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榮譽
國家4A級旅遊景區
來源
高郵南門大街是
高郵市老城區縱貫南北長街的一段,它興建於宋代,繁盛於明清,興隆於近代,是名副其實的溝通里下河、大運河,襟帶蘇皖兩地的要津。這條原長百餘丈的大街,商行店鋪,鱗次櫛比,市場繁榮。客來運河兩岸,貨運
大江南北,其情其勢延續了600多年,直至
20世紀40年代前後,因戰亂和一場殃及40餘家商店的大火肆虐受到重創,漸現蕭條。建國後,
京杭大運河拓寬、
淮江公路改道,車流、人流、物流的重大變化,使此街一度冷落。隨著
高郵市人民政府對盂城驛的修復,這條現長230米的南門大街修復如舊,重現生機。
歷史文化街區
運河遺存
南門大街上濕漉漉的生活
揚州地區還有什麼地方能夠看到大運河的原汁原味?運河聯合申報
世界文化遺產辦公室綜合處處長劉尚傑向美國國家地理攝影師麥克山下推薦的地方,除了東風漁村,還有
高郵南門大街、北門大街。劉尚傑覺得,站在高處的南門大街天街上,看日出和日落都不錯。
南門大街和著名的盂城驛聯繫在一起。驛站開設於明洪武八年,是全國保存較好的古驛站遺存之一,修復後成了全國唯一的“郵驛博物館”。這條兩百多米長的老街建築保存完好,經常會迎來團隊遊客的參觀。街上住的都是老街坊,有做壽衣的有賣壽桃的也有賣古玩的,反而是遊客來的時候頗為整潔拘謹。傍晚時分,聚攏了一群光著膀子打牌的爺們。南門碼頭對面是修復一新的
鎮國寺塔,處於京杭運河中間地帶,東臨高郵市區,西近
高郵湖,這裡經常有各种放生活動,附近的老人說:“就是從運河裡打魚,賣給那些有錢的老闆,然後又放回進運河裡。
據說麥克山下拍攝的南門大街,選取的場景是:南門大街天街上老人壓腿,剛好從腿的方向暈染開來的視野就是:南門大街外的早市,有灰調的房子、街面、新鮮的魚蝦和濕漉漉的生活。門臉上斜掛的艾草已經枯萎,但是有的橫批還很鮮紅。有意思的是,大多數橫批上寫的都是“姜太公在此百無禁忌”,後來才知道這是高郵一帶的風俗。高郵人
汪曾祺在《
大淖記事》中揶揄過一番:“沒出門子的姑娘還文雅一點,一做了媳婦就簡直是‘姜太公在此百無禁忌’,要多野有多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