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幽州刺史部
歷史沿革
行政區劃
西漢
東漢
三國
晉朝
幽州 | 范陽國 | 8 | |||
10 | |||||
4 | |||||
2 | |||||
3 | |||||
4 | |||||
3 |
北魏
東魏
幽州 | 薊城(今北京) | 4郡 |
幽州 | 范陽國 | 8 | |||
10 | |||||
4 | |||||
2 | |||||
3 | |||||
4 | |||||
3 |
幽州 | 薊城(今北京) | 4郡 |
漢武帝元封五年(前106年)設立幽州刺史部,部刺燕地諸郡國。武帝開邊,置漢四郡,亦屬幽州刺史部。東漢時,轄郡、國十一,縣九十。幽州刺史部治所在薊縣,轄境相當...
古九州及漢十三刺史部之一;隋唐時北方的軍事重鎮、交通中心和商業都會。幽州是古九州及漢十三刺史部之一;隋唐時北方的軍事重鎮、交通中心和商業都會。...
幽州 涿郡 代郡 上谷尹漁陽郡右北平郡 遼西郡遼寧郡玄菟郡 樂浪郡...西漢十三刺史部是序文中的十三部而不是注文中的州部,這對東漢學者而言是很...
下轄:涿縣,西鄉,良鄉,臨鄉,故安,范陽,容城,新昌,益昌,阿陵,高陽,州鄉,武垣,廣望,蠡於,谷丘,安平。 幽州刺史部 【廣陽國】治薊縣(今北京西南城區)下轄:...
西漢元封五年(公元前106年),全國設13刺史部為監察區,涿郡屬幽州刺史部。新王莽始建國元年(公元9年),涿郡改稱垣翰郡。後在東漢時又復稱涿郡。...
東漢行政區劃,是東漢王朝的地方行政管理制度。漢光武帝時期確定區劃,基本沿用西漢的郡國並行制為實體、州刺史部為監察的行政區劃,分全國為十三個州刺史部。東漢行政...
州郡幽州刺史部 代郡治高柳(今山西陽高)。領11縣:高柳、馬城、道人、北平邑、班氏、獮(去爾加示)氏、平舒、東安陽、桑乾、當城、代縣。...
屬幽州刺史部。故城在今北京市懷柔縣梨園莊東南,遺址尚存。王莽時更名通路郡。東漢復稱漁陽郡。三國魏明帝後郡縣俱廢,西晉統一後,將漁陽郡與原東漢廣陽郡合為燕...
北方邊郡東漢初因前制,有代郡、雁門、定襄、雲中、五原、朔方、西河、北地等八邊郡;代郡屬幽州刺史部,北地郡屬涼州刺史部,其餘六郡屬并州刺史部。漢光武建武...
漢武帝置州監察區,分全國各郡國,為十三州刺史部,華北屬并州刺史部、幽州刺史部、司隸校尉部。 東漢靈帝和平五年,改為州、郡、縣三級制,華北屬并州、幽州、司...
廣陽郡,又稱廣陽國、燕國,是秦朝至西晉期間幽州刺史部下的一個郡國,以春秋戰國的燕國國都薊縣(今北京市範圍)為中心。...
真番郡,是中國西漢漢武帝公元前109年滅衛氏朝鮮之後,次年在其地設立的一個郡,與樂浪郡、玄菟郡和臨屯郡合稱漢四郡。屬幽州刺史部。...
潞縣(轄今三河市、大廠回族自治縣)、雍奴縣(轄今天津市武清區、香河縣),屬幽州刺史部漁陽郡。三國,屬魏國。文安縣、東平舒縣屬冀州河間郡;方城縣屬幽州范陽郡...
并州刺史部 太原、上黨、雲中、定襄、雁門、代六郡 冀州刺史部 魏、清河、巨鹿、廣平、信都、常山六郡,趙、真定、中山、河間四國 幽州刺史部 涿、渤海、上谷、...
東漢光武改制時,置幽州刺史部於薊縣。永元八年復為廣陽郡駐所。[13] 西晉時,朝廷改廣陽郡為燕國,而幽州遷至范陽。十六國後趙時,幽州駐所遷回薊縣,燕國改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