南玉北漸時期良渚文化晚期(約2800B.C.至2300B.C.)的考古遺址分布密集區和中心區。據先秦古籍《世本》記載:“涿鹿在彭城,黃帝都之”,《輿地誌》云:“涿鹿本名彭城,黃帝初都,遷有熊也”。
五帝時期,籛鏗因擅長烹飪野雞湯,受帝堯的賞識,被封於彭城,建立大彭氏國,又稱彭鏗,因而彭祖之名,源於彭城。
治水時,把全國疆域分為九州,徐州即為九州之一。當時“徐州”只是作為一個自然經濟區域的名稱,彭城邑成為這一區域的中心城市。
夏商時期,大彭氏國很強盛,曾為五伯之一。
西周時期,徐偃王北走彭城武原,改東山為徐山
春秋戰國時期,彭城為宋邑,據考證宋悼公後宋國遷都彭城。
秦漢之際,後楚懷王熊心徙都彭城,西楚霸王項羽定都彭城。從這裡走出的布衣皇帝漢高祖劉邦則一統天下,開創了歷史上輝煌的漢王朝。
西漢時期,彭城為劉氏同姓王的重要封國——楚國和彭城國
東漢末年,曹魏遷徐州刺史治彭城,始稱徐州。

城牆沿革

歷代建置

徐州古城有四城:一是外城,春秋之彭城,相傳為古大彭氏國;二是外城內有金城;三是東北小城;四是小城之西又有一城(乾隆《徐州府志》)。
徐州老牌樓徐州老牌樓
周彭城邑:徐州建城的歷史,最早見諸文字記載的是《左傳魯成公十八年即周簡王三十三年(公元前573年)的彭城邑,當時駐守彭城的軍隊有三百乘,手千丈之城萬戶之邑。可見城的規模之大,距今(2015年)已有2588年,是江蘇省有文字記載建城史最早的城市。
漢交城:西漢楚元王劉交,以春秋宋都城郭為基礎,擴大範圍,加築城外城,《讀史方輿紀要》記載:“《城邑考》:州外城楚元王交所築”。修築後的彭城牆厚壕深,非常堅固。
晉劉裕城:東晉安帝義熙十二年(公元416年),汴水暴漲,城崩塌,時大將劉裕駐徐,“悉以磚壘,樓櫓赫突,南北所無”(《水經注》)。
唐貞觀城:南北朝陳宣帝太建十年(公元570年)令大將吳明徹攻彭城,曠日未克,乃堰泗水灌城,城再次被毀。唐貞觀五年(公元632年)重建徐州城,但其規模不如劉裕城宏偉。
金正大城:以後屢有修建,直至金哀宗正大元年(公元1224年),完顏仲德壘石為基,增城之半,這時徐州城之規模方幾近劉裕城。
明洪武城:公元1352年,元右丞相脫脫親率大軍,鎮壓徐州李二起義,以百炮轟城,城盡毀,後建城於奎山腳下,改名為武安州。明洪武年間廢武安城,仍遷回故址重建徐州城。城牆以磚石壘砌,周長九里余,城高及底寬均為二丈三,頂寬一丈一。城門四開:東曰河清門,西曰通汴門,南曰迎恩門,北曰武寧門。城外環以護城河,深寬各三丈許。
明崇禎城:明天啟四年(公元1624年),黃河決堤,水深一丈三,城完全被淹,於是遷至城南二十里舖重建,這是徐州第二次遷城。崇禎元年(公元1628年)水退,城內淤積泥沙厚達一至五米,文物悉埋於積沙之中。時兵備道唐煥於原址重建,是謂崇禎城,城規模及形制與地下洪武城雷同且相重合。城東門、北門沿襲舊稱,西門易名為武安門,南門改稱奎光門。
清康熙城:清康熙七年(公元1668年)郯城地震,波及徐州,全城又毀,後歷經五十六年方復建完原城。
清嘉慶城:嘉慶二年(公元1797年)至嘉慶五年,擴建徐州城,周長十四里半,已經大大超過洪武城規模。
清代鹹豐後:清政府為了抵禦太平天軍的北伐和捻軍攻打徐州,在老城的周圍增添外土垣,1885年筑北關土城,1858年筑西關土城和西南土城,1859年又曾築南關土城。土城設六門,炮台十數座。又於黃河以北今壩子街築城,開四門,設炮台兩座,與府城隔河相望,互為倚角。這時的徐州城,規模宏大,城內道路整齊,府道衙門、都司、察院等宮廨林立,半官、學府、祠堂、會館等雕樑畫棟,並有“五樓二觀八大寺,七十二庵布其中”的歌謠。
民國時期:公元1928年,國民黨軍隊劉峙駐守徐州城將城垣拆除,只留下快哉亭公園內約一百五十米舊城牆以資見證。
現存城池遺址:徐州現存的古城遺址是清朝嘉慶年間所建,是沿襲明城牆城基重建的。 城設四門,以徐州府衙和鼓樓為中心,以府衙三堂相重的軸線向南延伸,出府衙是為鼓樓大街、向南延伸是為南門大街,這是全城的一條中軸線,由軸線向東向西各排列三條大街與軸線相垂交,此外在軸線西邊還有一條與之相平行的北門大街,從而構成全城路格線局,在這個路網上分布著衙、署、官、院、廟等公建,南門大街則是商街大街,店鋪林立。城東南隅有快哉亭,西南角城樓為燕子樓。古城的這一格局保留至今仍依稀可辨,許多街巷名稱還沿用至今,馬市街、富庶街、富貴街等在20世紀八十年代仍保有當年風貌。一些衙署、廟宇除少數被後來新開道路衝掉外,大多有遺址尚存,其中以徐海道署存留最好(現只保存有大堂五間和影壁牆一座.),是江蘇省三個道衙僅存的一個。

拆毀經過

徐州城牆被拆除發生在1928年。有資料記載:當時國民黨第一軍軍長劉峙駐防徐州,他認為舊城牆有礙現代國防建設,決定拆除,便找到銅山縣縣長劉炳晨(當時徐州市區所在地屬銅山縣管轄)。
劉炳晨正為教育經費發愁。因銅山縣的教育經費全憑馬場湖、石狗湖等處湖田地租收入維持,湖田欠收,資金便沒有了著落,縣裡中國小教職員工已經幾個月沒發工資了。聽到城牆拆除後可以變賣城牆磚的提議,劉炳晨很快就同意了,並商議決定,將變賣城牆磚所得的錢款全部充作教育經費。為此,劉炳晨安排教育局長鬍錫三及一些地方士紳專門組成“變賣城垣委員會”。
儘管此事遭到民眾的反對,但幾經折騰後,城牆、城門還是拆除了。

城門布局

舊時,城門是整個城防體系的重點,平時它是出入的通道,戰爭狀態下,城門則是攻守雙方的主要爭奪目標。城門堅固性是維繫全城安危的關鍵,因而,修建城門都以高大、堅固為標準。
徐州鼓樓徐州鼓樓
北伐戰爭時期,徐州城牆與四座城門被拆除。城門雖然不存在了,但考察古城門的所在,可以了解徐州古城的規模與作用,也可以為今天的城市建設作借鑑。
“城牆裡,城牆外,城牆裡面長棵菜。又好吃,又好戴,又好送人又好買。”
“城門城門有多高,三十六丈高。騎白馬,挎大刀,城門底下走一遭。”這是舊時徐州地區流行的兒歌。那時人們來徐州城裡走親訪友買東西,都要穿過高大的城門,晚上出城必須趕在城門關閉之前。千百年來,城牆和城門與百姓生活息息相關,在人們腦海里留下深深的印記。徐州城牆除了快哉亭殘存一小段外,其他城門已不存在了,但是城牆與城門如同陳酒,浸滿了鄉情,珍藏在許多人的記憶里。

南門

南門,歷代作為徐州的正門,內有半圓形的寬廣地,那就是瓮城,瓮城之內正對南門有一影壁牆,上鑲嵌康熙朝徐州知州姜焯書寫的“九州之一”四個石刻大字(鑲嵌在徐州雲龍山碑廊內)。
南門,歷代作為徐州的正門,它與彭城路北端的現市府機關大院原徐州府衙門處在同一條中軸線上。
記載南門歷史資料,最早是在西漢,“南門”名稱一直沿用到晉魏時期:“明日魏主又自上戲馬台,復遣使至小市門,求與孝武相見,遣送駱駝,並致雜物,使與南門受之。”(《宋書《張暢傳》)到了唐代,南門稱為“白門”。宋蘇軾曾有“肩輿白門道”的詩句。可知宋代時依然稱南門為白門。元末徐州城毀於炮火,遷城在奎山下。明初洪武時重建徐州城,南門稱為“迎恩門”。萬曆42年(公元1614年),重修四門,並重新命名,南門稱為“奎光門”,因為此時奎山塔已經落成,為崇尚奎文故取此名。清朝也曾重修,仍襲用舊稱。
根據城門建制,各城門外都有瓮城,為了防禦多與城門不直對,但是由於南門是正門,所以惟有它與瓮門在一條直線上,徑直相對。根據八九十歲的老人回憶,徐州南門一個門洞上有門樓,門外護城河上有吊橋,有城門官看守,每晚定時關閉城門。南門內有半圓形的寬廣地,那就是瓮城,徐州人俗稱瓮圈。瓮圈裡還有道影壁,上鑲嵌“九州之一”四個石刻大字。
其實人們記憶里的南門實際上是瓮門,而不是南門。南門按位置應在瓮城與南門大街交接處。上世紀30年代,該處的商店在挖防空洞時,曾在地下四五米深處發現兩個相對的城門,考古人員認為該處商店應該是南門的所在地。
南門大街舊時有絲綢布莊、茶館酒店、南貨醬園、客棧藥房以及許多手工作坊。如今南門大街上幾乎成為電訊一條街,形形色色移動、聯通的廣告五彩繽紛,泛亞大廈、電訊鐘樓相互競秀。南門外則是商業薈萃的步行街,“千古繁華地,徐州不夜城”,自古到今,南門內外一直是徐州最為熱鬧的地方。

東門

東門外面臨黃河,古諺說“聖人出,黃河清”,“河清”祈求黃河水清水患泯除。
東門大街便是今天的大同街東段。東門在明朝以前,以方向命名,明洪武重建徐州城,稱為“河清門”,因為東門外面臨黃河,古諺說“聖人出,黃河清”,“河清”祈求黃河水清水患泯除。萬曆年間改稱“明德門”,感恩朝廷的德惠使徐州安寧。崇禎年間重修仍稱“河清門”。
東門的位置在今天徐州市人民舞台附近。1988年8月,在此工地上,發現了明唐煥重建的河清門的門匾,中間楷書“河清門”題銘,每字約半米見方。題銘時間是“崇禎戊辰仲秋”,即1628年秋。這證實了明朝徐州東門的位置。清代幾次重建東門,位置也應在此地點。嘉慶三年(1797年)再次擴建。88歲的王大娘曾住在察院街,經常路過東門,她說東門在人民舞台東側,城樓很高,門洞很深,遇到危急事,夜裡關閉城門。後井崖巷在東門南,從那可以去開明菜市。
東門外有瓮城門,位置在其東面的警備區內。今天大同街東段有一段彎曲的斜坡路,名稱叫月波街,實際上,它應該是東門與瓮城門之間瓮城(瓮圈)的殘存,瓮城也稱月城,舊時曾在瓮門處建有月波樓,有人認為月波街名由此而來,其實,這均與月城有關。
東門大街名稱原是察院街,因為明清時都察院在此街上(中山堂附近),百姓一直稱為東門大街。北伐軍占領徐州後,為慶祝勝利,期望“世界大同”,便改稱大同街。

北門

北門如同爭戰之門。歷代知州知府均十分重視北門的建築和防衛。
北門如同爭戰之門。明洪武時稱武寧門,萬曆年間稱拱極門,崇禎重修仍稱武寧門。北門的名稱告訴人們它的重要性。北門內近府衙門,外臨黃河與九里山,易受來自北方強敵入侵,因此肩負防禦、護衛雙重重任。徐州歷史上數百次戰爭,與北門西門關係最多。所以歷代知州知府均十分重視北門的建築和防衛。
北門的位置在原統一街的北端,北門外臥有鎮水鐵牛和“五省通衢”的牌樓。北門其實是徐州和燕、魯、甘、陝、豫交通的重要門戶。許多客商從北門進入徐州,清中期,蘇轍後裔來到徐州後,曾住在壩子街一帶,並在北門處開設醬菜店,一時很有名氣。
北門也有瓮城,人們記憶里,北門裡的街道也是條彎路,彎路連著一片空地,即是瓮城遺址。瓮城裡有口井,一直使用到上世紀90年代,清涼甘冽的井水是這一帶的老徐州心中揮不去的。
北門大街南門大街一樣歷史悠久,徐州師範大學教授李洪政先生考證《金瓶梅》的故事原地就在徐州,而書中描寫的明代的北門大街,就是這條統一街。統一街上的徐家大院、權家牌坊、鱗次櫛比的大小店鋪、明清民居,述說著往日的繁華。它和南門大街一樣,是古老徐州的歷史象徵。

西門

自古以來,城西門外是蕭殺之地,是秋後處死犯人的地方,徐州西門外也是如此。
徐州西門大街,即今天的和平街,城門在和平街西首。西門在明洪武時稱通汴門,說明了西門與汴水的地理關係,萬曆年重修後稱威遠門,崇禎年間重修後稱武安門,這兩個名稱凸顯出西門對防衛徐州城池的重要作用。
2000年7月,就在和平街西門口建築工地四五米深的黃土下,發掘出一條縱貫工地南北的古城牆、城門和瓮城。這應該是洪武年間新修、萬曆年間重修的西城牆。西門外為半圓形的瓮城。瓮城門並不與西城門東西相對,位置在西門向南偏離了四五十米,而且門洞朝西南方向。由於天啟年間的大水,使之掩埋黃土下,重建時,我們先人的記憶和測量竟那么準確,於是出現了徐州城門與城門疊壓、城牆與城牆、街道與街道重合的奇觀。
許多老人回憶也與此相符:出西門有一條向西南去的小街巷,這就是瓮城的殘留痕跡。瓮城門的位置在原博愛街的上坡處,即今天歐洲商城東口。瓮城是彎曲坡道,西城門廢除後,瓮城兩側修建了民房,便形成了一條彎路。
昔日西門大街十分熱鬧,藥店特別多,有家“祥順興藥店”,店主與徐州名店“祥順成”是兄弟,第三代人李建新還健在。他回憶說,民國時期,“春發正”、“廣濟堂”等都在這條街上,是徐州的一道風景。
到今天,徐州西門大街雖然只有半片街,卻基本保持上世紀50年代的模樣,這是徐州四大城門大街中,唯一存留至今的舊街,那光滑的石板路,小瓦平房的四合院,透露出平靜和溫馨。尤其難得的,這也是徐州四門中獨一無二的,是那一座曾是看守西城門的衙役居住的小房子居然還在,這低矮破舊的兩小間屋,經歷百餘年,牆頭暴露出粗大的青磚。根據西門大街的老人講,看守城門的人一直住到1928年城門被拆,門外的吊橋也被改建成小石橋,這樣城門看守就失去了意義,守門人只好離開。
徐州西門外舊時是荒野墳冢。那時西門內曾有家酒坊,押出處斬的犯人,路過這兒往往要停下來,向酒家討碗酒喝。酒家便特別準備一壇,任由犯人飲用。有的犯人竟喝得昏醉,以求得被砍頭時,不再感到恐懼和痛苦了。
今天西門外完全變了樣,矗立起一座現代化的歐洲商城。

遺址發現

漢代

2013年,江蘇省考古專家在對徐州市市中心蘇寧廣場工地發現的遺址進行全面的開口層位、夯築方法及出土遺物分析後,確定為西漢楚國及後繼東漢彭城國之都城彭城的東城牆遺址,兩漢徐州城同時露出冰山一角。
據了解,本次發現遺址的區域為該市重點工程蘇寧廣場建設項目內,該工程自2012年8月工程基坑土方開挖以來,徐州市博物館的文物專家在工地採取隨工清理和探方清理兩種方法持續進行搶救性考古發掘。截至昨日,共發現各時期文物千餘件。經發掘研究,徐州市考古隊獲取了最為重要的成果是現場西側發現了夯土城牆遺蹟,該遺蹟由城牆和城門兩部分組成。
夯土城牆與彭城路大體平行,基本正南北向,調查勘探長度約120米,底部寬度約25米,現存高度1.2-1.8米,殘存城牆頂部距地表約10米。城牆直接構築於生土面上,底部挖有淺基槽,基槽深約0.5米,上部被唐宋時期堆積所疊壓,城牆內外兩側發現有西漢和東漢時期的文化層堆積。城牆夯土為灰黃色,夾雜大量料姜石顆粒,類似生土,內含少量陶片,夯層明確,夯窩明顯。據介紹,在該遺址還發現一城門遺蹟,城門寬3.2米,殘存高度1.2米,殘存有10層石板平鋪壘砌,石板內側平整。雖然城門門道內未發現青磚或石磚鋪地,但是有明顯的踩踏面痕跡,專家判斷為出入長期使用所致。
在近13年來遺址周邊地區同一文化層發掘過程中,不斷出現大量漢代遺存:2000年,徐州國際商廈工地發現了大量漢代遺存,出土海量的漢代建築材料,部分材料初步確定為西漢楚國王宮之鋪地磚;2005年,徐州金地商都二期工程距地表10米處發現了明確的漢代夯土台基;2006年,徐州皇城大廈工地發現新莽時期的銅錢窖藏,出土銅錢近2噸……省考古研究所所長林留根為首的專家們初步分析:此為西漢楚國及後繼東漢彭城國之都城彭城的東城牆遺址。
一直以來,徐州漢代考古主要集中在墓葬的發掘上,據林留根介紹:“此前徐州漢代文化遺存的發掘多是漢墓。漢代徐州城市的歷史發掘還停留在零星的‘點’上,能夠支撐徐州漢墓的漢代社會生活基礎的考古發現甚少。”我省考古專家經過討論認定徐州漢代古城牆的發現填補了這一空白,讓徐州漢代遺存發掘由‘點’變成了‘線’和‘面’。這項具有里程碑意義的發現,對今後徐州考古具有坐標作用,將為研究漢代徐州生活狀況、生產方式等方面提供非常重要的資料。

明代

淮海東路原徐州警備司令部院內工地里發現一段城牆,發現城牆的地點位於淮海東路老東門時尚街區工地的西南方,市博物館考古人員沿城牆青磚清理,南北方向已經清理出46米城牆外磚面,貼著城牆外側向下清理了半米左右。最初發現的城牆大致呈南北走向,殘留表面距離地表大約5米,城牆磚逐層向內錯開大約1厘米,城牆牆面向西傾斜。建城牆的大青磚長44厘米、寬22厘米,厚度大約有12厘米。
“城牆通常是磚包土結構,現在看到的向西傾斜的青磚牆面是城牆的外包磚以及中間夯築的填土、碎磚,內牆包磚還沒有發現,也就是說城牆究竟有多厚,目前還不清楚。”鄭洪泉介紹說,這種磚包土結構的城牆,就是城牆內外兩面用大青磚與糯米汁拌石灰修築包裹,中間用土與碎磚摻雜夯實,這樣的城牆非常牢固。經過勘探,發現城牆的外表由底向頂逐漸內收,發現的位置可能是明洪武城牆的頂部,向下估計還有5米深左右。
考古人員介紹說,這段城牆的北端,清理出高於城牆1米多的雉堞(音:zhi die),就是城牆最上端外側修築成連續齒狀的矮牆,也可以叫垛口,是防禦工事。在反擊敵人來犯時,用來瞭望或射箭,也可以掩護守城士兵;在這段城牆的最南端,城牆牆面呈直角折向東延伸,長度大約8米。這段拐向東的8米城牆比南北向城牆局部高出1米多,考古人員分析這段東西方向的牆磚應為馬面建築。“城牆上的馬面建築也是一種防禦工事,也有敵台、墩台的叫法,主要用於加強城門兩側的防禦,每隔一定距離就有一處。馬面向外突出並且高於城牆主體牆面,遭遇攻城時,與主城牆相互輔助,形成交叉火力從側翼用弓箭擊殺攻城的敵人,消除城牆下的防禦死角。馬面在徐州城牆遺址考古是第一次發現實物,這一段史籍資料中也沒有記載,這次明洪武時期城牆的發現有了實物佐證,對了解古代徐州的城牆建築、軍事防禦等具有極其重要的價值。”
考古人員表示,已經發現的城牆,是相對保存最完整的一段,結構清晰,特別是馬面的揭露,為徐州城牆的首次發現,具有非常重要的價值,豐富了徐州作為歷史文化名城的內涵,因此需對該段城牆進行原址保護。此外,考古人員在城牆遺蹟的範圍內,發現了一些明代早期的青花瓷盤、碗、杯、茶葉末釉碗以及紫砂器物殘片和一枚鏽蝕嚴重的錢幣。參照以往徐州城內地下的考古發現,隨後的清理中還將會出現更多有價值的發現。

清代

礦山路東首附近一家建築工地南側,在地下5米深處挖出一座明清古城牆,東西長約200米、寬2米左右,每塊條石長1到2米、寬40厘米左右……
徐州市史志學會副會長李世明先生說,1194年黃河奪泗入淮後,從此正式流經徐州,護城防洪堤壩的作用也越來越突出。但土堤經不起雨水沖刷,汛期不能抵抗洪水衝擊,必須修築石堤。

“徐州最早的護城石堤修於明朝萬曆年間,是徐州郡守劉順之在任上修築的。石堤共兩段,一段是拐角樓到東門,一段是東門到北門四大王廟,總長175丈。石堤修成後,徐州十餘年安然無恙。”李先生說,修堤十餘年後,黃河還是把堤壩沖潰了。明代後期黃河肆虐,幾十年間有3次洪水淹城。

慘痛的教訓引起清代統治者的高度重視,在乾隆27年修成防洪石堤。石堤從基礎到堤頂砌石17層,巨石精工打鑿,嚴絲合縫,用燕尾鐵左右固定巨石,並用鉚釘上下連線,再用米汁調石灰泥澆灌,十分堅固。這段石堤北起小北門,繞城東北至奎山雞嘴壩,再從奎山折向西到韓山,小北門向西至段莊,兩段石堤在段莊合龍,總長30多里。

“目前這一施工工地發現的這處防洪石堤就是從小北門向西至段莊的其中一段,工人在石堤中發現的鐵片就是當時的‘欽工’燕尾鐵(鐵鍥)。”李先生說,這處施工工地挖出的防洪石堤在當時是清代的“國家重點工程”,也見證了徐州人驚心動魄的抗洪史實。

古城規劃

徐州城市風格山環水繞,四周處處有名勝古蹟,尤以漢墓群和古戰場遺址為其特色。今城區內城下有城,古城輪廓依稀可辨,古城中軸線彭城一條街保存基本完好,古城牆仍保存150餘米。以戶部山為中心的明清建築群成片保存著,大型的古建築諸如道台衙署、文廟等散布於市內各處,被譽為“青山綠水古徐州”。
徐州古城圖徐州古城圖
文物古蹟以漢代文物遺存最具特色。其中又以漢兵馬俑漢畫像石、漢墓最負盛名。漢兵馬俑包括四個兵俑坑,一個馬俑伉,共四千餘件文物,漢畫像石有四百多塊。漢墓中已知和已發掘的有九大王侯墓葬群。而矗立於市區南郊的雄偉壯觀的淮海戰役烈士紀念塔,則給這座古雄關增添了更多的雄姿。
古徐州在西漢曾有12個楚王,東漢有1個楚王和5個彭城王,這18個封國的王,死後都葬在徐州的周圍,有的依山為葬,有的平地起丘,其大若山。已經調查和發掘的9座王侯墓中,已知有第一代楚王劉交葬在楚王山和第六代楚王劉注墓在小龜山,其他有西漢的北洞山楚王墓、馱籃山楚王墓,石橋東洞山楚王墓、獅子山楚王墓、南洞山楚王墓、臥牛山楚王墓及東漢土山彭城王墓等。這些陵墓規模宏大,墓室整齊,隨葬品非常豐富。劉注墓長達80餘米,有14個墓室,室內面積近600平方米,無異於地下宮殿。
1984年在徐州獅子山發掘的西漢兵馬俑是目前國內僅次於秦始皇兵馬俑的第二大俑群,其墓主人楚王陵範圍已基本探清,正在發掘中。
徐州現有省級文物保護單位11個,市級文物保護單位50個,分布於全市,構成了徐州歷史文化名城的人文景觀。
徐州市政府的城市規劃說:“徐州市歷史遺蹟和人文資源豐富,兩漢時期的歷史文化尤為珍貴、壯觀,在中華民族的歷史淵源中占有重要地位”。根據市區文物古蹟、風景名勝資源的分布現狀,為了突出特色,確定了以兩漢為重點,漢墓群為特色,保護一城、八區、二十個重點的方案。一城即徐州清代的舊城區;八區,一是以土山漢墓、乾隆行宮、戲馬台等的南片第一保護區;二是以黃樓牌樓、古黃河公園、權瑾牌坊等的北片保護區;三是以北洞山漢墓、司馬桓魋墓、茅村漢畫像石墓等的北郊運河風光保護區;四是以臥牛山楚王山漢墓群、千佛洞等的西郊保護區;五是以獅子山兵馬俑、東洞山漢墓、馱籃山漢墓等的東郊保護區;六是以雲龍山風景區、淮海戰役烈士陵園、彭城等的南片第二保護區;七是以小龜山漢墓、九里山古戰場、平山寺、劉向墓等的西片保護區;八是以雲龍湖風景區、漢畫像石藝術館、漢王拔劍泉等的南郊保護區。二十個重點是:楚王山、北洞山、小龜山、南洞山、馱籃山、臥牛山、拉犁山和土山等九座漢墓群,茅村漢畫像石墓、司馬桓魋墓、桑丘遺址、戲馬台、興化寺,獅子山兵馬俑、華佗廟、東坡石床,道台衙門、淮海戰役烈士陵園、黃河故道帶狀公園等。
美國記者斯諾在其名著《西行漫記》里曾寫道:毛澤東主席告訴他,“記得我第一次到北方去的途中,遊歷過這些地方……《三國》上有名的徐州城牆,歷史上也有盛名的南京古城牆,我都遊歷過一次。”毛澤東曾在徐州古城牆上繞行一周,印象深刻,故在十幾年後還津津樂道,少年時遊歷的地方刻下了其成長為偉人的足跡。
《徐州市城市總體規劃》(2007—2020年)中明確規劃:保護護城河及護城石堤,其範圍在城牆遺址兩側不少於20米寬,沿古城牆建設一條寬度30米的綠化帶,強化古城城址輪廓。

地圖信息

地址:中山北路147號附近

地圖信息

打開百度地圖查看詳情

反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