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
一、發展目標
到2025年,基本建成符合我省產業結構特點、適應經濟社會發展需要的冷鏈物流體系,區域冷鏈物流綜合實力穩居全國前列。一是設施設備更加完善。加快冷鏈物流基礎設施建設和冷鏈裝備提升,冷庫庫容規模和冷藏車保有量年均增長10%以上。加快建設申報國家骨幹冷鏈物流基地,力爭實現4—5個國家骨幹冷鏈物流基地納入國家年度建設名單。產地預冷、傳統農批市場冷庫等末端設施短板基本補齊,設施裝備網路化、標準化、智慧型化、綠色化水平明顯提高,建成廣東供銷公共型農產品冷鏈物流基礎設施骨幹網。二是服務能力更加優質。專業化冷鏈服務質量大幅提升,肉類、果蔬、水產品產地低溫處理率分別達到85%、30%、85%,綜合冷鏈流通率顯著提升,流通環節腐損率逐步下降。三是行業影響更加顯著。冷鏈產業鏈供應鏈聯動整合加強,冷鏈新業態新模式更加多元,冷鏈行業集中度不斷提升、市場規模持續擴大,全國百強和星級冷鏈物流企業數量明顯增加,龍頭企業綜合競爭力進一步增強。四是監管體系更加健全。建成全省冷鏈物流追溯監管平台,監管體制機制進一步完善,基本形成貫穿冷鏈物流全流程的監測監管體系,實現重點環節、重點領域全覆蓋。冷藏車監控率、重點冷鏈產品全程監控率顯著提升。
二、構建現代冷鏈物流設施網路
(一)構建“7+N+X”冷鏈物流設施網路。圍繞7個國家骨幹冷鏈物流基地,依託廣東供銷公共型農產品冷鏈物流基礎設施骨幹網以及具備條件的冷鏈物流設施,規劃布局若干省級產銷冷鏈集配中心和兩端冷鏈物流設施,推動構建以國家骨幹冷鏈物流基地為核心、產銷冷鏈集配中心為重要節點、兩端冷鏈物流設施為末端網點的乾支倉配一體、產銷協同的現代冷鏈物流設施網路。
(二)加快冷鏈物流重要節點設施建設。支持廣州、深圳、汕頭、江門、湛江、茂名做好國家骨幹冷鏈物流基地建設和申報工作,支持多個承載城市以聯合體形式在城市群內部或沿國家冷鏈物流骨幹通道開展合作共建。推進全省產銷冷鏈集配中心布局建設工作,積極鼓勵具備條件的產銷冷鏈集配中心城市申請納入國家骨幹冷鏈物流基地承載城市。引導國家物流樞紐強化冷鏈物流設施建設。聚焦“最先一公里”和“最後一公里”冷鏈物流設施短板,加強兩端冷鏈物流設施建設。
(三)強化冷鏈物流設施互聯互通。引導冷鏈物流骨幹基地、集配中心、末端設施加強功能對接和業務聯通,推進乾支線物流和末端配送協同運作。加強與國家“四橫四縱”冷鏈物流骨幹通道、全國供銷公共型冷鏈物流網融合銜接,支持省供銷合作社牽頭建設華南片區冷鏈物流基礎設施骨幹網,鼓勵骨幹基地和集配中心擴大服務內陸腹地的範圍和能力。加強粵港澳大灣區“菜籃子”生產基地和配送中心建設,暢通內陸鮮活農產品入粵通道,提升港澳通關效率,強化面向港澳中轉、供應能力。
三、夯實農產品產地冷鏈物流基礎
(一)著力完善產地冷鏈物流設施。聚焦農產品產地“最先一公里”冷鏈設施短板,支持農業企業、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在農產品產地重點鎮和中心村,分區分片集中建設田頭預冷保鮮設施。複製推廣廣州增城區、茂名高州市等地共享式“田頭智慧小站”示範經驗。支持大埔縣、羅定市、高州市、徐聞縣等國家農產品產地冷藏保鮮設施建設整縣推進試點縣以及具備條件的農產品優勢產區,建設一批產地冷鏈集配中心。加快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廣東·惠州)綠色農產品生產供應基地、粵港澳大灣區肇慶(懷集)綠色農副產品集散基地、粵港澳大灣區(肇慶高要)預製菜產業園等重大項目建設。
(二)構建產地冷鏈物流服務網路。依託農民合作社服務中心、農業生產託管運營中心、供銷合作社助農服務平台等,成立“田頭智慧小站”產業服務聯盟,引入社會力量,重點培育一批產地移動冷庫和冷藏車社會化服務主體,大力發展產地冷藏保鮮設施設備租賃等社會化服務,推廣“田頭冷鏈服務驛站”“供銷田頭集散中心”“移動冷庫+集配中心”等模式。完善農產品主產區村級物流服務點、農村電商服務站等配套冷鏈物流設施,強化乾支銜接運輸組織,構建“縣-鄉-村”產地冷鏈物流服務網路。
(三)創新產地冷鏈物流組織模式。大力發展農超對接、農批對接、農企對接等農產品短鏈流通新模式。大力發展廣東供銷農產品直供配送網路,鼓勵產地冷鏈集配中心開展淨菜、半成品加工,為餐飲企業、學校、機關團體等終端大客戶提供直供直配服務。鼓勵郵政快遞企業、供銷合作社和其他社會資本在農產品田頭市場合作建設預冷保鮮、低溫分揀、冷藏倉儲等設施。鼓勵引導生鮮農產品經營主體加強與配送、快遞等專業冷鏈物流企業合作,推行多品種、小批量、多批次的共同配送模式。
四、提高冷鏈運輸服務質量
(一)強化冷鏈運輸一體化運作。依託骨幹冷鏈物流基地、產銷冷鏈集配中心,大力發展公路冷鏈專線運輸、幹線運輸。試點開行鐵路冷鏈班列,推動糧食、牛奶、凍肉等品類通過鐵路運輸,提升鐵路冷鏈市場規模。探索開通荔枝等特色農產品冷鏈航空綠色通道和高鐵冷鏈專列。推動冷鏈物流幹線運輸與區域分撥配送業務高效協同,構建乾支線運輸和兩端集配一體化運作的區域冷鏈物流服務網路。
(二)大力發展冷鏈物流多式聯運。鼓勵國家骨幹冷鏈物流基地完善吊裝、平移等換裝轉運專用設施設備,加強自動化、專業化、智慧型化冷鏈多式聯運設施建設。推進港口、鐵路場站冷藏貨櫃堆場建設和升級改造,重點推進廣州大田、深圳平湖南、江門北站鐵路貨場建設,發展冷鏈貨櫃公鐵聯運。鼓勵現有多式聯運公共信息平台拓展完善冷鏈物流服務功能,培育冷鏈多式聯運經營人。提升中老、中歐班列冷鏈物流服務水平,增強國際冷鏈聯運組織能力。積極推動湛江參與西部陸海新通道公鐵海聯運冷鏈物流業務。依託廣州白雲、深圳寶安、珠海金灣、揭陽潮汕、湛江吳川等樞紐機場,大力發展面向高端生鮮食品、醫藥產品的航空冷鏈物流,加強冷鏈卡車航班建設。支持廣州、深圳打造國際冷鏈物流門戶樞紐。
(三)推動冷鏈車輛通行更加便利。鼓勵各地市加快統一城市配送冷藏車輛標誌標識,對統一標誌標識的冷鏈城市配送車輛,以及需在限行區域通行的新能源、民生保障冷鏈運輸車輛,優先發放通行許可。探索實施城市配送車輛分時、錯時、分類通行和停放措施,合理規劃設定中心城區商業區、居住區、大型公共活動場地等區域專用卸貨場地和道路範圍內配送車輛的臨時停車泊位,在不影響正常交通的前提下允許冷鏈運輸車輛進行不超過30分鐘的停靠裝卸作業。
五、完善銷地冷鏈物流網路
(一)加快城市冷鏈設施建設。支持在廣州、深圳、汕頭、佛山、東莞、惠州等農產品主銷區和中轉規模較大的城市布局新建和改擴建一批與消費規模匹配,集流通加工、區域分撥、城市配送等功能於一體的銷地冷鏈集配中心。加快推進粵港澳大灣區(佛山)民生保障冷鏈物流園區、中國南部物流樞紐(二期)、清遠冷鏈物流基地建設。推動農產品批發市場冷庫改造,配套建設封閉式裝卸站台等設施,鼓勵建設公共冷庫、淨菜加工車間等設施,完善流通加工、分揀配送等功能。鼓勵商超、生鮮連鎖加大零售端冷鏈設施改造升級力度,提高冷鏈物流服務能力。引導城市商業街區、商圈、農貿市場共建共享小型公共冷庫。
(二)健全銷地分撥配送體系。支持國家物流樞紐和國家骨幹冷鏈物流基地、廣東供銷公共型冷鏈物流骨幹設施擴大分撥服務範圍,重點完善面向粵港澳大灣區冷鏈集配中心、末端配送網點的區域冷鏈分撥網路。鼓勵銷地冷鏈集配中心構建面向大型商超、生鮮連鎖、酒店餐飲、學校、機關團體等的農產品集中採購、流通加工、多溫區共同配送服務網路。推動農產品批發市場加快向冷鏈集配中心轉變。
(三)創新冷鏈物流配送模式。積極推廣“分時段配送”“無接觸配送”“夜間配送”,鼓勵社區物業服務企業開展冷鏈末端配送業務。鼓勵龍頭物流企業集並城市冷鏈和常溫貨物配送。鼓勵生鮮農產品新零售、社區團購等新業態發展。加強城市冷鏈即時配送體系建設,支持生鮮零售、餐飲、體驗式消費模式融合創新發展,推廣無人超市、智慧型供貨。引導企業建立城市群都市圈同城化共同配送聯盟,推動城市冷鏈配送網路協同發展,共享共用末端設施網點和配送冷藏車,開展多溫區共同配送。
六、最佳化重點品類冷鏈物流服務
(一)加快肉類冷鏈物流體系建設。適應消費升級新趨勢和禽畜疫病防控新要求,加快構建“集中屠宰、品牌經營、冷鏈流通、冷鮮上市”的冷鮮肉流通體系,實現預冷排酸、分割加工、包裝運輸、保鮮銷售等全程冷鏈服務保障。支持茂名、湛江、韶關、肇慶、清遠、雲浮等生豬家禽優勢產區依託現代畜禽產業園完善冷鏈物流設施,鼓勵屠宰加工企業建設標準化預冷集配中心、低溫分割加工車間、冷庫等設施,配備必要的冷藏車等設備。加快在預製菜產業園布局公共型肉類冷鏈物流設施,推廣標準化流通型冷庫、肉類保鮮櫃在農貿市場、社區生鮮門店的套用。
(二)增強果蔬產地商品化能力。在粵西南菜北運核心區、特色經濟作物主產區、果蔬進出口示範基地建設一批倉儲保鮮設施。支持廣州、河源、梅州、惠州、汕尾、湛江、茂名、肇慶等特色水果、蔬菜生產示範基地改造或新建產地預冷保鮮設施,配備果蔬清洗、分級分揀、切割包裝等商品化處理設施設備,完善脫水乾制、稱量包裝、檢驗檢測等配套功能,開展分級揀選、清洗加工、預冷等初加工。
(三)健全水產品冷鏈物流體系。鼓勵遠洋和近海捕撈企業完善船頭預冷保鮮、船塢速凍保鮮設施。鼓勵大型水產養殖企業加強魚塘速凍保鮮冷庫建設。加強海水、淡水原料產品冷鏈的標準化研究與建設,提升冷鏈設施設備技術智慧型化水平,健全加工儲運全程溫控可追溯體系。支持機場、港口口岸完善進口水產品冷鏈配套設施。鼓勵廣州、珠海、汕頭、佛山、江門、湛江等水產優勢產區和集散地構建輻射國內、國際的冷鏈物流網路。
(四)提升醫藥冷鏈應急保障水平。支持醫藥生產流通企業建設醫藥物流中心,完善醫藥冷庫網路化布局及配套冷鏈設施設備功能。最佳化冷鏈醫藥儲備管理,健全應急聯動和統一調度機制,完善醫藥冷鏈物流綠色通道,提高冷鏈醫藥應急保障能力。完善疫苗流通和接種管理信息系統,加強各級疾控中心和接種單位疫苗冷鏈配送體系建設,持續推進疫苗儲運冷鏈設備數位化管理,積極探索最佳化疫苗儲存、運輸模式。
七、推進冷鏈物流數位化智慧型化綠色化發展
(一)加快數位化發展步伐。開展數位化冷庫試點工作,推動冷鏈物流全流程、全要素數位化。鼓勵冷鏈物流企業加大溫度感測器、溫度記錄儀、無線射頻識別(RFID)電子標籤及自動識別終端、監控設備、電子圍欄等設備的安裝與套用力度,推動冷鏈貨物、場站設施、載運裝備等要素數據化、信息化、可視化,實現對到貨檢驗、入庫、出庫、調撥、移庫移位、庫存檔點等各作業環節數據自動化採集與傳輸。
(二)統籌信息化平台建設。支持廣東冷鏈公共服務管理平台建設,加強與全國農產品冷鏈流通監控平台對接,引導更多冷鏈企業納入平台管理,加強冷鏈全過程溫濕度、定位軌跡監測預警,完善冷鏈數據採集、認證、查詢、溯源等功能。依託廣東數字供銷平台,加快智慧冷鏈信息服務、冷鏈運輸配送、冷鏈資源整合三大平台建設。鼓勵骨幹企業搭建市場化運作的冷鏈物流信息平台,整合區域冷鏈貨源、運力、庫存等市場供需信息,提供冷鏈車貨匹配、倉貨匹配等信息撮合服務,促進冷鏈物流業務一體化發展。推動專業冷鏈物流信息平台間數據互聯共享,打通各類平台間數據交換渠道。加強對冷鏈物流數據資源的開發利用,充分挖掘數據要素潛力。
(三)提高智慧型化發展水平。鼓勵企業加快傳統冷庫等設施智慧化國產化改造升級,打造自主可控的自動化無人冷鏈倉,加快運輸裝備更新換代,加強車載智慧型溫控、監控技術裝備套用。推動冷庫“上雲用數賦智”,基於國產基礎軟硬體環境,加強冷鏈智慧倉儲管理、運輸調度管理等信息系統開發套用,最佳化冷鏈運輸配送路徑,提高冷庫、冷藏車利用效率。
(四)推動綠色低碳發展。推進冷鏈設施設備節能改造,推行契約能源管理、節能診斷等模式。逐步淘汰老舊高能耗冷庫和製冷設施設備。鼓勵新建冷庫等設施利用自然冷能、太陽能等清潔能源,嚴格執行國家節能標準要求。加快淘汰高能耗和國三及以下排放標準的冷藏車,適應城市綠色配送發展需要,鼓勵新增或更新的冷藏車採用新能源車型。鼓勵使用綠色低碳高效製冷劑和保溫耗材。
八、大力培育冷鏈物流骨幹企業
(一)支持冷鏈物流企業做大做強。在冷鏈物流領域探索推行“一照多址”,支持冷鏈物流企業網路化發展。積極培育發展第三方冷鏈物流企業,重點培育以現代數位技術為支撐,連線主要產銷地的跨區域供應鏈企業。圍繞冷鏈細分領域、特定場景培育專業化冷鏈物流企業,提高精益化管理、精細化服務能力。鼓勵冷鏈物流企業通過兼併重組、戰略合作等方式最佳化整合資源,拓展服務網路,提升市場集中度。大力引進國內外知名冷鏈物流企業和具有冷鏈資源整合能力的大型企業。推動冷鏈物流平台企業規範發展,提升冷鏈物流組織化、規模化運營能力。
(二)提升冷鏈物流企業國際競爭力。推動龍頭冷鏈物流企業深度參與全球冷鏈產品生產和貿易組織,強化境內外冷鏈物流、採購分銷等網路協同,帶動上下游企業共同打造具有影響力的冷鏈食品品牌,延伸跨境電商、交易結算等服務,提升國際供應鏈管理能力和國際競爭力。鼓勵冷鏈物流企業與貿易企業等協同“出海”,圍繞全球肉類、水果、水產品等優勢產區,積極布局境外冷鏈物流設施,依託遠洋海運、國際鐵路聯運班列、國際貨運航空等開展國際冷鏈物流運作。
九、加強冷鏈物流標準化建設
(一)完善冷鏈物流標準體系。支持成立省冷鏈物流標準化技術委員會,發揮標準化智囊團力量,圍繞冷鏈基礎設施、技術裝備、作業流程、信息追溯等重點環節以及綠色化智慧化等重點領域,加強冷鏈物流推薦性標準、行業標準制修訂。鼓勵我省企事業單位因地制宜參與制定冷鏈地方標準,根據實際需要制定冷鏈物流行業標準、團體標準和企業標準,積極參與國際標準化活動。
(二)加大冷鏈標準宣貫力度。督促企業嚴格落實冷鏈物流強制性國家標準,守好冷鏈產品安全底線,對標國際先進水平,鼓勵企業提升冷庫、冷藏車等能效環保標準,執行綠色冷鏈物流技術裝備認證及標識體系。充分發揮有關標準化技術委員會、行業協會、龍頭企業作用,加強冷鏈物流標準宣貫,推動協同套用,提高推薦性標準採用水平。開展冷鏈物流標準監督檢查和實施效果評價。
(三)推動冷鏈設施設備標準化。加大標準化冷藏車推廣力度,逐步淘汰非標準化冷藏車,嚴厲打擊非法改裝冷藏車。開展冷鏈物流標準化套用試點,鼓勵商貿流通企業以標準化托盤、周轉箱(筐)作為採購訂貨、收驗貨的計量單位,引導冷鏈運輸企業使用標準化周轉箱(筐)、托盤、籠車等運載單元,以及蓄冷箱、保溫箱等單元化冷鏈載具。加強標準化冷鏈載具循環共用體系建設,完善載具租賃、維修、保養、調度等公共運營服務,推動冷鏈運輸全過程“不倒托”“不倒箱”。鼓勵企業套用適合果蔬等農產品的單元化包裝。
十、加強冷鏈物流全鏈條監管
(一)完善冷鏈物流監管體制機制。建立統一領導、分工負責、分級管理的冷鏈物流監管機制,進一步明確各有關部門監管職責,強化跨部門溝通協調,加大督促檢查力度。嚴格執行農產品、食品入市查驗溯源憑證制度。加快物流行業信用體系建設,建立冷鏈物流從業單位和人員信用信息檔案,完善守信激勵和失信懲戒機制。
(二)推進冷鏈物流智慧監管。引導企業按照規範化標準化要求配備冷藏車定位跟蹤以及全程溫度自動監測、記錄設備,在冷庫、冷藏貨櫃等設施中安裝溫濕度感測器、記錄儀等監測設備,實現各環節數據實時監控和動態更新。加快區塊鏈技術在冷鏈物流智慧監測追溯系統建設中的套用,提高追溯信息的真實性、及時性和可信度。推動海關、市場監管、交通運輸等跨部門協同監管和數據融合,依託進口冷鏈食品追溯監管平台、省冷藏冷凍食品追溯系統形成全鏈條追溯體系,提升冷鏈監管效能。
(三)強化冷鏈物流檢驗檢測檢疫。圍繞主要農產品產銷區、集散地、口岸等,最佳化檢驗檢測檢疫站點布局,加強檢驗檢測檢疫設施建設和設備配置。鼓勵有條件的地區率先布局建設區域田頭快檢小站。完善應急檢驗檢測檢疫預案,實行閉環式疫情防控管理,防範非洲豬瘟、新冠肺炎、禽流感等疫情擴散風險。完善廣州、深圳、汕頭等進口口岸城市疫情防控措施,建立多點觸發的監測預警機制。建立健全進口凍品集中監管制度,健全進口冷鏈食品檢驗檢疫制度,壓實行業主管部門責任,加強檢驗檢疫結果、貨物來源去向等關鍵數據共享,建立全程可追溯、全鏈條監管體系。加強國家級、區域性食品安全專業技術機構冷鏈物流檢驗檢測檢疫能力建設,支持物流企業建設快檢實驗室,推動各地冷鏈產品檢驗檢測檢疫信息互通、監管互認、執法互助。
十一、強化冷鏈物流政策要素保障
(一)加強資金支持。發揮中央預算內投資撬動作用,加強國家骨幹冷鏈物流基地、產銷冷鏈集配中心等大型冷鏈物流設施建設。用足用好省重大項目前期工作經費和地方政府專項債券資金,支持廣東供銷公共型冷鏈物流骨幹網等政府主導建設的公共性、基礎性冷鏈物流設施建設。鼓勵有條件的地市統籌涉農資金支持產地冷藏保鮮設施建設。定期梳理重大項目信息,對接引導開發性、政策性金融機構加大對骨幹冷鏈物流基地等大型冷鏈物流設施的支持。推動冷鏈物流基礎設施REITs試點。鼓勵銀行業金融機構創新金融產品和服務,通過項目貸款、動產抵押、融資租賃、供應鏈金融等手段拓寬融資渠道,為符合條件的冷鏈物流企業提供資金支持。鼓勵國有資本、社會資本通過設立物流產業基金參與冷鏈投資建設。支持符合條件的冷鏈物流企業上市掛牌和發行公司信用類債券。
(二)加強用地保障。結合國土空間規劃編制和“三區三線”統籌劃定,保障冷鏈物流設施合理用地需求。重點支持新建重大冷鏈項目,合理確定冷鏈物流用地土地出讓底價和投資強度、稅收貢獻等控制指標。對利用符合國土空間規劃的已供土地建設冷鏈物流基礎設施的企業,在規劃許可等方面予以支持。在符合規劃、不改變用途的前提下,對在自有工業用地上新建或提高自有工業用地、倉儲用地利用率、容積率並用於冷鏈物流設施建設的,不再增收土地價款。農產品產地冷藏保鮮設施用地按設施農業用地管理,支持在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建設產地型冷庫。
(三)加強人才培養。支持華南理工大學、華南農業大學、仲愷農業工程學院、佛山科學技術學院等高校加強食品加工與保藏包裝等學科專業建設。支持職業院校將冷鏈物流產業發展技能人才要求融入人才培養目標,逐步完善專業人才培養體系。深化校企協同育人模式改革,鼓勵高校與企業聯合推進冷鏈物流相關專業技能等級證書試點和現代學徒制試點,共建冷鏈物流領域現代產業學院。支持龍頭企業開展冷鏈物流相關職業(工種)技能等級認定工作。開展多層次、寬領域國際交流合作,培養引進國際高層次冷鏈物流人才。
(四)加強研發創新。組織省內重點領域研發計畫針對南方大宗和特色果蔬在物流過程中品質迅速裂變、低溫生理失調和腐爛變質的核心問題,研發新型保鮮共性技術。完善冷鏈技術創新套用機制,發揮華南理工大學廣東省農產品智慧型冷鏈物流裝備工程實驗室、華南農業大學國家農產品冷鏈物流裝備研發專業中心等研發平台作用,進一步加強農產品冷鏈物流領域科技和裝備研發,打造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用深度融合的冷鏈物流技術裝備創新套用示範。
(五)推進減稅降費。嚴格落實收費公路鮮活農產品運輸“綠色通道”政策,對整車合法裝載運輸全國統一的《鮮活農產品品種目錄》內產品的冷藏運輸車輛,免收車輛通行費。對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供銷社、郵政快遞企業等在農村建設的保鮮倉儲設施用電執行農業生產電價。鼓勵企業建設綠色冷庫,通過節能改造和能效管理,充分利用峰谷分時電價政策,降低企業用電成本。支持符合條件的冷庫用電企業參與電力市場交易,與發電企業協商簽訂直購電契約或者與售電公司協商簽訂零售契約,通過市場化手段降低用電成本。符合條件的冷庫倉儲用地可按規定享受城鎮土地使用稅優惠政策。
十二、強化冷鏈物流工作組織實施
(一)加強組織協調。省發展改革委會同有關部門統籌推進重點工程落地,完善支撐政策,強化評估督導,協調解決跨部門、跨區域問題。各地市人民政府要按照本實施方案確定的主要目標和重點任務,結合發展實際,統籌推進本地區冷鏈物流高質量發展工作。
(二)加強統計監測。開展冷鏈物流行業調查。積極爭取國家支持我省開展冷鏈物流統計試點,建立冷鏈物流統計評價體系,準確掌握全省冷鏈物流底數情況。依託國家骨幹冷鏈物流基地、產銷冷鏈集配中心、龍頭冷鏈物流企業、冷鏈物流平台企業等,加強行業日常運行監測和分析研判。研究編制我省冷鏈物流發展綜合性指數,科學、及時、全面反映行業發展現狀和趨勢。
(三)發揮協會作用。鼓勵冷鏈物流行業協會開展冷鏈物流發展調查研究和政策宣貫,全面掌握市場規模、行業結構、人員設施設備等情況,及時向有關政府部門反饋行業發展共性問題。支持行業協會根據市場主體需求,開展業務技能培訓。推動行業協會加強行業自律建設,引導企業共同打造和維護誠信合規的市場環境,推動行業健康有序發展。
附屬檔案:重點任務分工表
附屬檔案
重點任務分工表
發布時間
2022年9月,《廣東省推進冷鏈物流高質量發展“十四五”實施方案》印發。
解讀
9月30日,廣東省政府辦公廳發布的《廣東省推進冷鏈物流高質量發展“十四五”實施方案》(下稱“方案”)提出,到2025年基本建成符合我省產業結構特點、適應經濟社會發展需要的冷鏈物流體系,區域冷鏈物流綜合實力穩居全國前列。
方案提出,廣東將加快冷鏈物流基礎設施建設和冷鏈裝備提升,冷庫庫容規模和冷藏車保有量年均增長10%以上,並大幅提升專業化冷鏈服務質量。此外,廣東將加快建設申報國家骨幹冷鏈物流基地,力爭實現4—5個國家骨幹冷鏈物流基地納入國家年度建設名單;建成全省冷鏈物流追溯監管平台,實現重點環節、重點領域全覆蓋。
重點任務方面,方案提出,廣東將構建現代冷鏈物流設施網路、夯實農產品產地冷鏈物流基礎、提高冷鏈運輸服務質量、完善銷地冷鏈物流網路、最佳化重點品類冷鏈物流服務、推進冷鏈物流數位化智慧型化綠色化發展、大力培育冷鏈物流骨幹企業、加強冷鏈物流標準化建設、加強冷鏈物流全鏈條監管等。
其中,在構建“7+N+X”冷鏈物流設施網路方面,廣東將圍繞7個國家骨幹冷鏈物流基地,依託廣東供銷公共型農產品冷鏈物流基礎設施骨幹網以及具備條件的冷鏈物流設施,規劃布局若干省級產銷冷鏈集配中心和兩端冷鏈物流設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