酉陽擺手舞

酉陽擺手舞

擺手舞是土家族最主要的標誌性文化形態。民間自古就有“北跳喪,南擺手”的說法。其是以擺手為基本特徵的祭祀性舞蹈,是土家人祭祀神靈、酬報先祖和傳承民族文化的重要形式。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酉陽擺手舞
  • 傳承地區:於酉水河中、下游地區
  • 代表民族土家族
  • 重要性:酬報先祖傳承民族文化的重要形式
簡介,擺手舞起源,歷史沿革,基本特性,民俗文化,原生態,祭祀先祖,民族,民眾,藝術特色,

簡介

擺手舞起源

主要傳承於酉水河中、下游地區,根據表演形式、內容、規模和祭祀主體的不同,擺手舞可分為“大擺手”和“小壁手“兩種,擺手舞的基本動作有”單擺“、”雙擺“和”迴旋擺“,其基本動律為:手腳同邊,下不過膝,上不過肩,身體下沉而微有顫抖。主要表現內容涉及人類起源、神話傳說、民族遷徙、古代戰爭、狩獵捕魚、刀耕火種、生產勞動、飲食起居等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一套系列的土家擺手舞,實則是一部活生生的土家民族發展史。酉陽擺手舞
擺手舞是土家族的一種古老的民間舞蹈,它始於唐代,流傳至今。
跳擺手舞,少則數十人數百人,稱“小擺手舞”;多則數千人至數萬人,叫“大擺手舞”。其舞蹈形式有“單擺”、“雙擺”、“迴旋擺”等;舞姿多模仿跋山涉水、農事勞動、戰鬥姿態、岩鷹展翅、日常生活。這些舞蹈動作,舒展大方,生活氣息濃郁,表現出土家人粗獷豪放的民族性格。每逢節日喜慶,土家人都要到“擺手堂”或草坪、院壩跳擺手舞。
擺手舞又名“社巴”,整個活動以祭典舞蹈、唱歌等為表演形式,以講述人類起源,民族遷徙,英雄事跡為內容。祭禮儀式畢,由“梯瑪”或掌壇師帶領眾人,進擺手堂或擺手坪跳擺手舞,唱擺手歌。土人作戰前跳此舞以助長士氣。擺手舞分單擺、雙擺、大擺手、小擺手數種。跳擺手舞擊大鼓、鳴大鑼,氣勢宏渾壯闊,動人心魄。舞蹈時雙手呈同邊擺動,踢腳擺手,翩躚進退,成雙成對,意境生動。擺
手舞不僅是民間一種娛樂和健身性質的體育活動,亦是舞台上獨樹一幟的藝術奇葩,正是“擺手堂前艷會多,攜手聯袂緩行歌。鼓鑼聲雜喃喃語,裊裊餘音嗬囈嗬。”
中國土家族民間舞。流傳於湖南永順、龍山保靖以及湖北、四川交界土家族聚居地區。春節期間在土王廟前舉行的儀式性集體舞,唐末五代時已流行,初與祭祀有關,後演為風俗,分大擺手小擺手。大擺手3~5年一次,有數縣上萬人參加,歷時達7~8天。舞蹈中有複雜的軍事狩獵內容,還擺出套路陣法。小擺手則本村本寨,每年舉行,以農耕為內容。舞蹈時人們圍成多層圓圈,一個領舞,眾人隨跳。
土家生活的“百科全書”
關於擺手舞的起源,如今仍然是個不解之謎。
市非遺保護中心副主任譚小兵介紹,擺手舞可以說是土家族歷史生活的縮影,猶如一幅表現土家族歷史生活的絢麗畫卷。
它的起源可能來自於宗教祭祀,也可能起源於巴國舞。總之,土家族擺手舞表現的基本內容涉及到人類起源、神話傳說、民族遷徙、狩獵捕魚、古代戰事、刀耕火種、飲食起居等方方面面。
如今,酉陽擺手舞分為大擺手、小擺手兩種。流傳於酉陽可大鄉等地的原始擺手舞屬於“小擺手”的範疇,基本動作有單擺、雙擺、迴旋擺,而且下不過膝,上不過肩,身體下沉而微有顫抖。
至於“大擺手”,則是經過加工提煉的擺手舞,適合廣場上市民休閒鍛鍊。
譚小兵說,擺手舞已成為土家傳統文化的大集匯,透過其內容與形式,可以觀察到土家族社會、歷史、民俗、民族特徵以及文化藝術發展軌跡,可以說就是一本土家族的“百科全書”。

歷史沿革

擺手舞有”巴渝舞“起源說。《華陽國志·巴志》載:”武王伐紂,前歌后舞“、”歌舞以凌,殷人前徒倒戈“。這說明”巴渝舞“在武王伐紂時就用於了戰爭。”巴渝舞“之名始見於《華陽國志·巴志》中”閬中有渝水。賨民多居水左右,天性勁勇,初為漢衝鋒陷陣,銳不可擋,帝善之專曰:‘此武王伐紂之歌也’。乃令樂人習學之,今所謂巴渝舞也“。
在三千多年前,歷史上曾出現了強盛的巴子國,《華陽國志·巴志》云:”武王既克殷,以其宗姬封於巴,爵之以子“、”其地東至魚腹,西至僰道,北接漢中,南接黔涪“。這一區域正好囊括了整個武陵山區。唐梁載言《十道志》云:”楚子滅巴,巴子兄弟五人流入黔中,漢有天下,名曰酉、辰、巫、武、沅等五溪,各為一溪之長,號五溪蠻“。這些記載都說明了古代巴人正是土家族之先民的一部,建國後,在三峽、清江、酉水河流域的武陵山地區出土的”巴氏劍“、”虎紐錞於“等大量的巴氏青銅器佐證了這一史實。
漢高祖定三秦以後,”巴渝舞“成為宮廷樂舞,也被用於日常交際之中,用來招待賓客。直至唐、宋時期,”巴渝舞“逐漸失去了昔日的地位,從宮廷的歌舞演奏中消失。”巴渝舞“雖然在宮廷的歌舞演奏中消失了,但卻在相對封閉的武陵山區被部分地保留了下來,這正所謂”天子失官,學在四夷“。說部分地保留是因為今之擺手舞既不是”巴渝舞“的全部,更不是”巴渝舞“的翻版。
雖然”巴渝舞“中的”矛渝“、”駑渝“的表演形式與”大擺手“中的插花擺手十分相似,均為手持兵器或齊眉短棍而舞,這似乎說明”巴渝舞“對以表現古代戰爭為題材的擺手舞影響很大,具有很強的傳承性。但在流傳範圍更為廣泛,以表現日常生產生活為主題的”小擺手”中,卻很難看到“巴渝舞”的痕跡。這表明擺手舞這一古老的文化現象的產生與發展的歷史過程是十分複雜的,很難用一種文化現象將其囊括。
土家人自稱“畢茲卡”,意為本地人,土家族語言屬漢藏語系,藏緬語族。土家語,在“改土歸流”以前一直是土家人的主要交際工具,在語言的傳承上還因地域的不同而呈現出某些細小的差異。但由於土家族只有本民族語言而無本民族文字,民族文化的傳承大多依靠口傳心授,而這種傳承方式又是極為有限的,那么,要更好地延續和傳承本民族的文化,就必須創造或依賴一種更為有效的方式,作為龐大的土家文化載體的擺手舞便自然地成了這種方式的承擔者,用歌舞的特殊形式向後人講述本民族的歷史和生活,讓土家人在祭祀和娛樂活動中,了解自己民族的歷史和獲得某種生產生活技能知識,因此擺手舞才具有了頑強的生命力,歷經千年而不衰。
擺手舞產生和流傳在武陵山地區的酉水河、清江流域。由於武陵山區氣候濕潤、降雨充沛,四季分明,適應了傳統農業生產的土家山民均把農曆的冬月、臘月和正月視為農閒季節,這就為祭祀和擺手舞活動的舉行提供了必要的參與者和時間保障,因而年年舉行,以致逐漸形成了一種固定的模式被保留了下來,這也是擺手舞文化現象得以延續至今的重要原因之一。
流傳於酉陽民間的兩套表演內容完全不同的原始擺手舞均屬於“小壁手“的範疇,其舞蹈語彙自然、古樸。其中一套是以表現民族遷徙為主要內容,展現了土家先民在遷徙途中的苦難歷程;另一套則是原始地摹仿了生產勞作的全過程。由於諸多方面的原因,大部分舞蹈動作已失傳,今倖存的動作還有:單擺、雙擺、抖虼蚤、叫花子烤火、螃蟹上樹、磨鷹閃翅、狀元踢死府台官、播種、栽秧、薅秧、割谷、打穀、挑谷等數十個。過去,每逢農曆正月初一至十五,土家山民便聚集在擺手堂或土王廟前,以粑粑、豆腐、團撒、刀頭為祭品,在老土司或長者的主持下舉行盛大的祭祀和擺手活動,氣氛十分熱烈,常常通宵達旦。在跳擺手舞時,還要伴以擺手歌,歌詞的內容大多涉及民族歷史、祭祀祖先和生產耕作等等。
酉陽縣後溪鎮長潭村酉水河西岸的”爵主宮“(小壁手堂),形式獨特,保存完好,伴隨著堂前千年的古麻柳和汩汩作響的酉水河,見證了昔日“福石城中錦作窩,土王宮畔水生波,紅燈萬盞人千疊,一片纏綿擺手歌”的盛況。長潭“爵主宮”始建於清代鹹豐年間,有一百五十多年的歷史,為清代建築風格,磚木結構,復四合院布局。其主體建築有前廳、正殿、供台、廂房、前後天井和側門等,分左右兩道正門,左邊為“彭氏宗祠”,供奉彭氏歷代先祖;右邊為“爵主宮”,供奉“彭公爵主”,正門前是用青石板鋪成的能容納數十人跳擺手舞的長方形壩子,壩子的三周是雕刻精美的石護欄。長潭“爵主宮”是今渝東南地區現存的唯一的與宗祠一體的土家“擺手堂”,是土王廟與宗祠相結合的複合體,也是研究土家族原生文化的生存與變異軌跡的重要實物資料。“爵主宮”因主要祭祀彭公爵主而得名。彭公爵主就是湘西溪州刺史彭世愁。彭世愁因於後晉天福五年(公元940年)與楚王馬希范共立記事銅柱於會溪坪而著稱於史,是當時湘西著名的土家族酋領,傳說馬希范給彭世愁封了爵位,所以,後人尊稱他為彭公爵主,今酉水河流域的彭姓土家人均視他為開山老祖公。過去,一年一度的祭祀和擺手活動在此舉行,因此,習慣上又把“爵主宮”稱為“擺手堂”。
為什麼重慶酉陽的土家人崇拜湘西的土王呢?原因之一,酉陽自漢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建縣時就在酉水河下游今湖南省永順縣王村(即今芙蓉鎮),屬漢武陵郡轄縣之一,史稱下溪州,後輾轉遷至今址。1962年《湖南省志·地理志》說酉陽縣治在永順縣南部猛洞河與酉水河匯合處的王村,因位於酉水北岸而得名;並說酉陽縣在湖南省境內轄永順、古丈、龍山三縣。這一史實表明酉陽與湘西有著不可分割的內在聯繫,被歷史清晰地打上了“文化同構”的烙印;原因之二,溪州地處酉水河下游,而酉陽的後溪、大溪則地處酉水河中游,藉助酉水這條黃金水道,兩地交往古已有之,故文化滲透與傳承亦為必然;原因之三,清同治《酉陽直隸州總志·地輿志·山川》載:“三峿山,在州東一百六十里後溪河上(即酉水河),三峰並峙,蒼翠逼人,為大江里彭、白、田三姓祖山。土人言三姓之祖始入川時,各踞峰下以居……”。由此可見,彭、白、田(土家族大的宗姓)三姓之祖曾由於不可抗拒的原因而被迫遷徙,從酉水河下游逆流而上,到達了酉陽的後溪、大溪一帶繁衍生息,隨著三姓的遷徙,也勢必將這一“土王崇拜”的文化形式帶入酉陽地區。
曾經遍布酉陽全境的各種“三撫廟”、“土王廟”、“爵主宮”是土家人為紀念有德於民的土司王而修建的,也是土家人進行“土王崇拜”和“擺手祭祖”的主要場所,這種每年必須舉行的祭祀活動在土家地區保存了相當長的時間,直到宗族制度的引入和強制“儒化教育”的實施,才從根本上動搖了她的根基並逐步取而帶之。這一時期,新建的土家族強宗大姓的宗祠如雨後春筍,而作為土家原生文化載體的“三撫廟、”土王廟“、”爵主宮“等古建築卻迅速消失,幾乎喪失殆盡,在此前提下,長潭”爵主宮“(複合體)的出現就更具有特殊的意義,她既是一種民族文化的”殘存“,更是一種生存與適應的變異。換言之,既適應了統治文化的整合,又頑強地保存了自己,這反映了土家文化的延續和發展的道路是十分曲折的。

基本特性

民俗文化

在漫長的歷史進程中,土家先民依靠集體的勞動和智慧,戰勝並改造自然,在不斷創造物質文明的同時也創造了土家擺手舞這一民族文化瑰寶,它是土家先民對事物認識的直接抒發,是古代樸素唯物主義的藝術體現,可謂情真意切,感人至深。擺手舞自產生以來就與土家人的生產生活密不可分,積極地發揮了潛移默化的文化功能,在土家文化的發展和延續中起到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其功能的發揮主要體現在它內在的原生性、祭祀性、民族性和民眾性。

原生態

原生性是土家擺手舞產生的地域特徵的原始特性,是區別於”引入文化“和其他民間舞蹈的重要依據。無論是古代巴人最先創造的”巴渝舞“、”軍前舞“,還是土家先民創造和發展的”大擺手“、”小擺手”,都是武陵山區特定的產物,具有“土生土長”的特性。它是土家先民在認識自然、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實踐活動中,對人類的某些生存行為、民族歷史、古代戰爭、生產生活的形象總結,充分地表現了土家民族的文化傳統、心理素質和審美情趣。

祭祀先祖

土家先民經歷了從“圖騰崇拜”到“祖先崇拜”到“土王崇拜”和“土老司崇拜”的歷史過程,這幾種主要的崇拜形式構成了土家文化的基本架構。作為廩君即虎巴後裔的土家人,因“廩君死,魂魄世為白虎”之故,最先產生了血祭白虎圖騰的崇拜形式,所謂血祭即人祭,這是一種古老而殘酷的崇拜形式,隨著社會的進步而被“祖先崇拜”形式所替代;對“八部大王”的崇拜是“祖先崇拜”的主要內容。“八部大王”又稱“八部大神”,傳說是靠喝虎奶長大的八個神人,他們的名字分別為:熬潮河舍、西梯佬、西河佬、里都、蘇都、那烏米、攏此也所也沖、接也會也那飛列也。酉陽縣酉酬鎮的巴柯村建有“八部大王廟”,現仍存“八部大王之位”殘碑一塊。由於他們神力無邊,戰功顯赫,有德於民,成為土家族崇拜的遠古祖先;“土王崇拜”是在土司制度實行以後才產生的一種崇拜形式,均以姓氏為紐帶,具有明顯的宗族色彩。“土老司崇拜”是“土王崇拜”的又一形式。土老司,土家語稱為“梯瑪”,是土家人信奉的本民族“巫師”。土家人把“梯瑪”看成是人神合一的統一體,在原始落後的社會環境下,特別是在土司制度時期,“梯瑪”是土家人看得見摸得著的崇拜對象。他頭戴鳳冠高帽,身穿八幅羅裙,運用八寶銅鈴、牛角、司刀、卦子、令牌等法器,從事“搖寶寶“、”還牛菩薩願“等法事,主持大型祭祖和擺手舞活動,以”梯瑪跳神“的形式替人消災除病,祈求吉祥。”梯瑪“是土家先民進行”圖騰崇拜“、”祖先崇拜“和”土王崇拜“的組織者、指揮者和具體實施者,作為土家文化模式的主要角色,”梯瑪“在婚喪嫁娶、擺手祭祖、敬神驅邪、治病消災、祈求幸福吉祥等社會活動中,承擔著重要的社會職能。在土家地區”梯瑪“享有崇高的社會地位,甚至土司們也敬畏幾分。
酉陽地處古代五溪之首的酉溪地帶,屬土司統治時”九溪十八峒“原始部落。自上古時期就”巫風盛行“,古籍所載昔日這裡”言語侏俚“、”連腰踏蹄“、”喜鬼尚巫“,故酉陽州志有”土人面對篝火歌舞膜拜以祀神“的記載。毋庸諱言,在擺手舞的形式和內容中,都具有十分突出的”巫文化“色彩。”巫“的產生具有極其複雜的社會原因,它是伴隨著人類對事物的模糊認識而產生的一種文化現象,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這一文化現象在中原地區逐步消失,卻在相對落後的武陵山區得以長期保存並滲透於各種文化形態之中。
土家先民在進行”圖騰崇拜“、”祖先崇拜“、”土王崇拜“和擺手舞祭祖等活動中,都強烈地表現出了對先祖的祭祀和崇拜之情。無論是擺手祭祀歌,還是擺手舞本身都貫穿著祈求神靈庇護和祭祀先祖的主題。土家人用這種歌舞的形式來實現”娛神“和自娛的目的。

民族

土家族聚居地多有江河亦不例外,渝東南有烏江和酉水,鄂西南有清江和酉水,湘西北有酉水和沅江,黔東北有烏江等。古老的文化河流承載著古老的民族文化,蜿蜒於武陵山谷”行千二百里“(《漢書?地理志》)的酉水河被譽為”土家文化的搖籃“,把地處酉水河中游地帶的酉陽與上游的鄂西和下游的湘西連成一片,形成了山同脈、水同源、民同俗的格局。原始擺手舞中所展現的”圍山狩獵“、”捕魚撈蝦“的場景,世居在酉水河畔的土家人,背靠武陵山,面向酉水河,出門是山、開門見山、開口唱山,揮之不去山水情結。

民眾

作為民族民間文化藝術形式的土家擺手舞與土家人的生產生活習習相關,因為土家人最熟知自己的生活和歷史,這也是一種”勞者歌其事,飢者歌其食“的創作,它客觀而直接地表現了土家人的勞動和生活。這種為人民民眾所喜聞樂見的民族文化形式,成為人們在祭祀、收穫、節日和婚喪嫁娶等重大活動中傳達感情、表達願望和了解民族歷史、學習生產生活技能的一種方式,具有極強的實用性和民眾性。

藝術特色

酉陽土家擺手舞植根於武陵腹地、酉水之濱這片深深的沃土,賦有靈性的黃天厚土孕育了這一燦爛的民族文化。它是發自內心的真實情感流露,感情深刻而真摯,藝術表現鮮活而生動,經過千百年的流傳和加工,成為極其精美的優秀敘事詩篇,具有極強的藝術感染力。
質樸、厚重之美
酉陽土家擺手舞無論是形式還是內容都十分古樸,所反映的內容涉及土家人生活的方方面面,宏大而又精細。從形式上看,因舉辦時間、舉辦地點和祭祀主體的不同,又分為”大擺手“形式和”小擺手”形式。“大擺手”一般為“三年兩頭擺”,地點大多在“大擺手堂”或“八部大王廟”舉行,祭祀主體主要是“八部大王”,舉行“大擺手”時,在擺手壩的中央設定丈余高的“龍鳳大旗”,以示感謝“龍哺乳、鳳羽溫”之恩,還要在擺手場的四周插上許多旗幡,以此烘托和營造莊嚴、肅穆的氛圍。歷史上,“大擺手堂”都是分地域設定,屆時不分州、縣,四鄉八寨的土家人均匯集到“大擺手堂”前,參加這一民族盛會。而“小壁手“則是以村寨或姓氏為單位每年都舉行的祭祀活動,一般在”土王廟“或”爵主宮“進行,祭祀主體主要是”冉、楊、田“或”彭、田、向“等三姓土司和歷代先祖。相對於”大擺手“而言,這一形式更為實用、方便。這兩種形式都反映了土家先民用”一年一小擺,兩年一大擺”的祭祀活動來表達對神靈的祈求和先祖的崇敬;從內容上看,“大擺手”主要表現人類起源、神話傳說、古代戰爭等宏大場面,表演時手持長矛或齊眉短棍,身披“西蘭卡普”,以錦代甲,其舞姿剽悍、勁勇,在中途還要穿插表演更為原始古老的土家族“茅古斯”舞,在“茅古斯”表演中除了有神話傳說、祭山狩獵等主題外,還突出地表現了土家先民的“生殖崇拜”的文化現象,即“男根”崇拜。“小壁手“則主要表現民族遷徙和生產生活畫面等,舞姿輕柔而細膩,表演時很少運用道具,也不受服飾限制,但所反映的內容十分細緻,如:栽秧、薅草、打蚊子、抖屹蚤、牛擦背、打糍粑等等。質樸的表演形式和厚重的表演內容構成了酉陽土家擺手舞極其深遂的民族文化內涵,表現了土家人對先祖的崇敬和熱愛生活、戰勝自然、祈求五穀豐登的樸素信念。
歌舞樂結合、自然之美
原始擺手舞中既有歌、又有舞,還有打擊樂的伴奏,三者渾然一體,互為補充,自然流暢。
《擺手歌》的演唱分為兩種形式:一種由土老司演唱,歌詞內容大多為祭祀先祖、民族歷史和遷徙故事等,一般安排在擺手舞進行之前演唱。如流傳在酉陽縣下寨村一帶的以反映民族遷徙為主要內容的原始擺手舞,最先就要演唱《古根歌》,歌中唱到:”講古根來唱古根,講起土家有原因,想起土家過去事,土家人喲淚淋淋。……為了感謝先祖恩,土家人呀唱古根,山寨修建土王廟,擺腳擺手進廟庭……“這不僅表現出了濃郁的祭祀色彩,還回答了為什麼要跳擺手舞的由來;另一種是由表演者自己演唱,歌詞大多反映生產生活情景,一般穿插在擺手舞中進行。如流傳在酉陽縣可大鄉、後溪鎮一帶的以表現農事勞作為主要內容的原始擺手舞,就要用土家語演唱《農事歌》,歌中唱到:”利古嘛寫昔岔也,私里子媚結嘎也……“,其漢語意為:”秧子嘛栽得好,大米飯吃得飽“,同時還要穿插土家語對白,其形態十分原始古樸。而原始擺手舞中的純打擊樂伴奏形式則是擺手舞的又一特色,拌奏樂器為大鼓和土製大鑼,聲音渾厚、低沉,氣氛莊嚴、肅穆。
動作誇張、粗拙原始之美
酉陽土家擺手舞在情感的表達上十分自然、真摯,既追求生活的真實,也表現藝術的真實,土家先民從生產生活的具體形態中抽象出許許多多細小而又具有某種象徵意義的原始動律,它直接反映了土家人的心理素質和審美情趣,是歷代土家人對生產生活的形象概括和真實情感的升華,情緒自然樸實,感人至深。
酉陽土家擺手舞的基本動作都從不同的層面上表現了生活真實與藝術真實的有機結合,例如:手腳同邊的”單擺“、”雙擺“、”迴旋擺“等動作,正是適應肩挑背磨和行走山澗小道的土家先民對真實生活的藝術誇張,或者說是在強烈的生態壓力面前所表現出的樂觀主義精神和浪漫主義色彩;又如:”抖疙蚤“、”叫花子烤火“等動作,形態十分醜陋,但它卻反映了土家先民在遷徙途中的辛酸和苦難,時刻教育後人不要忘記民族的歷史;再如:”磨鷹閃翅“(即岩鷹)等動作,是土家先民對盤旋和翱翔在武陵上空的岩鷹的原始摹仿,它反映了土家族人民渴望展翅飛翔和衝出大山、搏擊藍天的美好願望。
挖掘推廣
自酉陽土家族苗族自治縣成立以來,酉陽縣委、縣政府將土家擺手舞這一寶貴的民族文化遺產提煉、升華和普及,推出了集觀賞性與普及性於一體的廣場壁手舞和相關舞蹈精品,使酉陽廣場擺手舞成為一個極具民族特色的民眾性廣場舞蹈。
1956年,從事民族事務工作的著名教授潘光旦先生,從北京來酉陽考察時, 被蘊藏在這片神奇土地上豐富多采的土家文化深深吸引住了。他建議地方政府應該儘快組織專業隊伍,儘快搶救,挖掘、蒐集、整理這一批寶貴的民族文化財富。酉陽曆屆縣委、縣政府領導將收集整理工作列入了重要的議事日程,1982年初開始對蘊藏在本縣境內的各種民族民間文化藝術門類,特別是對酉陽土家擺手舞的原始資料進行了全面的普查、摸底和採風工作。1984年,根據國家文化部《關於收集、整理民族民間舞蹈集成的通知》精神,酉陽土家擺手舞被作為重點收入集成。1993年,縣委、縣政府邀請四川省成都市歌舞劇院副院長、國家一級編導張瑜冰,四川省舞蹈家協會常務理事琚渝安,成都市歌舞劇院曲作家陳大德三同志,以酉陽的民族民間文化藝術為基礎創作素材,編創了土家族特色濃郁大型樂舞《擺手祭》,並推出了酉陽第一套廣場壁手舞。1994年,《擺手祭》在四川省第二屆少數民族藝術節上摘取“特別獎”,第一次唱響了酉陽土家擺手舞這一民族文化品牌。此後,酉陽在土家擺手舞的提煉工作中,不斷推出新的文藝精品。1998年,以酉陽原始擺手舞動作“岩鷹展翅”為基本素材創作了舞蹈《岩鷹頌》;1996年由魯小伯同志根據“打繞棺”和擺手舞打擊樂為基本素材而創作的土家族吹打樂《歡樂的畢茲卡》在重慶市首屆民間吹打樂比賽榮獲二等獎;1999年又推出《酉陽廣場擺手舞》加快了擺手舞的推廣和普及。2001年3月,酉陽被重慶市人民政府命名為”擺手舞之鄉“。 1999年,由酉陽縣編排的土家擺手舞,代表重慶市赴香港參加國際旅遊節展示,受到香港同胞和海外人士的青睞,同年,還赴北京參加了全國第七屆少數民族運動會表演項目的比賽並榮獲銅牌獎;重慶電視台、上海東方電視台、中央電視台、香港鳳凰衛視台《走進生活》、《魅力12》、《文藝天地》等欄目多次赴酉陽拍攝擺手舞專題節目和人物專訪,並將酉陽擺手舞在1998年重慶電視台與香港鳳凰衛視聯合舉辦的春節聯歡晚會上播出;2001年10月3日,原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李鵬同志回酉陽看望老區人民時,在城北桃花源廣場與各族民眾同跳酉陽土家擺手舞,後欣然題詞:”酉陽——土家擺手舞之鄉“。在2002年5月,文化部把酉陽命名為”中國民間藝術之鄉(擺手舞)“。2008年6月7日國務院把酉陽土家擺手舞列為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 如今酉陽土家擺手舞的普及工作已深入千家萬戶,普及率達80%以上,民眾文化、廣場文化活動蓬勃開展,民族文化保護意識得到加強,為促進”三個文明“建設和推動縣域經濟發展,起到了積極的促進作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