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元和(江西省軍區原副司令員)

張元和(江西省軍區原副司令員)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3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張元和,1920年11月出生,寧夏海原人,1936年3月參加紅軍,1938年3月加入中國共產黨。

於2016年6月11日18時48分,因病醫治無效在南昌逝世,享年96歲。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張元和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族
  • 出生地:寧夏海原縣
  • 出生日期:1920年
  • 逝世日期:2016年6月11日
人物生平,參加紅軍,抗日前線,解放戰爭,激戰朝鮮,人物逝世,

人物生平

歷任戰士、班長、排長、指導員、連長、副教導員、教導員、營長、副團長、團長、師參謀長、副師長、師長、江西省軍區副司令員兼南昌警備區司令員等職。曾參加會寧、山城堡、平型關、濟南、淮海、渡江、淞滬及抗美援朝第二、四、五次戰役等戰役戰鬥,先後六次負傷。曾榮獲八一獎章、三級獨立自由勳章、三級解放勳章、朝鮮人民共和國二級國旗勳章、二級紅星功勳榮譽章。
2015年9月,作為江西省唯一抗戰老戰士代表赴京參加了紀念抗戰勝利70周年大閱兵。

參加紅軍

1936年5月18日,為實現擴大、鞏固根據地和迎接紅二、四方面軍北上抗日的戰略目標,中共中央和軍委決定以進行西征作戰。西方野戰軍組成後分左、右兩路向甘肅、寧夏邊境的清水河挺進。 張元和是聽了紅軍的宣傳和看到紅軍的實際行動而走進革命隊伍的。紅軍每到一地都積極向民眾宣傳黨的政策和北上抗日主張,擴大隊伍。一天,六七個紅軍來到了張元和家鄉海原縣高崖草場村。他們向鄉親們說:“紅軍是窮人的隊伍,不打人罵人,專為窮人辦事,和窮人是一家人!”有個紅軍還問張元和叫什麼名字,官名和小名有什麼不同,張元和一一作了回答。紅軍說:這小孩蠻聰明的,跟我們去當紅軍吧!他們問寒問暖,平易近人,使鄉親們感到非常親切。紅軍走後,張元和找來本村的劉四有兒等4個小夥伴一起商量當紅軍的事。張元和說:“我看紅軍很好,我想去當紅軍。”其他人都說:“你要真去,我們也都去,由你領頭。”
張元和在家中7個孩子中排行老末,母親在他9歲時去世,父親一人將7個孩子拉扯大,家境貧寒。那年張元和15歲。他雖然在5人中年齡最小,但因為念過書,有主見,懂事,大家都說他到部隊可以當“事務長”。他們打聽到向東10里外的寧夏同心王家團莊住有紅軍大部隊,就決定到那裡去,並商定了走的時間。第二天天剛麻麻亮,他們5人瞞著家人悄悄到了約定的地點,待天亮時過了清水河到達王家團莊。當時王家團莊是一個有兩千多口人的大村,他們聽到北面傳來了“一、二、三、四”洪亮的口號聲,便順著聲音出了街道,看到有一百多名紅軍正在跑操。一位掛著手槍的紅軍問他們乾什麼,他們齊聲說:“當紅軍!”那位紅軍高興地說:“你們都很年輕,歡迎你們參加我們的隊伍!”隨後便叫人將他們帶到了政治部。這時正趕上紅軍吃早飯,有個紅軍為他們找來了碗筷,大家與紅軍一起蹲在院子裡吃了早飯。飯後一位紅軍幹部正在詢問他們每個人的具體情況時,張元和的父親與另一位小夥伴的父親追到了這裡,非要領他們回家不可。那位小夥伴因為是獨生子,紅軍幹部說服他當即就隨父親回去了。紅軍幹部對張元和的父親說:“當紅軍是自願的,決不勉強。”這時,張元和的父親給張元和使眼色,意思是讓他說自己願意回去。但張元和裝著沒看見,執意不肯回家。無奈之下,他父親只好說:“你一定要當兵就當吧!但一定要好好乾!”張元和連忙點頭說:“一定好好乾!”他父親又對那位紅軍幹部說:“孩子小,不懂事,請長官多加管教。”紅軍幹部請他父親放心,說:“請老人家放心,我們一定管好。”
紅軍部隊在王家團莊住了幾天后移駐豫旺堡,他們幾個被送到新兵連,訓練十多天后被分到紅十五軍團七十三師二一七團四連。3個小夥伴分別在一、二、三排當戰士,張元和被留在連部當傳令兵。約半月時間,姓高的小夥伴的父親來部隊看兒子,高父走後不幾天,兩個小夥伴不辭而別離隊回家了。這樣,他們一起出來的5人只剩下張元和與劉四有兒。後來劉四有兒被調到機槍班當機槍手。

抗日前線

1937年7月7日,抗日戰爭全面爆發。張元和所在的二一七團縮改為六八七團一營。此時張元和調到營部通訊班當傳令兵。1938年3月,轉戰到武鄉縣,張元和在六八七團四連加入中國共產黨。這一年的夏季,部隊進入晉東南,組織粉碎日軍“九路圍攻”的戰役。張元和所在的六八七團先進行了粉碎長治張店這一路的戰鬥。三四四旅旅長徐海東,政委黃克誠親自指揮戰鬥。六八七團陣地在一條山谷兩面的山上,日軍用擲彈筒迫擊炮和“巴狗炮”發起猛攻,企圖通過山谷。當時張元和已當了班長,戰鬥中,機槍射手犧牲,他端起機關槍向鬼子群里猛掃。鬼子衝到離他們只有三十多米遠時,又扔手榴彈炸。就這樣,六八七團一、二營兩天中打退了敵人的6次衝鋒,日軍死傷三百多,連屍體都不敢收拾就逃竄了。打掃戰場時張元和他們掩埋了四十多具日本鬼子的屍體。這一仗,張元和的部隊換上了繳獲的日軍武器。兩天后,他們部隊又在沁縣丁店打了另一路鬼子。這次戰鬥是在沿河道的公路上進行的。張元和他們部隊埋伏在河的東西兩岸,待一個大隊的五六百鬼子進入伏擊圈後便一齊開火,並封住了鬼子的退路。鬼子背水作戰,孤注一擲,分幾路縱隊拚死連沖3次,最後集結在一起企圖向外突圍,這時六八七團預備隊全部加入戰鬥,衝鋒號一響,所有部隊集中火力射向鬼子,鬼子被擊斃一百多,其餘的順公路拚命逃跑。張元和他們又追擊好幾里路,繳獲了不少戰利品。這次戰鬥中,與張元和從海原家鄉一起參軍的劉四有兒光榮犧牲。當時,他是機槍班的班長。1938年7月,張元和被提升為排長。1939年年初,任六八七團一營營部支書,後任指導員。
1939年夏季,張元和所在的六八七團駐山西高平縣。一天下午,他被通知到團里見吳政委。張元和跑步到達團部後,吳政委給他布置了任務,主要是朱德總司令到團里視察工作,要和幹部戰士打籃球,吳政委、青年幹事、劉參謀、張元和與朱老總組成聯隊,田團長等5人組隊作為對手。聽說朱老總打籃球,觀看的人特別多,雙方隊員入場時掌聲雷動。當時場上的隊員都很年輕,而朱總司令已經45歲了,按照團政委的交代,張元和他們都主動給朱老總傳球,積極配合朱總司令投籃。一個小時後,球賽以朱老總的聯隊取勝而告終。後來在高平地區的戰鬥中,張元和腿部受傷。
1940年2月,上級從張元和他們部隊抽調一百多名幹部充實新組建的部隊。張元和等被調到在冀中抗日前線的“挺進縱隊”(後來改為二縱隊)六八八團二營任組織幹事。1941年1月,“皖南事變”後為充實新四軍,中共中央將張元和所在的八路軍第二縱隊改編為新四軍第三師,隨即開赴蘇北地區,張元和仍然負責二營工作。在漣水地區,一天夜裡部隊去打敵人的據點,“引蛇出洞”,偏巧在陳集遇到了出來掃蕩的日本鬼子,雙方發生遭遇戰。戰鬥中,一顆日軍的子彈打在張元和的嘴上,所幸子彈只打在了牙齒上,3顆門牙被打掉了。張元和輕傷不下火線,繼續指揮戰鬥,他腰帶上的銅環也被子彈打了一個洞,但沒有穿進身體。
當時,為加強地方武裝力量,提出“主力地方化”,即將主力部隊分散到縣大隊、游擊隊等地方武裝。為此,張元和於1941年9月調任淮海軍分區濱海大隊政治處組織股幹事,後任該大隊六連連長。這一時期,部隊邊在皖北、蘇北游擊運動戰,邊擴大隊伍。1942年4月的一天,張元和率連去拔灌雲縣王莊的偽軍據點。據點中有五十多個偽軍。將炮樓圍住後,他們開始喊話,勸偽軍不要為鬼子效勞,中國人不打中國人。在設法接近圍子時,一名班長犧牲。張元和向偽軍喊話,警告他們不準開槍。因上午偵察地形時偽軍發現他是指揮員,便在碉堡中向他開槍,打中了他的左臂關節,他只覺得是被石頭打了一下,聽到通信員大喊時,才發現自己受了傷。這次張元和的左臂骨頭被打斷,住進了淮海軍分區野戰醫院。因醫療條件差,傷口發炎化膿,肉也爛了,還有骨頭渣往下掉,動了3次手術,還不見好。最後,軍醫薛世文只好用刮刀伸進傷口中刮,再用紗布穿進傷口,來回拉動,硬是清理掉了碎骨頭和爛肉。當時沒有麻藥,張元和咬牙忍著劇痛堅持做完手術。這一次,總算治好了傷,但從此左臂伸不直了。張元和說:“這是他一生中感到最遺憾的一次戰鬥。”次年初,傷愈出院,任淮海軍分區特務營副教導員,與其他營領導一起率部執行警衛軍分區的任務。下半年調軍分區軍工廠任教導員。軍工廠駐地在根據地中心江蘇沭陽,除修理槍械武器,製造手榴彈、火藥和炸藥等外,最多的是為收回來的空子彈殼裝火藥和底火。當時部隊彈藥缺乏,規定部隊打仗必須撿回彈殼,然後送到軍工廠裝藥再用。部隊送來空彈殼就要很快裝藥,他們經常晝夜加班,保證了部隊作戰的需要。1945年3月,張元和調入新四軍第三師中乾隊參加整風學習。他在這裡與一百多名營以上幹部,按照全黨整風的統一部署進行了學習整頓。8月15日,日本無條件投降,學員提前畢業,張元和被分配到淮海軍分區三團一營任教導員。當時,三團執行連雲港至徐州段鐵路的護路任務。不幾月,又到淮海軍分區一團三營任營長。期間,部隊主要協助地方建立政權和武裝,清肅偽軍、日本漢奸等反動勢力,維護社會治安等。

解放戰爭

1947年2月,部隊改編為華東野戰軍十二縱隊三十五旅一○三團,張元和仍然任營長。1948年2月起先後任三十五旅一○四團副團長、一○七團副團長、一○四團代團長等職。 淮海戰役中張元和的團作為縱隊的預備隊,在安徽滁州集結待命,同時防止敵人在此突圍。淮海戰役即將結束時,張元和的團奉命消滅安徽滁州劉樓的國民黨守軍。當時,敵人已經被圍了好多天,有的打著白旗出來要飯吃,張元和命令部隊將自己的餅子、窩窩頭和香菸等送給他們。據點中的敵人從早上拖到晚上,遲遲不肯投降。張元和命令部隊開炮,又進行喊話,敵人才舉手走了出來。此次敵副軍長、師長以下官兵千餘人投降,交出各種槍枝千餘支(挺)、火炮6門、汽車13輛和其他大量軍用物資。這是淮海戰役的最後一仗。
1949年2月,部隊進行整編,統一番號。張元和所在的部隊改編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三野戰軍第九兵團三十軍八十九師二六六團,他任團長。4月,張元和率團參加渡江戰役。部隊到達上海浦東後,以兩個軍的兵力攻打高橋鎮。國民黨守軍利用當年日本鬼子的鋼筋水泥工事,以坦克作地堡,在海上艦艇和空中飛機的火力支援下,負隅頑抗。因地形不利於我軍,戰鬥打了一天,沒能拿下高橋鎮。後夜間部隊渡河強攻,衝破敵封鎖線,終於攻占高橋鎮。這一次張元和團的任務是沿海堤向吳淞口方向進攻,到達後隨即轉為封鎖揚子江,防止敵人從海上逃跑。而後解放上海的戰役打響了,張元和團的任務是打外圍,5月27日上海解放,張元和團駐防上海浦東川沙魯樓鎮。

激戰朝鮮

“入朝時間很緊迫”,張元和談到這一經歷時,聲音洪亮了許多,“11月初接到命令,下旬就開進朝鮮,部隊換上大頭皮鞋,還有繳獲的皮衣、皮帽,當時倉促上陣,吃穿也跟不上,武器也很雜,有漢陽造、美式、日式還有捷克式, 配的彈藥也很雜,子彈與槍枝不配套。”
“入朝遇到不少困難,一是行軍的道路又窄又小,當時是下雪天,人馬走過去就結了冰,一路上隨處可見士兵摔倒;第二是吃的,補給物品需要汽車運送,因道路難行,汽車沒有防滑裝置,容易拋錨,前面的車擋了路,後面的車就開不了,堵上了。”
入朝後,部隊改換蘇聯武器,張元和任志願軍二十六軍八十八師二六二團團長。張元和率團參加了第二、四、五次戰役。第二次戰役中,志願軍殲滅了美軍主力陸戰一師,張元和所率的二六二團擊落、擊傷美軍飛機各一架,但傷亡很重,人員由一千四百餘人減少到八百餘人,由三個營縮編為兩個營。
“戰鬥打得很激烈,也很困難,彈藥打完了,糧食吃光了,後面供應不上,沒有送過來,陣地經常得而復失,失而復得,形成拉鋸戰。”
寒冷的天氣,對戰鬥造成很大影響,張元和回憶起艱苦的戰地歲月時,表情激動。“美軍有先進的飛機,兩端機翼裝有油桶,速度快,彈藥多,飛行能高能低,志願軍防空能力很弱,行軍或駐紮時都要用樹葉偽裝戰士和裝備,晚上不能開燈,白天不能燒火,戰士們一次行動就帶上三天的乾糧,窩窩頭凍得很硬,用牙齒啃不動,戰士們只能用刺刀切開,沒有水喝,戰士們只能隨手抓一把雪咽下。吃得差,也吃不飽。”
二六二團經過多次戰役後,損失較大,改編為二十六軍特務團。第四次戰役中,張元和團奉命在3個地域組織防禦,堅守25天,斃、傷千餘敵人,繳獲輕重機槍8挺、自動步槍數十支,以及其他軍用物資。軍首長盛讚張元和團“圓滿完成阻擊作戰任務”。
“當時在長鏡湖阻擊美軍時,部隊連夜急行軍,天亮前到達阻擊地點,戰士們將雪壘高,修築戰壕,隱蔽在雪地中。清晨7點,美軍來了,我們用打國民黨的方法開戰,將手榴彈、炸藥包大量扔向美軍的汽車、坦克,一下就將他們打懵了,當時敵人舉手投降,戰士們也快凍僵了,有的槍也凍得打不響,眼看著敵人投降,也不能上前抓俘虜。”
在隨後的第五次戰役中,張元和團擔負防禦縱深地帶搶修道路任務。他們冒著飛機和大炮的轟炸,苦戰一個月,提前完成任務。兵團司令員宋時輪在通車儀式上,給予張元和團很高的評價,並獎給“開路先鋒”錦旗一面。
隨後,張元和團前往金化五聖山南,接上甘嶺西側地域進行防禦的任務。進入陣地時,部隊受到敵人炮火襲擊,張元和在上海戰役中繳獲的那匹大洋馬也被炸死。陣地白天被炸毀,夜間就搶修,表面陣地不能用了,就轉入地下的貓耳洞坑道工事
“有時陣地被敵人占領,經過殊死拼搏,又奪回陣地。部隊進入陣地時,滿山樹木,綠草遍地,經過幾個多月的防禦戰,陣地只剩一片焦土,有的高地被炸下去2米。”在這場戰鬥中,張元和團擊傷擊毀坦克45輛,擊傷擊落飛機13架,俘虜美軍士兵13名,擊斃敵千餘人,為此受到志願軍司令部的通報表揚。

人物逝世

2016年6月11日18時48分,江西省軍區離休老紅軍、省軍區原副司令員張元和同志,因病醫治無效在南昌逝世,享年96歲。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