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崇仁縣文化館
- 始建:1950年3月
- 級別:二級館
場館介紹
所獲榮譽
現任領導
地圖信息
地址:江西省撫州市崇仁縣中山路60號
地址:江西省撫州市崇仁縣中山路60號
崇仁縣文化館建於1950年3月,是江西省撫州市崇仁縣設立的公益性文化事業單位。場館介紹崇仁縣文化館始稱崇仁縣人民教育館,建於1950年3月,1951年更名為縣文化館。“文革”期間,文化館改屬縣毛澤東思想宣傳站,易名文藝宣...
黃春紅 黃春紅,女,現任江西省撫州市崇仁縣文化館館長。人物履歷 2022年6月,任崇仁縣文化館館長(試用期一年)。職務任免 2022年6月30日,崇仁縣人民政府研究,決定:黃春紅同志(女)任崇仁縣文化館館長(試用期一年)。
呂麗珍 呂麗珍,女,崇仁縣文化館副科級幹部。獲得榮譽 2020年3月8日,榮獲2019年度江西省三八紅旗手榮譽稱號。
相山不僅奇異怪事多,而且文化內涵很深,已經引起崇仁縣文化部門的重視,崇仁縣文化館館長楊躍雄曾兩次帶人上山考察,並專程到北京向有關專家請教了一些有關問題。相山的風景是千姿百態,會集天下名山之靈秀;到處是形態各異的奇形怪石,傳奇迭出;有洗眼石,有種“子”石,有關門石;有的像老虎,有的像青蛙,有的...
縣文化體育電視局是縣政府主管全縣文化、體育、廣播、電視、電影、文化體育市場的職能部門。主要工作職能有:主要職責 全面貫徹黨和國家在文化藝術、圖書博物、體育、廣播、電視、電影和文化縣文化體育廣播電視局是縣政府主管全縣文化、體育、廣播、(1) 體育市場方面的路線、方針、政策和相關的法律、法規。把握好輿論...
陳國貴,男,漢族,1963年7月出生,崇仁堯崗儺戲第七代傳承人。2021年9月7日,陳國貴入選江西省第四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代表性傳承人,傳承項目為:崇仁堯崗儺戲。歷年來,陳國貴著力於崇仁堯崗儺戲的傳承和發展,積極配合崇仁縣文化館非遺工作人員從事非遺線索調查、研究等工作。社會影響 重要演出 202...
崇仁扭扭龍,江西省撫州市崇仁縣的傳統舞蹈,江西省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崇仁扭扭龍起源於清同治年,是崇仁相山鎮苔洲村所特有的一種民間祭祀性燈彩,它是以一條大龍背負兩條小龍的龍燈,舞動時龍體懸空顫抖和扭動而得名。起初是村民用禾草紮成一條龍並插上香燭,後來發展成三龍,小龍在大龍的頭尾之上,一根木棍...
撫樂鐵路過境,境內長5.8千米,為雙軌單向鐵路,設崇仁1個站。歷史文化 地名由來 因縣域最高山峰巴山(今稱相山)得名。非物質文化遺產 崇仁跳八仙 崇仁跳八仙,俗稱“打把戲”,是崇仁縣巴山鎮萱華村的前河、里河、詹家三村楊、詹兩姓祖傳“跳儺”。“八仙”中沒有曹國舅,而以劉海代之。風景名勝 子正...
臨川文化區地形可分為四類:一是北部撫河沖積平原與丘陵區。包括臨川區、東鄉縣和崇仁縣以及金谿縣大部、宜黃北部、樂安西北部等地,土地面積6765.72平方公里,占全區土地面積35.96%。二是西部中低山與丘陵區。包括宜黃縣的大部分、崇仁縣西南部、樂安縣東南部、臨川南部、南城縣西部、南豐縣西部,廣昌縣西北部等...
2021年,永豐縣企業研發專利申請數228件,發明專利數43件,期末有效發明專利數150件。文化事業 2021年,永豐縣共有藝術表演團1個,文化館(站)22個,博物館1個,圖書館1個,廣播電台(站)1個。圖書館藏書量14.6萬冊,電子書20萬冊。新增紙質圖書2.6萬冊,全年總人流量61096人次,圖書外借26304冊次,新增...
協助館長負責綜合日常管理、政工人事、館務公開、文秘、信息、信訪、檔案、保密、統計、財務及資產管理、宣傳教育、檔案信息化建設、電子檔案備份、機關退休幹部服務管理、平安建設、社會綜治、考績考核等工作;分管辦公室、信息技術科;聯繫館工會、婦委會;檔案保管與利用、檔案資源建設、檔案文化建設、編研修史、現行...
何星輝,1933年生,江西進賢人。江西省"儺鄉杯"攝影大獎賽一等獎。1933年生,江西進賢人。崇仁縣文化館館員,中國攝影家協會江西分會會員。從50年代起從事攝影創作。作品《裝卸工》在江西省工人攝影作品展中獲二等獎;合作的組照《仙趣》獲江西省"儺鄉杯"攝影大獎賽一等獎;《開儺大典》獲全省"旅遊懷"攝影大獎...
1969年 分配在崇仁縣文化館,任美乾。1971- 主要活動在江西:參加下放,先後參加江西省展覽館、安源展覽館、福州步校陳列 1985年 館創作或布展工作,並從事工人美術教育和活動,先後到井崗山、贛南、贛北、贛 中、贛東、三清山、西安、黃山、湖南、湖北、新疆、西藏、北京、上海、廣州、東三省等地採風、寫生...
被迫息影銷聲。十年動亂期間,面具、道具統統被焚,使之頻於危境。1983年崇仁縣文化館組織力量進行排練,參加了《中國民族民間舞蹈集成·江西卷》的錄像,並被收入全國藝術科學“九五”規劃重點項目《中華舞蹈志·江西卷》,方始重展丰姿。2006年,崇仁“跳八仙”被列入江西省第一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包括江西省撫州市宜黃縣、崇仁縣、南城縣、資溪縣、金谿縣和樂安市,上饒市廣豐縣、鉛山縣、上饒縣、橫峯縣、弋陽縣和鷹潭市餘江縣、貴溪市。依託撫州中心城區,加強與閩浙合作,主動承接長三角和福建沿海地區產業轉移,推進沿向莆產業集聚帶、信江河谷經濟帶、鷹潭(貴溪)銅產業循環經濟示範區建設,著力打造具有全國...
南康市潭口鎮、石城縣小松鎮、大余縣南安鎮新民村、修水縣渣津鎮、景德鎮市昌江區竟成鎮、萍鄉市安源區安源鎮、萍鄉市安源區城郊管委會長興館村、新余市渝水區羅坊鎮、高安市八景鎮、宜春市袁州區溫湯鎮、宜豐縣潭山鎮、廣豐縣永豐鎮、德興市泗洲鎮、鄱陽縣謝家灘鎮、吉水縣八都鎮、崇仁縣巴山鎮巴山村;...
撫州採茶戲是江西臨川傳統戲曲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採用撫州贛語說唱。舊名“三腳班”、“半班”。清初,撫州諸縣連年災荒,民多流徙,一部分難民以賣藝為生,將當地流行的民歌小調與燈采的表演形式相結合,開始脫離燈采表演,形成獨立的“三腳班”,產生了一批單台戲和單台調。其發祥地就是宜黃、臨川、崇仁...
明末明初,火德公三子三三郎朝美及其後裔孫,為了避免戰爭的擾攮,幾次舉家起遷徙,從江西江西撫州府崇仁縣二十三都奄源下坪遷移到漳州府龍巖轄福里桂東洋(即現在漳平市官田鄉桂東村)。自三三郎朝美公第九代清隱公從永福李莊到桂東洋開基,時間大約是明神宗萬曆十一年(1583年),桂東村至少有425年以上的歷史。...
白舍窯遺址的發掘對研究中國瓷器有著重要的文化價值和經濟價值。2013年3月5日,白舍窯遺址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布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歷史沿革 白舍窯遺址,起始於晚唐五代,興盛於北宋中期,至元代初期趨於衰落,有1000多年歷史。1984年,江西省文物工作隊及南豐縣文化館對白舍窯遺址進行了調查。遺...
豐城市,地處江西省中部、宜春市東部,東鄰南昌市進賢縣、撫州市臨川區,東南靠撫州市崇仁縣,南連撫州市樂安縣,西南連吉安市新幹縣,西接樟樹市,西北接高安市。地理坐標介於東經115°25′06″—16°27′18″,北緯27°42′08″—28°25′17″之間。東西最大距離74千米,南北最大距離70.5千米,總面積2845平方千米。
2018年5月29日,宜黃縣實驗國小舞蹈室,學生在練習“戲曲操”的基礎動作。宜黃縣多形式保護和傳承非遺文化,戲曲操從宜黃戲中提煉身段動作,融合戲曲音樂旋律,與現代廣播體操相結合,讓學生在鍛鍊身體的同時,感受傳統文化的魅力。2019年11月,《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公布,宜黃縣文化館獲得...
宜黃縣政府先後投入了12萬元專項資金,用於購買禾槓舞的服裝道具,編排了大型歌舞《禾槓舞》,並組織民間藝人參加文藝調演,利用送戲下鄉之機到各鄉鎮巡演。2006年—2014年,宜黃縣文化館陸續差派專業幹部下鄉進行田野考察,已整理出成冊的全套禾槓舞動作示意圖、樂譜、山歌、文字資料,以及各種演出錄像、音樂等圖文影音...
2013年8月,廣昌塘坊木偶戲列入第四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起源 木偶戲,古稱傀儡戲,是傳統藝苑中一枝獨秀的奇葩。據當地老藝人介紹,塘坊木偶為提線木偶,起源於漢朝,約公元前190年。當時漢高祖劉邦手下有一員大將陳平,為了擊退番邦匈奴,鞏固朝政,他出謀劃策,想出一套戰略戰術來對付番邦。因當時兵力不夠...
2019年11月,《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公布,江西省廣昌縣文化館獲得“廣昌孟戲”項目保護單位資格。2023年10月,《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公布,廣昌孟戲項目評估合格,江西省廣昌縣文化館獲得該項目保護單位資格。社會影響 重要演出 2015年7月,廣昌開展2015民俗文化周系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