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古城遺址

中山古城遺址

中山古城遺址,位於河北省石家莊市平山縣三汲鄉一帶,是中國北方民族白狄族鮮虞部建立的中山國古都城靈壽城遺址所在地,占地面積46平方千米。

中山古城遺址主要由王陵區、都城區和軍事駐防城三部分組成。中山古城遺址發掘出土19000餘件文物,出土了銅器、陶禮器、樂器和玉器等,還出土了馬骨架、漆皮、飾物、軍帳、兵器等物品,發掘出多座戰國早期墓,中山王厝墓出土了萬餘件精美的青銅器、玉器和其他珍貴文物,獲得了珍貴的長篇青銅銘文和全國一件兆域圖銅版。為研究戰國時期中山國的政治、經濟、社會及其文化的發展狀況,提供了重要而豐富的實物史料。

1988年1月13日,中山古城遺址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布為第三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17年,中山古城遺址被國家文物局列入第三批國家考古遺址公園立項名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中山古城遺址
  • 地理位置:河北省石家莊市平山縣三汲鄉一帶
  • 占地面積:46平方千米
  • 保護級別:第三批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 批准單位: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
  • 編號:206
  • 分類號:26
  • 所處時代:戰國
歷史沿革,遺址特點,文物遺存,研究價值,保護措施,歷史文化,旅遊信息,

歷史沿革

周代(前8世紀—前3世紀),中山國三次立國,中山古城遺址兩次為都。周昭王十三年(前1040年),周武王分封諸侯,將一遠房同宗以姬姓子爵封建於靈壽,建立中山國,靈壽故城(中山古城遺址)為都城。周安王驕二十二年(前380年),西周桓公(即中山桓公)驅逐魏國的統治,第三次建立中山國,故城(中山古城遺址)二次為都城。
中山古城遺址簡介石刻中山古城遺址簡介石刻
周威烈王午十二年(前414年),中山武公率領中山國子民由陝西向河北省平山縣三汲鄉一帶(中山古城遺址)遷徙。
民國二十四年(1935年),中山古城遺址被村民耕作時發現,出土一塊刻有文字的河光石。
1973年,三汲鄉農民在中山古城遺址附近取土,挖出鐵器、銅器和其他形狀各樣的文物。
1974年10月,河北省文物管理處組成中山國考古隊,正式對中山古城遺址開展調查和發掘工作。
1975年—1979年,河北省考古工作者對中山古城遺址一號墓、六號墓進行考古發掘,出土文物達19000餘件。
2013年—2014年,河北省考古工作者對中山古城遺址張家廟台及其周邊約300萬平方米、軍事駐防城190萬平方米以及中山古城內手工業作坊區及其周邊約400萬平方米的遺址進行全面調查。

遺址特點

建築布局
中山古城遺址呈矩形,南北長約1400米,東西寬約1300米,城東有連線松陽河與澽沱河的漕運河、白澗溝和漕運碼頭,城內舊存有八角井、養魚池等遺蹟,分布有北城東、南城東、東城南、西城南、城西五個村莊,主要由王陵區、都城區和軍事駐防城三部分組成。
中山國都城沙盤模型中山國都城沙盤模型
王陵區,位於中山古城遺址西邊,內有中山王和王后(哀後)的墓,周圍區域是貴族與平民墓地,都保存著原有的歷史風貌,東堡城存西、北、東三面城垣和召王台,祭祀區位於平山縣兩河鄉境內滹沱河與南甸河交匯處的一個土丘上。
都城區(主城區),分為東城和西城,東城區大致分為北部宮殿區和南部手工業作坊區和居住區,宮殿區的西側有座“小黃山”,可以作為觀望敵情、燃放烽火的制高點,也印證了“中山”的國名,中部和南部為手工業區。位於今訪駕莊村的中山國都城城垛(俗名簸萁掌)是東、西城的分界線。
軍事駐防城,城址城垣依自然地勢夯築而成,存西、北兩面城牆和東南、東北城角,北高南低,地上部分已蕩然無存,地下夯土城基尚在。從夯土城基看,西城牆最寬處40米,隔牆最窄處25米,夯土城牆是由土混合米湯,每6厘米一層打夯而成,城牆有10多米高。自城內趙王台至正定新城鋪城直線上存五座烽火台。

文物遺存

中山古城遺址出土的文物有錯金銀四龍四鳳方案座,有30多厘米高,整個案座需要24次鑄接,48次焊接,138塊泥模,13塊泥芯完成。另外,還有一件十五連盞燈,把所有的燈盞點著之後,無論從哪個角度看,燈下都沒有陰影,十五個燈盞根據一定的角度,相互對應。中山古城遺址出土的兩個青銅酒壺,裡面有存酒,酒的顏色呈綠色。中山古城遺址還出土有錯金銀雙翼神獸、銀首男俑銅燈、銅製錯金銀猛虎食鹿的屏風插座、銅“山”字形器、兆域圖銅板以及大量玉器、陶器。

研究價值

中山國是戰國時期的地方性國家,中山古城遺址對認知戰國時代中國文明,研究古中山國歷史文化底蘊,保護、延續和發展歷史文脈具有重要意義。中山古城遺址基本保存了城防體系和建築、手工業遺址、王陵等重要建置,是國內少有的、保存完整的大型城址,反映了戰國時期的城市營建理念。中山古城國家考古遺址公園對平山、靈壽及整個石家莊市的考古保護和發展起到重大的推進作用。
山中山古城遺址張楊村墓群考古現場山中山古城遺址張楊村墓群考古現場

保護措施

1988年1月13日,中山古城遺址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布為第三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保護界樁保護界樁
“保護範圍”和“建設控制地帶”,其中保護區面積2142萬平方米,範圍包括主城區、靈壽東城區及祭祀區三個部分。建設控制區面積3709萬平方米。
1992年,中山古城遺址管理所建立,與中山古城遺址的王陵區相距數百米。
2000年,在國家文物局的指導下,平山縣人民政府啟動編制《中山國古城遺址保護規劃》。
2012年,平山縣人民政府啟動編制的《中山國古城遺址保護規劃》得到了國家文物局的批覆同意。
2013年,由河北省人民政府公布施行《中山國古城遺址保護規劃》。
2018年7月,中山古城遺址管理處向國家文物局呈報《中山古城國家考古遺址公園規劃》,經專家評審會論證獲批立項。同年,石家莊市人民政府規劃中山古城國家考古遺址公園,規劃面積3338萬平方米,保護展示面積1118萬平方米,建設內容包括遺址博物館建設、王陵區建設、城垣與護城河、西門闕與古道路、城內路遺址區、東堡城區、祭祀區、中山湖風景區、農業體驗區等10個子項目。

歷史文化

古中山國
司馬遷在《史記》記載:“中山武公居顧,桓公徙靈壽”。中山國文化與燕文化趙文化,是河北省的三大古文化之一。周代(前8世紀—前3世紀),中山國三次立國,中山古城遺址兩次為都。
周昭王十三年(前1040年),周武王分封諸侯,將一遠房同宗以子爵封建於靈壽,此即“姬姓子爵”中山國,初建靈壽故城作(中山古城遺址)為都城。周敬王匄二十九年(前491年),中山國滅亡於晉國內亂,鄰邦鮮虞同時滅亡。周考王嵬元年(前440年),周考王封其弟揭為西周桓公。
周威烈王午十二年(前414年),周威烈王將原中山國與鮮虞的地盤分封與西周武公,是為中山武公,中山國二次立國,史稱“武公初立”,都城顧(河北省定州市)。周威烈王午二十年(前406年),中山國被魏國所滅,成為魏的屬國。
周安王驕二十二年(前380年),西周桓公(後即中山桓公)驅逐了魏國的統治,三建中山國,再都故城(中山古城遺址),此即“天子建邦”。經過桓公、成公和礐的勵精圖治,中山國逐漸強大,多次擊敗趙國和燕國。周顯王扁四十六年(前323年),中山國參與趙、韓、魏、燕“五國相王。周赧王延元年(前314年),中山國與齊國共同平叛燕國子之之亂,趁機奪取燕國土地,達到鼎盛,擁有戰車千輛,兵甲過萬,成為七雄之外較為強盛的“千乘之國”,其疆域範圍北至保定唐縣一帶,南至邢台北部,西至井陘盂縣一帶,東至衡水地區西部,石家莊市的大部地區都是古中山國的國土範圍。趙惠文王三年(前296年),中山國被趙國所滅,歸屬趙國。
從鮮虞最早見於史籍至中山國最終亡國,共歷時478年。中山古城遺址是中山國的最後一座都城,由中山國桓公所建,前後長達80多年。在三汲村的村北有一座土丘,是中山國的桓公墓,陵墓已經被開掘,出於保護的目的,已被回埋。

旅遊信息

地理位置
中山古城遺址位於河北省石家莊市平山縣三汲鄉一帶。
中山古城遺址
交通
石家莊——中山東路——平安北大街——和平西路——西二環北路——S071西柏坡高速——平山連線線——柏坡西路——鋼城路——066縣道——中山古城遺址。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