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市關於扶持幫助製造業中小微企業紓困的十條政策

常州市人民政府辦公室於2022年5月26日印發關於扶持幫助製造業中小微企業紓困的十條政策.政策措施自印發之日起實施。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常州市關於扶持幫助製造業中小微企業紓困的十條政策
  • 頒布時間:2022年5月26日
  • 實施時間:2022年5月26日
  • 發布單位:常州市人民政府辦公室
全文,政策解讀,

全文

根據全國穩住經濟大盤電視電話會議精神,在全面落實國務院促進中小企業發展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加力幫扶中小微企業紓困解難若干措施》的基礎上,為進一步統籌做好我市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扶持幫助製造業中小微企業紓困解難,提升產業鏈供應鏈的穩定性,促進工業經濟平穩健康發展,特制訂如下政策措施(簡稱“助力中小微 紓困新十條”):
  1. 強化政府性轉貸支持。建立受疫情影響製造業中小微企業動態名單庫。進一步放大“普惠融”政府性轉貸支持力度,名單庫內企業在2022年年底前辦理轉貸業務的,轉貸時間在2天以內的,資金使用費全免;轉貸時間超出2天的部分,使用費減免50%。(責任單位:市金融監管局、市財政局,各轄市、區人民政府,常州經開區管委會。以下政策措施均需各轄市、區人民政府和常州經開區管委會落實,不再單獨列出)
  2. 加大擔保減費讓利力度。政府性融資擔保機構的融資擔保費率在確保不高於1%的基礎上,原則上再優惠0.2%,不得斷保、停保、壓保。(責任單位:市金融監管局、市財政局)
  3. 推廣無還本續貸。鼓勵和引導銀行機構進一步推廣“無還本續貸”“隨借隨還”模式,相關單位按月督查銀行機構延期還本付息政策落實情況。引導銀行機構對確有還款意願、正常生產但存在臨時性經營困難的企業,統籌考慮展期、重組等手段,不盲目抽貸、斷貸、壓貸,適度增加受困企業授信額度。(責任單位:市金融監管局、人民銀行常州市中心支行、常州銀保監分局)
  4. 鼓勵疫情防控保險。鼓勵規模以上製造業中小微企業根據自身風險管控需要,自願投保疫情防控綜合保險。保險機構應嚴格遵守監管制度,開發專門的疫情防控保險產品,保障範圍包括因疫情防控(處於封控區或管控區)導致關停的企業員工工資損失及相關安置費用和善後處理費用賠償風險,市級財政對企業繳納的保費予以最高50%的補貼。補貼標準統一按照單個企業保險金額10萬元和費率2%計算。引導保險機構在風險可控的基礎上,不斷拓展保障範圍,更好支持企業穩定經營。(責任單位:市工信局、常州銀保監分局、市財政局、市金融監管局)
  5. 加大“小微貸”政策支持力度。鼓勵銀行機構主動推介企業爭取“小微貸”專項貸款,給予不超過LPR+100個基點的優惠利率;融資擔保機構實行“見貸即保”,不向企業收取任何擔保費用,免除抵押、質押等反擔保措施。(責任單位:市財政局、市工信局、市金融監管局)
  6. 實施“蘇崗貸”融資項目。中國銀行常州分行作為首批試點金融機構,開展“蘇崗貸”融資業務,對吸納就業多、穩崗效果好且用工規範的企業精準投放信用貸款,支持企業穩崗擴崗。(責任單位:市人社局、市金融監管局)
  7. 支持企業開展職業技能培訓。向受疫情影響、暫時未恢復正常經營的中小微企業發放一次性留工培訓補助,具體辦法根據國家和省統一部署另行制定。鼓勵企業職工參加職業技能培訓,對經培訓取得國家職業資格證書或技能等級證書的職工給予800至4000元的崗位技能提升培訓補貼。(責任單位:市人社局)
  8. 實施國有房屋租金減免。對於承租各級行政事業單位和國有企業(包括全資、控股和實際控制企業)標準廠房、孵化器等國有房屋(含場地),且受疫情影響嚴重的製造業中小微企業,可實施租金減免。(責任單位:市財政局、市國資委、市機關事務管理局)
  9. 幫助外貿企業穩健發展。加大“外貿貸”投放力度,年內新增放款超5.5億元。開展中小微外貿企業匯率避險扶持專項行動,年內新增外匯套保“首辦戶”企業超250家。中小微外貿企業出口信保持續擴面降費,在原有統保平台的基礎上,新增出運前訂單取消、重點項目、外貿新業態、服務貿易、海外倉等科目的風險保障,幫助有需求的企業獲取專業的市場分析報告,提高外貿企業接單能力。(責任單位:市商務局、市財政局、市金融監管局、人民銀行常州市中心支行、常州銀保監分局)
  10. 建立本地供應鏈對接平台。依託工業大數據服務平台,開發重點企業供需對接系統。支持本地企業免費發布供給側和需求側信息,幫助企業加強線上線下對接服務,促進本地工業經濟內循環。(責任單位:市工信局)
  以上政策措施自印發之日起實施,未特別註明時限的,有效期至2022年底。如國家和省出台同類的政策,原則上按“取高不重複”原則執行。

政策解讀

近階段,由於大宗原輔材料高位運行、運費高漲、人民幣匯率調整等原因,製造業企業利潤空間受到嚴重擠壓,企業效益不斷下降,再加上疫情原因,企業用工出現緊張。按照常州市政府工作部署要求,擬以常州市政府名義出台《關於扶持幫助製造業中小微企業紓困的十條政策》(以下簡稱《助力中小微紓困新十條》),現就主要政策內容解讀如下:
一、出台背景
疫情發生以來,國家、省、市根據各階段實際情況密集出台各類助企紓困解難政策,幫助企業應對疫情、平穩發展,保障經濟循環暢通。為重點幫助製造業中小微企業解決資金、穩崗、外貿等困難,市工信局會同市發改、金融監管、財政、人社、商務等部門起草了《助力中小微紓困新十條》。
二、總體要求
(一)指導思想
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統籌好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最大限度減少疫情對經濟社會發展影響的指示要求。細化落實省政府《關於有效應對疫情新變化新衝擊進一步助企紓困的政策措施》(22條),結合我市實際,研究出台本次《助力中小微紓困新十條》。
(二)工作目標
在認真落實“蘇政40條”“常12條”的基礎上,聚焦受疫情影響較大的製造業中小微企業,精準施策、精準發力,特別是在企業貸款、房屋租金減免等方面進一步擴大政策覆蓋面,切實幫助企業紓困解難。積極回應企業反映的困難和訴求,主動為企業排憂解難,幫助企業穩定產業鏈供應鏈,有效對沖疫情影響,提升企業發展信心,奮力奪取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雙勝利。
三、主要特點
1.迅速貫徹上級要求。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統籌好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最大限度減少疫情對經濟社會發展影響的指示要求。細化落實省政府《關於有效應對疫情新變化新衝擊進一步助企紓困的政策措施》(22條),結合我市實際,研究出台本次《助力中小微紓困新十條》。
2.精準幫助紓困解難。在認真落實“蘇政40條”“常12條”的基礎上,聚焦受疫情影響較大的製造業中小微企業,精準施策、精準發力,特別是在企業貸款、房屋租金減免等方面進一步擴大政策覆蓋面,切實幫助市場主體紓困解難。
3.充分體現政府擔當。加強統籌協調,積極回應企業反映的困難和訴求,主動為企業排憂解難,幫助企業穩定產業鏈供應鏈,有效對沖疫情影響,提升企業發展信心,奮力奪取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雙勝利。
四、主要內容
《助力中小微紓困新十條》分為五個部分,共10條。
第一部分為繼續強化金融支持,共5條。主要包括加強政府性轉貸支持、加大擔保減費讓利力度、推廣無還本續貸、鼓勵疫情防控保險、加大“小微貸”政策支持力度等。
第二部分為強化穩崗助企力度,共2條。主要包括實施“蘇崗貸”融資項目,支持企業穩崗擴崗,支持企業開展職業技能培訓等。
第三部分為減免房屋租金支持企業發展,共1條。鼓勵對承租行政事業單位和國有企業國有房屋(含場地)且受疫情影響嚴重的製造業中小微企業實施租金減免等。
第四部分為加強外貿企業幫扶,共1條。包括加大“外貿貸”投放力度、開展中小微外貿企業匯率避險扶持專項行動、中小微外貿企業出口信保持續擴面降費等。
第五部分為持續最佳化保鏈穩鏈服務,共1條。包括建立本地供應鏈對接平台,支持本地企業免費發布產品供給、生產能力和需求信息,促進本地工業經濟內循環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