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州區,隸屬於四川省巴中市,地處四川省東北部,大巴山南麓,介於東經106°21′~107°7′,北緯31°31′~32°4′之間,東接通江縣、平昌縣,南鄰南充市儀隴縣,西連恩陽區,北界南江縣。
巴州區幅員面積1407平方公里,轄9個街道、15個鎮、8個鄉,2017年,戶籍人口75.2萬;2016年,巴州區地區生產總值實現127.63億元,增長8.1%;屬盆北低山區,地勢北高南低‘;屬亞熱帶濕潤性季風氣候,年平均氣溫17℃。
巴州區素為川北重鎮,交通要衝。自東漢以來為歷代州、郡、縣治地。民國二十二年(1933年)至民國二十四年(1935年),川陝省、黨、政、軍機關曾先後遷駐巴城,成為川陝革命根據地中心。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時期,川北地下黨以巴城為中心,組織開展革命鬥爭。1993年7月,巴中地區建立,行署機關駐巴城,巴城成為通(江)、南(江)、巴(州)、平(昌)、恩(陽)三縣兩區的政治、軍事、經濟、文化的中心。
國家智慧財產權強縣工程試點縣(區)。2018年7月31日,四川省政府批准巴州區退出貧困縣序列。
2019年3月,位列第一批革命文物保護利用片區分縣名單。
基本介紹
歷史沿革,行政區劃,區劃沿革,區劃詳情,地理環境,位置境域,地形地貌,氣候,水文,自然資源,生物資源,水能資源,礦藏資源,人口民族,交通,綜述,公路,水路,經濟,綜合,第一產業,第二產業,第三產業,社會事業,教育,科技,文化,衛生,人民生活,社會保障,歷史文化,地名由來,特色文化,名勝古蹟,著名人物,
歷史沿革
南朝劉宋(公元420年-479年)末置歸化郡,梁武帝天監二年(公元504年)置太谷郡,北朝魏宣武帝延昌三年(公元514年)於太谷郡北始置巴州,轄地最寬時,巴州領歸化、哀戎、遂寧、義陽、木門、北水、伏虞、義安、隆城、梓潼、東宕渠、新興、景陽等13郡,梁廣、曾口、其章、始寧、平川、義陽、伏強、池川、難江、宣漢、安固、儀隴、大寅、相如、朗池、安漢、漢初、宕渠、綏安等19縣,其境域除擁有整個巴河流域外,還南接今南部縣,西南有今蓬安全部,並延伸至南充、武勝等,總面積22730平方公里。
隋煬帝大業二年(公元607年)罷州置清化郡。︰
元巴州屬廣元路。
明初降州為縣,尋復故,屬四川布政使司保寧府。
清襲明制。
1952年達縣專區屬四川省。
1970年達縣專區改稱達縣地區。
2000年6月14日,國務院批准︰(1)撤銷巴中地區和縣級巴中市,設立地級巴中市。市人民政府駐新設立的巴州區。(2)巴中市設立巴州區,以原縣級巴中市的行政區域為巴州區的行政區域。區人民政府駐巴州鎮。
2013年1月18日,國務院批准成立巴中市恩陽區,同意將巴州區一分為二,將巴州區的24個鄉鎮劃歸恩陽區管轄。
行政區劃
區劃沿革
2000年6月14日,國務院批准新設立的巴州區,以原縣級巴中市的行政區域為巴州區的行政區域。區政府駐巴州鎮。
2005年3月25日,四川省政府批覆︰撤銷清江、曾口、鼎山、玉山、茶壩、花叢、漁溪、恩陽、平梁、化成、雪山11個片區工委辦事處及巴州鎮東城、西城、宕梁、江北、城守5個辦事處,玉堂、奇章、中興、白雲、甘泉、店子、蘆山、果敢、金山、獨柏、同樂、天官、雙鳳、樂豐、鎮廟、來龍、磨子、和平場、酒店、司城、明揚、青山、福星、東興場、金光、柳崗、石門、南陽28個鄉鎮。將巴州鎮所轄的大東等13個社區和西華等10個行政村劃出設立4個街道;巴州鎮所轄剩餘部分行政區域以及原石門、白雲和玉堂3個鄉;將原奇章、中興2個鄉併入清江鎮;將原店子、蘆山、甘泉3個鄉併入曾口鎮;將原獨柏鄉併入梁永鎮;將原果敢鄉併入鼎山鎮;將原同樂、金山、雙鳳3個鄉併入玉山鎮;將原天官鄉併入關公鄉;將原樂豐鄉併入觀音井鎮;將原鎮廟鄉併入花叢鎮;將原來龍鄉併入柳林鎮;將原磨子鄉併入下八廟鎮;將原和平場、酒店2個鄉併入漁溪鎮;將原明揚、司城2個鄉併入恩陽鎮;將原青山、福星、東興場3個鄉併入平梁鄉;將原金光鄉併入化成鎮;將南陽鄉併入寺嶺鄉;將原柳崗鄉併入梓橦廟鄉。
2011年4月,經四川省政府同意,巴中市巴中區部分行政區劃調整︰1、將江北街道的紅岩河、後河2個社區和楊壩、中壩、插旗山3個村,巴州鎮的塔子山、東華、搖鈴、尖山寺、排埡、涼水井、碾盤寺、清蓮、洪山9個村所屬行政區域劃歸東城街道管轄。2、將迴風街道的佛陽、南壩2個社區和西龕村,巴州鎮的柏楊廟、擂鼓、大連3個村所屬行政區域劃歸西城街道管轄。3、將平梁鄉的新華、隴橋2個社區和八王、玉皇廟、仙人洞3個村所屬行政區域劃歸迴風街道管轄。4、將巴州鎮的新橋、登高2個社區和岳家坡、青灘坡、風頭山、牛鼻山、先鋒寨、黃家壩、檬子河、銅堡、李家碥、蘇山、三包、玉堂、侯家溝、管家溝、西溪溝、橋爐、長角梁、范家溝18個村所屬行政區域劃歸江北街道管轄。5、將巴州鎮更名為大茅坪鎮。原巴州鎮幅員面積141平方千米,轄40個村(社區);調整後,大茅坪鎮轄明星社區和白雲、大茅坪、紅埡、土地埡、得陽、孟家、南埡廟7個行政村,鎮政府駐大茅坪村。巴城面積也將由過去30平方千米,擴展至100餘平方千米。
2013年2月,將巴州區的恩陽、玉山、茶壩、觀音井、花叢、柳林、下八廟、漁溪、青木、三河場、三匯、上八廟12個鎮,石城、興隆場、關公、三星、舞鳳、雙勝、群樂、萬安、尹家、九鎮、玉井、義興12個鄉劃歸新設立的恩陽區管轄。年末,全區轄6個街道、11個鎮、13個鄉︰東城街道、西城街道、迴風街道、宕梁街道、玉堂街道、江北街道、大茅坪鎮、清江鎮、興文鎮、水寧寺鎮、曾口鎮、梁永鎮、鼎山鎮、大羅鎮、化成鎮、三江鎮、棗林鎮、光輝鄉、花溪鄉、大和鄉、白廟鄉、關渡鄉、金碑鄉、羊鳳鄉、鳳溪鄉、龍背鄉、平梁鄉、凌雲鄉、寺嶺鄉、梓橦廟鄉。
2014年12月,省政府批覆同意撤銷興文鎮,設立興文街道,街道辦事處駐通州大道9號;省政府批覆同意將清江鎮、化成鎮、宕梁街道和玉堂街道部分村組劃歸興文街道辦事處管轄;巴中市政府批覆同意設立奇章街道、時新街道。
2015年5月,省政府批覆同意平梁鄉、寺嶺鄉、光輝鄉、梓橦廟鄉、鳳溪鄉撤鄉設鎮。
區劃詳情
2015年5月,巴州區轄9個街道、15個鎮、8個鄉︰東城街道、西城街道、迴風街道、宕梁街道、玉堂街道、江北街道、興文街道、奇章街道、時新街道等9個街道;大茅坪鎮、清江鎮、水寧寺鎮、曾口鎮、梁永鎮、鼎山鎮、大羅鎮、化成鎮、三江鎮、棗林鎮、平梁鎮、寺嶺鎮、光輝鎮、梓橦廟鎮、鳳溪鎮等15個鎮;花溪鄉、大和鄉、白廟鄉、關渡鄉、金碑鄉、羊鳳鄉、龍背鄉、凌雲鄉等8個鄉;63個社區、372個村。政府住東城街道文廟街121號。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地形地貌
巴州區屬盆北低山區,地勢北高南低。北及西北向南及西南傾斜。北部受大巴山構造影響,形成東北—西南走向,山脊標高一般在海拔900米左右,多窄谷陡坡。東部、東南部和西部,山脊標高一般500~700米,多構成台坎狀低山和長梁高丘地貌,多中谷、窄谷。中部、西南部地勢開闊,為平緩坡台狀丘陵地貌,多連綿起伏的隴崗狀低山和長菱狀、饅頭狀淺丘,海拔高度350~600米。全部山脈來源於大巴山西段與米倉山複合部分。其走向多由北而南,逶迤蜿蜒。
氣候
巴州區屬亞熱帶濕潤性季風氣候,年平均氣溫17℃。日照時數1462小時,降水量1119毫米,無霜期275天,氣候溫和,雨量充沛,光照適宜,四季分明,冬暖、春旱、夏熱、秋涼。2016年平均氣溫為17.5℃,年總降水量1120毫米。
水文
巴州區其河流主要屬渠江水系,有巴河、鰲溪河、雙橋河等4條主流,主要有︰南江發源於鐵船山,縱貫南江縣中部接納神潭河,南至巴州區接納恩陽河後改稱巴河,折向東南再接駟馬河流入平昌縣。通江,由大通江與小通江匯合後得名,上源有於家河、肖口河等,在澌灘接澌灘河(上源為喜神河),至平昌注入巴河。
自然資源
生物資源
巴州區森林覆蓋率達50.2%,森林蓄積593萬立方米,有各類喬木、灌木、草本、蕨類、菌類植物600餘種,其中國家重點Ⅰ級保護植物3種、Ⅱ級保護植物10種。有野生動物498種,其中國家重點保護的Ⅰ級保護野生動物2種、Ⅱ級保護野生動物23種。可供藥用的草本植物有200多種。木本植物中,發現的僅喬木有100餘種、灌木30多種、竹類10餘種,紅豆、銀杏、楠木、榕樹、沙棗樹等珍稀古樹尚存有380多株。全區活立木總蓄量達669.24萬立方米。可供藥用的自然生長的草本植物,發現的有200多種;飼用草有26科,300多個品種,年蘊藏量100萬噸以上。鳥類有30多種,獸類有20多種,其中︰畫雞、獼猴分別被國家列為一、二級保護動物。
水能資源
巴州區境內流域面積在100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2條,水力資源蘊藏量7.71萬千瓦,可開發量為2.64萬千瓦。
礦藏資源
巴州區天然氣蘊藏豐富,儲量僅次於普光氣田。
人口民族
巴州區以漢族為主體民族,2016年末,全區戶籍總人口為73.51萬人,比上年末增加0.26萬人。全年出生人口8620人,出生率為11.7‰;死亡人口4855人,死亡率為6.6‰;自然增長率為4.9‰,比上年增加0.89個千分點。出生人口性別比為107:100(以女孩為100)。常住人口67.82萬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41.5萬人,鄉村常住人口26.32萬人,城鎮化率為61.2%,比上年提高0.4個百分點。2017年6月,巴州區戶籍人口75.2萬,其中農業人口48.1萬。
交通
綜述
截至2017年06月,巴州區有2條“國高”、2條“省高”經過。“國高”一是銀(川)昆(明)高速,即在建的巴陝高速公路和巴廣渝高速公路;二是恩(施)廣(元)高速,即已建成的巴廣高速公路和巴達高速公路。2條“省高”即已建成的成(都)巴(中)高速和即將開建的綿(陽)巴(中)萬(源)高速。
公路
2016年,巴州區交通建設完成投資35.8億元。年末公路通車裡程達到2862.328公里,其中,一級公路40.954公里,二級公路76.908公里,三級公路130.336公里,四級公路2509.218公里,等外級公路104.912公里。
2017年4月,全區公路總里程1664.36公里,其中︰國道4條108.44(G244烏海至江津、G245巴中至金平、G347南涼至德令哈、G542廣元至萬州)省道2條共60.57公里(S303上峽(宣漢)-萬家(旺蒼)、巴中-坦溪(平昌)),縣道6條146.16公里,鄉道23條443.52公里,村道341條888.07公里,專用公路4條17.6公里。
截至2017年06月,全區有客運車輛731輛,班線93條,共有營運線路總里程813公里,日發1986班次,總運載能力達到13902人次/日。其中區到鄉(鎮)450輛、區到行政村17輛、鄉到鄉153輛、鄉(鎮)到村21輛、城鄉公交環線10輛,目前,鄉(鎮)通客運車達100%,重點村通客車達42%;已開通城鄉公交客運試點線路1條(巴州—插旗山—棗兒埡—通木埡—乾堰塘—涼水井—七里扁—巴州)。
水路
截至2017年06月,巴州區全區水路運輸通航里程155.38公里,有船鄉鎮(辦事處)21個,原有碼頭(渡口)50座,新增30座,納入海事機構登記或備案的各類營運船舶262艘,其中︰客運船舶113艘,渡船32艘,貨運、採石(采砂)、工程作業船舶117艘。2016年水上運輸客運量95.98萬人,客運周轉量191.96萬人公里,貨運量75.24萬噸,貨運周轉量300.99萬噸公里。
經濟
綜合
2016年,巴州區地區生產總值實現127.63億元,增長8.1%;一、二、三產業分別實現增加值14.39億元、50.21億元和63.03億元,同比增長4.2%、10.3%和7.1%。三次產業對GDP增長的貢獻率分別為4.2%、10.3%和7.1%,分別拉動GDP增長0.46個百分點、4.51個百分點、3.13個百分點。三次產業結構由上年的11.4:39.6:49調整為11.3:39.3:49.4,第一產業比重下降0.1個百分點,第二產業下降0.3個百分點,第三產業上升0.4個百分點。人均地區生產總值實現18819元,增長7.5%。
2016年,巴州區實現地方公共財政收入8.17億元,同口徑增長15.7%。其中,稅收收入實現4.35億元,下降12%,非稅收入實現3.82億元,增長80.3%。地方公共財政支出實現36.83億元,增長4.7%,其中,財政八大項支出23.2億元,增長8.1%。
第一產業
2016年,農林牧漁業實現總產值27.24億元,增長4.2%。其中,農業產值11.41億元,增長4.9%;林業產值1.67億元,增長5.5%;牧業產值11.9億元,增長2.8%;漁業產值1.7億元,增長6.6%;農林牧漁服務業產值0.56億元,增長7%。全年完成造林面積4.42萬畝,總植樹138萬株,年末實有森林管護面積41.32萬畝。年末森林覆蓋率50.2%,比上年下降0.2個百分點。
2016年,巴州區農作物播種面積102萬畝,比上年增加0.2萬畝;其中糧食播種面積71.23萬畝,較去年增加0.22萬畝,糧食產量達到26.95萬噸,比上年增加0.38萬噸,同比增長1.4%。分季節看,大春糧食播種面積47.1萬畝,比上年減少0.009萬畝,產量20.5萬噸,增加0.3萬噸;小春糧食播種面積24.1萬畝,產量6.4萬噸,增長1%。分品種看,稻穀種植面積22.16萬畝,增長0.1%,產量10.6萬噸,增長1.8%;玉米種植面積14.6萬畝,增長0.2%,產量7.3萬噸,增長2%;小麥種植面積18.3萬畝,增長1%,產量5.2萬噸;薯類種植面積14.2萬畝,下降1.4%,產量3.5萬噸,下降1.6%;油料種植面積13.1萬畝,增長1.6%,產量1.89萬噸,增長1%;蔬菜播面12萬畝,下降3.6%,產量23.2萬噸;中藥材播面3.3萬畝,產量0.85萬噸,增長25%。
2016年,巴州區生豬存欄35.1萬頭,下降2.5%;全年生豬出欄56.49萬頭,同比下降4.4%。牛存欄4.84萬頭,下降1.1%;出欄2.72萬頭,增長3.8%。羊存欄4.85,下降1.6%;出欄5.94萬隻,增長3.4%。出欄家禽175萬隻,增長3.1%,禽蛋產量1.72萬噸,增長1.3%。全年肉類總產量4.73萬噸,同比下降3.3%,其中豬肉產量3.99萬噸,同比下降4.4%。
2016年,巴州區淡水養殖面積3.39萬畝(不含稻田面積),同比增長4%。水產品產量1.05萬噸,增長4%。其中,淡水養殖水產品產量9534噸,增長5%;淡水捕撈水產品產量924噸,下降5%。全年轉移輸出農村勞動力21.6萬人,同比增長11%。全年發放退耕還林補貼46.6萬元,同比下降1.2%。全年木材產量1.48萬立方米,比上年增長10.5%。
2016年,巴州區農業機械總動力達31.18萬千瓦,增長6%。其中,柴油動力24.08萬千瓦,電力動力5萬千瓦,汽油動力2萬千瓦,其它機械動力0.1萬千瓦。全年農村用電量10812萬千瓦時,增長18.3%。農用塑膠薄膜使用量2563噸,增長6.3%。化肥施用量27750噸,下降2.3%。農藥使用量323噸,比上年下降1.1%。農用柴油使用量2315噸,比上年增長3.6%。
第二產業
巴州區形成了食品業、紡織業、醫藥業等三大支柱產業和生豬、玉米、蘆筍、川明參、蠶絲、魚類等六大主導產品。
2013年,巴州區全部工業實現增加值23.3億元,按可比價計算同比增長8.7%,對經濟成長的貢獻率為19.2%,拉動經濟成長1.56個百分點。全區規模以上工業企業達到59家,比去年增長11.3%。規上工業實現總產值103.3億元,增長11.2%。分輕重工業看,重工業產值產值增長6.9%,比輕工業增速快10.9個百分點。從經濟類型看,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增長7.7%,國有企業增長7.6%,有限責任公司下降12.6%,私營企業增長21.1%。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長10.8%(可比價)。
2016年,巴州區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99.4億元,同比增長11.1%,產銷率為97.9%。實現利潤總額3.6億元,總量與去年持平,企業職工平均人數1.5萬人,總量與去年持平。
2016年,全區建築企業實現增加值26.92億元,比上年增長11.8%。48家資質建築企業實現總產值218.99億元,增長16%。
2016年,巴州區實現全社會用電量5.54億千瓦時,增長12%;工業用電量實現1.17億千瓦時,增長8.9%。
第三產業
2016年,巴州區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90.44億元,增長12.9%。分行業看,批發和零售業業實現70.8億元,同比增長13.3%;住宿和餐飲業業實現19.64億元,增長11.4%。按經營單位所在地分,城鎮消費品市場實現零售額66.22億元,增長12.9%,農村消費品市場實現零售額24.22億元,增長12.7%。在限額以上企業中,通過網際網路實現的商品零售額0.54億元,增長13.2%。
2016年,巴州區接待遊客393萬人次,比上年增長23.1%;實現旅遊收入29.5億元,同比增長32.3%。全年實現外貿進出口總額2280萬美元,引進外資220萬美元,外派勞務30人。全年簽約項目48個,到位資金70.52億元(全年開展小分隊招商活動275次,對接項目60餘個,形成深度洽談項目52個,已簽約項目48個,契約投資106.53億元)。
2016年,巴州區金融機構各項存款餘額(含恩陽區)達到530.6億元,比年初增加85.3億元,較年初增長19.1%;較上月增加3.4億元,增長0.6%。其中住戶存款312億元,較年初增長16.9%,較上月增長0.9%;占存款餘額的58.8%。金融機構各項貸款餘額278億元,比年初增加66.7億元,較年初增長17%,較上月增加5.6億元,較上月增長2.1%。其中短期貸款15.7億元,較年初下降8.4%,較上月下降1.2%,中長期貸款142億元,較年初增長19.7%,較上月增長1.1%。各類保費收入15.42億元,同比增長3.3%,其中,財產險保費收入4.61億元,增長16.1%;壽險業務保費收入10.81億元,同比下降1.3%。全年支付各項賠付5.85億元,比上年增長24.5%。完成郵電業務總量58474.14萬元,增長53.6%。
社會事業
教育
2016年,巴州區共有國小23所,共1077個班,招收新生7595人,在校小學生43251人,畢業人數7519人;國小學齡兒童入學率100%。國中共34所,其中,初級中學6所,共52個班;九年一貫制學校28所,共145個班,招收國中新生6179人,在校國中學生19489人,畢業學生7428人,國中畢業生升學率95%,國中三年鞏固率為96.8%。高完中11所,共283個班,招收新生5416人,在校學生人數15835人,畢業人數4828人,高中階段毛入學率85%,普通高中升學率80%。特教學校1所,開設15個特教班,在校學生205人,招收新生29人,畢業14人。全區有中等職業教育學校4所,招生2189人,在校學生3781人,畢(結)業生數3408人,其中:職業高中2所,招收新生702人,在校學生2283人,畢(結)業生數1150人。
學校名稱 | 學校地址 |
四川省巴中市巴州區八角樓街1號 | |
巴中市巴州區巴州鎮張思訓街55號 | |
巴中春蕾國際學校 | 巴州區老觀橋路118號 |
巴州區第七中學 | 巴中市望王路西段9號 |
巴州區文茂中學 | 巴中市宕梁街34號 |
巴州區迴風街道南壩社區193號 | |
巴中市巴州區廣福街128號 | |
巴州區建文中學 | 巴中市巴州區平梁鎮街道 |
巴州區奇章中學 | 四川省巴中市巴州區清江鎮禹王宮街1號 |
巴州區曾口中學 | 四川省巴中市巴州區曾口鎮朝陽街323號 |
巴中市巴州區鼎山鎮明月街23號 | |
巴中市興州街 | |
巴州區紅岩河街45號 | |
四川省巴中市巴州區紅軍路3號 | |
巴中市江北經濟技術區龍泉街189號 | |
以上參考: |
科技
2016年,巴州區共引進省級科技成果24項,組織轉化套用科技成果5項,引進新技術17項,研發新產品31個。申請專利133件,授予105件。全面完成了23個鄉鎮綜合文化站建設,完成了10個鄉鎮綜合文化站設施設備配送,完成了42個農家書屋(社區)。
文化
2016年末,巴州區文化系統共有藝術表演團體10個,全年演出場次65場;博物館1個,藏品2461件,參觀39.2萬人次;共有公共圖書館1個,書刊文獻總藏量15.2萬冊,外借1.2萬人次;文化館1個,舉辦展覽12次,參觀2.4萬人次。有線電視用戶3萬戶(其中,數位電視用戶3萬戶),直播衛星“村村通”4.7萬戶。年末廣播節目綜合人口覆蓋率為98.9%;電視節目綜合人口覆蓋率為98.75%。
衛生
2016年末,巴州區共有醫療衛生機構650個,其中醫院2家(二級及以上公立醫院2家),鄉鎮衛生院37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站)8個,診所(衛生所、醫務室)210個,村衛生室389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1個,衛生計生執法監察大隊1個,區婦幼保健計畫服務中心1個,衛生進修校1個。衛生技術人員5105人,其中執業(助理)醫師2204人。醫療衛生機構床位1725張,其中醫院899張,基層醫療衛生機構826張。2016年全年醫療機構對建檔立卡貧困人員開展免費診療總診療人次48190萬人次,比上年增長19.2%。其中,住院25460萬人次,增長26.8%,門診診療46520萬人次。產婦住院分娩率100%;孕產婦死亡率為0%;嬰幼兒死亡率為0‰。
人民生活
2016年,巴州區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6218元,比上年增長8.6%。其中,工資性收入7965元,增長12.6%;經營淨收入10758元,增長15.6%;財產性淨收入1227元,增長3.3%;轉移淨收入6268元,下降4.6%。人均生活消費支出18607元,增長9.8%。城鎮居民恩格爾係數為43.3%,比上年下降1.5個百分點。
2016年,巴州區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019元,比上年增長9.5%。其中,工資性收入3648元,增長10.4%;經營淨收入3139元,增長10.9%;財產性淨收入258元,增長22.9%;轉移淨收入2974元,增長6.1%。人均生活消費支出8692元,增長10.6%。農村居民恩格爾係數為43.4%,比上年下降3.6個百分點。
社會保障
2016年,巴州區實施易地扶貧搬遷項目147個,改造農村危舊房11542戶,完成地質災害避險搬遷812戶。首批36個貧困村順利退出,14673人如期脫貧,貧困發生率下降3個百分點。生產和就業扶持3.6萬人、易地扶貧搬遷安置6991人、低保政策兜底2.4萬人、醫療救助2.7萬人、教育資助5.2萬人次。年末貧困人口為41377人。
2016年,全區養老保險覆蓋人口33.15萬人(企業職工養老保險參保人數14.22萬人,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參保人數17.28萬人,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1.65萬人),累計發放養老金10.9億元,增長17.8%。城鎮職工醫療保險參保人數3.4萬人,徵收醫療保險費11135萬人,支出10854萬元。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參保人數達62.4萬人,徵收醫療保險費7488萬元,支出27466萬元。工傷保險參保人數2.61萬人,支付工傷保險待遇762萬元。失業保險參保人數1.6萬人,失業保險發放532人次,發放失業保險費77萬元。
2016年末,巴州區共有各種社會福利收養性單位數17個,比去年增長13.3%;各種社會福利收養性單位床位數1326張,增長13.9%;各種社會福利收養性單位收養人數411人,增長20.9%。年末5.96萬農村居民納入最低生活保障,增長21.3%;農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支出1.06億元,增長4%。5.5萬城鎮居民納入最低生活保障,下降8%;城鎮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支出1.74億元,下降15%。全年五保戶供養人員2962名,下降32%;五保戶供養支出0.18億元,下降2.5%。全年撫恤和補助優撫人員1.136萬人,下降5%;撫恤和補助支出1.03億元,增長16%。全年資助參加基本醫療保人數11.8萬人,增長18%,其中,資助參保人數11.8萬人,增長18%。醫療救助2.32萬人,增長18%,其中,住院救助1.43萬人,增長3%,門診救助0.89萬人,增長43%。
歷史文化
地名由來
“巴”的由來,是外來旅遊者首先要詢問的一個問題。據歷史記載,古隸禹貢梁州之域,巴系古族名,相傳夏商時期曾活動于丹淅流域與漢水交匯一帶,周初隨武王克殷後封為子國,稱“巴子國”。秦和西漢時為巴郡地,東漢時始置漢昌縣,北朝北魏置巴州,自此以後,政區設定改動較大,隋改巴州為清化郡。
唐、宋、元、明、清等時期,除宋曾將巴州改為巴州清化郡,明一度改巴州為巴縣外,其餘各朝基本上沿用了巴州的舊名,民國二年雖將巴州改為巴中,但1982年地名普查後,又恢復了巴州這個故名。
特色文化
據《巴中縣文化志》記載︰“川北地區早在宋代就有皮影戲。”上世紀四五十年代,巴中縣(今巴州區)共48個鄉場就有68個皮影劇團,清槓渡(今清江)就多達3個,而且全縣有13個皮影雕刻作坊,可謂中國皮影藝術之鄉。
巴中皮影,具有較高的文化價值。《斬巴蛇》、《牡丹燈》和《四下河南》等巴中皮影皮雕工藝是研究巴山地區民間工藝美術的重要史料。
名勝古蹟
水寧寺摩崖造像,在巴中市巴州區清江鎮。唐代鑿刻。為佛教摩崖雕塑造像,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僅有27完窟、300餘尊造像。保存完好的有11龕窟,其中第1、2、3、4、8號龕雕像最為精美。 | 水寧寺鎮摩崖造像 |
南龕石窟,位於巴州區海拔約600米高的南龕山山頂。南龕造像以供養窟為主,刻佛教故事的極少,以觀音菩薩像最多,始創於隋唐時期,匠人在東西長252米、南北寬45米的崖壁上依山開鑿了179窟龕、2700尊人物造像,另有詩文、題記200餘則。其中107號、116號、103號龕屬於世界石窟中的精品。1956年被確定為四川省文物保護單位,1988年1月申報成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 南龕摩崖造像 |
晏陽初文化公園坐落於巴州區2公里處的塔子山,為紀念世界平民教育之父晏陽初博士,1991年修建了晏陽初博士史跡展覽館,是全市青少年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展覽館由陳列樓,陵墓和雕像組成,占地面積5000多平方米,館內已收集有關晏陽初博士的生活及辦公用品,著作,資料,照片等1000餘件,收藏名人名家題詞、書畫200多幅。 | 晏陽初文化公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