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醬油古法釀造技藝

廈門醬油古法釀造技藝

廈門醬油古法釀造技藝,福建省廈門市同安區傳統技藝,福建省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

廈門醬油古法釀造技藝始於1908年,繼承“日曬夜露”、微生物發酵釀造的傳統“醬園”工藝,採用人工制曲的傳統方法精心培育醬曲套用於生產。它是廈門傳承悠久、工藝獨特的民間手工傳統技藝。全部工藝流程沿用了傳統釀造技藝,不添加任何化學添加劑,是原汁原味的獨特醬油。

2010年,“廈門醬油古法釀造技藝”被列入廈門市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2017年1月11日,“廈門醬油古法釀造技藝”經福建省人民政府批准列入福建省第五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項目編號:Ⅷ-27。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廈門醬油古法釀造技藝
  • 批准時間:2017年1月11日
  • 遺產級別:省級
  • 遺產類別:傳統技藝
  • 申報地區:福建省廈門市同安區
  • 保護單位:廈門古龍食品有限公司
  • 項目編號:Ⅷ-27
歷史淵源,工藝特徵,工藝流程,傳承保護,社會影響,
廈門醬油古法釀造技藝師承淘化大同醬油傳統釀造技藝,歷經七代傳承。據《廈門市志》記載:清光緒三十四年(1908年)七月,黃廷元、楊就是等集資在鼓浪嶼內厝澳創辦淘化罐頭食品廠,生產醬油、醬品。
1913年,陳嘉庚等人另在廈門虎頭山下成立大同股份有限公司。後來兩家合併成廈門淘化大同股份有限公司,並在溫州開設分廠。日本入侵廈門之前,工廠轉到香港生產。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期,恢復生產醬油,註冊“海鷹”商標。
1954年初,在政府的支持下成立了福建省第一個公私合營的罐頭廠。
1956年初,工廠搬遷到後濱路一帶,成立福建華僑投資公司廈門罐頭廠,改用“水仙花”商標註冊,年產量達五千噸。
1986年,廈門罐頭廠註冊“古龍”牌自主商標,並在二十多個國家登記和註冊。
2011年,福建華僑投資公司廈門罐頭廠更名為廈門古龍食品有限公司。
種類:廈門醬油古法釀造技藝生產的醬油種類有:珍品醬油、天成醬油、兒童醬油、古早醬油、黑豆醬油、蘑菇醬油等。
特徵:廈門醬油古法釀造技藝的全部工藝流程沿用了傳統釀造技藝,不添加任何化學添加劑,形成色、香、味俱全,原汁原味的獨特醬油,既保留了原有的醬脂香味,又蘊含豐富的營養成分,久貯藏不變,是傳統純天然優質調味食品。
廈門醬油古法釀造技藝以人工精心篩選的東北黃豆為主要原料,主要工藝流程為:搬料(精心篩選非轉基因顆粒飽滿的東北黃豆)、去雜、清水淘洗、清水浸泡、高溫蒸熟、冷卻、出鍋裝入竹製簸箕、拌麵粉、裝匾制曲、移進曲室管理、翻醅、成曲、入曬場裝瓷缸、加食鹽水、經日曬夜露發酵成成熟豆醬、抽油、存放、沉澱、檢驗、調配、殺菌、均質、冷卻、再檢驗、灌裝封口和貼標籤。
傳承狀況
古法制醬以其產量低、耗時長而被許多年輕釀製學徒工望而卻步,能堅持下來的人寥寥無幾。
傳承人物
劉團結,男,1957年3月生,福建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廈門醬油古法釀造技藝”第四批省級代表性傳承人。
林漢彪,福建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廈門醬油古法釀造技藝”第三批廈門市級代表性傳承人。

社會影響

榮譽表彰
1915年,廈門淘化大同股份有限公司攜古法釀製的醬油獲得了“巴拿馬太平洋萬國博覽會”獎章。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