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成原因 邊際成本造成壟斷
關於市場
壟斷 的形成,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因為邊際成本降低,就是說用戶越多、產量越大、成本越低。電網就有這樣的特點。你建好了一個電網,每增加一個用戶,它的平均成本越低。但是隨著
技術 的進步,這種
壟斷 可能被打破。以往的電力傳輸之所以依賴於大電網,就是因為它的
規模經濟 ,大電廠的發電成本低。但出現了很多先進的小型發電
技術 (例如小燃氣輪機發電),它的發電成本低、損耗少,使用靈活方便,這樣一來,原來的大發電廠的
壟斷 優勢就被逐漸地削弱了。
市場壟斷 技術專利造成壟斷
技術 專利也可能造成
壟斷 。大家知道,現在我們用的鍵盤叫Qwert鍵盤(由左上方的字母鍵命名),它的按鍵排列是不合理的,這是因為早期的
鍵盤 是機械式的,為了避免因打字員擊鍵過快而造成機械故障,鍵盤的設計者故意把字母進行了不合理的排列,以減緩打字員的擊鍵速度。到了現在,鍵盤已經不存在機械故障的問題,按理說速度應該是越快越好,但原先的字母排列卻一直沒有改變。這是因為原先的鍵盤已經占據了絕對的主流地位,人們已經完全適應了它,要從頭開始推廣新的鍵盤,難度非常之大。這就是所謂的
路徑依賴 。也就是說,在
技術 或者制度的演進中人們一旦選擇了某種
技術 發展和演進的道路,就很可能沿著這條道路走下去,而不容易跳轉到另一條道路上去。換一個說法,凡是在多步驟的選擇中,每一步都可以“洗牌重來”的遊戲就沒有
路徑依賴 ,而如果這一次的選擇依賴於上一次選擇的結果,就發生路徑依賴。拿微軟的Windows軟體來說,因為它最先占據了個人
電腦 作業系統的主流市場,以後就很難換成別的軟體。作為套用軟體的開發商,不得不和它兼容。而作為用戶,過去使用了微軟,為了使用更多的套用軟體,也就不得不繼續依賴於它。如此相互影響,到最後,它的統治地位幾乎不可能被其他廠商動搖。這就是因為
路徑依賴 導致的
壟斷 。
財政補貼造成壟斷
財政
補貼 也會造成
壟斷 。比如中國很多地方的政府
補貼 居民用電,造成電價過低。不少人買了電採暖裝置,利用
補貼 電價以得到好處,由此造成了很大程度的
資源 浪費。能源
補貼 還會造成環境破壞。我們知道,一般而言能源使用會對環境會產生負面影響,作為社會來說,是一種福利損失,但這種損失卻無法體現到企業的生產成本里去,這種情況叫做
外部性 。
外部性 需要政府予以糾正,糾正的方法是把社會損失作為成本攤加到企業的產品價格中,否則,企業生產的能源產品和對環境的損害將偏離最優的均衡水平。所以,為了最佳化
資源 配置和減少環境污染,政府不但應該取消對能源的
價格補貼 ,還要想法設法將企業的外部成本
內部化 ,也就是要對能源使用征
環境稅 。需要指出的是,除了負面的
外部性 ,也有正的外部性,例如養蜜蜂、辦教育等,這是值得肯定和需要促進的外部性。政府同樣可以通過獎勵具有正面
外部性 的企業來增進
社會福利 。
市場壟斷 壟斷產品的特殊形態
壟斷 產品有很多特殊的形態。比如說,某一種書,它是唯一的,很多旅遊景點(例如故宮、
金字塔 ),它也是不可替代的,這都是
壟斷 產品。
壟斷 產品是不可替代的,同時它的
需求曲線 也是向下傾斜的,所以,為了最大限度地賺取
利潤 ,壟斷者會採取一些特殊的方法。例如書商,他會把一種新書的價格定高,首先賣給那些收入較高的讀者,在這些收入較高的讀者購買書籍之後,產品勢必滯銷,此時書商可以降價,把書籍賣給下一批
消費 者。如此反覆,書價逐漸下降,到最後,書商以很低的邊際成本把書賣給最後一批
消費 者。這樣,書商能夠沿著
需求 線定價,把
消費者剩餘 都轉變成
利潤 。不過,因為圖書往往面臨類似產品的競爭,且很多圖書的
效用 會隨時間逐漸降低,所以實施這種方法也不一定有效。
實例概述 相當一些客戶是從事各類液態食品或相關產業的,故而一直關注國內液態食品行業的動態。最近數月,看到一家國內的包裝企業不斷通過各種媒體指控來自瑞典的包裝企業
利樂 ,稱其
壟斷 了國內的無菌紙包裝市場。筆者對此有些不同看法。首先從經濟法上來說,這種指控是否站得住腳,值得疑問。所謂液態無菌紙包裝,充其量只能算是一個產品種類,而很難說是一個獨立的市場。無菌
技術 其實可以運用到不同的包裝材料上,比如說無菌塑膠袋包裝,無菌塑膠瓶包裝等。這些包裝的相互替代性很強,對
消費 者來說,他們要飲用牛奶,完全可以選用不同的包裝形態,全憑他們自己的喜好和習慣。換一句話說,如果無菌紙包裝從市場上消失了,也不是什麼大不了的事情,
消費 者依然可以用玻璃瓶、屋頂包來喝牛奶。出於同樣的道理,我們顯然不能因為上海的計程車都使用桑塔納,而指控桑塔納
壟斷 了計程車市場,因為從
法律 意義上講,很難說計程車構成了一個獨立市場。
市場壟斷 據相關市場調查報告分析,作為一種食品行業的配套產業,液態包裝行業近年來呈現出各種包裝形態競爭激烈的局面。從總體上判斷,它應該是一個競爭比較充分、進入門檻相對較低的行業。企業事實上很難獲得
壟斷 地位,而只有通過
技術 投入和打造品牌,加強企業的核心競爭力來提高抗
競爭能力 。
近幾年來,
液態 食品飛速發展,每年保持著兩位數的增長率。中國的液態食品包裝業也因此達到前所未有的盛況。各種各樣的包裝出現在中國的城市和農村,包裝作為液態食品最直觀的品牌表現形態,在
商品社會 中顯示出獨有的威力。據Canadean諮詢公司的看法,7大包裝在激烈的競爭中確立了各自的主流地位。以市場份額來看,可以將這7大包裝分成三個等級。1)占20%以上份額的PET塑膠瓶;2)各占10%-20%份額的鐵罐、巴氏塑膠袋和無菌磚型紙包裝;3)各占5%-9%份額的玻璃瓶、二次
滅菌 塑膠瓶和無菌塑膠袋。PET塑膠瓶之所以有28%的市場份額,因為它被運用到多個飲料品類中,包括茶飲料、果汁、果汁飲料和優酪乳飲料等;而其他的包裝沒有如此廣泛的運用。
從中可以看出,
利樂 占優勢的無菌磚型紙包裝本身也不過是在10%到20%中的一部分,更何況,它正在面對新來的強勁對手,如康美包、艾羅派克等中外包裝企業。因此,
利樂 的日子恐怕並不如想像的好過。
利樂 是無菌包裝
技術 的鼻祖,美國食品工程師學會(Institue of Food Techonologists)把這項技術稱為“50年代來食品科學最有意義的發明”。自
利樂 在中國贏得不錯的市場份額後,不斷有國內企業模仿或學習,可由於無菌包裝系統自身高度的安全性和
技術 性,並不是輕易就能上手的。設備和包裝紙,其實遠不似照相機和膠捲的關係那樣單純。對質量和安全要求很高的食品企業一般敢貿然嘗試市場新手的產品,自在情理之中。
目前來看,液態食品包裝的競爭是跨包裝類型的競爭,而且趨向激烈。觀察市場,我們可以看到,1)高密度聚乙烯塑膠瓶正在爭奪屋頂型紙包裝的優酪乳份額;2)無菌塑膠袋瓜分無菌枕型紙包裝的白奶份額;3)塑膠瓶在分享無菌紙包裝的果汁份額;等等。
利樂 能夠在這樣動態競爭的格局下,讓競爭對手望而生畏,從做企業的角度上說,應該說是打造品牌和核心競爭力的成功。
利樂 在無菌紙包裝領域的領導地位主要歸結於它超越對手的質量和科技能力,以及專業的品牌戰略。另外值得一提的是,
利樂 還擁有一個有相當規模的市場行銷團隊,為其客戶提供市場戰略輔導。作為一個工業公司,很少有包裝企業能提供這樣專業和全面的客戶服務。
市場
壟斷 的概念不宜濫用,這一方面很容易成為企業間相互攻擊的口實,造成無休止的筆墨官司。更重要的是,因為中國當前市場區隔程度還很低,產品的
技術 含量不高,如果濫用支配地位的概念來反對擁有技術優勢的企業,並不利於整體經濟的發展,更會對促進本國企業加大科研力度來參與良性的
市場競爭 帶來消極影響。因此,我們國內企業的當務之急不是指責跨國公司的強勢地位,而是要想辦法開發新
技術 ,去尋找和占據市場空白領域,更要多花精力加強品牌建設,建立企業的核心競爭力。
表現形式 經營者濫用市場優勢地位限制競爭
案例:
四川 省沐川縣供排水公司強制收取用水底度費行為。
廣東省 肇慶火車站強行向客戶收取鏟車作業費、傳送綜合服務費、倉儲
保管費 、場地保管費等延伸服務費。
市場壟斷 點評:依據《反不正當競爭法》的規定,濫用市場優勢地位的
壟斷 行為分為兩類:一是水、電、氣、暖、交通、郵政、電信等
自然壟斷性 行業企業的壟斷行為;二是依法具有獨占地位的經營者(如
菸草 、鹽業、石油、石化等)的壟斷行為。查處的
壟斷 行為的主要表現是:強制交易、強制服務、差別待遇、搭售和附加不合理條件、濫收費用等。
經營者之間以壟斷協定限制競爭
案例:
浙江省 溫州市 工商局對該市7家從事燃氣經營的公司簽訂統一市場價格的行為,依據該省《反不正當競爭條例》進行了調查處理。
重慶市工商局對市內三家氧氣生產銷售企業通過協定分割市場、統一併抬高氧氣銷售價格的限制競爭行為,依據《重慶市反不正當競爭條例》對三家企業各處以一萬元的罰款。
點評:隨著
反壟斷 執法工作的深入和執法
經驗 的積累,一些省份的工商部門積極參與推動地方立法,並依據各自的《反不正當競爭條例》對經營者之間通過
壟斷協定 劃分市場、固定價格等限制競爭行為進行了查處。通過地方性法規在立法上的適當補充,使得近年來出現的一些新型
壟斷 、限制性競爭案件得到及時查處,競爭
秩序 得到有效維護,
反壟斷 執法領域也獲得必要的拓展。
行政壟斷限制競爭
案例:吉林省工商局針對某市信息辦等五部門聯合發文指定一家企業
壟斷 該市信息管網項目建設和施工行為,分別依法向該市人民政府發出行政建議函,通過地方的干預,使上述行為得到有效制止。
福建 省工商局針對某市公安局利用轎車上牌和年檢之機強制車主購買GPS設備的行為,向省公安廳發出行政建議書並主動溝通、協調,通過省公安廳的干預,制止了上述行為。
點評:從工商部門執法實踐來看,對行政性
壟斷 限制競爭行為的查處分為兩類:一是地方政府的地區封鎖和地方保護行為;二是政府所屬部門(公安、交通、民政、衛生、教育等)濫用權力限制競爭行為。工商部門在實際執法中積極採取行政建議或行政告誡的方式,制止了大量行政
壟斷 行為。
危害性 中國國家工商管理總局發布的一組數字表明:1999年全國有個體工商戶3160萬戶,到2006年6月底下降為2505.7萬戶,個體工商戶減少約650萬戶,平均每年減少87萬戶(《中國青年報》9月18日)。對於數百萬個體戶的人間蒸發,2006年《民營經濟藍皮書》認為,主要是個體工商戶的創業成本過高,1/3的稅,2/3的費,“費大於稅”,創業艱難。
的確,費大於稅,費擠稅,讓個體經營者不堪重負,難以承受,以至於紛紛關門閉戶。正如一項權威調查所顯示的那樣,一些地方
個體私營企業 需要繳納的費用,包括出外經營手續費、工商年鑑、發票結報費、市政押金、
電腦 票據工本費等,高達375種。
在承認個體戶由於創業成本過於離譜導致數量銳減的同時,
壟斷 也是數百萬計個體戶消失的加速器,更是扼殺
個體經濟 的罪魁禍首。
市場經濟理論告訴我們,市場經濟的主體應該是多元化的,競爭的主體越多,表明市場經濟越有朝氣和活力。眼下,無論是發達的西方國家,還是開發中國家,個體經濟大都呈蒸蒸日上的態勢。亞太經合組織21個國家和地區的中小企業戶數,占各自企業總量的97%~99.7%,就業占55%~78%,GDP比重占50%以上,出口總量占40%~60%。在美國,
矽谷 幾乎都是中小企業,政府更是把中小企業稱作是“美國經濟的脊樑”。再譬如,
英國 個體經營的獨資企業數量連續三年增加,中小企業目前雇用的員工數量,占總數的58.7%,營業收入占總營業收入的51.1%。
這個現實確實讓人驚詫。美國與
英國 都屬於老牌資本主義,
壟斷組織 出現最早的國度,而現在他們卻注重
個體經濟 的發展,把個體經濟當做經濟騰飛的引擎,從而帶動整個經濟向良性方向發展。反觀國內,個體戶日漸萎縮,而
壟斷企業 卻一枝獨秀,獨占鰲頭,並呈氣吞山河之勢。比如說,打量最近出爐的2006年度中國納稅百強榜,我們不難發現,榜單前十名已連續幾年,被石油、菸草、電力等
壟斷 行業所占據。另外,國有
壟斷企業 的利潤,更是占據全國企業利潤總和的半壁江山。
個體弱,
壟斷 強,表面看來似乎沒有太大的關聯。但稍加分析就會明白,強大的
壟斷企業 在占據越來越多的市場份額的情況下,小企業的生存空間,難道不會受到擠占和排斥嗎?而且,國內的壟斷不是在充分競爭的基礎上形成的,而是由行政權力與國家資本聯姻,生下來的“畸形兒”。可以想像,這種背景下的
壟斷 ,能創造出什麼樣公平和諧的競爭氛圍來。所以筆者以為,我們在為個體戶清理各種不合理收費的同時,更需要在打破
壟斷 行業上做足文章。
現狀 中國十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九次會議2007年8月30日下午表決通過的
反壟斷法 ,將自明年8月1日起施行。它的出台是中國市場經濟前進道路中的重要里程碑,必將有效維護
消費 者合法權益,成為保護
公平競爭 市場秩序的
法律 武器。
競爭是
市場經濟 的靈魂和
基本法 則,但是,市場本身並不能保證競爭的自由和公平。雖然此前中國部分
法律 和行政法規中有一些
反壟斷 方面的規定,但這些規定不全面,也不夠系統,對壟斷行為的處罰也不平衡。
由於
反壟斷法 的缺失,
壟斷 現象在我國當前經濟生活中的表現尤網突出:以訂立協定固定價格、限制產量、劃分市場和
濫用市場支配地位 為特點的
經濟壟斷 屢禁不止,一些領域和行業利用行政權力並通過市場方式形成壟斷的事件時有發生。
在一些國家,限制競爭的
壟斷 行為被視為嚴重的犯罪。因為
壟斷 的最大弊端在於,它擾亂市場的優勝劣汰規則。少數企業可憑藉雄厚的經濟實力對生產和市場進行控制,並在一定的市場領域內限制競爭行為,不但會影響經營者間的正常競爭,損害
消費 者的正當權益,而且,它還會破壞
資源最佳化配置 的
市場運行機制 ,最終抑制經濟發展的動力。
如今,在成熟的
市場經濟國家 ,
反壟斷法 已成為國家基本的
法律 制度,在一些國家,這部
法律 占據著經濟法體系的核心地位。中國市場經濟發展到目前階段,亟須建立一部反對壟斷、
保護競爭 的法律。因為如果競爭機制遭到破壞,那麼市場經濟就無從談起。
在這部剛剛誕生的
法律 中,50餘項法律條款集中對目前社會中大量存在的
壟斷協定 、
濫用市場支配地位 、
經營者集中 等三類行為做出規制,並對濫用行政權力排除、限制競爭的行政壟斷作出規制,有效防範用行政權力抹殺市場競爭。
當然,一部
法律 的出台,並不能解決市場秩序中的所有問題,公平、
競爭 、有序的市場秩序的確立和維護,更多地還需要市場主體的共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