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局經濟學的研究內容
(1)生產力布局的
微觀經濟分析。微觀布局經濟分析,是西方早期研究工業區位和生產力布局理論的主要方法。它包括;對
生產力布局的各種成本因素的綜合分析;對生產企業選址過程中的各種不確定因素和信息要素的探討;對工業區位與規模經濟的研究;對經濟政策的效應和生產力布局發展趨勢的分析,等等。當代國外運用微觀分析的方法研究生產力布局的主要代表人物及其論著有:瑞典經濟學家帕蘭德的空間經濟學理論及其《區位論研究》(1935年),美國經濟學家伊薩德,斯哥勒和埃洛夫等人的工業生產區位理論,英國學者科林·克拉克的《工業區位和經濟潛力》(1966年),勞斯貝的《使區位政策發揮作用》(1967),巴利·摩爾和約翰·羅斯德合著的《區域經濟政策和製造業廠商向發展地區的移動》。(1976年),等等。
(2)生產力布局的中觀經濟分析。中觀布局經濟分析,主要指對區域經濟的生產力布局分析。它不僅對區域經濟的規模,布局,發展趨勢,資本與勞動比率的地區性差異,資源配製的條件和生產力發展戰略進行研究,還對不同區域的貿易和經濟利益進行比較。這一研究領域的代表人物主要是瑞典經濟學家,斯德哥爾摩學派的奠基人俄林、諾爾斯·蒂博特、繆爾達爾、瓊斯,美國學者劉易斯,英國學者海等。
(3)生產力布局的巨觀經濟分析。巨觀布局經濟分析,主要指對全國或跨國性地域總體生產布局約分析。它包括對資本供求與新工業區域的形成關係,對地域性生產力布局與勞動力供給,對地區資本形成與勞動力增長速度的平衡關係,對人口與勞動力流動,對地域生產力布局的影響等巨觀區域布局的經濟研究。代表人物:美國斯彭格勒、斯傑斯塔德、格林伍德、羅曼斯等。
布局經濟學研究產生
布局經濟學研究產生於第二次世界大戰後,並且發展很快。70年代以來,布局經濟學研究出現了兩大趨勢:其一是受後凱恩斯主流經濟學的影響,開始重視對不同地區資本積累和經濟成長的比較;其二是突破了傳統區位理論中的農業、工業等產業區位的研究,逐漸擴展到城市的生產力布局,以經濟地域為主要特徵的經濟群落的生產力布局領域,並注重對影響生產力布局的各種非經濟因素的探討。
布局經濟研究的歷史回顧
對經濟現象空間分布的記述與分析,早已有之。在我國,春秋戰國時代成書的《山海經》、《禹貢》就有這方面的記載,特別是《禹貢》,把當時黃河流域和長江流域分為九州,記述了各地區的自然條件、自然資源和土地利用與貢賦的狀況;再後,在《史記·貨殖列傳》、《漢書地理志》中對地區經濟的記載與分析就更加詳盡;東漢以後按照《漢書·地理志》的體例編纂的地方志,歷代連綿不斷,累計達九萬餘卷。明末清初著名學者顧炎武,利用這些方誌材料和自己的實地調查寫成了《天下郡國利病書》,這個書名用現代語言表達,就是分析各地區經濟發展的優勢與劣勢。在西方,公元前古希臘、羅馬也出現過地理志的巨著,到十五世紀地理大發現以後,記載各國、各地區自然、經濟和物產狀況的著作大量湧現,有的稱作商業地理學,有的稱之為國勢學。上述著作,總的看,還停留在對經濟現象或經濟活動地理分布的描述上。
對經濟現象、經濟活動地理分布差異的理論探討,大體始於18世紀末。開初流行的是<真地理環境決定論”。確實,不同的地理環境對經濟發展是有影響的,生產力水平越是低下,這種影響就越明顯。馬克思在分析人類社會早期在地區生產差異基礎上發展起來的社會分工時曾指出:“不同的公社在各自的自然環境中,找到不同的生產資料和不同的生活資料。因此,它們的生產方式、生活方式和產品也就各不相同”“不是土壤的絕對肥力,而是它的差異性和它的自然產品的多樣性,形成社會分工的自然基礎。而隨著社會生產力的發展,科學技術的進步,單以地理環境解釋經濟分布和地區經濟差異的形成,就會愈來愈違背容觀實際。19世紀20年代,西方開始出現運用經濟因素分析這種差異的“區位論”,最初是杜能的“農業區位論”,他分析了圍繞一個城市(農產品市場)的農業地區,視其與城市的不同距離,應布局不同的農業結構,配置不同的農作物。他從利潤=銷售價格-(農業生產成本+農產品從產地到市場的運費)的公式出發,指出距離城市最近的第一圈,應該配置蔬菜,牛奶等農業部門,因為這些產品是每天都要消費的,量大又易腐敗,運費與產。價值相比的運費比高,第二圈則應配置薪炭林,以就近供應城市燃料,以後各圈則相應配置集約性穀物業、休耕制穀物業、三圃式農業,畜牧業,最遠的一圈,發展任何農產品運到城市都無利可圖,則勢必荒蕪或限於自給自足性生產。本世紀初,韋勃提出了“工業區位論”,研究一個工廠如何選擇建廠地點,以保證自己的產品成本最低。他認為關鍵是以下三個區位因素:運費、勞動力的費用和集聚,並運用區位三角形等方法尋求最低成本點的所在。以後費特爾提出了“貿易區位論”,高茲提出了“海港區位論”,克里斯塔勒提出了“中心地理論”,俄林提出了區域分工和區際貿易理論等,這些後繼者,不僅把區位問題的研究,由工,農業部門擴大到其它部門,而且把研究的視野由一個工廠、農場的區位選擇,擴大到巨觀布局,在研究方法上由靜態分析向動態分析推進,由純理論的探討向區域經濟對策和區域規劃方法等套用領域深入。
十月革命後,蘇聯的經濟學家和經濟地理學家,開始以馬列主義關於勞動地域分工的理論為指導,研究社會主義的生產布局理論。由於各人學術素養和源流的不同,先後出現過“部門統計學派'、“區域學派”、“經濟學派”和“地域綜合體'學派。我國對布局經濟的理論研究,開始於新中國建立以後,初期主要是翻氓介紹蘇聯“區域學派。和。經濟學派抄的論著,以後配合國家經濟建設,先後參加了許多地區和流域的考察和規劃工作,作出了一定的貢獻,但在系統理論與方法的研究上則顯得嚴重不足。
30多年我國生產布局實踐的經驗表明:一個國家疆域越大,各地區自然條件、社會經濟文化條件的差異越大,生產布局問題的複雜程度也愈高,對布局理論與方法的需求也愈迫切。在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中,逐步作到布局合理化,是保證黨的十二大提出的宏偉戰略目標勝利實現的重要一環。具體地說,合理布局的意義在於:
一有利於充分有效地相用全國各地區的自然資源、經濟資源和勞動力資源,發揮我國疆域遼闊、人口眾多、資源豐富的優勢,調動各級地方和廣大民眾建設社會主義的積極性,加快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步伐;
二有利於科學地組織原燃料基地、生產基地和消費市場的聯繫,高效率地組織生產、流通、分配和消費,提高社會勞動生產率和生產建設的經濟效益;
三有利於保護環境和生態平衡,充分利用自然生產力,為保障生活環境和國民經濟當前與長遠發展需要的自然物質基礎作出貢獻。
四有利於少數民族和其它經濟落後地區經濟的發展,為鞏固、加強各民族的大團結,逐步縮小、消除歷史遺留下來的各民族經濟和文化事實上的不平等作出貢獻;
五有利於國防安全的鞏固,有效地抵禦敵對勢力對我國發動的突然襲擊,支持反侵略戰爭勝利地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