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匯彩亭會

三匯彩亭會

三匯彩亭會是每年農曆3月16—18日在街道或廣場進行表演的地方傳統民俗文化活動。其藝術表演形式,造型巧妙奇特、堪稱中華一絕。形成於清初,盛於清朝中後期至民國年間。彩亭會以抬彩亭、祭拜“三聖娘娘”、看彩亭為主要內容,連續三天,規模宏大,熱鬧非凡,賽似過年。多次參加省、市重大文化活動公演。三匯彩亭會傾注著當地勞動人民的樸素情感並以其獨特的藝術思維,濃厚的生活氣息,煥發出現代中國傳統文化的獨特光彩。

2008年6月7日,三匯彩亭會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三匯彩亭會
  • 類別:民俗
  • 流行地區:四川省
  • 起源時間:清朝
  • 申報地區:四川省渠縣
  • 批准時間:2008年6月7日
  • 遺產編號:Ⅹ-104
歷史淵源,民俗傳說,表演形式,節目內容,民俗特色,發展現狀,

歷史淵源

追本溯源,彩亭藝術最初源於漢代“百戲”中的“尋橦”。“百戲”是古代樂舞雜技表演的總稱,秦代稱“百戲”,漢代稱“角角氐戲”,南北朝稱“散樂”,唐代稱“戴竿”。“百戲”包括扛鼎、尋橦、吞刀、吐火等。其中,“尋橦”屬高竿雜技,表演者在竿上進行造型表演,應當說是彩亭藝術的萌芽。
三匯彩亭會
到了宋代,“尋橦”變成“高台社火”。表演者站在木箱上,由力夫抬著木箱行進,伴著高蹺、旱船、竹馬、秧歌、舞龍、舞獅、大頭寶寶等,表演場地由固定位置變成移動空間。觀眾隨著木箱移動而移動,場面異常熱烈。通常情況下,一個高台一個造型,多取材於一些歷史故事。“輕薄行歌走,真狂社舞呈”(范成大《上元紀吳中節物俳諧體三十二韻》),以滑稽取笑贏得觀眾。
元代,樂舞與雜技分流,“百戲”的概念已經過時。由“抬箱”變著“抬閣”,一是層數有所增加,二是由成人造型變為兒童造型,三是各層中有一鐵桿貫穿。到了明代,“抬閣”盛行於行香走會之中。祟楨五年七月,為了祈雨,組成“抬閣”遊行,這時的“抬閣”與今天的抬亭子大同小異。
至清代,“抬閣”已進入鼎盛時期,“抬閣”的扎法和表演方式也有所變化。同一時期,還出現了“重閣”,表演的方式則是另一番情景。張漢載在《天津楊柳青小志》中如此描述:“會中三有重閣者,人之上飾一人至二人,故曰重也。其法以鐵捆長三尺余者,縛於肩背上,螬縛坐小兒八、九歲瘦而慧者,飾為美女形,隱其鐵捆,化妝著一假手托茶盤蓋碗,美女翹足鳳鞋而其上,婆婆團扇以舞也。或立於鳥籠鉤上,或立於琶弘於軸上,其衣飾裝輾之美秀奢麗,為各方所不及。”
三匯彩亭會形成於清初,盛於清朝中後期至民國年間。彩亭是彩亭會最突出的文化藝術表演形式,在約4平方米的平台上,豎立一根鐵桿,桿上支架橫伸斜展,將從戲文或生活中提煉的人物、情節層疊3—5層,高8—10米,“四人舁之以行,游曳大街,遊樂碼頭”,亭子閃閃悠悠,似墜非墜,觀眾牽魂撩魄,驚嘆不已,凸顯了“高、驚、險、奇、巧”的藝術特色。伴隨彩亭表演的還有10多種民間文藝。彩亭會期間,“男女游觀,填街塞巷,鄰封士女不遠數百里爭赴盛會,殆有舉國若狂之概。”
三匯彩亭會
三匯鎮地處四川東部華鎣山北段西側,跨州河、巴河、渠江,形成三江六碼頭,交通發達,物產豐富,商賈雲集,經濟活躍,形成了彩亭會產生髮展的特殊地理環境。彩亭的產生可追溯到漢代“百戲”中的高竿技藝“尋橦”,渠縣漢闕石刻有生動的描繪,到了唐代“尋橦”從雜技中分流成為“高台社火”,其主要特點是用綁紮在高台上的人物造型來表現主題。至明代,發展為“行香走會”,其主要內容就是“抬閣”,抬閣與今天的彩亭已無二樣。至清代,三匯有了亭子會,主要由居民自由組織舉辦。三匯的亭子會與當地獨特文化現象密切相連,抬彩亭首先抬“三聖娘娘”敬神娛神,祈子攘災,到民國初年,彩亭會主要由商會、行幫、禮社組織舉辦,彩亭內容既承續傳統,又與現實生活結合起來,有了反映時代精神風貌的主題內容。

民俗傳說

三匯解放前有廟會10餘個,最有名的數“三月十八”的“土祖廟會”(土祖廟現位於三匯農樂林場辦公地),“三月十八”是“地母娘娘”的生日。據傳,“地母娘娘”原是歷朝歷代封建統治者的祭祀對象,而三匯土祖廟裡原敬奉的是“送子娘娘”、“痘母娘娘”、“麻母娘娘”(民間俗稱“三聖娘娘”),也就是“地母娘娘”的化身。
三匯彩亭會
清初,三匯地區麻疹發病率占小兒總數的84%,死亡率占發病人數的70%。按封建觀念,“不孝有三,無後為大”。在平民百姓的心中,最關心自己的後代繁衍和兒孫能否順利通過麻、痘兩關,因此人們特別敬奉“三聖娘娘”。
為此,人們或敬香蠟、酒肉,或敬紅綢、衣袍,祈求“送子娘娘”賜予男孩,“痘母娘娘”、“麻母娘娘”消災免難,並爭相送小孩著戲裝上亭台,而且要連續三年,為的是逗“三聖娘娘”喜歡,圖“細娃兒”好帶。因此,每年“三月十八日”,“三聖娘娘”廟會期間三匯都要扎亭子,敬獻“三聖娘娘”。

表演形式

彩亭將戲文中的動人場面濃縮在一個平台上,或者將故事中的主要人物、背景分層扎在置於台中而有七、八米高的鐵桿、鐵環上,構思巧妙,造型奇特,色彩絢麗,工藝精湛,獨具特色,堪稱中華一絕。彩亭,它以造型為主,亦有繪畫、音樂、文學、鐵工、木工、刺繡、縫紉、數學、力學等多項藝術內容和知識技能的綜合反映,是民眾性的集體創作。近幾年來,三匯彩亭會,既注意繼承和弘揚具有悠久歷史傳統的傳統民俗藝術形式,又注重表現社會主義新人、新事、新思想和優良的道德風尚,把中國女排奪冠,計畫生育、老中青少勇攀高峰等內容生動地融了進去,既具傳統色彩,又富時代精神,使彩亭會更加增輝添彩。
三匯彩亭會
在川東北這個千年古鎮,數萬民眾從四面八方蜂擁至,爭相一睹難得一見的三匯彩亭。在歡快的耍鑼聲中,車車燈、獅舞、抬總爺、踩高蹺等表演之後,四台分別名為《船舟借傘》、《火焰山》、《寒江關》、《走基層》的彩亭驚艷亮相於世人眼前。四台彩亭高約8米,由幾名腳夫齊步慢走抬著沿道巡演,彩亭上的飾演的人物閃閃悠悠、似墜非墜,讓觀眾提心弔膽、驚訝萬分。在名為《火焰山》的彩亭鐵環上,塗脂抹粉、著上戲裝的鐵扇公主婷婷玉立,花翎鳳冠,衣袍如帆,珠光閃爍,煞是好看。美猴王居中,不時在兩個鐵環間翻著筋斗,似斜非墜,險中出奇。牛魔王在底座上面,左右小妖各一,其頭頂斜撐一柄芭蕉扇,扇角層疊“8”字形的鐵環。《船舟借傘》、《火焰山》、《寒江關》分別從古典小說《白蛇傳》、《西遊記》、《楊家將》中的情節和人物中取意而來,《走基層》則反映了渠縣黨員幹部踐行民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的生動畫面。除了這四台高亭外,還有《豆母娘娘》、《麻母娘娘》、《送子娘娘》三台矮亭。為傳承創新彩亭藝術,在彩亭的設計創意上注重了傳統與創新相結合,在表演內容和形式上融入了時代元素。
三匯彩亭會
三匯彩亭會
三匯彩亭會以亭子造型和表演為主要內容,融鐵工、木工、刺繡、縫紉、建築於一體,匯文學、繪畫、雕刻、力學於一爐,結構巧妙,造型奇特,色彩絢麗,工藝精湛,凸顯了“高、驚、險、奇、巧”的藝術特色,是川東地區民間藝術瑰寶。

節目內容

宋代以來,“高台社火”的節目多取材於一些歷史故事,比如《鴻門宴》、《船舟借傘》等。
到了元明清時期,“抬閣”的節目內容有神話故事中的人物,如觀音、十八羅漢、姜太公等,也有雜劇片斷,如《楚霸王》、《單刀會》、《八仙慶壽》等。
解放後,三匯彩亭既繼承了傳統的《火焰山》、《三打白骨精》、《八仙過海》、《嫦娥奔月》等節目,也創造了反映現代戲劇人物的《劉胡蘭》、《白毛女》和再現現實生活的《體壇群英》、《文明新風》等節目。
三匯彩亭會

民俗特色

縱觀全國彩亭(有的叫“抬閣”、有的叫“飄色”),唯三匯彩亭構思巧妙,造型獨特,可重四到五層,其餘均為1至2層,因其每支第二層或第三層都要顯彩,故名“三匯彩亭”。
至上世紀八十年代,三匯彩亭日益鼎盛。每年農曆3月16至18日,為三匯鎮的亭子會期。這三天,“高綴彩亭,四人舁之招搖過市”(渠縣誌),俗稱“抬亭子”。彩亭會期間,“男女游觀,填街塞巷,鄰封士女不遠數百里爭赴盛會,殆有舉國若狂之概”。
在約4平方米的平台上,豎立一根鐵桿,桿上支架橫伸斜展,將從戲文或生活中提煉的人物、情節層疊3至5層,高8至10米,“四人舁之以行,游曳大街,遊樂碼頭”,亭子閃閃悠悠,似墜非墜,觀眾牽魂撩魄,驚嘆不已,凸顯了“高、驚、險、奇、巧”的藝術特色。
三匯彩亭會
“三匯彩亭會”在全國屬獨一無二的民間藝術,它融鐵工、木工、刺繡、縫紉、建築於一體,匯文學、繪畫、雕刻、力學於一爐,結構精緻奇巧,色彩瑰麗,工藝精湛,被譽為川東北地區民間文化藝術瑰寶。

發展現狀

1949年後,三匯彩亭會煥發時代風采,形成政府、民間團體主辦的格局,成為促進當地經濟、文化發展的傳統民間主要文化活動。三匯彩亭會在當地和鄰近縣市深入人心,在該區域傳統民間文化藝術活動中占重要地位,它是世代三匯人民智慧的結晶,具有很高的學術價值和實用價值。
三匯彩亭會
三匯彩亭曾多次赴縣、市、省大型文化藝術盛會或物資貿易會表演,大眾傳媒為宣傳報導,三匯彩亭會已成為當地和相鄰區域經濟文化發展的品牌。
陳清安是三匯彩亭第八代傳承人。
三匯鎮2008年被國務院批准、文化部命名為“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由於種種原因,“三匯彩亭會”在1992年後一直停辦。為宣傳保護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達州民間優秀文化,踐行黨的民眾路線,把傳統文化送到民眾家門口,時隔22年後,當地黨委、政府克服重重困難,重開“彩亭盛宴”,為當地民眾奉上了一場精美文化大餐和視覺盛宴。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