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王陵(平山中山王墓)

中山王陵

平山中山王墓一般指本詞條

中山國王陵位於今河北省平山縣三汲鄉。中山國是由春秋戰國時期生活在陝北黃土高原上的“”人建立的國家。中山國是春秋末年由鮮虞人建立的一個小國,中山古城即是當時中山國的都城。王陵區共3處,分布於古城的西部及西北部,現已發掘了兩座大型陵墓。兩墓地面均有夯築的巨大封土堆,東西寬92米,南北長110米,高約15米。陵墓上還建築有供祭祀用的墓上建築。陵墓的兩側各有2座陪葬墓,封土前有對稱排列的車馬坑、船坑和雜殉葬坑。陵內墓室為中字形,中間為方形的槨室。中山王陵共出土隨葬品19000餘件,其中包括青銅禮器、陶禮器、漆器等,其中許多器物都是不可多得的藝術珍品,為研究中山國的歷史提供了豐富的實物資料。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中山王陵
  • 地理位置:河北省平山縣
  • 年代:公元前4世紀
  • 發掘年代:1974~1978年
歷史意義,設計建造,出土文物,

歷史意義

意義:中山王陵的發現,使人們對中山國的歷史及文化等方面,有了更為豐富的認識。
歷史:公元前388年,中山桓公在此建都,歷時80餘年,共歷5位國王,其中3位葬在這裡。中山國都城城址占地面積約12平方公里。中山國王陵共3處,分布於都城的西部及西北部。發掘於1974~1978年。

設計建造

兩個王陵區分布在西城北部,二處南北相對。一處在城西的西陵山下,有兩座大墓東西並列。
其中西邊大墓封土平面近方形,東西長度92米,南北長度110米,高15米。其上原來有享堂,陵墓封土實際是享堂的基址。現存封土自上而下形成三級台階,自下而上第一級有卵石散水,第二級有壁柱和柱礎遺蹟,最上面有建築物倒塌後的瓦片等堆積。主體建築的享堂周室迴廊,屬於三層台榭式高台建築。設有南北墓道,墓道長110米,陵墓平面為“中”字形。墓室平面方形,邊長29米。槨室建於墓室後部,四周置兩層積石,木槨居中。墓室內前部及東部安排了三個放置銅禮器和石樂器的“外藏庫”,墓前修築有3層大平台,安排有車馬坑及“外藏坑”3個。

出土文物

此墓雖經盜掘,仍出土了大量珍貴文物。不少鼎、壺等銅器上刻有長篇銘文,記載了中山國乘燕王子噲禪位後引起內亂之機,舉兵伐燕,取得輝煌戰果的歷史。銘文也從多方面反映出中山國的政治與文化。大型山字形銅器是中山國非常有特色的禮器。墓中出土的龍鳳紋銅方案、錯金銀的動物型屏風座、銅鉞和古酒等都是極為罕見的珍品。槨室內出土的“兆域圖”銅板,是研究戰國時代王陵布局形制的珍貴實物資料。銅板長94厘米、寬48厘米、厚約1厘米,用金銀嵌出中山王陵的規劃圖,圖上詳細註明了陵園各個部位的尺寸。
中山王陵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