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知名校友,歷史沿革,前身史略,開拓發展,辦學規模,師資隊伍,院系概況,教學建設,學科建設,學術研究,科研機構,學術資源,合作交流,學校領導,知名校友,文化傳統,校徽,校訓,校歌,
歷史沿革
前身史略
1964年3月,中共中央中南局、中共廣東省委和廣東省政府決定在廣州創辦一所高等外語院校,以適應日益頻繁的國際交往對外語人才的需要。7月,廣州外國語學院籌備委員會成立。
1965年7月25日,廣州外國語學院正式成立,校址定在廣州市東北郊瘦狗嶺原廣東石油學校舊址。9月,首屆317名學生正式開學,共設2個系4個專業。
1966年1月,廣州外國語學院直屬
中央人民政府高等教育部管理。1966年夏,“文化大革命”爆發,學院停止招生。
1969年10月,廣州外國語學院下放廣東省管理。
1970年10月,廣東省革命委員會對廣東高校實行“調、並、遷、改”,
中山大學外語系、
暨南大學外語系、外貿系以及廣州外國語學校併入廣州外國語學院,同時更名為“廣東外國語學院”。校址遷至廣州市北郊黃婆洞原中南林學院舊址。1970年冬,學校恢復招生。
1971年春,508名“小大學生”入學,學制5年。設4個系9個專業。
1972-1976年,在全國招收5屆共1258名工農兵學員。
1977年11月,正式恢復廣州外國語學院校名,重新歸屬教育部領導。
1978年,開始招收外國語言學及套用語言學方向的碩士研究生。創辦《現代外語》。
1980年1月,教育部在廣州外國語學院成立出國留學預備人員培訓部。
1981-1982年,外國語言學及套用語言學、英語語言文學、法語語言文學3個專業獲碩士學位授予權。
1983年,4個系調整為3個系並更名;創辦外語夜大學,招收3年制專科生。
1984年,成立語言學與套用語言學研究所。
1986年,德語語言文學、俄語語言文學、印尼語語言文學3個專業獲碩士學位授予權;外國語言學及套用語言學專業獲博士學位授予權。
1987年,成立對外漢語部,招收外國留學生。
1988年,語言學與套用語言學被國家教育委員會確定為全國5個外語類重點學科之一。成立外國文化研究所(1992更名為國際問題研究所)。
1989年,成立對外經濟貿易系(1991年更名為國際貿易系)和涉外秘書系。由
桂詩春、
李筱菊兩位教授主持的“全國高校統一招生入學英語科考試標準化改革實驗”課題通過國家教委鑑定,在廣東試行2年後推廣至全國(1990年獲國家級教育科研成果一等獎)。
1992年,成立廣州外國語學院董事會。
1993年7月,實行人事、分配、住房、醫療和退休養老輔助基金等校內管理體制改革。
1994年秋,推行獎、貸學金制度,調整專業結構和課程設定,實行“學分制+績點制”教學管理改革,實行“供需見面”雙向選擇的畢業生就業制度。
1980年12月,廣州對外貿易學院在廣州市北郊大朗正式成立,設1個系,2個部和2個教研室。(1979年經外貿部批准,廣州對外貿易學院籌建工作正式開始)。
1981年,學院正式面向中南、西南及西藏各省區招生,招收新生80名。
1984年,增設對外貿易企業管理系。
1985年,試點實行院長負責制。成立夜大學,招收2年制專科生。
1990年,調整院系機構,設3個系2個部。
1991年,成立成人教育部。成立董事會,原對外貿易經濟合作部副部長谷永江任董事會主席。
1994年9月1日起,正式劃歸廣東省管理。
1995年,共設有3個系、5個本科專業、1個本科專業方向和2個專科專業。
開拓發展
1995年1月中旬,廣東省人民政府常務會議決定,將廣州外國語學院和廣州對外貿易學院合併組建廣東外語外貿大學。6月6日,廣東外語外貿大學正式宣告成立。8月,首次以新大學名義招生,招收本科生676人、專科生164人。10月,相繼成立新大學第一屆校務委員會、學位委員會、學術委員會和專業技術職務評審委員會。11月14日,成立廣東外語外貿大學董事會。
1996年1月,校本部和大朗校區財務工作實現全面並軌。上半年,機關各部門全面修訂、融合兩院的相關規章制度。暑假,對外貿易企業管理系從大朗校區遷往校本部,附設外語學校從校本部遷往大朗校區。
1997年1月,整合資源組建7個學院和1個直屬系。
1998年11月,開展機構改革和幹部人事制度改革,至1999年6月完成。表彰一批從教40周年教師。
1999年6月,成立公開學院。
2000年6月,成立國際法學院。11月,外國語言學及套用語言學成功入選教育部百所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下半年,非通用語種教學與研究中心成為國家非通用語種本科人才培養試辦基地。
2001年,開展教學、科研架構調整、非學歷教育管理體制改革、人事制度改革、校內分配製度改革、後勤社會化改革等校內管理體制五項改革。召開新大學首次黨代會和制訂教育事業發展“十一五”規劃。提出“三堅持,兩適應”的指導思想,著力推行五項改革。成立繼續教育學院,與公開學院合署辦公。
2002年,推行五項改革,全力以赴爭取進入廣州大學城建設新校區。
2003年1月,在佛岡會議上,系統提出辦學理念、思路、方法、特色。2月,廣東省政府正式同意廣東外語外貿大學作為優質教學資源進入廣州大學城建設南校區,南校區位於番禺小谷圍島東北部,占地面積1095畝。12月,接受教育部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獲得優秀等級(教育部2004年6月發文)。12月,設立外國語言文學博士後科研流動站。
2004年3月,非通用語種教學與研究中心成為教育部外語非通用語種本科人才培養基地。9月,南校區(大學城校區)迎來首批4529名新生。成立南校區管理委員會,機構設定以精幹、高效為原則,實行“統一領導,職能延伸,條塊結合,分類管理”。成立國際學院,統一全校的中外合作辦學。
2005年1月,《廣東外語外貿大學學科專業調整和校區布局方案》公布實施。成立高級翻譯學院;組建中國語言文化學院、新聞與傳播學院、藝術學院;基礎英語學院更名為英語教育學院。提出新一輪深化五項改革,重點推行學院目標管理。11月,學校召開成立40周年慶祝大會。
2006年2月,獲得外國語言文學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予權。4月,入選國家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基地。5月,學校第二次黨代會提出“三個五年,分三步走,把廣外建設成高水平教學研究型大學”。7月,撤銷南校區管委會,校部機關按照“一個部門,兩塊牌子,一套人馬,分區運作”的要求開展工作。9月,英語語言文化學院、西方語言文化學院、東方語言文化學院、中國語言文化學院4個學院成建制安排在北校區,原定進駐南校區的國際經濟貿易學院、國際工商管理學院、英語教育學院、信息科學技術學院、新聞與傳播學院、藝術學院6個學院除畢業生留在北校區外全部進入南校區,國際商務英語學院、法學院、政治與公共管理學院3個學院除2005、2006級本科生安排在南校區,其餘均安排在北校區。
2007年,獲準成為MTI(翻譯碩士)、MBA(工商管理碩士)專業學位授權單位。
2008年,提出建設國際化特色鮮明的高水平教學研究型大學,打造“深度”國際化教育品牌。黨委書記徐真華擔任廣州地區第12棒北京奧運火炬手。10月,
廣東財經職業學院劃轉廣外管理。12月,成立財經學院。
2009年,成立廣東國際戰略研究院、國際服務外包研究院、國際人才培養基地、國際服務外包人才培養基地。建程賢章收藏室。
2012年,召開第三次黨代會,提出“到2025年建校六十周年時,將廣東外語外貿大學建設成為國際化特色鮮明的高水平大學”的中長期奮鬥目標。
2013年,成為廣東省深化高校自主辦學綜合改革試點單位之一。
2014年12月,《廣東外語外貿大學章程》獲省教育廳首家核准公布。
2015年,學校“面向國際語言服務的外國語言文學創新體系建設”和“服務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重大戰略需求的經管學科融合創新體系建設”2個學科項目入選
廣東省高水平大學重點學科建設項目。
2016年12月8日,廣東外語外貿大學與澳大利亞
悉尼科技大學合作辦學協定簽署儀式在北京舉行。根據該協定,廣東外語外貿大學將與澳大利亞悉尼科技大學合作,在澳大利亞招收計算機和法學專業學生,並派出廣東外語外貿大學教師赴澳大利亞悉尼科技大學為上述兩專業學生授課,符合條件的學生將授予廣東外語外貿大學學位證書。這項協定的簽署,開啟了廣東外語外貿大學境外辦學的新篇章。
2018年11月,入選廣東省新一輪高水平大學建設計畫中的“高水平大學重點學科建設高校”。
辦學規模
師資隊伍
截止2018年6月,學校有事業編制教職工總數1980,專任教師1326人,其中教授、副教授比例達到50.98%,具有碩士以上學位比例達到92.91%。教師隊伍中,有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學科評議組成員1人,教育部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16人,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12人,入選全國文化名家暨“四個一批”人才工程2人,入選“萬人計畫”哲學社會科學領軍人才2人,入選“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4人,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1人,入選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畫”13人,獲國家外專局“高端外國專家”項目資助1人、“千人計畫引智配套工程”項目資助1人,有國家級教學團隊2個、省級教學團隊13個,國家級教學名師1人、省級教學名師6人,廣東省“珠江學者”特聘教授2人、“珠江學者”講座教授3人,“青年珠江學者”3人,入選廣東“特支計畫”4人、廣東省“千百十人才培養工程”國家級培養對象1人、省級培養對象44人次,入選省優秀青年教師培養計畫23名,(先後)聘任“雲山學者”229人。此外,學校還聘有80位客座教授和289位長短期外教。
“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4人):仲偉合、石佑啟、楊解君、易行健
國家外專局“高端外國專家”項目資助(1人):李平
“千人計畫引智配套工程”項目資助(1人):Istvan Kecskes
國家級教學名師(1人):王桂珍
省級教學名師(5人):杜金榜、左連村、仲偉合、肖惠雲、王桂珍、鄭立華
團隊名稱 | 負責人 | 獲評年份 |
---|
英語專業基礎英語系列課程教學團隊 | 王桂珍 | 2008年 |
英語口譯系列課程教學團隊 | 仲偉合 | 2010年 |
(表格內容資料來源:2015年3月廣東外語外貿大學官網)
院系概況
截止2017年5月底,學校轄22個教學單位和1個獨立學院(廣東外語外貿大學南國商學院),開設72個本科專業,分屬文學、經濟學、管理學、法學、工學、理學、教育學、藝術學八大學科門類。
學院設定 | 專業及系部設定 |
---|
英語語言文化學院 | 英語(語言信息管理) |
英語(國際會展與旅遊) |
英語(文化與傳播) |
英語(高級翻譯) |
英語(英美文學) |
英語(語言學) |
經濟貿易學院 | 經濟學 |
國際經濟與貿易 |
經濟統計學 |
稅收學 |
財政學 |
國際商務英語學院 | 商務英語(國際商務管理) |
商務英語(國際經濟法) |
國際商務(全英教學) |
商務英語(國際貿易) |
商務英語(國際金融) |
商學院 | 市場行銷 |
人力資源管理 |
物流管理 |
工商管理 |
會計學院 | 會計學(ACCA國際會計)創新班 |
會計學 |
審計學 |
財務管理 |
金融學院 | 保險學 |
數學與套用數學(金融數學與精算) |
金融學
|
金融工程 |
西方語言文化學院 | 葡萄牙語 |
義大利語 |
西班牙語 |
俄語 |
德語 |
法語 |
波蘭語 |
希臘語 |
塞爾維亞語 |
東方語言文化學院 | 阿拉伯語 |
朝鮮語 |
越南語 |
泰語 |
印尼語 |
日語 |
緬甸語 |
波斯語 |
高棉語 |
印地語 |
孟加拉語 |
土耳其語 |
中日韓亞洲校園項目(日語) |
中國語言文化學院 | 漢語國際教育 |
漢語言 |
漢語言文學 |
法學院 | 國際政治 |
外交學 |
法學(國際經濟法) |
法學(民商法) |
法學(智慧財產權法) |
法學(法律) |
英語教育學院 | 教育學(英語教育) |
英語(師範) |
信息科學與技術學院 網路空間安全學院
| 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 |
電子商務 |
網路工程 |
軟體工程 |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
網路空間安全 |
政治與公共管理學院 | 社會工作 |
套用心理學 |
公共事業管理 |
公共關係學 |
行政管理 |
高級翻譯學院 | 翻譯 |
新聞與傳播學院 | 播音與主持藝術 |
廣告學 |
網路與新媒體 |
新聞學 |
藝術學院 | 數字媒體藝術 |
視覺傳達設計 |
音樂表演(鋼琴、聲樂) |
(表格內容資料來源:2017年5月廣東外語外貿大學官網)
教學建設
截止2017年5月底,學校有2個國家級專業綜合改革試點,14個省級專業綜合改革試點,有8個國家級特色專業建設點(含11個專業),17個省級特色專業建設點(含20個專業),3個省級重點專業。共有26個外語語種,是華南地區外語語種最多的學校。
國家級特色專業建設點(8個):英語、法語、國際經濟與貿易、市場行銷、會計學、日語、計算機科學與技術(服務外包領域)、東亞語群
省級特色專業建設點(16個):非通用語種群(越南語、朝鮮語、泰國語、印尼語等4個語種)、英語、法語、國際經濟與貿易、會計學、市場行銷、計算機科學與技術、日語、金融學、工商管理、財務管理、俄語、西班牙語、漢語言、新聞學、法學
教育部普通高校外語非通用語種本科人才培養基地(1個):非通用語種教學與研究中心
省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8個):計算機基礎實驗教學中心、計算機網路技術實驗教學示範中心、法學實驗教學中心、數字媒體藝術實驗教學示範中心、數位化語言實驗教學示範中心、國際經濟與管理實驗教學示範中心、寬頻多媒體教學實驗中心、數位化同聲傳譯實驗中心
廣東省首批協同育人平台(1個):多語種高級翻譯人才協同育人基地
教育部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1個):國際化商務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
省級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3個):國際化商務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多語種翻譯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小語種專業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
課程名稱 | 課程負責人 | 獲評年份 | 課程類別 |
---|
| 王初明 | 2010 | 國家級 |
法語口譯 | 蔡小紅 | 2009 |
英語口譯(課程系列) | 仲偉合 | 2007 |
| 王桂珍 | 2005 |
| 肖惠雲 | 2003 |
當代商業概論 | 朱文忠 | 2009 | 國家級雙語示範 |
| 楊韶剛 | 2010 | 省級 |
| 常永勝 | 2010 |
| 周富強 | 2010 |
| 王初明 | 2009 |
| 謝詠 | 2009 |
當代商業概論 | 朱文忠 | 2009 |
| 杜金榜 | 2008 |
| 張余華 | 2008 |
基礎日語 | 許羅莎 | 2007 |
法語口譯 | 蔡小紅 | 2007 |
| 李心廣 | 2007 |
英美文學 | 劉岩 | 2006 |
| 王衛紅 | 2006 |
| 肖惠雲 | 2005 |
國際貿易 | 何元貴 | 2004 |
英語口譯 | 仲偉合 | 2003 |
| 王桂珍 | 2003 |
| 肖惠雲 | 2003 |
英語語音語調 | 王桂珍 | 2012 | 省級精品開放 |
當代商業倫理與社會責任 | 朱文忠 | 2012 |
| 陳國海 | 2012 |
| 周新軍 | 2012 |
網路輔助英語聽力自主訓練課程 | 吳旭東 | 2012 |
日漢互譯 | 陳多友 | 2012 |
(表格內容資料來源:2017年5月廣東外語外貿大學官網)
學科建設
截止2018年6月,學校現有1個國家級重點學科和7個省級重點學科。擁有1個博士後科研流動站,2個一級學科博士點和12個二級學科博士點,12個一級學科碩士點和47個二級學科碩士點,11個專業學位碩士點。在教育部學位與研究生教育發展中心組織開展的幾輪學科評估中,我校外國語言文學學科均位居全國高校前列。“面向國際語言服務的外國語言文學創新體系建設”和“服務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重大戰略需求的經管學科融合創新體系建設”2個學科項目入選廣東省高水平大學重點學科建設項目。
國家重點學科(1個):外國語言學及套用語言學
廣東省“211工程”三期重點建設學科(2個):外國語言文學一級學科、比較文學與世界文學二級學科
序號 | 重點學科類別 | 學科名稱 | 學科層次 |
---|
1 | 攀峰重點學科
| 外國語言文學
| 1
|
2
| 攀峰重點學科
| 套用經濟學
| 1
|
3
| 優勢重點學科
| 工商管理
| 1
|
4
| 優勢重點學科
| 法學
| 1
|
5
| 特色重點學科
| 國際關係
| 2
|
6
| 特色重點學科
| 比較文學與世界文學
| 2
|
7
| 特色重點學科
| 政治學理論
| 2
|
序號 | 學科門類 | 一級學科代碼 | 一級學科名稱 |
---|
1
| 05文學
| 0502
| 外國語言文學
|
2 | 02經濟學 | 0202 | 套用經濟學 |
序號 | 學科門類 | 一級學科代碼 | 一級學科名稱 |
---|
1
| 02經濟學
| 0201
| 理論經濟學
|
2
| 0202
| 套用經濟學
|
3
| 03法學
| 0301
| 法學
|
4
| 0302
| 政治學
|
5
| 0305
| 馬克思主義理論
|
6
| 05文學
| 0501
| 中國語言文學
|
7
| 0502
| 外國語言文學
|
8 | 0503 | 新聞傳播學 |
9
| 07理學
| 0714
| 統計學
|
10 | 08工學 | 0839 | 網路空間安全 |
11
| 12管理學
| 1201
| 管理科學與工程
|
12
| 1202
| 工商管理
|
(表格內容資料來源:2018年6月廣東外語外貿大學官網)
專業學位碩士授權點(11個):工商管理碩士、翻譯碩士、法律碩士、漢語國際教育碩士、國際商務碩士、會計碩士、新聞與傳播碩士、工程碩士、金融碩士、社會工作碩士、套用心理碩士
學術研究
科研機構
截至2017年5月底,學校擁有1個教育部普通高校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外國語言學及套用語言學研究中心),1個教育部區域和國別研究基地(加拿大研究中心),1個教育部戰略研究基地(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與區域創新國際戰略研究中心);4個省級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外國文學文化研究中心、國際經濟貿易研究中心、翻譯學研究中心、粵商研究中心),2個廣東普通高校哲學社會科學重點實驗室(語言工程與計算重點實驗室、雙語認知與發展實驗室),4個省級研究基地(廣東省社會組織研究中心、太平洋島國戰略研究中心、華南國際智慧財產權研究院、非洲研究院),1個廣東省軟科學重點研究基地,1個廣東省決策諮詢研究基地(國際服務經濟研究中心),1個廣東省地方立法研究評估與諮詢服務基地(區域一體化法治研究中心);3個廣州市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廣州國際商貿中心重點研究基地、廣州市綠色經濟與環境能源法研究中心、廣州國際城市創新傳播研究中心);並設有國際服務外包研究院、高等教育研究中心、詞典學研究中心、土地法制研究院等12個校級研究機構。此外,學校還設有省委省政府的重要智庫機構——廣東國際戰略研究院,積極為“一帶一路”等國家戰略提供諮詢服務;學校牽頭組建的2個省級協同創新中心(外語研究與語言服務協同創新中心、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協同創新中心)均獲入選廣東省國家級“2011協同創新中心”培育建設規劃項目。學校承擔有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教育部重大課題攻關項目和創新團隊項目等一系列重大、重點項目。一批高質量研究成果獲高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廣東省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
科研機構類別 | 研究中心名稱 |
---|
教育部普通高等學校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 | 外國語言學及套用語言學研究中心 |
教育部區域與國別研究培育基地 | 加拿大研究中心 |
廣東省普通高等學校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 | 外國文學文化研究中心 |
國際經濟貿易研究中心 |
翻譯學研究中心 |
粵商研究中心 |
廣東省地方立法研究評估與諮詢服務基地 | 區域一體化法治研究中心 |
廣東省軟科學重點基地 | 廣東國際戰略研究院 |
廣州市普通高等學校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 | 廣州國際商貿中心重點研究基地 |
廣東普通高校哲學社會科學重點實驗室 | 語言工程與計算重點實驗室 |
廣東省智庫機構 | 廣東國際戰略研究院 |
廣東省協同創新中心 | 外語研究與語言服務協同創新中心 |
廣東“走出去”協同創新中心 |
研究院 | 廣東國際戰略研究院 |
國際服務外包研究院 |
校級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 | 中國計量經濟史研究中心 |
商務及法律話語研究中心 |
語言信息工程實驗室 |
低碳經濟與環境能源法研究中心 |
漢語二語學習研究中心 |
公共經濟學研究中心 |
校級科研機構 | 詞典學研究中心 |
國際問題研究所 |
歐洲研究中心 |
(表格內容資料來源:2017年5月廣東外語外貿大學官網)
學術資源
館藏概況
截止2017年5月,館藏紙質文獻資源總量為296.24萬冊,中外文紙質期刊1759種,2400份,本地鏡像中外文電子書1871000種,中外文電子期刊67844種,訂購中外文電子資料庫145種,自建資料庫14種,並實現32個外語語種館藏文獻採購、編目、流通和檢索的網路化集成管理。
自建資料庫包括:廣東研究文獻資源中心、超星電子圖書服務平台、語言學與套用語言學研究資料庫、外國文學文化研究數位化電子圖書庫、廣外學術典藏庫、梁宗岱著述與研究專題資料庫等。
特色館藏
【外國語言學及套用語言學基地圖書室】中國最為豐富的語言學與套用語言學方面的圖書和核心刊物。
【梁宗岱特藏室】收錄著名詩人、學者、翻譯家梁宗岱先生的藏書、個人專著及有關研究資料。其中包括世界文學大師瓦萊里、羅曼·羅蘭等贈送梁宗岱先生的多種簽名本著作。
【本校教師著作室】收錄該校教師的個人代表性著作近2000種。
【精品圖書室】收錄《四庫全書》等重要古籍和大型外文工具書精品。
【數字圖書館】包括電子書、電子期刊、電子報紙、音視頻資源、圖片資源、會議論文、學位論文、統計數據、考試題庫等各種數字資源類型的海量信息。如CNKI中國知網、讀秀知識庫、超星學術視頻、中國經濟統計資料庫、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信息網、中國法律資源全互動資料庫(北大法意)、MyiLibrary電子書庫、劍橋期刊庫(CUP)、牛津期刊資料庫(OUP)、Wiley-Blackwell期刊資料庫、Elsevier ScienceDirect期刊資料庫、EBSCO,Proquest系列資料庫、Emerald管理學全集資料庫、美國計算機學會全文資料庫(ACM)、PressDisplay多語種報紙庫等。
《現代外語》
《現代外語》創刊於1978年。創始人是中國著名語言學家王宗炎教授和桂詩春教授,由全國高校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國家級重點學科、廣東外語外貿大學外國語言學及套用語言學研究中心承辦,雙月刊;成為“中國人文社會科學核心期刊”,“中文社會科學引文索引(CSSCI)來源刊”,中國期刊方陣“雙效期刊”,“全國百強社會科學學報”,“北大中文核心期刊”,“美國教育信息資源數據”(ERIC)收錄,“中國學術期刊綜合評價資料庫統計源期刊”,“中國社會科學期刊精品資料庫收錄期刊”,“中國期刊全文資料庫收錄期刊”,中國人民大學報刊複印資料《語言文字學》轉載刊物等。
《廣東外語外貿大學學報》
《廣東外語外貿大學學報》創刊於1990年,是由廣東省教育廳主管,廣東外語外貿大學主辦的綜合性人文社會科學學術期刊,主要刊登人文社會科學研究的最新成果,所涉及一級學科或研究領域主要有外國語言文學、套用經濟學、理論經濟學、工商管理、法學、政治學、中國語言文學、新聞傳播學、公共管理、教育學、社會學、文化研究、藝術研究等,為RCCSE中國核心學術期刊(擴展版)、《中國學術期刊》光碟版全文收錄期刊、中國學術期刊綜合評價資料庫統計源期刊、中國期刊網全文收錄期刊、中國期刊全文資料庫全文收錄期刊。
《國際經貿探索》
《國際經貿探索》是由廣東外語外貿大學主辦、《國際經貿探索》編輯部編輯出版、國內外公開發行的國際經貿理論與實務的專業性月刊,1992年、1996年、2000年、2004年、2008年連續5次入選具有廣泛影響的《中文核心期刊要目總覽》,位列國際經貿類核心期刊的前四名,並多年保持被南京大學中國社會科學研究評價中心選為《中文社會科學引文索引》(CSSCI)來源期刊。
《戰略決策研究》
《戰略決策研究》雜誌是廣東外語外貿大學主辦的大型學術理論刊物,雙月刊。致力於國際戰略理論、政策和實踐等問題的研究,反映國際化戰略實踐的最新成就,關注世界範圍內國際化研究的最新理論動態。內容以經濟學、管理學、國際法學、國際關係學的研究為主,兼容各新興的交叉學科。該刊設定的重點欄目有:“國際戰略新視角”、“巨觀戰略環境”、“國際經濟戰略”、“區域國際化戰略”、“焦點戰略新探”、“國別發展戰略分析”、“研究報告及述評”等。
合作交流
截至2018年12月,學校已與美國、英國、法國、德國、西班牙、義大利、瑞士、波蘭、葡萄牙、芬蘭、冰島、加拿大、澳大利亞、紐西蘭、日本、俄羅斯、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泰國、越南、寮國、韓國、朝鮮、智利、秘魯、巴西、古巴、墨西哥、哥倫比亞、以色列、埃及、維德角及香港、澳門、台灣等57個國家和地區的402所大學和學術文化機構建立了合作交流關係;學校開辦了5所海外孔子學院和孔子課堂:日本札幌大學孔子學院、俄羅斯烏拉爾大學孔子學院、秘魯聖瑪利亞天主教大學孔子學院、維德角大學孔子學院及埃及艾因夏姆斯大學孔子課堂。此外,學校還與英國利茲大學合作舉辦英語教學碩士學位教育項目,與英國雷丁大學合作舉辦英語教育碩士學位教育項目;在管理國際化方面,學校共派出七批共36名幹部進行海外高校掛職。
學校領導
職務 | 姓名 |
---|
黨委書記
| 隋廣軍
|
校長
| 石佑啟
|
黨委副書記
| 李雲明
|
副校長
| 劉建達、何傳添、劉海春、陳林漢、陽愛民、焦方太
|
(表格內容資料來源:2018年6月廣東外語外貿大學官網)
知名校友
溫耀深 65級法語校友,曾任雲浮市市長、市委書記、廣東省人大環境與資源保護委員會主任委員。
何蓮珍:1995年9月至1998年7月廣東外語外貿大學外國語言學及套用語言學專業在職博士研究生;2017年12月起任
浙江大學國際聯合學院(海寧國際校區)院長;2018年6月起任
浙江大學副校長。
於平 70級英語校友,現任中國國際貿易促進會副會長。
王華 70級西班牙語校友,現任中華人民共和國駐幾內亞比索共和國特命全權大使。
梁梳根 70級英語校友,中國外交官,現任中國駐開普敦總領館總領事,曾任中國駐墨爾本、溫哥華總領事館總領事。
徐真華 72級法語校友,曾任廣東外語外貿大學黨委書記、校長,法語教授、博士生導師、教育部
高等學校外語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中國法國文學研究會副會長、廣東省第十屆政協常委、港澳台委員會副主任等,法國教育騎士勳章獲得者。
隋翬 72級法語校友,現任聯合國工業發展組織(簡稱工發組織)執行幹事,曾任中國駐希臘使館經商參贊、商務部外事司司長。
邱舉良72級法語校友,現任中國駐法國大使館科技處一等秘書,法國榮譽軍團騎士勳章獲得者,曾任
中國科學院國際合作局副局長。
林迪夫74級英語校友,現任廣東省政府港澳辦巡視員,曾任中華人民共和國駐波札那共和國特命全權大使。
廖菊華 74級英語校友,現任中國駐米蘭總領館總領事,曾任中華人民共和國駐奧克蘭總領事。
邱紹芳 74級英語校友,外交官,曾任駐獅子山共和國特命全權大使,駐悉尼、洛杉磯總領事(大使銜)。
賀同新 74級英語校友,現任中國通用技術(集團)控股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黨組書記,曾任湖南省人民政府副省長。
王超 77級英語校友,現任中國外交部副部長,曾任商務部副部長。
鄭立華 77級法語校友,廣東外語外貿大學法語教授、博士生導師、法蘭西教育騎士勳章獲得者。
曾德祥 89級國際貿易校友,現任廣州博冠光電技術有限公司董事長。
文化傳統
校徽
設計理念:
(一)校徽設計立足於校訓“明德尚行,學貫中西”,主體部分採用地球造型,上半球為簡約地球儀造型,象徵學校立足中國面向世界的辦學思路,下半球為“W”的變體造型字母,既是“外語外貿”中“外”字的漢語拼音聲母和英語單詞“world”的首個字母,寓意該校培養國際通用型人才的人才培養目標。同時,“W”在象形上近似一本翻開的書和一隻展翅飛翔的鳥,象徵學子孜孜汲取知識,鵬程萬里。
(二)校徽外型為圓形,外圈為中英文校名,上半圈為“廣東外語外貿大學”毛體手書校名,下半圈為“GUANGDONG UNIVERSITY OF FOREIGN STUDIES”英文校名。
(三)校徽主體以中藍色為基調,圖案為白色,簡潔明快,寓意大學的學術自由和獨立精神。中英文校名為紅色,醒目突出,表現熱情、智慧與活力。
校訓
中文:明德尚行,學貫中西
英文:Moral integrity, exemplary behaviour, and conversance with both Eastern and Western learning
“明德尚行”:意即“追求美德與至善,推崇行動與實踐”。古代周人便有了“明德慎罰”的觀念。《大學》一開篇就提出“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新民,在止於至善。”朱熹在注釋中把這三者稱為“大學之綱領也”,同時也是理想人格實踐的綱領。其中“明德”的意思是說:讓人們本應有的美德得以表明;北宋易學大家邵雍提出:“尚行,則篤實之風行焉;尚言,則詭譎之風行焉。……是知言之於口,不若行之於身。”極力推崇行動與實踐,反對空談和胡吹。
“學貫中西”:指的是在學習、教學、學術等方面要具備跨文化視野和通才意識,校訓中“學貫中西”除包含此習見用法外,還具有“熔鑄中外文化,構建新型文明”的特定內涵。“西”在此不獨指“西方”,而是泛指與“中”相對的“外”即“外國文化”。
“明德尚行 學貫中西”八字,文辭典雅,言簡意賅,集中體現了學校的優良傳統和辦學特色,概括性地傳達了學校對全體師生的訓誡。
校歌
《鳳鳴嶺南》 |
---|
(作詞:陳飛 作曲:溫恆泰 李志剛)白雲山青,碧溪水藍,攜侶中外,鳳鳴嶺南。 山育佳木,水滋美蘭,明德尚行,鳳舞嶺南。 德馨有容,行實致遠,學貫中西,鳳起嶺南。 啊!明德尚行,學貫中西,鳳舞嶺南,鳳起嶺南。 白雲山青,碧溪水藍,攜侶中外,鳳鳴嶺南。 山育佳木,水滋美蘭,明德尚行,鳳舞嶺南。 德馨有容,行實致遠,學貫中西,鳳起嶺南。 啊!明德尚行,學貫中西,鳳舞嶺南,鳳起嶺南。 白雲山青,碧溪水藍,攜侶中外,鳳鳴嶺南。 山育佳木,水滋美蘭,明德尚行,鳳舞嶺南。 德馨有容,行實致遠,學貫中西,鳳起嶺南。 啊!明德尚行,學貫中西,鳳舞嶺南,鳳起嶺南。 德馨有容,行實致遠,學貫中西,鳳起嶺南。 啊!明德尚行,學貫中西,鳳舞嶺南,鳳起嶺南,鳳起嶺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