幹校

幹校

“乾”讀:gàn。幹部學校,即培養訓練幹部的學校,也特指“文革”中按照“五·七”指示精神建立起來的,接收幹部和知識分子勞動改造的農場,亦稱五七幹校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幹校
  • 別名:幹部學校
  • 意義:培養訓練幹部的學校
  • 別稱:五七幹校
概念,黨校,管理,五七幹校,指示,

概念

例:關了三年牛棚,住了七年幹校。——《結婚現場會》,文革中知識分子集體下放鍛鍊的場所。

黨校

幹校與黨校區別:黨校擔負培訓各級黨政主要領導幹部及其後備幹部的任務,馬列主義理論占總學時的一半以上。幹校主要負責行政、業務部門和企事業單位的一般幹部培訓工作,除學習馬列主義理論基礎課外,文化、業務課程占總學時的70%-80%。

管理

幹校與管理幹部學院區別:管理幹部學院屬正規的成人高等教育,幹校多為中專救急,少數也有大專教育層次,辦學形式較靈活,可根據需要辦各種類型培訓班。學時可長可短。

五七幹校

五七幹校,是上世紀中國文化大革命時期,全國各地各部門根據毛澤東《五七指示》興辦的農場,是集中容納中國黨政機關幹部、科研文教部門的知識分子,對他們進行勞動改造、思想教育的地方。“幹校”是“幹部學校”的簡稱,名實相差懸殊,其實是一種“變相勞改”的場所。
1966年5月7日,毛澤東看了總後勤部《關於進一步搞好部隊農副業生產的報告》後,給林彪寫了一封信。在這封后來被稱為《五七指示》的信中,毛澤東要求全國各行業都要辦成“一個大學校”,這個大學校“學政治、學軍事、學文化,又能從事農副業生產,又能辦一些中小工廠,生產自己需要的若干產品和國家等價交換的產品”,“這個大學校,又能從事民眾工作,參加工廠、農村的社會主義教育運動……又要隨時參加批判資產階級的文化革命鬥爭”。毛澤東還要求學校縮短學制,教育要革命,不能讓“資產階級統治”學校。
《五七指示》反映了毛澤東要在全國每個基層單位開展“批判資產階級”的思想,也表現出他對知識分子一貫的不信任態度。《五七指示》出台後,中共中央轉發了這封信。1966年8月1日,《人民日報》發表社論《全國都應該成為毛澤東思想的大學校——紀念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39周年》,對《五七指示》作了進一步闡述及推廣。1968年,黑龍江柳河幹校命名為“五七幹校”,成為中國第一個以此命名的幹校。此後大批的五七幹校在各地開辦,許多老幹部被“下放”到幹校勞動。“五七幹校”由此也成為了中國現代史上一個特定的名詞。
當時包括中共中央、國務院等大批國家機關在河南湖北江西等18個省區創辦了105所五七幹校,先後遣送、安置了10多萬名下放幹部、3萬家屬和5千名知識青年。而各省市地縣辦的五七幹校更是數以萬計,在那裡接受改造的學員有數十萬人。1971年“九·一三事件”後,《人民日報》刊發社論《懲前毖後,治病救人》(1972年4月24日),要求正確執行黨的幹部政策,“解放”了一大批老幹部和專家教授。隨著他們的返城,五七幹校也漸趨衰落、冷清。但誰也不敢貿然撤銷;仍有一批人滯留在此。大多數地方則把五七幹校當作讓幹部輪流去勞動、學習一段時間的場所。當全國掀起“批林批孔”、“批儒評法”、“學習無產階級專政理論”、“評《水滸》”運動時,各地的五七幹校則成了辦應景學習班的場所,平時則只有看守房舍和農具的留守人員。直至1979年2月國務院發出《關於停辦“五七幹校”有關問題的通知》,各地此類幹校方陸續宣告正式撤銷。
這類幹校一般選址在偏遠、貧窮的農村,去幹校的人被稱為“學員”。無論資歷深淺、品級大小,所有人都叫“五七戰士”。他們中間有機關幹部、大大小小的走資派、科技人員、大專院校教師、反動學術權威……有的還拖家帶口,未成年的小孩被托給城裡或家鄉的親友代管。在“知識分子成堆”的地方,如中國作協、中國科學院哲學社會科學學部等單位,連老弱病殘除外的政策也被置於不顧,統統攆進幹校;年紀最長的有七十(俞平伯)、六十(冰心、陳伯翰等)以上的人,喪失勞動力的、體弱的、深度近視的人就更多了。他們被不分年齡、性別,統統按照軍隊編制,編到劃定的連、排、班去,由軍宣隊或工宣隊管理。他們被規定過軍事化的生活,出工、收工,必須整隊呼口號,唱語錄歌;要“早請示、晚匯報”,例行性地一日數次集體齊聲“敬祝毛主席萬壽無疆”;甚至參加野營拉練。他們的學習內容是體力勞動:種田、挑糞、養豬、做飯、挑水、打井、蓋房……要求自食其力。有很多人因不堪重負,被勞累折磨誘發的疾病致死。美術家朱宣鹹以自己親身經歷創作的木刻版畫作品《五七幹校的夜讀》,就是非常形象、生動與典型的反映了五七幹校這一歷史史實。

指示

毛澤東於1966年5月7日給林彪寫了一封信。信中寫道:
林彪同志:
你在5月6日寄來的總後勤部的報告,收到了,我看這個計畫是很好的。是否可以將這個報告發到各軍區,請他們召集軍、師兩級幹部在一起討論一下,以其意見上告軍委,然後報告中央取得同意,再向全軍作出適當指示。請你酌定。只要在沒有發生世界大戰的條件下,軍隊應該是一個大學校,即使在第三次世界大戰的條件下,很可能也成為一個這樣的大學校,除打仗以外,還可做各種工作。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八年中,各個抗日根據地,我們不是這樣做了嗎?這個大學校,學政治,學軍事,學文化。又能從事農副業生產。又能辦一些中小工廠,生產自己需要的若干產品和與國家等價交換的產品。又能從事民眾工作,參加工廠農村的社教“四清”運動;“四清”完了,隨時都有民眾工作可做,使軍民永遠打成一片。又要隨時參加批判資產階級的文化革命鬥爭。這樣,軍學、軍農、軍工、軍民這幾項都可以兼起來。但要調配適當,要有主有從,農、工、民三項,一個部隊只能兼一項或兩項,不能同時都兼起來。這樣,幾百萬軍隊所起的作用就是很大的了。
同樣,工人也是這樣,以工為主,也要兼學軍事、政治、文化,也要搞“四清”,也要參加批判資產階級。在有條件的地方,也要從事農副業生產,例如大慶油田那樣。
農民以農為主(包括林、牧、副、漁),也要兼學軍事、政治、文化,在有條件的時候也要由集體辦些小工廠,也要批判資產階級。
學生也是這樣,以學為主,兼學別樣,即不但學文,也要學工、學農、學軍,也要批判資產階級。學制要縮短,教育要革命,資產階級知識分子統治我們學校的現象,再也不能繼續下去了。
商業、服務行業、黨政機關工作人員,凡有條件的,也要這樣做。
以上所說,已經不是什麼新鮮意見、創造發明,多年以來,很多人已經是這樣做了,不過還沒有普及。至於軍隊,已經這樣做了幾十年,不過現在更要有所發展罷了。
這就是著名的“五七指示”。中共中央在1966年5月15日批轉“五七指示”時指出:“這是馬克思列寧主義劃時代的新發展。”從毛澤東的“五七指示”中可以看出,毛澤東此時已經把辦軍隊式的“大學校”與“黨政機關工作人員”聯繫起來,認為“黨政機關工作人員”也要這樣做。此時,他的思路已經向把幹部集中起來辦“大學校”轉變了。在這個“大學校”里,不光是參加生產勞動,而且把生產勞動與學習軍事,學習政治,學習文化,批判資產階級聯繫起來。但是,毛澤東的這一思路,只是初步的。他也只是在提到工人、農民、解放軍、學校都辦這種“大學校”的同時,提了一下幹部。具體怎么辦,他還沒有考慮好。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