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區位論》是2010年10月商務印書館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韋伯,本書主要講述了區位因素和區位力學、簡化問題的假設、運輸指向、勞動力指向、集聚、總體指向、經濟系統中的製造業的內容。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工業區位論
- 作者:韋伯
- 出版社:商務印書館
- ISBN:9787100072410
《工業區位論》是2010年10月商務印書館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韋伯,本書主要講述了區位因素和區位力學、簡化問題的假設、運輸指向、勞動力指向、集聚、總體指向、經濟系統中的製造業的內容。
工業區位論是德國著名工業布局學者韋伯提出的一對概念。廣布原料是廣泛分布在各個地方的原料,如空氣、水等。如果一個工業部門在生產中使用的主要是這種原料,那就應配置在消費區。這樣既可以就地取得原料,又可以就地消費其產品,從而最...
《工業區位論》是德國經濟學家、社會學家阿爾弗雷德·韋伯編著的經濟學著作,首次出版於1909年。韋伯在《工業區位論》中完整、系統地提出了工業區位論,著重從運輸費用、勞動力費用和集聚(包括分散)效應等方面分析了工業區位的選擇原則,...
《工業區位論》是2010年10月商務印書館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韋伯,本書主要講述了區位因素和區位力學、簡化問題的假設、運輸指向、勞動力指向、集聚、總體指向、經濟系統中的製造業的內容。圖書目錄 英譯者前言 英譯者序言 序言 第一章 ...
韋伯區位三角形是德國經濟學家韋伯在工業區位論中的關於工業區位選擇的幾何學分析模型。韋伯的“區位三角形”模型認為:運費與距離和重量相關,運費最小點(P) 為原料地 M1、原料地 M2 和市場 C 構成的區位三角形的重力中心,運費最小...
1.新古典區位理論(也可稱為新古典經濟學區位理論)是指以新古典經濟學家阿爾弗雷德·馬歇爾及A·韋伯為代表的傳統區位理論體系。由於馬歇爾在1920年出版了他的《經濟學原理》,以及韋伯在1929年寫出了《工業區位論》一書,而在1 920...
最優區位指人類活動按一定目標所選擇的效果最佳的空間位置,人們從事經濟或社會活動時,都企求選取最小投資獲得最大利益的區位,早期的理論以德國經濟學家韋伯的"工業區位論"為代表。二.十世紀四十年代以前的區位論,在定量研究中往在把...
在企業的區位決策過程中越來越多的因素被考慮進來,各種因素對決策的影響程度也在不斷地發生著變化。韋伯在其《工業區位論》中把影響企業區位的經濟因素分為區域因素和位置因素。人們通過對企業區位理論的全面分析和研究,試著把影響企業...
代表性的著作有J.R.史密斯的出版於1925年的《工業和商業地理學》等。而經濟學家A.韋伯出版於1909年的《工業區位論》,則從理論、方法上研究工業企業最優區位,為工業區位論的產生奠定了基礎,大大推動了工業地理學的發展。以後德國經濟...
常常是在研究其它問題時順帶論及區位因素,區位選擇僅僅是他們理論研究中的副產品;從區位理論的角度看,從韋伯的工業區位論到廖什的市場區位理論,這些傳統區位理論只解釋了一般國內企業區位選擇問題,而跨國公司對外直接投資區位選擇有其...
經濟區位論是空間經濟分布、結構及演變的理論。發展歷程 其發展大致經歷3個階段:①古典區位理論。主要指杜能(J.H.Thünen)1875年創立的“農業區位論”和韋伯(A- Weber)1909年創立的“工業區位論”。其共同特點都是立足於單一的企業...
區位理論發展至今,依然存在著許多明顯的不足之處。例如假設條件過於理想化、一些理論注重理論推導,與實際相距甚遠等。如一些經典的區位論:杜能的農業區位論、韋伯的工業區位論、克里斯泰勒的中心地理論和廖什的市場區位論,等等。因此,...
阿爾弗雷德·韋伯(德語:Alfred Weber,1868年6月30日-1958年5月2日),德國經濟學家、地理學家、社會學家和文化理論家。1909年出版的《工業區位論》,創立了工業區位理論,深刻影響了現代經濟地理學的發展。他是馬克斯·韋伯的弟弟...
盈利空間界限理論,強調區位選擇行為的目的不是最佳化,而是最大滿足化的理論。由美國學者史密斯(David M.Smith)1971年在《工業區位論》一書中提出。認為總收入和總費用的空間變化能夠形成利潤的空間界限,並產生利潤最大的最佳區位,其...
奧古斯特·勒施(August Losch,1906年-1945年),舊譯:奧古斯特·廖什。德國經濟學家,1940年出版了《經濟的空間秩序》(英譯本名為《區位經濟學》),進一步發展了工業區位論,從而形成勒施的市場區位理論。理論簡介 廖什的市場區位理論...
集聚經濟理論是工業區位經濟學家韋伯(A.Weber,1909)最早提出集聚經濟的概念。他在1909年出版的《工業區位論》一書中,把區位因素分為區域因素和集聚因素,探討了產業集聚的因素,量化了集聚形成的規則。韋伯認為區位因子的合理組合使得...
經濟區位研究上的意義是創立了孤立化的研究思維方法。第一次從理論上系統地闡明了空間摩擦對人類經濟活動的影響,成為土地利用一般理論的基礎。韋伯 韋伯於1909年出版了《工業區位論》,提出了他的工業區位理論。假定:⑴原材料產地是已知...
新古典經濟學代表人物馬歇爾(A.Marshall,1890)在《經濟學原理》中最早用“外部經濟”和工業區域分布描述產業集聚形成的原因。韋伯(丸Weber,1909)在《工業區位論》中認為當集聚節約額比運費(或勞動費)指向帶來的節約額大時便產生...
在此前後,德國經濟學家屠能於1826年提出農業區位論,韋伯於1909年提出工業區位論,地理學家克里斯塔勒於1933年提出中心地學說,經濟學家廖什於1940年發表《區位經濟學》,逐漸充實了經濟地理學的理論。中國從20世紀20年代開始接受西方經濟...
產品運輸不便或運費昂貴的工業,其布局由消費地市場起著決定作用的區位趨向。市場指向和原料指向、燃料指向一起,構成工業區位論中進行“區位三角形”分析的基本因素。受市場指向制約的工業大致有:(1)原料消耗量少或原料失重指數小的...
廖什(August Lösch),德國經濟學家。主要研究區位平衡論,並發展了工業區位論、經濟區位論與市場區位論。認為工業布局的原則不是屠能提出的尋求最大收益或阿爾弗雷德·韋伯提出的尋求成本最低,而是尋求最大利潤,也就是總收益和總...
第一節 區位論概述 第二節 農業區位理論與農業土地的分區利用 第三節 工業區位論與工業土地的分區利用 第四節 城市區位論和城市土地的分區利用 第五節 其他土地的分區利用 本章小結 複習題 第五章 地租理論 第...
本世紀初,韋勃提出了“工業區位論”,研究一個工廠如何選擇建廠地點,以保證自己的產品成本最低。他認為關鍵是以下三個區位因素:運費、勞動力的費用和集聚,並運用區位三角形等方法尋求最低成本點的所在。以後費特爾提出了“貿易區位論...
第二章 區位論:經濟地理學的理論脈絡與獨特視角 第一節 偉大的半個世紀 第二節 農業區位論 第三節 工業區位論 第四節 市場區位論 第五節 中心地理論 第六節 新區域主義的四大流派 討論區 第三章 空間轉變:中國工業地理格局與...
在此前後,德國經濟學家屠能於1826年提出農業區位論,韋伯於1909年提出工業區位論,地理學家克里斯塔勒於1933年提出中心地學說,經濟學家廖什於1940年發表《區位經濟學》,逐漸充實了經濟地理學的理論。中國從20世紀20年代開始接受西方經濟...
3.2.1韋伯的工業區位論 3.2.2克里斯塔勒的中心地理論 3.2.3勒施的經濟區理論 3.2.4其他區位理論 3.3現代選址理論 3.3.1區域間的關係理論 3.3.2新經濟地理理論 3.3.3新競爭優勢理論 3.3.4可持續發展理論 3.4小結 第...
本書是西方區位理論發展史上一部承前啟後的專著。他總結了以前的區位理論者的理論,從靜態的單方面的農業區位和工業區位論,擴展為動態的綜合的有體系的空間經濟理論,不僅從理論上把研究對象擴大到區位體系,市場區,經濟區,地區勞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