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巴羅薩計畫(巴巴羅薩行動)

巴巴羅薩計畫(二戰間德國對蘇聯的侵略戰爭計畫)

巴巴羅薩行動一般指本詞條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巴巴羅薩計畫是納粹德國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發起侵蘇行動的代號。發生於1941年6月—1942年1月蘇聯及東歐地區,該計畫由時任德國陸軍總參謀部第1軍需部長保盧斯起草和指導,1940年8月底制定完畢。原名為“奧托計畫”,後於1940年12月改為“巴巴羅薩”。

基本介紹

  • 名稱:巴巴羅薩計畫
  • 地點:蘇聯及東歐地區
  • 時間:1941年6月—1942年1月
  • 參戰方:蘇聯,德國及其附庸國
  • 結果:德國計畫失敗
  • 參戰方兵力:軸心國 5500000人
    蘇聯 2900000人
  • 傷亡情況:蘇軍 約300萬人傷亡
    德軍 約130萬人傷亡
  • 主要指揮官弗朗茨·哈爾德格奧爾吉·朱可夫古德里安曼施坦因
  • 作用:拉開了蘇德戰爭的序幕
  • 英文名稱:Operation Barbarossa
  • 德文名稱:Barbarossa - plan
戰役背景,德國背景,蘇聯背景,戰役過程,戰役結果,戰役評價,概述,低估蘇聯的潛力,後勤計畫的缺陷,氣候,

戰役背景

德國背景

1940年夏,希特勒在取得對法國的戰爭勝利後,進攻蘇聯的議案又提上日程。希特勒進攻蘇聯的想法由來已久。早在20年代,他在自傳《我的奮鬥》一書中他清楚表示德國人民必須追求所謂的“生存空間”—亦即土地和原料,而這個生存空間應該能在東歐找到。納粹的政策指定了,俄羅斯和其他斯拉夫民族的人應該加以殺害、驅逐出境、或奴役之,因為他們認為這些都屬於下等民族,而那些土地應該讓給德國人民居住。計畫中這些地區的都市人口會經由饑荒加以徹底滅絕,以剩餘的農產品養活德國人,並改由德國人居住,儘管希特勒也說德國會與那些願意支持他們的俄國人“一同合作”。德國的意識形態理論家阿爾弗雷德·羅森堡認為斯拉夫民族也是屬於雅利安人,提出建議應該將攻克的蘇聯領土依照以下形式劃分行政區:
奧斯蘭(Ostland)──波羅的海國家白俄羅斯
烏克蘭──烏克蘭和鄰近疆土
高加索──南俄和高加索地帶
土耳其斯坦──中亞國家領土
在德國和蘇聯於1939年聯手侵吞波蘭之前,兩國便簽訂了《莫洛托夫里賓特洛甫條約》。表面上這是一個互不侵犯的條約,藉由分割波蘭等國家來劃分德蘇兩國的邊界,在條約中波羅的海三國乃至芬蘭被劃分為蘇聯的“影響範圍”,這個條約震驚了全世界,因為兩國長期以來一直對彼此抱持敵意,而且兩國的意識形態也完全相反。由於這項條約,納粹德國和蘇聯之間展開了大量的外交關係和貿易,蘇聯提供石油和原料給德國,而德國則提供高科技給蘇聯。儘管這項條約的簽訂,兩國仍然對彼此的一舉一動抱持強烈猜疑心,不久後這段短暫的和平關係便以戰爭的徹底爆發告終。
希特勒一直希望攻克西俄以剝削當地的斯拉夫人。因此他簽訂這項條約只是為了短暫的方便。再加上希特勒和史達林兩人都對攻克領土抱有極大野心,而雙方的意識形態差距則導致最終的衝突爆發。史達林在國際上的惡劣名譽給了納粹德國進攻蘇聯的理由,同時也增加了德國對於勝利的信心。
在1930年代後期,史達林在大清洗里殺害和囚禁了數百萬計的人民,包括大量具備經驗和能力的紅軍軍官和戰略家,導致紅軍的戰力和領導力大為衰退。納粹也不斷的宣傳蘇聯政權的殘暴,並且瞄準斯拉夫民族作為主要宣傳對象。
三國同盟條約的簽訂是導致蘇德分裂的最後因素。在德國於義大利和日本簽訂條約之後,蘇聯也表示希望成為軸心國的一部分。在經過兩天於1940年11月12—14日在柏林的商議後,德國正式向蘇聯提出了加入軸心國的條件,而蘇聯則在11月25日提出了一份修正的版本,然而從此德國沒有再進行回復。隨著蘇聯加入軸心國的前景越來越小,兩國在東歐的利益衝突也日漸明顯,儘管他們在1941年1月還會針對邊界和貿易上做出一次小的協定,然而戰爭已經不可避免。
史達林的名聲使得納粹德國在發動這場戰爭上獲得了某些正當性,而且也讓希特勒對德軍的勝利有相當信心。史達林在大清洗中殺害了無數紅軍的基層和資深軍官,導致紅軍整體的脆弱和無能。在針對斯拉夫人進行的宣傳上德國一直強調蘇聯政權的殘暴,同時也宣傳紅軍正在準備攻擊德國,並主張他們先行的攻擊只不過是先發制人的舉動罷了。
巴巴羅薩作戰主要是希特勒自己所構思的。一些軍事和外交人員也曾勸告希特勒,應該先解決大英帝國後才開闢對蘇戰場較為妥當,但大多數德軍的參謀幕僚都同意這場侵略應該在某個必要的時間點發起。希特勒的決策通常與德軍將領的建議相反,但直到那時為止,德軍在希特勒的戰略下已經達成了一連串原本被認為不可能達成的輝煌勝利,希特勒也自認為是政治和軍事上的天才。在那段時間裡,希特勒的驕傲和大膽、加上德軍的精良訓練,在不費多少功夫下便贏得了萊茵河奧地利捷克蘇台德地區,接著又攻下波蘭、丹麥挪威,每場戰役幾乎都順暢無阻。接著他又迅速經由馬奇諾防線北方的盧森堡進攻法國,以包圍戰術殲滅了大規模的同盟國部隊,並繼續向南進攻直到瑞士邊界。
北邊遭受包圍的同盟國部隊最後經由敦刻爾克撤離,英軍被徹底逐出法國,但英國依靠著其海軍和空軍的優勢而免受侵占。在無法逼使英國投降、同時也缺乏海軍和戰略轟炸部隊的情況下,希特勒遂決定將目標轉往東方。他相信只要蘇聯被擊垮了,英國也不可能再支撐下去。希特勒對他在西歐的驚人勝利感到自負,同時紅軍在1939—1940年間侵占芬蘭未遂的冬季戰爭也向全世界顯現了當時紅軍內部的腐化和戰力低落。希特勒認為蘇聯內部已經腐敗,只要數個月便能取得勝利,也因此不需準備冬季的配備,這在後來成為德軍受挫的主因之一:
納粹的整個政策都是為了依照地緣政治學的生存空間概念徹底摧毀蘇聯的政治實體,以替未來的“雅利安”世代準備發展的環境。在1940年的春季,德國戰爭機器的資源缺乏問題開始越來越嚴重,而德國與蘇聯在巴爾幹半島的利益衝突也開始浮現,這使得侵略蘇聯逐漸成為希特勒唯一的未來途徑,儘管德軍將領們也曾跟希特勒說過,占領整個俄羅斯西半部對於德國戰爭機器運作來說是利大於弊。
希特勒預估攻占蘇聯會有以下好處:
當蘇聯被擊敗後,解除動員的大量士兵便能補充德國產業界的勞工短缺現象。
烏克蘭可以提供大量便宜的食品。
占領蘇聯將可以擁有大量的奴隸勞動力,將能大為改善德國在地緣戰略上的處境。
擊敗蘇聯將能進一步孤立大英帝國。
德國的戰爭機器非常需要更多石油,而只有在攻占蘇聯的巴庫產油區後才能達成此目標。
希特勒在1940年12月5日收到了德軍對入侵蘇聯的計畫,並且全部批准,預期在1941年5月開始進行。在12月18日希特勒簽下了“21號指導”,要德軍最高統帥部準備“快速的擊倒蘇聯”,並且制定侵略的預定時間為1941年5月15日。巴巴羅薩計畫假設的是德國國防軍可以在短期間內消滅紅軍道加瓦河第聶伯河以西的大多數步兵師,事後證明儘管德軍的確消滅了原先在此地區的蘇聯紅軍數量,蘇聯紅軍不斷從後方增援的雄厚兵力導致了這種假設的失敗。
巴巴羅薩計畫巴巴羅薩計畫
為了準備發起攻擊,希特勒將3206000人調遣至德蘇邊界,多次派遣偵察飛機潛入蘇聯領空勘查,同時也在東線儲備了大量的軍事物資。到了1941年2月德軍已在羅馬尼亞—蘇聯邊界部屬了680,000人。即使進行了如此龐大的準備過程,蘇聯依然沒有預料到德軍的意圖,在戰爭爆發時完全措手不及。這主要是因為史達林堅信第三帝國不可能在《莫洛托夫—里賓特洛甫條約》簽訂不到兩年內便發起攻擊,他也堅信德國會等到拿下英國後才會開闢新的戰場。儘管蘇聯情報部門已經多次發出戰爭逼近的警告,史達林依然拒絕改變心意,認為這是英國故意設計要讓蘇聯和德國開戰的假情報。
德國政府也助長了這種騙局,向史達林透露德軍的調動只是為了遠離英國轟炸機的航程。德國甚至向蘇聯解釋他們故意要讓英國以為他們正準備進攻蘇聯,而事實上他們正在準備進攻蘇聯的軍隊和物資。因此,直到戰爭爆發前史達林都沒有認真準備應付德軍的可能入侵。應該注意到的是,潛伏德國的共產主義間諜理察·佐爾格在戰爭爆發前便已向史達林透露準確的進攻發起日期,但這項情報也沒有獲得重視。德國還在1941年4月發起了一連串佯裝進攻英國的作戰,假裝正在挪威聚集部隊。這些行動配合了大張旗鼓的海軍艦隻聚集、飛行勘測、和演習行動,並且還故意透露虛構的入侵計畫細節。
同時期德軍軍事計畫人員開始研究拿破崙在侵略俄羅斯戰爭中的失敗,他們推估蘇聯紅軍無法在侵略開始後大規模的向俄羅斯內地撤退,因為他們認為史達林無法在政治上和軍事補給上拋棄波羅的海國家、烏克蘭等地。
但在侵略蘇聯的計畫和主要目標的設計上,希特勒則與國防軍最高統帥部以及許多高階將領意見分歧,最高統帥部認為應該直接攻往莫斯科,而希特勒則認為應該先奪取烏克蘭和波羅的海地區的豐富資源後才轉向莫斯科。希特勒認為莫斯科是“不重要的”,他認為重點應該在於消滅莫斯科以西的紅軍主力。但由於義大利在希臘的失敗,德軍被迫於1941年4月6日發動巴爾幹戰役,以救援義大利,6月1日,德軍攻占希臘全境,但巴巴羅薩計畫被迫延遲了一個多月,這導致了德軍未能在俄國嚴寒到來之前占領莫斯科,最終輸掉了德蘇戰爭。但是要注意的是,希臘戰役於4月30號結束,從時間上來看相隔了近兩個月,據當時德軍的重組能力,傷亡可以有效補充。在對比三個集團軍群及對希臘作戰的部隊後,發現只有第30軍的第129、第162、第256步兵師可能同時參與了兩次作戰(其實還是不準確,因為在巴巴羅薩的30軍和希臘的30軍軍長並不是同一個人,但這也可能是調職導致);但是,第30軍在戰鬥中並未有大幅度減員情況的出現。在1952年,英國內閣辦公室歷史分部的一項科學研究總結巴爾幹戰役沒有影響巴巴羅薩行動的實行, 根據羅伯特·柯奇貝爾說:“將巴巴羅薩作戰的開始日期由5月15日延遲至6月22日的主要原因是那些不完全合乎邏輯的安排,以及之前不正常的潮濕冬季令河流直到晚春仍然泛濫。”由此看來,這個說法並站不住腳。
最後希特勒與高階將領們取得的共識是:將入侵部隊分為三個集團軍群,各自攻占特定的地區和大城市,分為:

蘇聯背景

1940年代初期的蘇聯從各方面來說都是不可小覷的。
蘇聯在1930年代的快速工業化使得工業生產量提升至世界第二,僅次於美國,而與德國並駕齊驅。軍事配備的生產同樣快速增加,在戰爭爆發前經濟已經轉向軍事生產的方向。
在1930年代早期紅軍也發展出一套現代化的作戰理論,並在1936年將其頒布為全軍的作戰原則。
蘇聯從1939年至1941年的軍隊發展
1939年1月1日1941年6月22日1941/1939 %
師級部隊
131.5
316.5
240.7
總人數
2,485,000
5373000
232.4
火炮
55,800
117,600
210.7
坦克
21,100
25,700
121.8
飛機
7,700
18,700
242.8
1941年,在德軍的秘密調度下,蘇德邊界的蘇聯部隊數量已經被德軍所超越。不過在1941年6月當時蘇聯軍隊的總人數高達5百萬人,比德國調派參與巴巴羅薩作戰的地面部隊總人數還多。除此之外,蘇聯大規模的軍事動員使得紅軍的人數一直穩定增加,使蘇聯能夠投入比德國更多的部隊至前線。由於兩方的兵力都變動不定,整體上來說1941年的戰役兩方的兵力是勢均力敵的。
而在一些武器的對比上蘇聯則有許多優勢。在坦克上紅軍的優勢特別明顯,紅軍擁有的坦克總數高達23,204台,其中有12,782台分布在西俄的5個軍區(其中3個直接面對德蘇前線)。而德國國防軍擁有的坦克總數約為5,200台,其中只有3,350台參與了對俄作戰。這使得紅軍與德軍在可用坦克數量上的差距高達4:1。蘇聯還擁有當時世界上處於較先進水平的T-34坦克(然而在對德作戰過程中,真實的損失數據蘇聯官方未給予確切答案),和速度最快的BT-8坦克。蘇聯也擁有壓倒性的火炮數量優勢,122mm的A-19火炮甚至可以說是當時世界上最好的火炮。最先進的蘇聯坦克在開戰期間數量並不多,不過,在1941年的前半年,蘇聯軍事機器所生產的部分的坦克和部分的戰機都已經屬於現代的設計。
然而,德國空軍和陸軍卻有著極為精良的訓練,和正式進攻蘇聯之前在其他戰場的作戰經驗,在質量上的優勢大幅抵銷了蘇聯的數量優勢。而蘇聯方面,大量具備經驗的紅軍軍官和指揮官在大清洗(1935—1938)期間被史達林所殺害,三分之一的紅軍軍官和幾乎全部的高階將領都被處死或流亡至西伯利亞,改以大批具備“政治經驗”卻毫無作戰經驗的軍官替代。五名元帥就有三名遭處決,三分之二的軍團和師指揮官也遭遇相同下場。總共加起來,被處決的紅軍領導人高達了30,000人。這造成了紅軍內部充斥大量年輕而訓練貧乏的軍官;舉例而言,在1941年,紅軍的軍官里有75%尚未任職超過1年。紅軍軍團指揮官的平均年齡比德軍師指揮官的平均年齡少了整整12歲,這些軍官在戰場上往往缺乏積極行動的意願,而且很大一部分根本沒有能力勝任其職位。
大多數蘇聯單位在戰爭爆發時都保持和平時期的狀態,這也可以解釋為何蘇聯空軍的戰機都緊密排列在跑道旁(而非疏散開來),而被德國空軍的轟炸部隊輕易摧毀。蘇聯空軍一直到戰爭爆發前都被禁止攻擊德國的偵查飛機,而任由大量德軍偵查飛機進入蘇聯領空勘測。蘇聯空軍雖然擁有數以千計的戰機,但大多都極為老舊,例如I-15I-16,而先進的機型如米格飛機和拉沃契金則數量稀少。很少戰機擁有無線電,擁有無線電的戰機也極常故障,而缺乏訊息加密的設備則讓德軍得以輕易竊聽。同時蘇聯飛行員的空戰經驗和技術都極為落後。
紅軍部隊的部署相當疏散而且未經準備,部隊之間往往無法互相聯繫,而且也缺乏運輸工具把有效戰力集合起來。雖然紅軍有非常多先進的火炮,但這些火炮很多都沒有配備彈藥。火炮單位同樣缺乏運輸工具而無法迅速部署。坦克單位數量龐大且裝備良好,但卻極為缺乏經驗和後勤支援,維修保養的水平也非常差勁。坦克單位往往被草率的送上戰場,而沒有任何燃油、彈藥、或人員補給的安排。通常在經過一次作戰後坦克便毀壞或報銷了。
在戰前,蘇聯的宣傳機器總是不斷宣傳紅軍的強大,宣稱任何針對蘇聯的侵略都會被輕易擊退。
史達林剛愎自用的個性使他無法接受任何逆耳的屬下建議,加上他對於互不侵犯條約的盲目信心,在1941年初他越來越高估蘇聯的實力。在1941年春季,史達林的情報機關不斷的發出德國即將展開侵略的警告,但都沒有被史達林重視。儘管史達林和其幕僚也意識到攻擊的可能性,但由於史達林對於紅軍實力的迷信,蘇聯決定避免挑釁希特勒。這一連串的錯誤造成的後果是開戰時蘇聯邊界的部隊都沒有進入警戒狀態,甚至在遭受攻擊時也必須先向高層請求許可才準許反擊,雖然蘇聯在4月10日開始實行局部的警戒,但這在德軍攻擊展開時根本沒有發揮作用。史達林也拒絕徹底動員軍隊。
在當時,41%的紅軍基地集中於接近邊界不到200公里的地方,依據紅軍的指令,燃料、裝備、火車等等也大量被囤積在那裡。然而,由於紅軍在戰術理論上進行的草率更動,這些部隊的戰力被大為減弱。原本蘇聯在1938年開始採用的戰術是:以標準的線狀防守戰線緊連其他國家,步兵部隊會在防線上堀壕架構堅強的防禦工事,而坦克則會配合步兵行動以提供支援。
但1940年法國戰役的結果引起極大震撼,當時在世界上規模排名第二的法國陸軍(第一為紅軍),在不到6周內便被德軍徹底擊敗。蘇聯對此結果進行了分析,但分析的資料並不全面,分析結果認為法國的崩潰是因為過度依靠戰線防守而缺乏裝甲部隊支援所造成的。蘇聯決定不再重蹈覆轍,遂取消了堀壕防守的戰術,改採將步兵部隊集中為大規模機動隊伍的戰術。所有的坦克都被集中至31個龐大的機械化軍團,宣稱這樣一來每個軍團都會比德軍的裝甲軍大(不過直到戰爭爆發很少有軍團達成這種規模)。蘇聯所預測的情況是:一旦德國發起攻擊,德軍先鋒的裝甲部隊便會被機械化軍團所切斷和殲滅,接著機械化軍團會和步兵部隊一同殲滅剩餘的德軍步兵。而南方的烏克蘭地區則駐紮了大量的部隊,準備在戰爭爆發後對德軍進行戰略包圍:在摧毀德軍南方集團軍後則朝北攻占波蘭,包圍德軍的中央集團軍和北方集團軍,包圍圈裡的德軍不久後就會被徹底殲滅,如此一來納粹德國將必敗無疑。
1941年6月22日德蘇邊界的力量對比
德軍和同盟國友軍蘇聯紅軍對比
師(僅步兵)
181
170
1.08:1
人員
550萬
290萬
1.90 : 1
火炮
47,200
32,900
1.43 : 1
坦克
4,300
14,200
0.30 : 1
飛機
5,000
9,200
0.54 : 1
俄國歷史學家Mikhail Meltyukhov則提出一份不同的版本:
德軍和同盟國友軍蘇聯紅軍對比
師(僅步兵)
166
190
0.87 : 1
人員
4,306,800
3,289,851
1.3 : 1
火炮
42,601
59,787
0.7 : 1
坦克(包括突擊炮)
4,171
15,687
0.27 : 1
飛機
4,846
10,743
0.45 : 1
在德軍侵略蘇聯之後,納粹德國宣稱紅軍在那之前便有系統的計畫要侵略他們,也因此這場戰爭只是先發制人的攻擊罷了。在戰爭結束後許多德軍領導人也提出了這點,例如威廉·凱特爾
巴巴羅薩計畫巴巴羅薩計畫
格魯烏情報官,後來成為歷史學家的維克多·蘇沃洛夫是將蘇聯侵略計畫公諸於世的重要人物之一,他在Icebreaker一書里主張史達林的計畫是先讓希特勒與歐洲各國自相殘殺之後,再由蘇聯大幅侵略歐洲。他主張史達林是依據此一長遠計畫下才跟希特勒進行合作,儘管同時期紅軍的擴軍和備戰都顯示他們正在準備“解放歐洲”。蘇沃洛夫認為巴巴羅薩是納粹德國為了先發制人而對蘇聯紅軍在邊界集中的部隊進行的攻擊,其他支持蘇聯先發攻擊論的歷史學家如Mikhail Meltyukhov則否定此說,認為雙方都在事前準備進行攻擊,而不是回應對方的軍隊部屬。
自從此理論被提出以來,被發掘出的證據包括了朱可夫提出的先發攻擊計畫藍圖,而且此藍圖還被亞歷山大·華西列夫斯基尼古拉·費多羅維奇·瓦圖京所批准。朱可夫的計畫中包含了秘密的紅軍動員,以訓練為藉口在邊界大量部屬軍隊,以期在攻擊開始之後切斷德國與其盟國如羅馬尼亞的連結,藉此中斷德國的石油供給。
雖然蘇聯先發侵略論在許多國家收到了廣泛注意 ,而且也受到大量冷戰後俄羅斯歷史學家的支持,不過西方歷史學家還沒有徹底接受此一說法。
1941年的6月14、16、17和18日,莫斯科連續接到幾份高級情報。情報提供了德軍“巴巴羅薩”計畫的詳細情況,其中包括進攻的日期,以及德國三個方面軍坦克的精確數量,甚至連集團軍高級將領的姓名都完整無缺。這些情報詳盡到令蘇聯人不敢相信的程度,情報的提供者是一個叫勒斯勒的德國人。

戰役過程

軸心國選在1941年6月22日的早上3:45分展開攻勢。要計算雙方在這個階段的特定地區部隊分布相當困難,因為大多數德軍的名單都包括許多還未參戰的後備軍人,同樣的兩方在力量上的對比也很難有效計算。合理的計算是約有260萬德軍在6月22日進入作戰狀態,而他們所面對的蘇聯軍區也有差不多數量的紅軍軍隊。德軍的突襲收到完全的效果:雖然蘇聯指揮部在收到德軍部隊逼近的報告後即在凌晨00:30分對邊界部隊發出警告,但當時卻沒有任何一個部隊展開備戰。據稱史達林對德軍侵略的新聞表示嚇呆了,並且直到一兩個禮拜後的7月3日才正式對全國發表聲明。
巴巴羅薩計畫示意圖巴巴羅薩計畫示意圖
突襲帶給蘇聯紅軍的最大震撼並非是突襲的時間,而是同時進攻蘇聯領土的德軍數量之多和配合之緊密。約有320萬的德軍地面部隊投入了東線的攻勢,伴隨的還有36萬羅馬尼亞軍隊、4萬4000多人的匈牙利軍隊、47萬芬蘭軍隊,和60900義大利部隊,芬蘭則從北邊發動攻勢。但蘇聯紅軍在同時對抗這些敵軍的同時也持續進行大規模的增援,西線的蘇聯紅軍部隊在1941年6月22日時約有290萬人(其中陸軍243萬人),儘管半年的戰事造成90萬人死傷的驚人數字,至年底時已經躍升為超過4百萬人(蘇聯國內部隊和儲備軍並沒有計算在內)了。德國空軍聲稱在侵略開始的第一天就摧毀了1,489架紅軍戰機,而自身則只損失了35架。事實上蘇聯空軍在剛開始幾天的損失比德軍估計的還要慘重,總共有3,922架飛機在頭三天被摧毀。
德軍的攻擊速度之快使得蘇聯紅軍的防禦計畫完全癱瘓,而無線電和通訊配備的嚴重缺乏也造成蘇聯紅軍部隊難以互相協調作戰。
德軍的攻勢也引燃了許多蘇聯占領國的獨立運動,1941年6月22日立陶宛發生了反蘇聯的暴動,並在隔天發布了獨立的宣言。大約有30,000名立陶宛人加入叛變行列。隨著德軍向北方的攻勢進展,叛變也蔓延至愛沙尼亞了。
雖然攻勢前半年進展的相當順利,但最後德國仍然沒有奪下最終的目標—莫斯科。許多人認為德國犯下最大的錯誤便是延緩了發起攻擊的時間。原本計畫的攻擊發起日是5月15日,然而在4月時墨索里尼對於阿爾巴尼亞的侵略受阻,希特勒遂決定調派德軍加以援助,儘管德軍很輕易的便攻克了南斯拉夫希臘,但這起意外的小插曲卻使得攻擊計畫延緩至6月22日進行,這5周的延期更減短了原本已經相當短暫的俄國夏季。不過延期也有其他的原因,1941年俄羅斯的晚春加上6月的漫長雨季,使得許多蘇聯西部的道路陷入癱瘓,或者無法讓重型車輛通過。在整場戰役中,希特勒將原本進攻莫斯科的主力裝甲部隊改調往南方參與攻占烏克蘭的基輔戰役,這次戰役以德軍的空前勝利告終,俘虜了超過650,000名的蘇聯紅軍,但這項舉動也進一步延緩了德軍進攻莫斯科的時間。當德軍開始進攻莫斯科時,秋季大雨造成的泥沼、以及冬季的酷寒、再加上紅軍的頑強抵抗,最終停頓了德軍的攻勢。
同時,蘇聯的反抗力量也出乎德國的意料之外。在白俄羅斯布勒斯特的一座堡壘便說明了蘇聯紅軍的頑強抵抗精神:在德軍第一天的攻勢中,原本預期只要幾個小時的突襲便能奪下這座堡壘,但最後直到七月底才拿下(蘇聯的宣傳宣稱它支撐了六個禮拜)。德軍的後勤成了主要的問題之一,隨著戰事的進展德軍的補給線也不斷拉長,也更容易遭受蘇聯游擊隊的襲擊。蘇聯採用焦土政策摧毀所有即將撤離的土地,使德國無法運用其食物、燃料、和建築。
儘管遭遇這些挫折,德軍仍然繼續推進,在半年的戰事中德軍展現了輝煌的戰爭藝術,多次以包圍戰術殲滅動輒數十萬的大批蘇聯紅軍、或逼迫他們投降。基輔戰役尤其血腥,南方集團軍在11月中旬奪取了基輔,俘虜了超過650,000名蘇聯紅軍。
北方集團軍在攻克波羅的海國家後繼續朝列寧格勒推進,在1941年8月進攻至列寧格勒的南方市郊,但隨之面臨蘇聯的頑強抵抗而不得不停止。由於擔心直接攻城會造成大量傷亡,德軍指揮官決定以圍堵方式來摧毀抵抗力量。儘管遭遇德軍的滲透威脅、無情的轟炸和炮擊、以及嚴重的食物和燃料短缺,最後紅軍仍堅守住列寧格勒,直到圍城的德軍在1944年初被擊退為止。列寧格勒圍城導致了近百萬的居民死傷。
蘇聯軍隊在1941年遭受嚴重挫敗的主要原因在於德軍的成功突襲以及蘇聯紅軍內部的問題。
1941年的德軍在當時可以說是世界上訓練最為精良而又最富經驗的部隊,德軍擁有機動性和殲滅戰的先進戰術理論、近乎完美的通訊技術、以及不斷勝利所帶來的自信。相較之下,蘇聯部隊則嚴重缺乏領導人、訓練、和準備,蘇聯假設在1942年前不會有戰爭發生,因此當德國入侵時蘇聯紅軍正處於結構重組的階段,武器也都處於測試的階段。同時,大量的蘇聯部隊都集中於德蘇邊界(占領的波蘭領土),卻缺少適當的防衛,導致這些部隊在開戰後幾周內便被徹底殲滅。許多蘇聯部隊也被高層下達的不侵犯、不主動挑釁原則嚴重限制,在開戰後又被命令“原地還擊之後反擊”(使他們在面臨德軍包圍戰時非常脆弱),同時部隊普遍缺乏具有經驗的軍官,遲鈍腐敗的官僚作風也相當常見。蘇聯紅軍領導能力的無能,早在先前對於芬蘭的侵略中就已經展現出來。
蘇聯在開戰後數周所採取的戰術導致災難性的結果。剛開始時紅軍完全高估了自身的作戰能力,機械化軍團不但沒能擊敗德軍的裝甲師,還遭受德國空軍的俯衝轟炸機密集攻擊而損失慘重。蘇聯坦克的保養貧乏再加上坦克兵的經驗不足,導致驚人的故障比率出現,同時備用零件和負責後勤支援的卡車也非常缺乏。而步兵部隊放棄掘壕的戰術也導致災難性結果,在機動性低落又沒有坦克支援的情況下,蘇聯步兵部隊根本無法在戰場上靈活調度。
儘管德國最終無法達成巴巴羅薩作戰的目標,但蘇聯遭受的龐大損失使得蘇聯的宣傳機器開始調整宣傳內容。在戰前蘇聯政府一貫的宣傳紅軍的強大無敵,但到了秋天宣傳基調已經改變為“紅軍變虛弱了、準備戰爭的時間不足、德國的攻擊太過突然”等等。
另一個解釋是由蘇聯歷史學家威克特·蘇沃羅夫提出的,他認為蘇聯在最初遭遇挫敗的原因不是防衛準備不足,而是正好相反—因為史達林正準備主動進攻德國,而整場巴巴羅薩作戰只是德軍先發制人的反擊罷了。他舉出當時紅軍的士兵沒有配備防守地區的地圖,相反的卻配備了德國占領地區的地圖。蘇沃羅夫的主張具有相當爭議性,許多西方歷史學家也批評他並沒有提出任何事實根據來證明這個理論。

戰役結果

整場巴巴羅薩作戰在11月開始的莫斯科戰役中達到最高潮,儘管負責進攻莫斯科的中央集團軍飽受秋季泥濘所造成的補給短缺之苦,仍被下令繼續進攻;德軍的進展在1941年12月初達到極限,前鋒部隊已經推進至莫斯科市郊,甚至見到了克里姆林宮的螺旋狀尖塔。然而這時史達林手上仍保有數十萬從西伯利亞前來支援的部隊,這些部隊擁有良好的冬季裝備和補給,還有大量可以武裝成民兵的青年人,很快便將逼近莫斯科的德軍全數擊退,並在接下來的反擊戰推回了冬季前的戰線。
反觀這時的德軍則嚴重缺乏石油、冬季裝備、和食物,同時也沒有躲避之處,只得在原地駐紮挨過嚴酷的冬季。德軍最後得以擋下蘇聯的反擊行動,但卻遭受了非常沉重的損失。
同時,奪下莫斯科也是德國邁向勝利的關鍵之一。歷史學家之間一直存在爭論的問題是:如果當初巴巴羅薩作戰真的奪下了蘇聯首都,是否會造成蘇聯的徹底垮台?
1941年12月美國也向軸心國宣戰,在這短短6個月內德國的戰略位置便徹底逆轉了,因為德國的軍事生產能力根本無法應付長期的戰爭。
巴巴羅薩作戰的結果對蘇聯和德國都同樣不利。雖然德國無法成功的拿下莫斯科,但他們在半年時間內便奪下了蘇聯西部的龐大領土,包括烏克蘭、白俄羅斯、波羅的海國家、以及一大片莫斯科西部的土地在內。這相當於500,000平方英里的土地,以及7500萬的人民,事實上德國在之後的1.2年內又繼續奪取了250,000平方英哩的土地,一直要到史達林格勒庫爾斯克等戰役後才被擊退。在這些占領區域裡,反抗德國統治的游擊隊迅速增長,而德國也毫不留情的加以鎮壓。德國也繼續堅守這些土地,在接下來的許多戰役里雙方又蒙受了更多的損失。
血腥的東線戰役持續了整整4年,因為這場戰爭而死的人數可能永遠無法準確計算。蘇聯軍隊的總陣亡人數大約為870萬,而平民的死亡人數則依然存在爭議,經常被舉出的數字則高達2,000萬人。德軍的陣亡人數也很難準確計算,最高的數字(Rüdiger Overmans)為430萬名德軍和900,000名其他軸心國部隊,這個數字包括了在作戰中陣亡的人數以及遭蘇聯俘虜期間死去的人數在內。
直到1941年12月便有超過240萬的紅軍人員被德軍俘虜,德國對紅軍俘虜的處置使得到戰爭結束時總計數百萬會死於寒冷、飢餓、疾病等等。史達林則將德國戰俘以及曾經被德國俘虜的蘇聯士兵都流放至勞動營。少數族群也都被流放至東部的集中營。例子包括了:1941年9月有439,000名居住於窩瓦河的德裔人民(以及300,000名來自其他各地區的德裔人民)被集體驅逐至哈薩克;在1944年5月,182,000名克里米亞韃靼人被驅逐至烏茲別克斯坦車臣人(393,000)和印古什人(91,000)也在1944年被徹底驅逐至哈薩克。

戰役評價

概述

巴巴羅薩作戰失敗的主要原因是低估了蘇聯和紅軍的抵抗能力和意願。同時德軍的戰爭計畫並不一致,計畫的後勤準備也不完善。德軍在1941年底發現自身面臨的情況是:紅軍的力量逐漸增強、然而德軍的戰力卻因為某些因素而逐漸減弱。這主要是因為部署區域的過度延伸、運輸的困難影響了補給和調度、惡劣的氣候、以及各部隊經過半年征戰後的磨損造成的。步兵部隊的兵員短缺現象從1941年9月出現後便一直未獲改善,反而隨著時間越加惡化。氣候的不適,食物的短缺,過長的戰線注定著德軍走向失敗。一直到戰爭結束為止,德國陸軍都處於步兵短缺和補給支援缺乏的窘境。
而1812年拿破崙征俄的失敗也經常被用作比較的例子。

低估蘇聯的潛力

德國大為低估了蘇聯紅軍的動員潛力:紅軍的主要動員人數(已經受過訓練、可以在短期內參戰的單位)比德國所預估的高出了兩倍。到了8月初時,大量原先被殲滅的單位已經被新服役的單位替代。正如德軍總參謀長弗朗茨·哈爾德於1941年8月11日的一篇日記中寫道:“我們最初計算敵人大約有200個師,但現在已經察明番號的就有360個師。”而到1941年底,蘇聯重建和擴張了等同825個師級單位的數量,而且這還沒有到達蘇聯存在的一千萬動員潛能。這個事實幾乎就代表了巴巴羅薩作戰的失敗,德國必須暫緩作戰行動一個月以等待新的補給,等他們再度展開攻勢時,距離秋季泥濘期的開始只剩下6個星期了。在另一方面,紅軍也即時替補了之前的大量損失,當師級部隊在戰前徵召的士兵陣亡後,新的士兵馬上加以替補,戰爭中蘇聯每個月幾乎都徵召了超過50萬人從軍。蘇聯在短期間內動員大量部隊(雖然都是一些訓練不足且缺乏裝備的部隊)的潛力最終使蘇聯得以撐過關鍵的前半年,而德國對蘇聯潛力的低估則導致了巴巴羅薩作戰計畫的不切實際。
同時,蘇聯情報單位正確的分析出日本不會加入對蘇的戰爭,這使得蘇聯能夠將駐紮在遠東的部隊抽調回東歐戰場支援。
即使德國真的達成了作戰原先的目標推進至阿爾漢格爾斯克伏爾加河戰線,戰爭也不太可能就此結束。蘇聯在東部依然有著廣大的領土,同時蘇聯也已經將戰爭工業遷移至烏拉爾山脈中亞和西伯利亞了,因此戰爭可能還會持續一段時間。

後勤計畫的缺陷

巴巴羅薩作戰的目標從一開始便相當不切實際。戰爭開始於乾燥的夏季,是最適宜德軍行動的季節,德軍在最初數周里突襲並殲滅了大量的蘇聯軍隊。但當理想的季節過去、嚴酷的秋季和冬季來臨時,蘇聯軍隊已經恢復一定實力,而德軍的攻勢則開始遭受阻撓。德軍在經歷漫長的戰鬥後卻無法取得足夠的補給;石油的缺乏也注定了德軍不可能達成預定中的目標。
這種困難甚至在戰爭之前便已經被德國的後勤單位所察覺,但他們提出的警告卻被德軍高層所忽略。整個德國的計畫是根基於一個假設上:5周內紅軍便會徹底崩潰,到時德軍將能取得完全的戰略自由,只需替少數機動單位補給必要的石油便能占領整個國家,因此並不需要擔憂5周后的補給問題。這一假設基本上是基於之前蘇芬戰爭時蘇聯紅軍的表現做出的,然而以蘇德戰爭的表現上來看這一假設是不切實際的。
德國的步兵和裝甲部隊在第一周里快速推進了300英里,但他們的補給線卻很難跟上進攻的速度。由於鐵路軌距的差異,俄國留下的鐵路網也無法加以使用,除非等到相同軌距的火車生產出為止。鐵路和公路上速度緩慢的運輸載具也成為蘇聯游擊隊的理想攻擊目標。補給的缺乏嚴重延緩了德軍閃擊戰的進度。
德國在後勤上的計畫也嚴重高估蘇聯鐵路運輸網的可用狀況。在波蘭的道路和鐵路狀況尚稱良好,但深入蘇聯領土的部分則情報有限,地圖上標示深刻的道路在實際上往往只是粗糙的塵土道路,或甚至根本沒有鋪設完成。

氣候

在整場戰爭中,或許沒有其他因素如同天氣一般被後人如此誤解其影響。氣候是戰爭中的“中立”角色,對於氣候準備最佳的一方將能獲得最多優勢,而忽略準備的一方則會嘗到其後果。對於紅軍力量的低估使得德軍面臨氣候不利的威脅。
21號訓令第一頁21號訓令第一頁
一項由美國進行的軍事研究指出:希特勒的計畫在嚴酷的冬季氣候來臨前便已經失敗;他對於快速勝利的可能性抱持太大的自信,乃至於他對戰爭會拖延至冬季根本沒有心理準備。在入侵的前5個月裡德軍總共遭受734,000人死傷(約為總人數3,200,000的百分之23),到了1941年11月27日,德國陸軍的軍需部門將軍愛德華·華格納宣稱:“我們已經到達人力和物資資源的極限了。我們即將面臨寒冬的危險威脅。”
但德軍仍然沒有準備應付嚴酷的氣候和蘇聯運輸網路的惡劣狀況。在秋季,惡劣的路面狀況延緩了德軍的進展。蘇聯的地面在夏季時是鬆散的沙地、在秋季時是黏稠的泥濘地、到了冬季地面則會被大雪所覆蓋。德軍坦克的狹窄輪距使其在泥濘地行動時非常缺乏附著力和漂浮力。相較之下,新的蘇聯坦克如T-34和KV系列重坦克的設計都考量了這些問題。德軍有600,000匹用於提供補給和運輸火炮的西歐馬,但體型龐大的馬匹在這種氣候下卻很難發揮作用。而紅軍所使用的體型較小的矮種馬則更適合當地的氣候,
德軍對於1941年秋季和冬季的嚴酷氣候幾乎毫無準備。德國已經擁有足夠的冬季裝備,但由於交通運輸能力的限制,卻沒有辦法將這些裝備完全發放至前線。結果導致軍隊無法取得適當的冬季裝束,有些士兵們還將報紙塞進夾克來保暖,而當時的氣溫卻已經低達-30 °C。為了運作暖爐和暖氣,德軍士兵不得不將已經非常缺乏的汽油用來當作燃料。而蘇聯士兵卻配備了溫暖而加襯的大衣、有襯底的軍靴、以及覆蓋毛皮的帽子。
一些德軍武器配備在如此寒冷的氣候下也無法正常運作。普通的潤滑油在極低溫下無法發揮效用,導致坦克和卡車引擎故障、機槍等自動射擊武器無法正常開火。為了將炮彈裝填進坦克的主炮里,坦克兵還必須先以小刀刮下黏附於炮管內結凍了的潤滑油。蘇聯軍隊則較少受到這些問題所苦,因為他們早已經歷當地的寒冬許多年了。德軍必須將毛毯覆蓋于飛機引擎上以免引擎結凍。而運作所有坦克和卡車所不可或缺的汽油也會因為寒冬而結凍。大多數蘇聯卡車和舊式坦克同樣使用汽油,但新生產的坦克則已改使用不會結凍的柴油了。
對於俄國冬季作戰的一個普遍錯誤認知是:所有軍事行動都會因為泥濘、大雪而停止。但事實上軍事行動只是被這些因素所緩慢,差別只在於德軍遭受的緩慢程度較大、而準備充足的蘇聯紅軍遭受的影響較小罷了。蘇聯在1941年12月展開的反擊,在某些地區將德軍擊退遠達100英里,證明了只要準備充分,在冬季嚴寒下仍有可能進行機動性的作戰。
當嚴酷的冬季開始後,希特勒擔憂德軍會重蹈拿破崙當年從莫斯科匆忙撤離的覆轍,於是下令德軍部隊必須死守他們的據點抵禦蘇聯的反擊。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