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與“五七幹校”

我與“五七幹校”

《我與五七幹校》內容為:五七幹校是中國“文革”時期根據毛澤東《五七指示》興辦的農場,是集中容納中國黨政機關幹部、科研文教部門的知識分子,對他們進行勞動改連,思想教育的地方。“幹校”是“幹部學校”的簡稱,名實相差懸殊,其實是一種“變相勞改”的場所。1966年5月7日,毛澤東看了總後勤部《關於進一步搞好部隊農副業生產的報告》後,給林彪寫了一封信。在這封后來被稱為《五七指示》的信中,毛澤東要求全國各行業都要辦成“一個大學校”,這個大學校“學政治,學軍事、學文化,又能從事農副業生產,又能辦一些中小工廠,生產自己需要的若干產品和國家等價交換的產品”,“這個大學校,又能從事民眾工作,參加工廠、農村的社會主義教育運動……又要隨時參加挑判資產階級的文化革命鬥爭”。毛澤東還要求學校縮短學制,教育要革命,不能讓“資產階級統治”學校。

基本介紹

  • 書名:我與“五七幹校”
  • 類型:人文社科
  • 出版日期:2009年4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9787010077444, 7010077444
  • 作者:宋淑玉,張藝 郭德宏 郭德宏
  •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 頁數:277頁
  • 開本:16
  • 品牌:人民出版社發行部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文摘,後記,

內容簡介

《我與五七幹校》將散見於各報刊、書籍上的有關回憶“五七幹校”的文章輯錄在一起,供黨史研究者和愛好者參考。

圖書目錄

蹉跎歲月
1.在江西“五七幹校”的日子/蕭克
2.在向陽湖的難忘日子/蕭乾
3.回眸“向陽湖”/楊子敏
4.文化部“五七幹校”散記/張士安
5.東嶽“五七幹校”/許志英
6.“五七幹校”祭/季音
7.“繳槍”/韋賢彰
8.“靜海”作筆名/邵牧君
9.“張專家”來了/張一沛
10.大沙河歲月/郭敏
11.大自然的孩子/張耘
12.都是海河人物/劉耕
13.獨立的人格/周明

“五七道路”
14.憶柳河“五七幹校”/戰鳳翰
15.“幹校”勞動的回憶/韋君宜
16.荒廢與荒誕/雷達
17.惠州市“五七幹校”/丘其文
18.進“五七幹校”也是“福”/段義海
19.老知識分子二三事/劉東升
20.臨滄專區孟定“五七幹校”親歷記/袁學昌
21.漫漫“五七”路/馬元
22.實話實說話“幹校”/郝孚逸
23.田園裡的故事/陶陽
24.土茯苓與紅燒肉/賀心穎

追憶往事
25.往事追憶:“五七幹校”/陳向陽
26.我所知道的文化部鹹寧“五七幹校”/李曉祥
27.我在“五七幹校”的見聞/魯大良
28.我走過的“五七道路”/王蘊玉
29.“五七幹校”見聞/李濱聲
30.向陽日記(節選)/張光年
31.鎮康“五七幹校”回顧/楊德富
32.我走向社會的第一驛站:“五七幹校”/王國慶
33.中宣部“五七幹校”紀事/吉偉青
34.中央在湖北沙洋“五七幹校”的回顧/孫君恆
35.回憶在鹹寧“五七幹校”的日子/崔道怡
後記

文摘


1970年3月,回到草壩“五七幹校”,又開始了第二年的農田勞動。又是收割小麥、挖花生、砍甘蔗,沒完沒了的插秧水田活,仍然不知道何時期滿。此時的冶金部“五七幹校”人數包括家屬在內已達到五千多人,分散在草壩幾個農場的土地上,頭年種出的莊稼已不夠養活這么多人了。
我那時三十出頭,正值壯年,飯量很大,每天是起床、吃飯、下地、睡覺。天黑以後是聊天的時間,一位“五七戰友”郭東來對我說:“你是書香門第,到你這代怎么當了農民了,是啥感覺?”我說:“沒啥!按毛主席的最高指示辦事!你是工人家庭出身,怎么也來種地了?”他笑了,說:“彼此,彼此!”
有一位曾在院裡是中層幹部的留蘇生萬群,不久被押來草壩。他的父親是萬毅,曾是東北軍的一個將領,西安事變以後跟著呂正操將軍投奔了共產黨,成為解放軍的將領,曾被授予中將軍銜。1959年被打成“彭、黃、張、周反黨集團”成員,“文革”中自然挨斗。萬群也就受牽連,他到了草壩,住的地方都沒有。當年在山西雁北時,他是我們的隊長,這次到草壩,身體很弱,繁重的體力勞動對他來說難以承受。我很同情他,就在我住的床邊擠個地方,安了個床讓他住下來。有一次他拉肚子起不了床,我就照顧他。打飯,扶他大小便都是我。我們聊天時,他說:“我是個搞技術的,讓我當幹部,簡直是歷史的誤會。”“文革”結束以後,萬毅將軍平了反,萬群也解放了,作為半導體材料專家,他後來當了有色院的副院長,我開他的玩笑說:“老萬,你這個歷史誤會是不是越來越大了!”

後記

談起“五七幹校”,對於今天的年輕人來說,能知道的恐怕已經很少了。然而,對於經歷過“文革”的一代人來說,“五七幹校”是一個耳熟能詳的名詞。1968年10月5日,《人民日報》在頭版發表《柳河“五七幹校”為機關革命化提供了新的經驗》一文。文章說:“今年五月七日,黑龍江省革命委員會組織大批幹部下放勞動,在慶安縣柳河辦了一所農場,定名‘五七幹校’,為機關革命化,改革不適應社會主義經濟基礎的上層建築提供了新的經驗。”自此,“文化大革命”中又一個新興事物出現在世人面前。從中央國家機關到各省、直轄市、自治區,從全國各地、市、縣到各大專院校和大型企事業單位,都普遍辦起了“五七幹校”。從1968年開始大力興辦到1979年2月17日國務院發出了《關於停辦“五七幹校”有關問題的通知》,“五七幹校”有十多年的發展歷程,並與“文革”的進程相伴隨。
“五七幹校”雖然已離我們遠去,成為學者研究的對象或普通大眾飯桌上的“談資”,但它卻在中國一個特定的人群,即參加過“五七幹校”的幹部、知識分子中,留下了一段複雜、刻骨銘心的經歷,一段不可複製、難以忘懷的記憶。在那裡,他們曾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過著類似軍事共產主義的生活,或批判,或學習,或勞動;在那裡,他們惆悵、無奈、苦悶、彷徨、懷念,有著不堪回首的蹉跎歲月和難言的辛酸苦澀。將這一段歷史忠實地記錄下來,成為這一群體的文化使命。於是,他們當中的很多人,拿起了筆,用心書寫了一篇篇飽含感情、記錄歷史的回憶文章。這些文章已成為現代人了解那段歷史的第一手資料,也成為黨史研究者案頭必備的重要史料。
“五七幹校”是建國後黨史中很獨特的文化現象。他不僅是“文化大革命”階級鬥爭擴大化理論發展的必然結果,也是當時解決諸多重要現實問題的迫切需要,同時,也與毛澤東突出強調通過幹部下放勞動以克服官僚主義、密切黨群關係密不可分。因此,深入研究“五七幹校”,對深化研究建國後黨史,特別是“文革史”很有裨益。鑒於此,我們將散見於各報刊、書籍上的有關回憶“五七幹校”的文章輯錄在一起,供黨史研究者和愛好者參考。
北京聯合大學台灣研究院宋淑玉博士負責編輯“蹉跎歲月”、“五七道路”部分,北京聯合大學商務學院的張藝負責編輯“追憶往事”部分,全書由郭德宏教授統籌定稿。
需要說明的是,由於時間倉促,我們未能及時與有關作者或文章原發表書刊單位一一取得聯繫,我們將儘快與相關作者聯繫並酬謝。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