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桓公

中山桓公

中山桓公(公元前428年—公元前353年),姬姓,名恆,戰國時期中山國國君,中山國第三任君主。公元前408年以前,中山武公病逝,桓公即位。桓公自幼喜愛徹夜狂飲,常以晝為夜,以夜為晝。桓公不恤國政,致使百姓十分不滿,國家動盪不寧。幸喜當時尚有武公奠定的基礎,至使強大的魏國派名將吳起攻伐中山尚無功而返。魏文侯復任樂羊領兵攻打中山國,桓公在顧城進行了頑強的抵抗,儘管強大的魏國是萬乘之國,戰爭持續了長達三年之久,中山終因寡不敵眾,於公元前406年顧城被魏軍攻破。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中山桓公(姬恆)
  • 地位中山國君主
  • 時代:戰國時期
  • 父親中山武公
  • 在位時間:虛記三十九年《中國歷史大辭典》
  • 去世時間:前353年
  • 出生時間:前428年
  • 享   年:76歲
生平,故事,

生平

中山桓公,為戰國中山國君主之一,中山國第三任君主,他為中山武公兒子,承襲中山武公的政權。前406年,為魏將樂羊所滅。約前381年左右復國,初定都於顧,後遷於靈壽,於南方修築長城以抵禦趙國。在位約40年。死後中山成公即位。
魏文侯於公元前406年滅中山後,加強了對中山的治理,後來桓公在亡國奴的殘境中逐漸覺醒,立志復國,他率領鮮虞餘眾進行了艱苦卓絕的鬥爭,開創了鮮虞復國的大業。擊潰魏軍,魏居中山君子摯(或其後人)逃回魏國。魏氏統治中山國二十五年宣告結束,到公元前381年桓公復國了。姬桓於顧城自立為王。
中山桓公剛剛復國,即遭到趙國對中山大規模的入侵,意圖是趁中山復國之初立足未穩之機,吞而並之。“趙敬侯十一年(公元前377年),於中山戰於房子”,“十年(公元前376年),伐中山,又戰於中人。”房子在今趙縣,中人在今唐縣東北四十一里。房子是中山國的南疆要邑,中人則是中山國的北方重鎮。桓公帶領中山人奮起抗敵,竭盡全力投入了這場衛國戰爭,充分展示了剛剛復國的軍事實力。經過激戰,中山雄師擊潰了趙國的入侵,守住了固有的領土,取得了抗趙戰爭的勝利。趙敬侯企圖以強凌弱的不義之師損兵折將,被中山大軍驅趕出境。
中山桓公
趙敬侯十二年(公元前375年),趙敬侯病死,他的兒子即位,為成侯元年,公子勝與成侯爭立,趙宮內亂。中山桓公藉此機會整軍備戰,以防魏、趙兩個死對頭進犯。他深知在這個群雄爭霸弱肉強食的時代,只有增強軍事實力才能生存。因此他一面動員國內的富商捐錢捐物,籌集軍費擴張軍隊,強化國防力量;一面命大將軍樂池親自督導全軍的實戰訓練,準備伺機進攻趙國,奪回失去的土地和城邑
公元前374年春天,中山桓公派使臣前往趙國首都邯鄲面見趙成侯,要求趙國歸還侵占中山國的土地和城邑。趙成侯拒絕了中山國的請求。中山桓公旋即命樂池為帥,領兵兩萬進攻趙國。趙成侯沒想到中山國居然敢出兵進犯,便派將軍趙輝帶兩萬軍隊迎戰,同時命各城駐軍嚴加防守,以防中山軍奪城。可是中山軍訓練有素,不僅精通車戰和陣戰,而且還有一支精通馬上做戰的騎兵,兩軍對陣,趙國軍隊接連敗北,中山軍連獲大捷,把趙軍打的丟盔卸甲,傷亡慘重。中山軍乘勝進軍,不到半年便收復了被趙國侵占的靈壽番吾房子(屬趙州,今河北高邑西南)、鄗邑(今柏鄉縣柏鄉鎮東北)、石邑(今石家莊市西南)等十餘處城邑。趙成侯只好命令邊防各城加強防守,不要輕易與中山人作戰。
中山國自復國一來,連續擊敗魏、趙兩個諸侯大國,使天下諸侯為之刮目相看,中山國再次成為中國北方的一個強國。這年春天,中山桓公因樂池伐趙之功,拜他為相,兼任大將軍。可見當時樂氏在中山國的地位是相當顯赫。中山國此時已收復大部分失地,中山桓公派兵駐守重要的邊防城鎮,同時選拔有才能的文武官員出任各城邑的長官。這年秋天,中山桓公出於戰略上的考慮,與群臣共議,把國都遷往靈壽,並動工在靈壽重建王宮,準備用三到五年的時間把靈壽打造成中國北方最大的都城。《世本》記載,“中山武公居顧(今河北定州),桓公徙靈壽(今平山縣三汲鄉)”。這位中山新君復國之後,遷都靈壽,開創了中山國新的歷史。進入了中山國的最鼎盛時期。
中山桓公十年(公元前372年),趙國見中山國把主要精力放在了都城建設上,以為中山國短期內不會再對外作戰,對中山國沒有絲毫的防範。中山桓公暗中派多名探子混入趙國境內偵察,探子回報說趙國邊境各城邑沒有多少軍隊,而且老弱病殘者居多。中山桓公認為這是偷襲趙國的好機會,於是再次命樂池領兵攻打趙國。趙國疏於防守,被中山軍連續攻占數城。中山軍侵入趙國境內數百里。趙成侯大驚失色,急忙派大將軍趙輝領兵迎擊,雙方大戰於長子(今山西長治市長子縣西南)。趙國軍隊長時間沒有經過實戰訓練,根本擋不住勇武的中山軍,結果再次被擊敗。趙國只好遣使往中山軍中議和,樂池恐繼續進攻不利,徵得中山桓公同意,答應與趙國議和。兩國互派使臣在軍中簽訂了停戰協定,中山軍旋即撤軍回國。
中山桓公十一年(公元前371年),中山國開始在靈壽建造新的王城。新王城的建築規模很大,我國考古界曾在公元1977年——1982年間,對中山國靈壽故城進行了全面勘查:該城地勢北高南低,城垣依自然地形修築,南北長約4.5公里,東西寬約4公里。全城分東西兩部分,目前已能確定的城門有兩處,分別位於東城的西北角和西城垣的中部。東城區的東北、南部和西城中部發現有大型宮殿基址。經考查認定:東城北部為王宮區,南部為手工業作坊區和上等居民區,東城西南部有制陶作坊(工廠)、制骨作坊、制玉作坊、制石器作坊和制銅鐵器作坊遺址。西城北部為王陵區,南部為商業區和居民區。城西靈山南坡高地是城外的陵墓區。王城外的東北、西北、西部及西南部,分布有中小型墓葬的陵區,可能為當時中山國貴族和一般平民的墓地。城外東面的高坡上有東西長1400米,南北寬約1050米的小城,中間建有一處夯土台,可能是用於軍事方面的教軍場或演武廳之類。從城中石、瓦等建築物看,當時的中山王宮建築得十分豪華,這在遠古時期的中國北方是屈指可數。遺憾的是這樣一座很有影響的都城在史書上卻很少記載。
中山桓公十二年(公元前370年),中山國都城靈壽大興土木,除王宮外,四個城區也同時開工建設,整個都城處於大建設的熱潮中。秋天,中山桓公率眾大臣往城區各建築工地視察,命監工大臣嚴把質量關,既要加快施工進度,又要保證工程質量。中山桓公為了防備魏、趙兩國偷襲,派出了許多暗探,讓他們活動在魏、趙兩國邊境一帶,如果發現敵情要以最快的速度回都城報信。同時讓樂池繼續對常備軍隊進行訓練,隨時準備迎擊進犯的敵人。中山桓公的長子成約出生在本年。
《史記·趙世家》趙成侯六年(公元前369年)記載:“中山築長城”。築長城是中山桓公時期復國後的一項重大的國防戰備禦敵措施,從中山國內外形勢看,防禦趙國的入侵是中山國面臨的當務之急。中山東北部鄰接燕國,但當時燕國較弱,構不成對中山的威脅。東南相鄰的齊國正與魏國在中原爭霸,不存在入侵中山的憂患。形勢決定了趙國對中山國威脅將是長期存在的。中山國為自衛而設防,不得不築長城。中山長城究竟建於什麼方位,史書無載,但一般來說,長城是連線和擴建堤防而成的。中山長城可能建在南與趙接境的古槐水北岸,即同趙國相鄰的房子(屬趙州,今河北高邑西南)、扶柳(今冀州市西北)一線,這裡為平川沃野,且又是太行山東麓南北大道要衝之地,中山在這裡築長城防禦趙國北侵是可能的。長城的修築,對穩定中山國的南部疆界和防止趙國的入侵起了積極的作用。
中山桓公二十二年(公元前360年),中山桓公立長子成為太子。中山國逐步從戰亂的環境中過度到和平時期。國家開始逐步削減軍備建設的開支,重點鼓勵農民和小工業者發展生產,搞活經濟,提高國民的生活水平。當時中山國的農業已經很發達,由於冶鐵技術的提高,農民所使用的生產工具大多數為鐵制,這種鐵制的生產工具,輕巧、鋒利,而且價值也不是太高,一般農民家都用得起。在中山王城出土的文物中有許多鐵制的生產工具,如鋤、鐮、鏟、斧、削(xuē書刀)等。生產工具的進步和改革,大大促進了農業生產的發展,糧食產量逐年增加。農民生產的糧食除上繳國稅和自家食用外,每年仍有盈餘。他們用這些餘糧與小城鎮的手工業者交換衣物、生產工具和日用品等,進一步促進了城鄉經濟的繁榮。
中山桓公很重視手工業的發展,這一點我們從中山王城的構築和布局上就能看得出來:在東城的西部是一處繁華的工業區,各種手工業作坊的匠人們,用他們的智慧和巧手為中山國創造了許多精美的工藝品,還有大量人們在生產和生活中使用的工具和日用品。從中山王城遺址出土的文物中我們可以看出,中山國的手工業已經相當發達,工藝水平也很高,如平山“1號”墓出土的許多金幣、銀貝、銅泡、銅戈、銅劍、銅鏡、玉飾、瑪瑙和銅鼎、銅壺等,像錯金銀銅虎噬鹿屏風插座、錯金銀銅牛屏風插座、四龍四鳳四鹿座方案、十五連盞燈、銅身銀首寶石鑲睛人俑燈等,這些文物構思奇巧,造型美觀,堪稱為戰國時期藝術作品的瑰寶。隨著中山國的富裕和強大,執政的貴族官員也開始奢華起來,許多大臣都以建豪宅、養家奴來顯擺自己,當時朝中的首富就是相國樂池,他除了擁有數百家奴外,還收養了許多為他出謀獻策的門客。
中山桓公在位執政虛記三十九年(《中國歷史大辭典》),卒於公元前353年,終年76歲。他的遺體葬於中山王陵(今河北石家莊市平山縣三汲鄉),尊號中山桓公。

故事

中山國君公宴請國都里的士人,大夫司馬子期也在其中。由於羊羹沒有分給自己,司馬子期一生氣便跑到楚國去了,還勸楚王攻打中山。楚攻中山時中山君逃亡,有兩個人提著武器跟在他身後。中山君回頭對這兩個人說:“你們是乾什麼的?”兩人回答說:“我們的父親有一次餓得快要死了,您賞給一壺冷食給他吃。他臨死時說:‘中山君有了危難,你們一定要為他誓死效忠。’所以特來為您效命。”中山君仰天長嘆,說:“施與不在多少,在於正當人家困難的時候;仇怨不在深淺,在於是否傷了人家的心。我因為一杯羊羹亡國,因為一壺冷食得到的兩個勇士。”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