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渝舞

巴渝舞

古城閬中,曾為巴國別都,巴國國都位於今重慶渝中區,巴人與漢民族長期聚居,形成一種具有鮮地方特色的民俗文化,成為閬中歷史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巴渝舞是古巴人在同猛獸、部族鬥爭中發展起來的一種集體武舞。武王伐紂的“牧野之戰”,就是由巴人組成的“龍賁”軍,執看挺仗,前歌后舞,“凌殷人倒戈”,從而取得勝利。秦末,閬中巴人領袖范目率七姓巴人幫助漢高祖“還定三秦”,在衝鋒陷陣中,巴渝舞又起了重要作用。《華陽國志·巴志》云:“閬中有渝水,民多居水左右,天生勁勇,數為漢前鋒陷陣,銳氣喜舞,便進入了皇室宮廷。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巴渝舞
  • 別名:集體武舞
  • 所屬地區:中國重慶
  • 民族巴人
簡介,基本信息,歷史淵源,命名,4篇舞曲,演義片段-巴渝舞,民間流傳,

簡介

巴渝舞是西漢初年從西南地區賨人板盾蠻)那裡傳來的舞蹈。漢高祖劉邦在平定三秦時,招募了一批賨人作前鋒,賨人勇猛善戰,其風俗又善舞,劉邦便命樂工學習和改編了他們的舞蹈,因為賨人生活於巴郡渝水一帶,所以就稱此種舞蹈為 巴渝舞.巴渝舞傳入宮廷後,成為宮廷舞蹈,用來在宮廷宴會上表演軍旅戰鬥的場面,歌頌帝王功德,是漢代著名雜舞。表演時,舞者自披盔甲,手持矛、弩箭,口唱賨人古老戰歌,樂舞交作,邊歌邊舞,舞者有36人,是群舞。由於這種舞蹈是武樂舞蹈,漢哀帝罷樂府後,對巴渝鼓員36人仍認為不可罷,交由大樂領屬,將它列入雅樂舞蹈的系統。其伴奏樂器以銅鼓為主,配合擊磬、搖鞀、撫琴,舞曲有《矛渝本歌曲》、《安弩渝本歌曲》、《安台本歌曲》、《行辭本歌曲》等4篇。巴渝舞發展到魏晉,已完全變成廟堂祭祀性質的舞蹈。巴渝舞在我國古代舞蹈藝術中占有較重要的地位。

基本信息

巴渝舞:是中國古代最有影響的戰前舞,即武舞。今和重慶北部四川東北部嘉陵江支流渝水(今重慶嘉陵江)一帶居住過一種少數民族 人(巴人的一支),或稱板木盾蠻,又稱獠人,創造了一種具有民族特色的舞蹈,它發源於巴郡渝水流域,故名為巴渝舞。”

歷史淵源

巴渝舞是中國古代最有影響的戰前舞,即武舞。《左傳》載3000年前“周武王伐紂,巴師勇銳,歌舞以凌殷人。故曰:武王伐紂前戈後舞。”這裡對“巴師歌舞”並未命名,直到秦漢相爭時漢王朝再次將此舞用於戰鬥之中,在衝鋒陷陣時“銳氣喜舞,武帝善之曰‘此武王伐紂之歌舞也,乃令樂人習學之,今所謂巴渝舞也。’”這是“巴渝舞”之名在史書上正式提出。漢高祖為什麼把這種戰前舞命名為“巴渝舞”?有關巴渝舞之源眾說紛紜。董其祥教授在《巴渝舞源流考》中,把“巴渝舞”之源結論為:“重慶北部四川東北部嘉陵江支流渝水(今名流江)一帶居住過一種少數民族 人(巴人的一支),或稱板木盾蠻,又稱獠人,創造了一種具有民族特色的舞蹈,它發源於巴郡渝水流域,故名為巴渝舞。”另有胡宏基先生《解讀巴渝舞》認定“閬中市保寧鎮為巴渝舞之鄉。”晉人郭 注釋“巴渝”一辭說:“巴西閬中有渝水,獠人居其上,皆剛勇好舞,漢高祖之以平三秦,後使樂府習之因名巴渝舞也。”

命名

“巴渝舞”之命名,既不是以巴郡、巴西郡之“巴”和渝水之“渝”為其命名,也不是以族名為其命名。若以渝水左右聚居 人為其命名,巴渝舞應命名為“ 渝舞”也。《中國文化百科》在《巴渝舞》辭條中認定“由於 人居住在巴渝地區,所以叫巴渝舞”。那么秦漢時的“巴渝地區”又在何處?據考:古“巴渝”之地應是東漢時漢昌縣轄地,前屬梁州(治今陝西南鄭回軍壩天池梁),後屬益州巴西郡(治今閬中)直至民國時期,即今四川巴中市所轄的巴州區、南江、通江、平昌的巴水、渝水流域。“在四川東北部有東西兩源,出自陝西南鄭、鎮巴境內米倉山,南流至通江縣南會合,西南流至平昌注入渠江”(《水經注》)。《巴州志·巴江水系源流圖》考:“州水有三派,其自蟒潭河入者北水,即古渝水也(今巴河,發源陝西南鄭,經米倉山、南江入巴中);……自通巴河入者,巴水也(今通江河,發源於陝西南鄭、鎮巴)。三水會於江口鎮(今平昌縣城)合而為巴江,眾流皆附之,以達於渠河(古潛水)”《漢志》雲“……而巴、渝二水自古並稱,地必相近(巴渝二水實為一山之隔)……”《三巴記》云:“閬中有渝水。南江在漢時屬閬中境內,此水為 民所居,故稱‘巴 ’、‘巴渝’也”,這是史書上首次提及“巴渝”之地。化成縣(治今巴州區)北水一名巴嶺水,一名渝川水,一名宕渠水。自集州(今南江)難江(今南江河)界流入北水,即今巴州外之正流。從前未有巴水之稱,自《九域志》始言化成縣有巴江後,遂與南江派出水巴嶺者當之,其實則古之渝水也(巴州志)。“渝水,古水名,一名宕渠水,即今四川南江及其下游渠江,古有 族聚居水濱善歌舞,漢‘巴渝舞’即出於此……”(《辭海》地理分冊)。從以上分析所知,“閬中有渝水, 人多居水左右……”是指在秦漢時巴西郡所轄漢昌縣的渝水《巴中民國志》。明楊瞻《四忠祠記》“正德辛未(正德六年,1512年)以來,鄢藍(鄢本恕、藍延瑞)倡亂、旗幟千里,三省煸動,巴渝之民死亡過半矣。”這裡所指“巴渝之民”,即今巴中市(巴州區、南江、通江、平昌)、達州市西北及南充市轄區和劍閣、梓潼等川東北地區之民。這裡再次提到巴渝地區,以巴渝地域之名為巴渝舞命名,那是順其自然,俗以為常。

4篇舞曲

一曰矛渝,二曰安弩,三曰安台,四曰行辭。巴渝舞的基本形式是“執仗而舞”。“仗”,兵器,“執仗”即執干戈;伴奏則是擊鼓。班固《漢書》載:“巴渝鼓員,三十六人”。他講的是宮廷燕樂的巴渝舞,征伐戰場上的巴渝舞,有多少人戰鬥,就有多少人歌舞:在陣前拼殺者,執看挺戈,大聲呼呵,後面伴奏者,則擊鼓頓足,以增威勢,這就是史書所為的“前歌后舞”。司馬相如在《子虛賦》中這樣描繪巴渝舞的壯觀場面:“千人唱,萬人和,山陵為之震動,山谷為之盪波。”為了“耀武觀兵”,朝廷接待“四夷使者”,便常常表演巴渝舞。
巴渝舞是閬中渝水土著巴族賨人所創造的民間舞蹈。賨人天性勁勇,俗喜歌舞。漢高祖劉邦伐三秦建大漢時,被募為漢軍前鋒。他們那種“巴師勇銳,歌舞以凌”的氣勢和戰鬥力,贏得了漢高祖的喜愛,並將宗人的戰爭武舞取名為“巴渝舞”,引進宮廷,歷經魏、晉、南北朝,至唐代,雖曾數易其名,仍盛演不衰。唐以後,“巴渝舞”在宮庭中銷聲匿跡,名不見經傳了。但在民間仍在世代承傳,歷經演變,原始的武舞演變成祭祀性舞蹈和慶典性舞蹈。留傳至今的“八仙鼓”(又名“巴象鼓”)即是歷經演變的“巴渝舞”的一種表現形式。“八仙鼓”為長柄雙面獸皮鼓,鼓面繪有八仙或圖騰圖案,直徑約30--40厘米,鼓柄約120厘米。八仙鼓舞多為10人以上的群舞,適宜廣場表演。表演時,沙鑼一道,鼓手隨後,一面擊鼓,一面吶喊,不斷變換隊形,浩浩蕩蕩,威武雄壯。
1955年,閬中組隊參加四川省第二屆民間音樂舞蹈會演獲獎。1991年,閬中市組織300人的“八仙鼓”表演隊伍,參加南充第二屆絲綢節開幕式表演,引起轟動,獲得獎勵。2001年市民眾藝術館蒲公英少兒藝術團演出的以八仙鼓舞為素材的創作舞蹈《巴鼓新韻》,參加四川省舞蹈大賽,獲得編導和表演兩個一等獎。為了研究“巴渝舞”,1997年青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發行了由肖善生撰寫的《巴渝舞初探》。三國

演義片段-巴渝舞

在三國演義32集--周瑜空設計中,有一段周瑜宴請劉備的戲,宴席中有一段舞蹈,就是《巴渝舞》。
周瑜瞞著諸葛亮打算在宴席中摔杯為號殺死劉備。此時諸葛亮在江邊聽到樂舞聲中透出一股殺氣,說:“這是巴渝舞。”問魯肅“帳中宴請何人?”,聽到宴請的是劉備後不禁大驚失色驚呼:“我主危矣!” 急忙跑去,當看到劉備身旁站立的關羽時,鬆了口氣擦了擦汗說道:“我主無險矣。”周瑜因忌憚關羽,計畫最終沒有得逞。

民間流傳

“巴渝舞”民間稱之為“渝兒舞”。此名在唐太宗大曆年間仍在漢昌境地廣為流傳。梁州刺史李勉募中任職的唐代詩人韓弘(河南沁陽縣人)在千山口所寫《送巴州楊使君》詩中留下“萬里歌鐘相慶時,巴童聲節渝兒舞”之詩句(《巴州志·藝文上》)。詩中“萬里歌鐘”指遼闊的巴州(古稱野巴州)人民唱歌擊鑼鼓。“渝兒舞”即“巴渝舞”。詩意為楊使君到巴州整飭防務取得成績後,巴州人民定會載歌載舞為其慶賀。說明“巴渝舞”在唐代時仍在巴州廣為流傳。
《薅草鑼鼓》是流傳於大巴山南麓巴中市米倉山區的一種在薅包穀草時演唱的大型連套體山歌,所用鑼鼓伴奏源於“巴渝舞”的伴奏樂器鑼和鼓,即古代的鼓和鉦(一種長柄鐘的軍樂)。此種民間文藝至今仍在“巴渝地區”流傳。《巴州志·風俗篇》有“春田插秧,選歌郎二人擊鼓鳴鉦於隴上,曼聲而歌,更唱迭合,麗麗可聽,使耕者忘其疲,以齊功力”之記載,實為古代集體勞作時的“戰地歌舞”。其目的與古戰舞“巴渝舞”實為一致。
巴渝舞是流傳在重慶北部和四川東北部土著人中之原始歌舞,按其命名來講,它的具體流傳出處應是東漢時漢昌縣巴渝地區,即今巴中市兩千年前的地方歌舞。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