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思訓,四川(現:巴中市巴州區)人。北宋天文學家。 曾是司天監學生,宋太平興國四年(979年),張思訓造出以水銀(避免溫度變化影響)為動力流體的水運“渾象”。《宋史·天文志》記載:“其制:起樓高丈余,機隱於內,規天矩地。下設地輪、地足;又為橫輪、側輪、斜輪、定身關、中關、小關、天柱;七直神,左搖鈴,右扣鍾,中擊鼓,以定刻數。每一晝夜,周而復始。又以木為十二神,各直一時,至其時則自執辰牌,循環而出,隨刻數以定晝夜短長;上有天頂、天牙、天關、天指、天抱(托)、天束、天條,布三百六十五度,為日、月、五星、紫微宮、列宿、斗建、黃赤道,以日行度定寒暑進退。”後來宋太宗命人於皇宮內打造,一年有成,放置文明殿東鼓樓下,命名為“ 太平渾儀”。到了蘇頌時(1088年)已經毀損,無人知其製法。現巴中市巴州區存在張思訓街,千古留名!
基本介紹
人物生平,相關事件,歷史評價,
人物生平
張思訓,今四川巴中(巴州區)石城人,北宋時期的著名天文學家,曾是司天 展覽館監學生。公元979年對渾天儀進行了重大的革新,製造了世界上第一台自動天象儀——太平渾儀,又稱水運渾象。此儀用水銀作動力,是世界上使用水銀於機械儀表的始祖。自落下閎創造渾天儀之後,最初用人力推動其運轉,後來改用水力。但是人們在實踐中發現,“運轉以水,至冬中凝凍遲澀,遂為疏略,寒暑無準”。這樣對於報時、定節氣、造歷 的準確性關係極大,進而影響到人民的生產和生活。面對渾天儀動力出現的新課題,張思訓進行了許多試驗和探索,最終找到用水銀代替水作動力。因為水銀的內聚力很強,特別是具有在空中保持穩定的性能,可保證渾天儀正常的運轉。在渾天儀上安裝計時器,是我國唐代天文學家一行、梁令瓚的發明。他們在水運渾天儀上安裝擒縱器,指揮兩個木人按時擊鼓、敲鐘,產生了世界上最早的機械時鐘。張思訓對這個機械計時鐘也進行了較大改革。由擒縱器指揮的自動報時和擊鐘鼓的木人成倍增加,並把報時和擊鐘鼓分離為兩個系統,即“七值神左搖鈴,右扣鍾,中擊鼓,以定刻數。每一晝夜,周而復始。又為十二神各值一時。至其時,則自執辰牌,循環而出,隨刻數以定晝夜短長”。《宋史·天文志》稱:“其制與舊儀不同,最為巧捷”。袁綱《楓窗小牘》贊:“新製成於自然,尤為精妙”。
相關事件
張思訓於公元979年設計的渾象,於公元980年製成。據《宋史‧天文志》載:「其制:起樓高丈餘,機隱於內,規天矩地。下設地輪、地足;又為橫輪、側輪、斜輪、定身關、中關、小關、天柱;七直神,左搖鈴,右扣鍾,中擊鼓,以定刻數。每一晝夜,周而復始。又以木為十二神,各直一時,至其時則自執辰牌,循環而出,隨刻數以定晝夜短長;上有天頂、天牙、天關、天指、天抱(托)、天束、天條,布三百六十五度,為日、月、五星、紫微宮、列宿、斗建、黃赤道,以日行度定寒暑進退。」
這段文字所記載的機械部件和齒輪名稱,比唐代一行和梁令瓚的「水運渾天」記載要詳細得多。其中的「地輪」可能和蘇頌水運儀象台的「樞輪」即動力輪相類似。「定身關、中關、小關」一類機械也可能與蘇頌的天關、天鎖的功效雷同,是用於控制「地輪」的慣性運動的,也就是起擒縱器的作用。「定身關」一詞生動地表述了控制「地輪」轉動的意義。而在報時機械之上的「天牙」、「天關」、「天束」、「天條」等機件又可能是操縱渾儀或渾象的設定。以木偶製成的「七直神」、「十二神」是報時機件。
張思訓的這架天文鐘與一行不同之處,是以水銀推動動力輪,同時,「著日月象,皆取仰視」。《宋史‧天文志》還說:「按舊法,日月晝夜行度皆人所運行,新製成於自然,尤為精妙。」看來,張衡和一行等人的渾象都有部分需人操作或調整,而張思訓則設計了一種全自動的渾象。
歷史評價
可惜,有關張思訓儀象的文字記載過於簡略,更無繪圖留下來供我們研究。因而蘇頌的《新儀象法要》,在人類文化史上就顯得更為可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