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內容:2400多年前銅板地圖
- 發現時間:1983年10月
- 出土地點:河北平山縣三汲公社中山國古墓
- “兆域”含義:典籍中意指“陵墓區”
- 地圖比例:1:500
簡介,意義,內容,
簡介
1983年10月23日《河北日報》載:河北省考古工作者在平山縣三汲公社中山國古墓中發掘出一塊銅版地圖,即《兆域圖》。《兆域圖》地圖長94厘米,寬48厘米,厚1厘米。該地圖圖文用金銀鑲嵌,銅版背面中部有一對鋪首,正面為中山王、後陵園的平面設計圖。陵園包括三座大墓、兩座中墓的名稱、大小以及四座宮室、內宮垣、中官垣的尺寸、距離。銅版上還記述了中山王頒布修建陵園的詔令。這段東周文字
換成今天的白話,意思是:“中山王命令相邦(貝用)進行王、後陵園規劃設計,並由有關官員測繪成圖,營建時要依圖樣長寬大小施工,有違背者處死不赦,凡不執行命令者,治罪要株及子孫,設計圖版一式兩份,一份隨陵入葬,另一份府庫存檔。”圖版上有逃乏(兆法)字樣,考古學家根據《周禮·春官》中所說“掌公墓之地、辨其兆域而為之圖”,“兆域”一詞典籍中意指“陵墓區”,故把這塊銅板稱為“兆域圖”。
意義
它是迄今為止世界現存最早的建築設計平面圖。它標誌著遠在2400多年前,我國北方少數民族卓越的聰明才智和創造力。《兆域圖》此圖在考古學、歷史學、語言學、社會學、建築學等方面都很有研究價值,在地圖史上也占有一定地位,它比外國最早的羅馬帝國時代的地圖還要早600年。
中華民族建築的獨特風格、傳統框架體系以及它的傑出成就曾對世界建築產生巨大的影響。早在史前時期,原始人便創造了土木混合結構的建築藝術,奠定了中國古典建築木框架結構體系的基礎。夏、商、周時期,隨著奴隸制時代城市的興起,在偃師二里頭、屍鄉溝、安陽小屯、黃陂盤龍城、岐山鳳雛、扶風召陳等地分別發現規模宏大的建築遺址,包括夯土高台、殿堂、廊廡、城垣等建築遺蹟和大批建築材料。東周時期列國都城紛起,從一些戰國銅器花紋上看到一種新的建築形式出現了台榭式的高台建築,以上考古發現充分地顯示出當時的營建水平,兆域圖的發現為我國建築史提供了寶貴的實物資料。
科學工作者還通過對兆域圖上平面的實測與文字記錄的尺寸的換算,發現這份設計圖採用了1:500的比例尺縮制而成。以往文獻記載,使用比例尺繪製地圖,以西晉裴秀為最早,中山國兆域圖把縮尺製圖的歷史提早了6個世紀,這在我國古代科技史上不能不說是一個重要的發現。50年代,考古學家在河南輝縣固圍村發現的戰國魏王陵墓群,其平面布局、陵上封土結構與平山陵墓基本相似,因此,學者們認為製作兆域圖是當時列國通行的制度,是一種已經程式化、制度化的規劃設計圖,因而具有時代典型的意義。
內容
兆域圖上的主體建築是五座堂,王堂居中,左右為哀後堂、王后堂,各方二百尺,為第一等級建築;兩側分別為夫人堂,口堂,各方百五十尺,為次一等級建築,這些建築應分別為五座大、中型墓地面上的享堂建築,它們分布在一個呈凸字形的大夯土台上,夯土台外有內官垣、中官垣兩道宮牆。北部內中官牆之間還有𤵪宗宮、正奎宮、執旦宮、大將宮等四座宮室方各百尺為第三等級建築、規模最小,稱宮不稱堂,可能不屬陵墓。這樣就構成了一個完整的中山王、後陵園。
在已知是中山王的陵墓(一號墓)東側僅發現一座未發掘的帶封土台的二號墓,應是兆域圖上所繪的哀後堂。中山王、後陵園現存的遺蹟說明這個陵園當時尚未最後建成,就已經部分使用了,大概後來中山國滅亡,王后、夫人等未能入葬陵園,故缺其享堂建築。
一號墓封土平面呈方形,由下至上構成三級台階,現高約15米,底邊長92×110米,封土用夯土築成。第一台階內側有散水,笫二台階上有迴廊建築遺蹟,殘存有壁柱石、檐柱石等暗礎,地面散布有倒塌下來的瓦、瓦當、瓦脊等材料。古建築學家根據已發掘的一號墓及其東側二號墓的陵上封土、迴廊遺蹟,參照兆域圖的平面布局,復原出一座東西長392米,南北寬168米、由兩道宮牆圍繞的封閉式陵園,陵園中心是一組建在兩層高大夯土基座上金字塔式的享堂,在第一層台階內側有礫石鋪砌的散水,在第二層台階上有迴廊建築,規模十分壯觀。考古工作者還在一、二號墓以東約1.5公里處發現一塊大石碑,碑文記載了陵園禁區內池囿、園林等內容,可能是守陵官員樹立的界碑。因此,以一號墓為中心,向東西各伸延1.5公里,可能就是兆域圖也無法標出的外宮垣的範圍。這種推測可信的話,中山王、後陵園的規模就相當可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