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渠文化

巴渠文化

巴渠文化是生活在州河、渠江流域的勞動人民,經歷了數千年社會的發展演繹創造出來的區域文明的結晶。其內容十分豐富,包含了政治、經濟、軍事、文化、民俗等各個方面的內容,形成了源遠流長的歷史文化、厚重壯觀的紅色文化、瑰麗多彩的民間民俗文化以及繁榮繽紛的現代文化,有著極為深厚的內涵。

達州巴渠文化與重慶巴渝文化一樣,同屬巴文化的重要支脈,因承傳了巴文化的主旨並形成於遼闊富饒的川東北大地而得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巴渠文化
  • 外文名:The BaQu culture
  • 分類:地域文化
  • 發源地:四川達州
  • 地理位置:長江上游地區
  • 文化分布:達州、巴中、廣安
簡介,文化源頭,文化內涵,民俗,民歌,民舞,歷史人物,文化遺址,文化景點,

簡介

巴渠文化是指具有四川地方特色的文化。古代的“巴渠”概念,其地域範圍大致以四川省達州市行政區劃為主,覆蓋了廣安、巴中全部以及營山、鎮巴、城口、梁平等縣。
達州有近5000年的考古史、2300餘年的建制史。歲月滄桑,在這片古老的土地上,蛇巴、虎巴、賨巴三支民族共同繁衍兵辨辨生息,創造了燦爛、獨特的巴渠文明,使達州成為嘉陵江、渠江流域古巴文化的核心區域和文化集中地。
素有“川東堡遙槳再明珠”之稱的達州,既有雄奇險峻的大巴山由東北向西南蜿蜒橫亘而下,華鎣山由北而南縱臥其間;更有滔滔渠江和州河流經全境,注入嘉陵,匯進長江。山巒迭嶂、河流縱橫、美景如雲的巴山渠水,孕育並記載了一部遠古人類賨人和巴人燦爛的文化——巴渠文化。
所謂巴渠文化,一指達州市地處巴山渠水,上古屬巴地,距今上千年的古著《太平寰宇記》中就列有《巴渠風俗篇》;二指巴渠人民所創造的這一得天獨厚的文化,既具有鮮明的巴渠地域特色,又是中華地域文化的重要組成部頸雅只茅分。

文化源頭

在遠古時代,希閥嚷巴渠大地住居著三支民族,一支叫“虎巴”,一支叫“蛇巴”,還有一支土著民族叫“賨人”。他們都是巴渠兒女的祖先,共同創造了巴渠文化。尤其是賨人對創造川東古代文明立下了不朽的功勳。
據考古發掘發現,早在4—5萬年前,就有人類在達州這片土地上生息繁衍。最早的土著居民是賨人,他們建立了賨國和賨國都,賨人如何突然消失的,至今是一個謎。夏朝時屬梁州,商、周時屬雍州,戰國時為巴國治地。建縣始於戰國末期。公元前316年,秦滅巴蜀後推行郡縣制,設定宕渠縣,轄四川東北部大片區域。

文化內涵

民俗

巴渠民俗歷史悠久,來源於民間生活。它觸景生情,各種禮儀,勸善斥惡,信手拈來,可成華章。其中婚嫁禮儀有“哭嫁”、“坐歌堂”、“拉親”、“拜堂”、“鋪床”、“謝媒”、“回親”等,其程式堪稱完善,其文化內涵頗為豐富。除此,喪葬、建房上樑、小孩開葷等禮儀和渠縣的“打耍鑼”、“三匯彩亭”、大竹的“吹打樂”、達縣的“翻山鉸子”、開仔鴉府江的“落腳燈”、萬源和宣漢等地的“薅草鑼鼓”等表演藝術都具有濃郁的地方特色。
經四川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專家委員會認真評選,達州市申報的燈影牛肉傳統加工技藝、巴渠童謠、翻山鉸子、安仁板凳龍、巴山石工號子、巴山背二歌、薅草鑼鼓、川東土家族薅草鑼鼓、大竹竹嗩吶及製作工藝、東柳醪糟釀造工藝、三匯彩亭會、渠縣耍鑼鼓、渠縣劉氏竹編工藝、渠縣呷酒釀造工藝、開江拗棒、開江巴山石工號子、薅秧等17個項目被確定為第一批四川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項目。
民俗節日,全國罕見。重陽登高的習俗,自古沿襲至今,遍及全國。唯有達城,偏在正月初九這天傾城出動。據傳,元和十四(819)年正月初九,被貶通州的大唐詩人元稹離開通州時,百姓依依不捨,登高而望,目送天涯,留下了“元九登高”這一民俗。此後,每逢正月初九, 達城人傾巢出動,登高壯觀,思古述懷,歷千載而不衰,經滄桑而尤盛,當屬川東北僅有。2006年,達州市人大常委會順乎民意,作出建嚷拔照立“元九登高節”的決定,將每年正月初九確定為“元九登高節”,使這一沿襲了一千多年的獨特民間習俗得以固定化。2007年首屆達州元九登高節隆重舉辦,10萬市民勇攀高峰,賽詩會等各種文體活動異彩紛呈,盛況空前。全省獨一無二的三匯彩亭會。渠縣三匯彩亭會相傳已有兩百多年的歷史,舉辦時間是每年陰曆三月十八。三匯彩亭的民間藝術融鐵工、木工、刺繡、縫紉、建築於一體,匯文學、繪畫、雕刻、力學於一爐,結構巧妙,造型奇特,色彩絢麗,工藝精湛,頗富特色,是川東地區民間藝術瑰寶。

民歌

巴渠大地,民歌之鄉。巴山民歌內容豐富,無所不及,勞動中包括放牛割草、薅秧撻谷、開山打石、挑抬背拉,總是歌聲相伴,或號子相隨。《巴山背二哥》、《抬工號子》、《情歌把我當蜜糖》、《打雙麻窩子送給你》等民歌,托物起興,就事抒情,形象生動,質樸剛健。《正月裡來是新春》、《豆芽蔥蒜葉》等民歌唱進中南海,享譽第六屆世界青年聯歡節。人們把巴山民歌《太陽出來喜洋洋》等唱紅了全中國。巴山民歌以濃郁的巴渠大地泥土的芬芳,以特有的地方風貌立於中華民族藝術之林。

民舞

賨人勇猛,能歌善舞。在遠古人類的生活與戰鬥中,他們創造了屬於自己的藝術,歌舞是最突出的藝術表現。高歌猛進的巴渝舞就是其典範之一。的在遠古時代,賨人在勞動和征戰實踐中,創求匪造了一種舞蹈叫“巴渝舞”。賨人勇猛、膘悍,能歌善舞,史書記載:“武王伐紂,前歌后舞。”周武王在和商紂王的征戰中,以巴渝舞鼓舞士氣,賨人高歌猛進,無堅不摧,終於贏得勝利。巴渝舞興盛於漢朝,在劉邦滅秦的戰鬥中,賨人以前歌后舞,“為漢前鋒陷陣”,受到漢高祖劉邦的稱讚。據說,巴渝舞的名字就是劉邦親自命名,並把它引入宮廷之中的。大放光彩的竹枝詞也是其典範。《太平寰宇記·巴渠風俗篇》中已有“唱竹枝為樂”的記載。它是古代巴渠居民的民俗活動,是巴渠人民創造的一種具有地域特色的民間歌舞藝術形式——一領眾和的“相和歌”。竹枝,早在晉代就被詩官們收入《樂府》中。唐代又將竹枝稱為“巴渝歌”,同與“巴渝舞”以地域而命名,並在一些著名詩人的賞識、摹仿和極力提倡下,使竹枝大放光彩,聲譽高揚。

歷史人物

文人學士享譽京華。一方水土養一方人,這片古老的土地人傑地靈,歷代文人學士層出不窮。在巴渠大地的史冊上,有出生於達州戰國時期四大著名君子之一的春申君,有躋身於諸子百家的賨人著作家、思想家、謀略家曷鳥冠子(鶡冠子)。有與三蘇齊名的經學大師黎淳。有大唐一代詩壇盟主元稹貶官通州,為達城留下的著名詩篇。明朝進士衛承芳,明成祖朱棣的老師唐瑜,明朝曹洞兩宗的一代宗匠破山禪師,最有代表性的是影響中國歷史進程的明末清初的偉大思想家唐甄,他所著的《潛書》充滿著樸素的唯物主義和民主思想。明末兵部右侍郎李長祥文稻武略,其著作《天問閣文集》,具有早期啟蒙思想。哲學家楊超對毛澤東《矛盾論》、《實踐論》的寫作和毛澤東思想的研究做出了貢獻。現代有全國著名的地震專家朱成熹、生物學家朱全讓、畫家朱朴存、邊塞詩人代表楊牧、多產作家樑上泉、文學博士余虹、中國工程院院士沈忠厚、中國科學院院士孟安明等等。
英雄豪傑叱吒風雲。東漢時的馮煥系今渠縣土溪人,剛正不阿,學識淵博,尤喜兵法,為東漢王朝立下了許多大功勞。東漢末年農民起義領袖李特李雄兄弟建立了大成政權,李雄在位31年,開創了成漢的全盛局面,被認為“是我國歷史上少數民族中的一位傑出的政治家”。車騎將軍馮緄死於漢桓帝延熹十年,渠縣土溪人。他博學多才,做過官高一品的車騎將軍。任期內,他返回故鄉,將宕渠城池大加整修和擴建,並改名“車騎城”。
三國時的蜀國大將王平,渠縣渠北鄉人。他從國小得一身好武藝,在劉備麾下建功立業,逐步成長為蜀國大將,成都武侯祠中有其塑像。明末抗清英雄李長祥更是長留史冊。渠縣安北鄉人王萬邦,清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生,從小熟讀兵書,苦練武藝,出任北陸路副將時,抵禦來犯日寇,矢志精忠報國。清嘉慶年間,徐天德王三槐等領導的白蓮教起義,給清王朝以沉重打擊。反貪除弊的農民英雄袁廷蛟,宣漢縣梨子鄉人。清雍正年間,以他為首在東鄉縣展開了一場“上京城,告御狀,為民請命”的反貪除弊血腥鬥爭。
川劇《巴山秀才》就是以袁廷蛟的英雄事跡為原形創作而成。抗英名將譚恩系渠縣人,曾任江西興國營都司(正三品)等。公元1841年1月26日,英國侵略艦船攻占香港,並繼續向大陸進攻,譚恩率軍趕赴廣東,參加抗英戰爭,成為清軍中出類拔萃的一員愛國猛將,等等人物

文化遺址

(一)羅家壩巴人文化遺址。羅家壩遺址位於宣漢縣普光鎮進化村。1999年首次發掘、清理墓葬6座、灰坑19個、房址1座,出土青銅器、陶器、玉石器等100餘件,包括巴人標誌性兵器柳葉劍。2003年再次發掘,清理墓葬33座、灰坑31個,出土青銅器、陶器、骨器、鐵器、玉石器等隨葬品600餘件。2007年6月至2008年1月,考古人員又清理了36座墓葬和13座灰坑,出土各類文物500多件,其中包括224件銅器、195件陶器和近百件玉、石、骨器。首次發現了雙棺合葬墓、三棺合葬墓,對其確定為侯王級別墓葬和進一步研究該區域巴文化的內涵特徵具有重要意義。2001年6月,羅家壩遺址被列為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羅家壩遺址和成都金沙遺址、成都古蜀船棺葬遺址一道,被稱為“繼三星堆之後巴蜀文化的三顆璀璨明珠”,被評為全國十大重大考古發現。
(二)城壩遺址。該遺址又名宕渠城(也叫車騎城)遺址,位於渠縣土溪鎮之渠江東岸,總面積230萬平方米,遺址北、西、南三面為渠江環繞,東接佛爾岩,成依山傍水之勢。春秋戰國之際,城壩遺址曾為賨人的國都,秦滅巴蜀後為巴郡宕渠縣治所在地,轄今整個達州、巴中、廣安三市及營山、城口、鎮巴、梁平等縣。文物部門在城壩遺址開展了多次文物調查、勘探,取得重要發現。一是先後徵集了一批特色鮮明的來自於戰國時期墓葬的巴蜀銅兵器、生活器和樂器;二是發現了數百米長的夯土城牆,夯土中包含著大量漢代磚、瓦和陶片;三是發現了在遺址地下保存著布局相對集中、排列有序的西漢木槨墓群、東漢磚石墓群以及房屋遺蹟、陶水井、排水管、窯址和大量建築構件、生活用具等遺存。對研究古代賨人及渠江流域早期政治、經濟、文化、社會等具有極為重要的意義。2006年,城壩遺址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三)漢闕。漢闕有石質“漢書”之稱,是我國古代建築的“活化石”。全國僅存29處漢闕,渠縣就有6處7尊,占全國漢闕的四分之一,分布在土溪、岩峰兩鄉,因此渠縣被譽為“中國漢闕之鄉”。漢闕由闕基、闕身、枋子層、介石、斗拱層、屋頂6個部分組成,是完整的石質仿木結構建築,充分顯示了漢代高超的建築、石雕、書法等藝術。最著名的馮煥闕和沈府君闕早在1961年就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四)賨人谷穴居部落遺址。賨人谷,位於渠縣龍潭鄉。賨人谷擁有全國唯一的賨人穴居部落遺址和賨人谷文化陳列館。穴居部落,是賨人在先秦時期,因避戰亂,在懸崖上因洞造屋,臨崖修棧,形成建在洞穴里的穴居部落。整個崖居群上下相通,左右相連;室與室之間有石梯、甬道及棧道相連。崖居建造有防禦野獸和外族侵略的崖寨大門。洞穴內,在岩石上鑿成的神龕、石灶、石床等一應俱全。它是川東地區發現的規模最大、檔次最高的古人穴居部落遺址。

文化景點

仙女洞巴渠文化自然村又名達州市仙女洞度假村,位於通川區羅江鎮,距達州市11公里,占地面積115畝。 該村的前身是軍事禁地,代號“515”工程,1968年被國家物質總局作為川東北最大的炸藥中轉庫,常年有一個排的兵力把守,現有當年留存的崗樓2處,1987年撤走移交給地方政府,閒置了十餘年,1997年達州日報社接手開發旅遊。
巴渠文化
仙女洞巴渠文化自然村
關於仙女洞有著頗多美麗動人的傳說,使它聞名遐邇。而仙女洞自然、古樸、野趣的巴渠文化特色,和集山、水、林、峽、洞於一體的自然旖旎風光,更使人魂牽夢繞,流連往返。這塊靈山寶地內空氣清新,道路逶迤無塵,峽藏幽靜,奇樹參天,怪石嶙峋,奇花異草,名目繁多 ,春可觀桃,秋可賞桂,冬有梅花,夏聽蛙鳴,是林招百鳥,景隨四時。仙女洞得天獨厚的自然 景觀,四季如春的氣候,正吸引著大批遊人墨客,來此潑墨弄文,賦詩感懷。著名達州藉小說家宋小武稱讚:“雖無峨嵋青城之大氣,敢笑廬山仙人之區區”。著名詩人樑上泉 也感懷賦詩:“漫遊添野趣,樂此竟忘家”。
民俗節日,全國罕見。重陽登高的習俗,自古沿襲至今,遍及全國。唯有達城,偏在正月初九這天傾城出動。據傳,元和十四(819)年正月初九,被貶通州的大唐詩人元稹離開通州時,百姓依依不捨,登高而望,目送天涯,留下了“元九登高”這一民俗。此後,每逢正月初九, 達城人傾巢出動,登高壯觀,思古述懷,歷千載而不衰,經滄桑而尤盛,當屬川東北僅有。2006年,達州市人大常委會順乎民意,作出建立“元九登高節”的決定,將每年正月初九確定為“元九登高節”,使這一沿襲了一千多年的獨特民間習俗得以固定化。2007年首屆達州元九登高節隆重舉辦,10萬市民勇攀高峰,賽詩會等各種文體活動異彩紛呈,盛況空前。全省獨一無二的三匯彩亭會。渠縣三匯彩亭會相傳已有兩百多年的歷史,舉辦時間是每年陰曆三月十八。三匯彩亭的民間藝術融鐵工、木工、刺繡、縫紉、建築於一體,匯文學、繪畫、雕刻、力學於一爐,結構巧妙,造型奇特,色彩絢麗,工藝精湛,頗富特色,是川東地區民間藝術瑰寶。

民歌

巴渠大地,民歌之鄉。巴山民歌內容豐富,無所不及,勞動中包括放牛割草、薅秧撻谷、開山打石、挑抬背拉,總是歌聲相伴,或號子相隨。《巴山背二哥》、《抬工號子》、《情歌把我當蜜糖》、《打雙麻窩子送給你》等民歌,托物起興,就事抒情,形象生動,質樸剛健。《正月裡來是新春》、《豆芽蔥蒜葉》等民歌唱進中南海,享譽第六屆世界青年聯歡節。人們把巴山民歌《太陽出來喜洋洋》等唱紅了全中國。巴山民歌以濃郁的巴渠大地泥土的芬芳,以特有的地方風貌立於中華民族藝術之林。

民舞

賨人勇猛,能歌善舞。在遠古人類的生活與戰鬥中,他們創造了屬於自己的藝術,歌舞是最突出的藝術表現。高歌猛進的巴渝舞就是其典範之一。的在遠古時代,賨人在勞動和征戰實踐中,創造了一種舞蹈叫“巴渝舞”。賨人勇猛、膘悍,能歌善舞,史書記載:“武王伐紂,前歌后舞。”周武王在和商紂王的征戰中,以巴渝舞鼓舞士氣,賨人高歌猛進,無堅不摧,終於贏得勝利。巴渝舞興盛於漢朝,在劉邦滅秦的戰鬥中,賨人以前歌后舞,“為漢前鋒陷陣”,受到漢高祖劉邦的稱讚。據說,巴渝舞的名字就是劉邦親自命名,並把它引入宮廷之中的。大放光彩的竹枝詞也是其典範。《太平寰宇記·巴渠風俗篇》中已有“唱竹枝為樂”的記載。它是古代巴渠居民的民俗活動,是巴渠人民創造的一種具有地域特色的民間歌舞藝術形式——一領眾和的“相和歌”。竹枝,早在晉代就被詩官們收入《樂府》中。唐代又將竹枝稱為“巴渝歌”,同與“巴渝舞”以地域而命名,並在一些著名詩人的賞識、摹仿和極力提倡下,使竹枝大放光彩,聲譽高揚。

歷史人物

文人學士享譽京華。一方水土養一方人,這片古老的土地人傑地靈,歷代文人學士層出不窮。在巴渠大地的史冊上,有出生於達州戰國時期四大著名君子之一的春申君,有躋身於諸子百家的賨人著作家、思想家、謀略家曷鳥冠子(鶡冠子)。有與三蘇齊名的經學大師黎淳。有大唐一代詩壇盟主元稹貶官通州,為達城留下的著名詩篇。明朝進士衛承芳,明成祖朱棣的老師唐瑜,明朝曹洞兩宗的一代宗匠破山禪師,最有代表性的是影響中國歷史進程的明末清初的偉大思想家唐甄,他所著的《潛書》充滿著樸素的唯物主義和民主思想。明末兵部右侍郎李長祥文稻武略,其著作《天問閣文集》,具有早期啟蒙思想。哲學家楊超對毛澤東《矛盾論》、《實踐論》的寫作和毛澤東思想的研究做出了貢獻。現代有全國著名的地震專家朱成熹、生物學家朱全讓、畫家朱朴存、邊塞詩人代表楊牧、多產作家樑上泉、文學博士余虹、中國工程院院士沈忠厚、中國科學院院士孟安明等等。
英雄豪傑叱吒風雲。東漢時的馮煥系今渠縣土溪人,剛正不阿,學識淵博,尤喜兵法,為東漢王朝立下了許多大功勞。東漢末年農民起義領袖李特李雄兄弟建立了大成政權,李雄在位31年,開創了成漢的全盛局面,被認為“是我國歷史上少數民族中的一位傑出的政治家”。車騎將軍馮緄死於漢桓帝延熹十年,渠縣土溪人。他博學多才,做過官高一品的車騎將軍。任期內,他返回故鄉,將宕渠城池大加整修和擴建,並改名“車騎城”。
三國時的蜀國大將王平,渠縣渠北鄉人。他從國小得一身好武藝,在劉備麾下建功立業,逐步成長為蜀國大將,成都武侯祠中有其塑像。明末抗清英雄李長祥更是長留史冊。渠縣安北鄉人王萬邦,清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生,從小熟讀兵書,苦練武藝,出任北陸路副將時,抵禦來犯日寇,矢志精忠報國。清嘉慶年間,徐天德王三槐等領導的白蓮教起義,給清王朝以沉重打擊。反貪除弊的農民英雄袁廷蛟,宣漢縣梨子鄉人。清雍正年間,以他為首在東鄉縣展開了一場“上京城,告御狀,為民請命”的反貪除弊血腥鬥爭。
川劇《巴山秀才》就是以袁廷蛟的英雄事跡為原形創作而成。抗英名將譚恩系渠縣人,曾任江西興國營都司(正三品)等。公元1841年1月26日,英國侵略艦船攻占香港,並繼續向大陸進攻,譚恩率軍趕赴廣東,參加抗英戰爭,成為清軍中出類拔萃的一員愛國猛將,等等人物

文化遺址

(一)羅家壩巴人文化遺址。羅家壩遺址位於宣漢縣普光鎮進化村。1999年首次發掘、清理墓葬6座、灰坑19個、房址1座,出土青銅器、陶器、玉石器等100餘件,包括巴人標誌性兵器柳葉劍。2003年再次發掘,清理墓葬33座、灰坑31個,出土青銅器、陶器、骨器、鐵器、玉石器等隨葬品600餘件。2007年6月至2008年1月,考古人員又清理了36座墓葬和13座灰坑,出土各類文物500多件,其中包括224件銅器、195件陶器和近百件玉、石、骨器。首次發現了雙棺合葬墓、三棺合葬墓,對其確定為侯王級別墓葬和進一步研究該區域巴文化的內涵特徵具有重要意義。2001年6月,羅家壩遺址被列為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羅家壩遺址和成都金沙遺址、成都古蜀船棺葬遺址一道,被稱為“繼三星堆之後巴蜀文化的三顆璀璨明珠”,被評為全國十大重大考古發現。
(二)城壩遺址。該遺址又名宕渠城(也叫車騎城)遺址,位於渠縣土溪鎮之渠江東岸,總面積230萬平方米,遺址北、西、南三面為渠江環繞,東接佛爾岩,成依山傍水之勢。春秋戰國之際,城壩遺址曾為賨人的國都,秦滅巴蜀後為巴郡宕渠縣治所在地,轄今整個達州、巴中、廣安三市及營山、城口、鎮巴、梁平等縣。文物部門在城壩遺址開展了多次文物調查、勘探,取得重要發現。一是先後徵集了一批特色鮮明的來自於戰國時期墓葬的巴蜀銅兵器、生活器和樂器;二是發現了數百米長的夯土城牆,夯土中包含著大量漢代磚、瓦和陶片;三是發現了在遺址地下保存著布局相對集中、排列有序的西漢木槨墓群、東漢磚石墓群以及房屋遺蹟、陶水井、排水管、窯址和大量建築構件、生活用具等遺存。對研究古代賨人及渠江流域早期政治、經濟、文化、社會等具有極為重要的意義。2006年,城壩遺址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三)漢闕。漢闕有石質“漢書”之稱,是我國古代建築的“活化石”。全國僅存29處漢闕,渠縣就有6處7尊,占全國漢闕的四分之一,分布在土溪、岩峰兩鄉,因此渠縣被譽為“中國漢闕之鄉”。漢闕由闕基、闕身、枋子層、介石、斗拱層、屋頂6個部分組成,是完整的石質仿木結構建築,充分顯示了漢代高超的建築、石雕、書法等藝術。最著名的馮煥闕和沈府君闕早在1961年就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四)賨人谷穴居部落遺址。賨人谷,位於渠縣龍潭鄉。賨人谷擁有全國唯一的賨人穴居部落遺址和賨人谷文化陳列館。穴居部落,是賨人在先秦時期,因避戰亂,在懸崖上因洞造屋,臨崖修棧,形成建在洞穴里的穴居部落。整個崖居群上下相通,左右相連;室與室之間有石梯、甬道及棧道相連。崖居建造有防禦野獸和外族侵略的崖寨大門。洞穴內,在岩石上鑿成的神龕、石灶、石床等一應俱全。它是川東地區發現的規模最大、檔次最高的古人穴居部落遺址。

文化景點

仙女洞巴渠文化自然村又名達州市仙女洞度假村,位於通川區羅江鎮,距達州市11公里,占地面積115畝。 該村的前身是軍事禁地,代號“515”工程,1968年被國家物質總局作為川東北最大的炸藥中轉庫,常年有一個排的兵力把守,現有當年留存的崗樓2處,1987年撤走移交給地方政府,閒置了十餘年,1997年達州日報社接手開發旅遊。
巴渠文化
仙女洞巴渠文化自然村
關於仙女洞有著頗多美麗動人的傳說,使它聞名遐邇。而仙女洞自然、古樸、野趣的巴渠文化特色,和集山、水、林、峽、洞於一體的自然旖旎風光,更使人魂牽夢繞,流連往返。這塊靈山寶地內空氣清新,道路逶迤無塵,峽藏幽靜,奇樹參天,怪石嶙峋,奇花異草,名目繁多 ,春可觀桃,秋可賞桂,冬有梅花,夏聽蛙鳴,是林招百鳥,景隨四時。仙女洞得天獨厚的自然 景觀,四季如春的氣候,正吸引著大批遊人墨客,來此潑墨弄文,賦詩感懷。著名達州藉小說家宋小武稱讚:“雖無峨嵋青城之大氣,敢笑廬山仙人之區區”。著名詩人樑上泉 也感懷賦詩:“漫遊添野趣,樂此竟忘家”。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