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生平
早期仕途
張人駿幼年穎悟,受
書香門第薰陶,刻苦攻讀,學有所得,同治四年(1865年),19歲的張人駿中同治甲子科舉人。同治七年(1868年)中同治戊辰科進士,任
翰林院編修庶吉士。任官
科道時,正值堂叔
張佩綸因
馬尾海戰失敗被貶,張人駿謹言慎行,緘默言事,因而在當時名聲並未遠揚。
光緒中葉,張人駿由京官外放,先任廣西
桂平梧州鹽道,繼而先後任廣西、廣東、山東布政使。光緒二十六年(1900年),張人駿升
漕運總督,光緒二十七年(1901年)一月,任
山東巡撫,八月十一日上奏:“膠州突然遭到水患,朝廷應該速速前來疏散人群、救濟災民啊”。朝廷下旨叫他一定要妥善撫恤災民,不要讓他們流離失所。次年又改任
河南巡撫。
光緒二十九年(1903年)三月,張人駿調任
廣東巡撫。光緒三十一年(1905年)六月,調任
山西巡撫,光緒三十二年(1906年)復調河南。
護國守土
光緒三十三年(1907年)七月,張人駿實授兩廣總督兼
南洋大臣。秋,一艘
英國商船在
廣東梧州被劫,船上的一名英國醫生被劫犯殺死。事件發生後,駐京英公使多次向清朝
外務部抗議,外務部於是下令嚴捕兇犯、優恤英醫,同時迫於英國壓力,將
粵東、
兩江緝捕權交給英國人管轄。由於緝捕權問題乃一國主權,因此外務部的決定一傳出,“粵人大嘩”。於是張人駿上書外務部要求收回此權,外務部先不允準,張人駿“奮爭多次,卒達收回之目的”。同時,英國軍艦在前任
兩廣總督周馥的授意下,多次測量
惠州海面,張人駿上任後,立即照會英國
領事,最終令其退出。由於張人駿是少有的敢於據理抗爭外國列強的清廷要員,因此令外國人刮目相看。英港總督曾專程拜見張人駿,其夫人亦同時拜見張夫人,這在當時絕不可思議,以致“粵人以中國有此體面外交,莫不交譽”。
光緒三十四年(1908年)春,日本大坂輪船
株式會社“二辰丸”火輪在廣東海域走私軍火,被廣東
海軍當場查獲。張人駿立即照會
日本領事,按法律全部充公。日本船主百般狡辯,日本政府也以撤回使領館人員要挾清政府。清外務部屈服於日本的壓力,要求張人駿對查獲日輪的有關人員撤職查辦,對給日本走私船造成的損失照價賠償。張人駿極力反對,全粵軍民也群情激憤,迅速掀起抵制日貨的運動,清廷只好不了了之。
李準奉命出巡外海,至
東沙島,發現日軍已占據該島兩三年,已建輕便鐵道十餘里,機器、
廠屋若干座,並且派兵監視。李準回廣東後,請示張人駿,電告
外務部,與日本交涉,日本公使要求二百年以前之圖為證據。廣東
按察使王秉恩博覽群書,以康熙間有高涼鎮總兵
陳倫炯著《海圖聞見錄》中有
東沙島之圖,送外務部與日本公使,證明為中國土地,後該島交還中國,仍名為東沙島。
宣統元年(1909年),身為
兩廣總督的張人駿令李準調集伏波、琛航兩兵艦,李準乘伏波艦,伏波艦
管帶吳敬榮、琛航艦管帶劉義寬、
林國祥航海之主,皆由其指揮,隨行參贊王仁棠,同行有廣東
候補道李哲浚,廣東補用知府丁乃澄、裴祖澤、王叔武、李田、邵述堯、
劉鏞、郝繼業、陳晉慶、袁武安、趙華漢、鄭繼濂、張瑞圖、劉啟唐、潘鎮藩、梁朝彝、郭朝升、陳仕平、港商韋雪齋、
李惠林、蘇匯泉、海軍測繪學生、委員測繪等。歷時一月,對群島進行深入調查。軍艦每到一處皆
勒石命名,鳴炮升旗,重申中國主權。在這次巡視中,隨船的測繪委員和海軍
測繪學堂學生繪製了西沙海島總圖和西沙各島的分圖,並命名西沙島嶼。本次諸島命名,皆以軍艦、物產、同行諸人之籍貫命名。清廷派水師數次巡視
西沙群島,宣示主權,此舉在當時國際社會引起了強烈反響,各國航海之書都稱西沙群島為中國海洋國土。
清亡之後
宣統三年(1911年),
武昌起義爆發後,張人駿依仗
張勛的兵力,準備頑抗到底。在同盟會組織的聯軍的攻擊下,張人駿見守不住江寧,便委託美國傳教士、鼓樓醫院院長
馬林出面,與聯軍接洽,準備投降,趁著馬林出面周旋的空隙,張人駿和江寧將軍
鐵良卻在實施出逃策略。他們事先準備好一個籮筐,趁著天黑,將籮筐一頭用繩索固定在城樓上,兩人坐在籮筐裡面縋下城牆。出了城,張人駿和鐵良直奔停泊在下關江面的日本兵艦。同年十二月一日逃往上海。後避居青島,再未出仕。
民國三年(1914年),因日本占領青島,張人駿隨其他遺老一起退居天津,開始以詩文書法娛老。
晚年時期
民國六年(1917年),
張勛兵變、宣統復辟時,授他為
協辦大學士,因道路不通,張人駿未能受任,復辟失敗後一如既往的過他隱居生活。
黃曾源次子
黃孝紓奉親居青島,感慨前事,作《青島流人篇》凡三十人,內有《張人駿》,述
袁世凱當權,起用故僚,張人駿峻辭不就。曾述及人駿句云:“疾惡欻如風,義不恕親暱。皇皇卻聘書,庶以懲不壹。”即述此事。民國十六年(1927年),張人駿在天津逝世,卒年82歲。
主要成就
政治方面
張人駿在清末君主立憲籌備之際,張人駿曾上過三次
奏摺:光緒三十四年(1908年)十二月十八日上《兩廣總督張人駿奏廣東設立咨議局籌辦處情形折》、又於宣統元年(1909年)二月二十九日上《奏廣東第一年籌辦憲政及第二年開辦各事情形折》、再於宣統三年(1911年)七月二十五日上《兩江總督張人駿奏厘定外省官制宜以舊制為本量加損益折》。曾提出五則:一曰督撫許可權:1為奏事權,2為軍政權,3為外交權;二曰司道分合;三曰道府存廢;四曰審判辦法;五曰地方自治實行監督。頗有創見。
社會建設
張人駿親自籌辦了自來水廠。上海市民多用英商供應的自來水,受制於人,為保主權,以利民用,張人駿一面與英商交涉,訂立契約,接管購水,一面集資籌辦,終於官商合辦了上海北市自來水公司。
此外,張人駿還在廣州建立過一所無線電報學校,支持西醫陳子光等人建立了廣州光華醫學堂。
興辦教育
張人駿還是近代教育的支持者。早在
甲午戰爭失敗後,國內有識之士就紛紛要求廢除“空虛無用”的
科舉制度,改革教育,提倡實用科學,興辦學堂。光緒皇帝接受了“中學為體,西學為用”的新主張,頒布了大批變法維新的詔令,對現行教育制度進行了一系列改革。書院改學堂於是成為一種自上而下的社會潮流。張人駿就是這一潮流的支持者和推動者。
光緒三十一年(1905年),
山西巡撫張曾揚在
令德堂書院舊址創辦了山西省第一所官立師範學堂,這是我國最早的六所新式官立
中等師範學校之一。起初,由於資金困難而舉步維艱。第二年張人駿到任後,馬上為學堂籌撥巨款,使校舍條件大有改觀,規格大幅提升,管理日趨完善,師資力量增強。學校聘有中國籍教員十人、日本籍八人、英國籍一人。當年招收學生二百二十名,畢業一百六十五名,這些畢業生全部被派往全省各縣高等國小校擔任教員,成為近代教育的星星之火。如今,這所學校已經成為全國著名的
太原大學外語師範學院。
光緒三十四年(1908年),張人駿委派留美歸國的康奈爾大學農學博士
唐有恆負責規劃籌建廣東全省農事試驗場及其附設的農業講習所,宣統二年(1910年)四月正式開學。其辦學宗旨是:培養近代農業技術人員,為推廣農學新理新法,普設州縣試驗場儲備人才。農業講習所成為我國近代高等農業教育的開始,也是華南農業大學的前身。
光緒三十三年(1907年)七月,英國人
盧押到香港就任
港督後,號召社會人士熱心教育,集資捐建
香港大學。在捐獻資金嚴重不足的情況下,張人駿慨然捐出二十萬元,成為第二大捐款個人。正是有了張人駿的帶動作用,捐款資金才源源而來,直到民國元年(1912年)三月十一日香港大學開學,共收到捐款一百四十七萬多元。同時,張人駿還出資在港大設立了二十五個獎學金(每年每人300元廣東幣),遠遠多於孫中山民國四年(1915年)在香港大學設立的五個獎學金,成為香港大學的奠基人。
維護主權
光緒三十三年(1907年)秋冬之際,英國商船在廣東梧州被劫,英醫被殺,駐京英公使屢向
外務部詰責,外務部下札飭兵嚴捕犯民,優恤英醫,同時應英人之請,將粵東、兩江緝捕權歸英人統轄。捕權問題實為喪權辱國,部電一到粵人大嘩,請人駿爭回此權。人駿奏書達部,外部先不允準,激動全粵.電質外部,奮爭多次,卒達收回之目的,人駿實為有力焉。同時英兵輪複測量惠州海面,原系舊督周馥所允,人駿照會英領事,令其退出。之後英港總督專程謁見人駿,其夫人亦同時拜見人駿夫人,均以禮待之,粵人以中國有此體面外交莫不交譽。
光緒三十四年(1908年)春,日本
大坂輪船株式會社之二辰丸火輪,滿載軍火來粵,至海界起卸,暗通軍火販商,企圖謀取重利,為寶璧兵輪英管駕緝獲,察知人駿。人駿令飭解來省,並令二辰丸所雇駁船起卸之華人作證,照會日本領事,按違約例全部充公,船主狡辨,日政府支持之,且以撤使領為挾。
外務部屈於日本,主張革除莫管駕,對船損估價賠償。全粵引起民憤,發動抵制日貨,清廷只好不了了之.斯時葡萄牙又逐漸侵占澳門鄰近之境界,人駿設防嚴備,取其狡謀,得勿失國土。
南海諸島歷來為我國疆土,光緒三十三年(1907年)日本商人
西澤吉次率眾乘“四國丸”侵占
東沙群島,張人駿由
河南巡撫升任兩廣總督不久,便親自明察情況,蒐集證據,與日本駐粵領事交涉談判,以理相爭,為收回此島創造一個良好開端。同時派水師提督
李準、副將
吳敬榮、劉義寬等率兵170餘人分乘“伏波”、“深航”諸艦,登
西沙群島,勘明島嶼15座,命名勒石,於
永興島升旗鳴炮,公告中外,重申南海島嶼為中國神聖領土。後由自
山東巡撫繼任兩廣總督
袁樹勛,再三磋磨,毫不退讓,以儘量少的代價最後完成了與日方的交涉,達成協定並於宣統元年(1909年)十月七日辦理了東沙島的交接儀式。
人物評價
徐凌霄《凌宵一士隨筆》:“清末督撫中,張人駿以悃愊無華,端重老成著,不隨波逐流,迎合風氣。歷督兩廣、兩江,均大疆繁劇。時髦政客屢攻之不能動。固以久為循吏,資望較高,而鹿傳霖重其廉正,引為同調,在樞府中時加維護,極言其賢,其見信於上,不易動搖,亦多賴是也。庚戌七月,鹿卒於位,張挽替聯云:‘溯太公急難以來,忠節相丞,名德有達人,特鐘聖相;自先帝登遐而後,台衡代謝,中原正多故,又喪老成。’以聖相稱之,亦見氣誼相投。”
《膠澳志·人物誌·僑寓》:“張人駿,直隸豐潤縣人,以翰林外任知府,歷官至河南、山東巡撫,兩江總督;諸子亦多顯宦。然清廉自持,家無餘財,人駿與袁世凱為兒女姻親。辛亥後,袁屢征之不應,因移居青島以避之。”
軼事典故
政治遠見
張人駿不僅是政績卓越的封疆大吏,而且是清朝大政方針的重要智囊。其中最彰顯才華的當屬參與清末的刑事法律改革一事。光緒三十三年(1907年)十月,清廷修訂法律館上奏了《大清刑律草案》,這是晚清在法律近代化背景下制定的一部重要法律,也是清末禮法的一部分。《草案》中設立了決鬥罪。在朝廷徵求各級官吏的意見時,張人駿大膽上書說“查中國閩粵江楚等省,只有聚眾斗械而無兩人決鬥之事。既屬歐洲盛行,自難保中國之民不無仿效,著為定律,未嘗不可。然械鬥乃現時所有,似未便不言械鬥而專言決鬥,仍宜明定械鬥專條以警悍俗”。針對《草案》中規定的完全刑事責任年齡以二十歲為起點明顯太高的問題,張人駿提出“十六歲即為成人,再予減等過於寬縱,詞條應刪除”。尤為可笑的是,因為晚清腐敗無能,《草案》還提出,在刑法上外國君主皇族與中國帝室同等看待。張人駿上書直言“今以外國君主大統領同於乘輿,外國皇族同於帝室,若有危害不敬,科罪惟均。非特中國臣民心理有所不安,即稽諸列代典章,似亦無此律法。夫尊君所以勸忠敬上,所以正亂,似未可內外無別視為同等。此律務當酌改或竟刪除為宜”。同時,堅決反對將殺傷外國代表按殺傷自己長輩親屬之例處斷。指出“今以外國代表等於父祖,若有殺傷即照此律處斷。非獨駭國民之視聽,抑恐貽笑與外人。縱非謂其罪質相同,與以某律論者有別,而查其文義,實無殊科,恐不足以饜人心而昭法守”。這些意見大都被滿清政府所採納,甚至對當今法律的制定都有一定影響。只有決鬥罪一條,修正案沒有採納他的意見,《欽定大清刑律》仍然保留了決鬥罪而無械鬥罪。一百年過去了,《草案》所規定的決鬥罪從來就沒有在中國出現過,而械鬥、打群架倒是屢見不鮮。由此可見張人駿不盲目媚外的態度、求真務實的精神和傑出的政治遠見。
與袁反目
張人駿與
袁世凱是盟兄弟,又是兒女親家,但是老年之後,張人駿卻與袁世凱因政見不合而“老死不相往來”。甚至當袁世凱稱帝之後,張人駿從來不去北京,為了“不肯與袁同在一個城市”。
張人駿任山東藩司的時候,袁世凱任
山東巡撫。在武力鎮壓
義和團運動的這一問題上,袁世凱曾經動搖過。張人駿就在袁搖擺不定的時候,給了他一個決定性的意見。張人駿對袁建議:“古來沒有聽說用邪說可以成大事的,你如果能料到
義和團會成功則可以善待遇之,不然料其必敗,則當早下決心。”袁世凱後來因剿滅義和團而得到清廷賞識,為感謝張人駿的獻策,兩人換帖結拜成盟兄弟,進而又成為兒女親家。1910年,袁世凱的長女
袁伯禎嫁給了張人駿第五子
張允亮。
雖然在剿滅義和團的問題上,袁張的思想是統一的,但自視清高、頑固不化的張人駿卻對袁世凱此後的政治立場產生了懷疑。張人駿的理念是“食君之祿,當報王恩”,對於袁世凱連番背叛朝廷,先當大總統,又稱洪憲皇帝的做法極端鄙視。他拒絕出任一切民國職務,也絕不與袁世凱相見。
嚴謹治家
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後,因為青島被德國占領,張家避禍北上天津,一家人來到了舊英租界戈登路的這處房子,就是現在的湖北路1號。
張人駿既是家中長輩,又是子孫在學問道德上的楷模。他一生不納妾,也不許家中子弟納妾。蓄養婢女雖然不絕對禁止,但各房使用婢女很少。袁世凱的長女嫁到張家,也是一個婢女都沒有。張人駿不允許子弟吸鴉片,家中菸具全無。他從不辦大壽,家中禁止賭博,甚至連唱京戲也被視為不屑之事。張人駿的孫子張象耆回憶,“一家人大有過著清教徒生活的味道,他本人晚年在天津,除了每天寫寫字外,詩酒風流的事是沒有的。因此他不是一個過瀟灑生活的逸老,而是一個典型的舊式正人君子。”
張家還有一個特別之處,就是直到新中國成立前,張家一直保持
聚族而居的大家庭制度,這也是張人駿治家的特點之一。張家的聚居生活共有五六十人之多,有公賬,在住房、吃飯方面都是共同的,中晚餐一開就是十幾桌,搖鈴開飯。其他婚喪大事,交際事宜都統一行動,由父兄輩出面,年青一代是不去參加的。這種典型的大家庭在舊英租界已是鮮見,如今聽來更覺得新奇。
1927年張人駿在湖北路寓所去世。溥儀親自到張宅弔唁,謚“文貞”,與李鴻章的諡號“文忠”相應,他追求了一生的“忠君報國”總算得到了一個“蓋棺定論”。 翌年二月,張人駿的靈柩回到故里,埋在生他養他的大齊坨村。一代風雲人物在外漂泊了幾十年之後,終於落葉歸根。
善於書畫
除了從政,張人駿還是一位具有多方面才能的學者、詩人、書法家。身為清朝重臣,由於張人駿逝世較晚,故《
清史稿》中未為其立傳。但《
民國書畫家匯傳》反倒以書法家的身份將張人駿列入其中,書中介紹他“工書法,善詩文”。著名學者、書畫鑑定專家
傅熹年論及其書法時稱:“篆書之圓勁,楷書之沉穩,草書之流暢……其臨摹維肖,形意兼得,功力深厚”,與“
陳寶琛、
吳大澄鼎足而三”。
不過,令人遺憾的是,由於張人駿從政時期政務繁忙、為人低調,退隱以後“位尊年高,外人亦較難於求取,故書畫流傳不廣”,今人所能看到的,已是寥寥無幾。至於張人駿的詩文,更是很少遺世。只有一句"杜陵評書貴
瘦硬,放翁拄杖即神通"做為一首著名的詩句被人們廣為傳頌。
家族成員
父親:張鈞
妻子:韓氏、陳氏。
次子:張允襄
三子:張允方
四子:張允愷,曾任駐法國代理公使。
六子:張允靖
另有兩女,分別嫁王崇燕、徐嘉楠
人物故居
辛亥革命後,張人駿居青島
肥城路四號,其別墅於2005年興建
中山路星光大道被拆除。該住宅檔案栽:原所在地:青島市市南區肥城路四號; 原建造期:約1920年代,考為1913年;原結構:磚木石混構。
後世紀念
2011年9月8日,晚清重臣張人駿的後人將家藏張人駿家書“府君家訓”一函四冊(信89封、電報稿2件)、張人駿日記“
癸卯隨錄”一函一冊以及6枚印章,捐獻給
河北省博物館。
張人駿家書、日記,於上世紀80年代發現於北京張氏後裔舊宅,乃“文革”劫後余物。家書、日記的寫作年代主要在公元1900—1911年,時正值晚清民族、階級矛盾空前尖銳,社會處於迅速、劇烈地變化之中。其家書主要是寫給長子
張允言的,允言
進士出身,三品京官。張人駿位列
封疆大吏,家書內容多涉及當時許多重要的人和事,是研究清末社會歷史有價值的史料。
2006年,在張人駿誕辰一百六十周年到來之際,張人駿的重孫、
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河北省文物研究所研究員
張守中先生編輯出版了《張人駿墨跡選集》《張人駿家書日記》等書,不僅讓人們重新記起了這位歷史名人,也讓張人駿的墨寶更多地展現在我們面前。
2012年3月
河北省博物館編纂的《晚清重臣--張人駿考略》一書付梓出版。該書是對省博物館新近入藏的一批張人駿重要文物資料的整體展示。全書包括張人駿家書、日記全部8萬餘字手跡的原件影印、同步釋文,張人駿印章、相關歷史照片和研究文章。
史籍記載
《膠澳志·人物誌·僑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