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郵城

《高郵城》是元代詩人揭傒斯創作的一首雜言詩。該詩通過高郵城的今昔變遷,以極明白的語言,表達了希望和平,永不要戰爭的美好願望。

此詩純用口語,去盡雕飾,音節自由,韻腳細密,反覆詠嘆,頗似民間歌謠。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高郵城
  • 創作年代:元代
  • 作品體裁:雜言詩
  • 作者:揭傒斯
  • 作品出處:《揭傒斯全集》
作品原文,注釋譯文,詞句注釋,白話譯文,創作背景,作品鑑賞,文學賞析,名家點評,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高郵城
高郵城,城何長?城上種麥,城下種桑。
昔日鐵不如,今為耕種場。
但願千萬年,盡四海外為封疆
桑陰陰,麥茫茫,終古不用城與隍

注釋譯文

詞句注釋

①高郵:地名,今屬江蘇省。
②鐵不如:指鐵不如城池堅牢。
③封疆:疆界。
④隍(huáng):沒有水的城壕。

白話譯文

高郵城的城牆多么長,城上種了麥子,城下種了桑樹。
當年在這裡曾發生過激戰,英雄們的血肉之軀連鐵制的兵器也無可奈何;今天這裡卻成了耕種的場所。
但願千萬年都是這樣的太平時世,四海之外都成為皇朝的屬地。
讓城下的桑林連成片,城上的麥子望不到頭,從今以後永遠不再有戰爭。

創作背景

元皇慶元年(1312年)春,揭傒斯由家鄉赴京謀官,沿途所見多戰爭所創或水災旱情,惟途經高郵城(今屬江蘇),發現這個昔日要塞麥滿隴、桑成行,遂寫下這首詩企盼天下永遠太平。

作品鑑賞

文學賞析

這是一首雜言體詩,詩人藉助四、五、六、七多種句式,表達了追求和平,自由的進步理想,在封建社會裡具有一定的積極意義。
詩的第一句,指出詩中描寫的地點——高郵城。詩人一眼望去,看不到城牆的邊沿。用“何”表示疑問,心底發出了城為什麼這樣長的感嘆。接著詩人的視線又轉向多年被風化的城上,城上已經種上麥子,而城下也以種桑了。詩的第一句,寫了城的長度,城上下韻景物,借景抒情,為詩人的感情升華作了鋪墊。
詩的第二句,詩人面對城牆思緒萬千,這城已不代表了唐代李賀在《雁門太守行》中描繪的“黑雲壓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鱗開”戰爭前的城池了,也不是唐代王昌齡《出塞》其一中“秦時明月漢時關”的重要關口了,而今卻是耕種的場地了。昔日比鐵還堅硬的城牆,如今卻變了模樣,今昔對比說明社會歷史的變遷如此之快之猛,是任何力量也阻止不了的。詩人因看到了城、麥、桑而產生了聯想,內心發出感嘆,這種以情寓景,情景交融的表現手法,表達了詩人真摯的感情。
詩的第三句,詩人發出了“盡四海外為封疆”的呼喊,感情的激流一瀉千里,銳不可擋。“盡”言其極限,表明疆界遼闊,而不能窮盡。以上為詩人內心的真實寫照。
而詩的第四句,詩人從思緒的高峰又回到現實中來,那無邊無際的麥浪,那桑樹成蔭的綠海,構成了一幅和平自由的圖畫。詩人最後點題——從今以後再也用不著城牆與城壕了。從詩的第四句,使人聯想到《敕勒歌》“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的優美詩句,使人們仿佛享受到自由自在牧歌式的草原生活。
這首詩寫得自由活潑,表達出人們的共同願望,就是:消滅戰爭,永遠和平。

名家點評

《東南日報》副刊編輯陳友琴《元明清詩一百首》:“這首詩通過對高郵城變遷的描寫,表達了詩人的政治願望:人們永遠過著植桑種麻、不用築城守衛的和平生活。這雖是空想,但在當時卻有一定的積極意義。全首用雜言體,有三、四、五、七多種句式,寫法自由而活潑。”

作者簡介

揭傒斯(1274—1344年),龍興富州(今江西豐城)人。元代書法家,字曼碩。延祐初授翰林國史院編修,元統初官升至侍講學士,贈護軍,追封豫章郡公,諡文安。故世稱“揭文安”。總修遼、金、元三史,著有《文安集》十四卷。擅長詩文和書法。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