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族姓淵源,歷史論考,地理考論,國君世系,
族姓淵源
弦國作為周王朝分封的一個小諸侯國,在古代典籍中所保存的相關信息十分少,對於其族源,主要有兩種說法:南宋人羅泌《路史·國名二》說它是少昊之後,“嬴姓國。”“後紀七”又云:“江、黃、耿、弦、茲、蒲、時、白、郯、復、巴……皆嬴國也。”清人顧棟高《春秋大事表》認為它是隗姓。對於這兩種說法,認為它為隗姓方國是比較合理的。
羅泌之所以認為弦國為嬴姓,是因為當時弦國周邊有很多嬴姓方國,如它西北的江國、東部的黃國等,並且它與江、黃等國還是同盟國,關係非常好,所以羅泌大概據此,也認為弦國當為江、黃之同姓方國。但是,從《左傳》等史料記載來看,弦國不可能是嬴姓。《左傳·僖公五年》載“楚斗谷於菟滅弦,弦子奔黃。於是江、黃、道、柏方睦於齊,皆弦姻也。”所謂“弦姻”,說明江、黃等國與弦國長期保持著通婚關係。按照周代同姓不婚的原則,可證明弦國與江、黃兩個嬴姓國家非同宗。
關於隗姓的來源,學術界一般認為它們原本是北方狄人的一支,為古老炎帝部族的後裔之國。《國語·周語中》云:“狄,隗姓也。”韋昭說:“隗姓,赤狄也。”《國語·鄭語》又載史伯語曰:“當成周者,南有荊蠻、申國、甫、應、鄧、陳、蔡、隨、唐,北有衛、燕、狄、鮮虞、潞、洛國、泉、徐、蒲。”韋昭曰:“潞、洛、泉、徐、蒲,皆赤狄,隗姓也。”漢人王符的《潛夫論·志氏姓》說:“隗姓赤狄,姮姓白狄,此皆太古之姓。”可見從先秦到漢代的史料中,都認為隗姓源於北狄。而名之為“赤狄”的隗姓正是炎帝一脈。
何光岳先生經過考證,認為北狄來源複雜,但皆屬炎黃族系,如匈奴乃係夏桀之後,白狄、長狄乃黃帝之裔,赤狄隗姓為炎帝之裔。炎、黃二族原是從西部東遷而來的,後來當兩個部族的重心又從河北、山西向南轉移之後,他們留在北方的餘部保存著較多的原始部族特徵,在後來的文獻中統稱之為北狄。北狄在夏、兩朝得以壯大,在商的時期,隗姓的赤狄則為商代西北部強大的“鬼方國”[3](323)。經常威脅商王朝的安全,這在甲骨文中多有記載。
至周代,周王室為了安撫狄人,大肆分封北狄的各支為諸侯國。如《國語》中所提到的潞、洛、泉、徐、蒲等均為隗姓的赤狄方國。
歷史論考
在夏、商、周三代,狄人的主要力量集中在陝西、山西、河北三省,但其勢力已越過黃河而至中原地帶。《莊子·徐無鬼》說:“黃帝將見大隗於具茨之山,……至於襄城之野,七聖皆迷,無所問途。適遇牧馬童子,問途焉。”具茨在今河南禹州、新密、新鄭間,為伏牛山之餘脈,或稱泰隗山、大隗山。徐少華認為:“‘大隗’或即隗姓族人的一支。”(89)這種推測是有道理的。說明,在很早的時候,隗姓赤狄的一支已經越過黃河南移至中原腹地。徐少華認為周代在淮河兩岸的復國、胡國均為周王朝所分封的隗姓方國(89)。由此看來,在淮河南岸的信陽地區出現了一個隗姓的弦國,也就不足奇怪了。
弦國與復、胡等國是否同為一支,還有待於進一步考證,但可以肯定的是,隗姓的弦國當是在商代時期就南遷至中原的赤狄部族,周王朝將其封於豫南地區,與姬姓的蔣國和道國及隨國、偃姓的蓼國和六國、嬴姓的江國和黃國雜處,一方面是為了平衡淮河上游各部族的力量,起到相互牽制的作用,另一方面也成為抵禦南方楚國勢力的一道重要屏障,對淮河上游地區的安定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
《春秋》與《左傳》分別有一次記載弦國,均在魯僖公五年(前655年)《春秋》載:“楚人滅弦,弦子奔黃。”《左傳》較《春秋》稍為詳細:“楚斗谷於菟滅弦,弦子奔黃。於是江、黃、道、柏方睦於齊,皆弦姻也。弦子恃之而不事楚,又不設備,故亡。”從這幾句簡短的記述來看,弦國在周代所封爵位為子爵,這也是淮河上、中游大多數異姓方國相同的爵位。
東周之後,楚國逐漸興起,桓公八年(前704)夏天,楚武王“合諸侯於沈鹿。”(222)這是楚國第一次以主人身份會盟北方諸侯,也是第一次公開徵伐北方諸侯國。楚文王和成王時期,開始征服和吞滅江、漢和淮河流域之間的諸侯國,“楚強,陵江、漢間小國,小國皆畏之。”(楚世家)(1346)在征服江、漢間小國之後,楚人實力得以大大向北延伸,並以江、漢為大前方,沿淮河東進,先後服陳、蔡,滅息、鄧。在楚人的軍事打擊下,漢東方國不得不紛紛向楚人稱臣、納貢。這些小方國又不甘心長期臣服楚人,為求自保,淮河上游諸小國便結成同盟,並且投靠中原大國,尋求保護。當時的北方諸侯霸主齊桓公為了孤立楚國,也有意拉攏淮河上游的小國,在這種背景下,江、黃、弦、道、柏等國便加入了以齊國為首的北方集團。
也正因為加入了北方聯盟,讓楚人感到這些小國的不可靠,為建立穩固的淮河南方基地,楚人快速剿滅那些心存異志者,此前息國已淪為楚人的一個縣,緊靠息國的弦國和弦國東邊的黃國正是楚人所打擊的主要目標。在公元前655年楚成王以子文為大將,在弦國毫無戒備的情況下,一舉滅掉弦國。弦國君王隻身逃至其同盟國黃國,弦國也從此結束了其生存歷史。7年之後,黃國也為楚人所滅。
楚人滅弦、黃之後,以弦、黃、息三國之地為重要軍事基地,向北與中原諸侯爭雄,向東經略淮河中游,於是弦、黃之地也就成了楚人與吳人反覆爭奪的軍事要的。《左傳·昭公三十年》載:“吳人侵楚,伐夷,侵潛、六。楚沈尹戌帥師救潛,吳師還。楚師遷潛於南岡而還。吳師圍弦。左司馬戌、右司馬稽帥師救弦,及豫章。吳師還。”這裡的弦,便是已經歸屬於楚的弦國故地。
地理考論
《通典》卷一百八十一“州郡”十一載:“光山,春秋弦國之地。” 顧祖禹《讀史方輿紀要》卷五十“河南五”“光州府”條載:“光山縣州西四十五里。南至湖廣麻城縣二百里。春秋弦國地。”關於弦國的地望,史籍所載大都指向豫南、鄂北地區,但位置具體在何處,說法不一。
1、在今天光山縣城附近或潢川西南與光山交界處
《信陽地區志》說:“弦國,國都在今光山縣城西5公里處,遺址無存。”《中國古今地名大辭典》說:“弦,周國名。子爵,春秋時滅於楚。春秋僖公五年‘楚人滅弦,弦子奔黃。’故城在今河南潢川縣西南。”
2、在潢川縣西北
楊伯峻認為:“其國當在今河南省潢川縣西北,息縣南。”
3、在湖北黃岡
《水經注》卷三十五“江水”條載:“江水又左徑赤鼻山南,山臨側江川。又東徑西陽郡南,郡治即西陽縣也。《晉書地道記》以為弦子國也。江之右岸有鄂縣故城,舊樊楚地,《世本》稱熊渠封其中子紅為鄂王。《晉太康地記》以為東鄂矣。《九州記》曰:鄂,今武昌也。……江水左則巴水注之,水出雩婁縣之下靈山,即大別山也。與決水同出一山,故世謂之分水山,亦或曰巴山。……又東徑軑縣故城南,故弦國也。春秋僖公五年秋,楚滅弦,弦子奔黃者也。”
4、在今天光山縣西北部的仙居一帶
鄭樵《通志·氏族略二》云:“弦氏,江、黃、道、柏之姻。杜預雲,在弋陽軑縣東南。按古軑城今在光州仙居北四十里。”《路史·國名紀二》云:“弦,子爵,楚滅之。杜雲弋陽軑縣東南,今光之仙居東十裡弦亭是也。武德三年為弦州。軑故城在仙居北四十里。”《元和郡縣誌卷九》“河南道五”光州“仙居縣”下雲:“南至州一百里,本漢軑縣,春秋時弦國,楚滅之,漢以為縣,屬江夏郡……軑縣故城,在縣北四十里,春秋時弦國之都也。”唐人杜佑的《通典》卷一百八十一“州郡”條載:“魯僖公五年,楚人滅弦。弦在弋陽軑縣。……光山,春秋弦國之地。漢西陽縣也。晉為光城縣。……仙居,漢軑縣也。今縣北四十里,有古軑縣城。今縣東有弦亭。”
觀此四說,認為第四種觀點——古弦國在今光山西北部的仙居一帶是符合史實的。
第一種觀點主要源於酈道元的《水經注》,《水經注》卷三十“淮水”條載:“淮水又東北合黃水,水出黃武山,東北流,木陵關水注之。水導源木陵山,西北流注於黃水。黃水又東徑晉西陽城南,又東徑光城南,光城左郡治。又東北徑高城南,故弦國也。”潢水由新縣北流至今天的光山縣城西,再向東過光山縣城,而後東北流經潢川縣。潢水流向古今沒有變化,按酈道元所載,弦國故城當在今天光山縣城附近,弦國地域也沿潢河由光山向東延伸至潢川西南部一帶。但是這種說法有違史實,因為當時與弦國同時存在的黃國占據著今天潢川縣的全境,並且還向西至今天羅山縣城的西部,1983年4月,在光山縣城西部寶相寺發掘了一座春秋早期黃君孟夫婦墓,可以證明,光山縣城西部一帶早在西周至春秋時期便是黃國的領地,否則絕對不會成為黃國王室的墓地。以此來看,酈道元之說有誤。
第二種觀點,以為弦在潢川縣西北、息縣南,這一帶分別屬於春秋時黃國和息國的領地,弦國在這裡沒有生存的空間。
第三種觀點,出自《晉書地道記》。《地道記》也本於班固《漢書·地理志》,《地理志》“江夏郡”條載:“(江夏郡)縣十四,西陵、竟陵、西陽、襄、邾、軑、鄂、安陸、沙羡、蘄春……”班固自注曰:“軑,故弦子國。”但漢代的西陽縣、軑縣與南北朝時期的西陽、軑並非一個地方。由於東晉王朝南渡長江,中原人大量南遷,原來在中原的州、郡、縣也重新在南方設定,即所謂的僑縣。據《宋書·州郡志》載,南朝時期的劉宋王朝仍有弋陽、西陽郡,也有西陽、樂安、軑等縣,但這些縣都在長江兩岸,絕非在淮河南岸的原漢代舊縣。所以酈道元在《水經注》中分別記載了弦國的兩處地方,皆因南北朝時期位於黃岡的軑縣延用了漢代位於光山的軑縣舊名所致。
第四種觀點也史料中多數傾向的觀點。杜預說:“弦國在弋陽軑縣東南。”(250)關於軑縣的具體位置,《通志·氏族略二》云:“古軑城今在光州仙居北四十里。”《通典》卷一百八十一 也說“仙居,漢軑縣也。今縣北四十里,有古軑縣城。今縣東有弦亭。”《路史》所說相同。光山縣城始建於南北朝時期劉宋元嘉中,為劉宋時光山郡址,梁時廢郡為縣,隋始改為光山縣。隋朝之後雖州郡設定代有變更,而縣城治所一直沿襲至今天。唐代的仙居縣在今羅山西北的仙居店。
綜合以上所論述,春秋時古弦國的中心地帶應在今光山西部、北部和羅山東部一帶,為漢代古軑縣、西陽兩縣所在地,其都城當在今光山西北部距今天光山仙居店東十里處。其北邊是姬姓的息國,西北為嬴姓之江國,東邊緊鄰嬴姓的黃國。境內有竹桿河、寨河兩條河流穿過。這裡是一大片淮河南岸的沖積平原,土壤肥沃,水利條件好,是古代發展農業的理想地方。
國君世系
稱號 | 君主 | 執政時間 |
威子 | 安 | |
烈子 | 封 | |
孝文子 | 興德 | |
孝平子 | 烈德 | |
文輝子 | 仲 | |
惠子 | 麗 | |
安子 | 箱 | |
幽子 | 琳 | ?—前691年 |
悼子 | 介 | 前690年——前661年 |
哀子 | 壤 | 前660年——前655年,亡於楚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