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淵源
相傳發祥地的龍潭內潛居著一條水龍,村外焦炭石古洞內盤踞著一條火龍。一天,村南珠山上空一顆巨大的彩珠從天而降,落入龍潭中。水火雙龍為爭彩珠,在潭中激烈爭鬥,掀起狂濤,大水湧出潭口,淹沒田地,沖毀村莊。村民們不甘忍受其苦,請來道士作法,祈求雙龍離潭入海。怎奈道士法術不高,作了七七四十九天的法事,才求走了水龍,而火龍依然在潭口吞吐彩珠,製造水患,禍害百姓。於是,依照火龍的模樣,用稻草扎制一條龍,插上香燭,派青壯年舉著,在村里村外遊走,後來到河邊,點火焚燒,祭祀神龍,請它借水道回歸大海。火龍為村民所感,不再興風作浪,龍潭得以安寧。
此後,每逢新春人們就扎龍祭祀,祈求平安。後來村里稚童覺得有趣,便砍竹破篾,紮起小龍,並在龍腹下綁上兩根木棍,由一人雙手舉著,到鄰村舞玩,討取蠟燭炮仗,邊舞邊燃放鞭炮。大人們受此啟發,遂做兩條更小的龍仔,安在它的頭尾之上,形成大龍背小龍之勢,同時改兩棍為一棍,綁在龍腹中段,崇仁扭扭龍便由此誕生。
崇仁扭扭龍又名獨龍,起源於清同治年,是崇仁相山鎮苔洲村所特有的一種民間祭祀性燈彩,它是以一條大龍背負兩條小龍的龍燈,舞動時龍體懸空顫抖和扭動而得名。
起初是村民用禾草紮成一條龍並插上香燭,後來發展成三龍,小龍在大龍的頭尾之上,一根木棍綁大龍腹中段,供人操動,崇仁扭扭龍便由此誕生。崇仁扭扭龍多是二龍一珠,三人配合,跟隨長龍燈進行表演,後來,崇仁扭扭龍逐漸脫離長龍燈單獨活動,演變成一種獨立的燈彩形式。
由於歷史原因,崇仁扭扭龍匿跡多年,二十世紀七十年代末,在崇仁縣文化館幹部的配合下,由老藝人盛天籌,根據傳說挖掘和整理,得以傳承發展。
舞蹈特色
表演內容
一條大龍背負兩條小龍,沿村表演。表演時上下顫動,左右扭轉。以前逢年過節,二龍一珠三人一夥,尾隨大龍燈在村里表演“二龍戲珠”,以後逐漸發展成單獨活動,舞龍動作有所增加,伴奏樂隊音樂更加豐富,至元宵整個活動結束後,與大龍一起送到河邊焚燒。
形式特點
三條龍都用細繩互相連線,藝人手擎木柄上、下舞動,形成龍體顫抖扭動,且三條龍大動小也動,大聳小也聳,形成一個“活”的特點。表演時不受場地限制,多至十餘人,少則一龍一珠都可。步法有“圓場”“矮子步”。動作有“游龍”“扭龍”“轉珠”“跳步引龍”等。
音樂特點
音樂除開場時只用吹打樂外,其餘都配以吹奏樂,舞至情濃處,還加喝彩式、祝願性的合唱。鑼鼓曲牌以“單台”為主,伴以“彩燈頭”“劃龍船”“慢長捶”。吹奏樂則用“賣棉紗”“賣布”“洞房”“接妹”“探妹”等民間曲牌或小調,旋律通俗流暢,節奏明快跳躍,情緒熱烈歡快,演奏隨著場面和動作的變化快、慢、強、弱,具有濃郁的鄉土氣息。
傳承保護
傳承狀況
由於改革開放以來,村里年輕人外出打工者增多,老年人因活動經濟補貼很少,人們舞龍的興趣逐漸減少,崇仁扭扭龍在發展中存在很多困難和問題。
傳承人物
崇仁扭扭龍的第一代傳承人是盛天籌( 1926—2009 )。
崇仁扭扭龍的第二代傳承人為萬更新,是省級非物質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
保護措施
2008年4月,崇仁縣文體廣電局召開專題會,明確指出對“崇仁扭扭龍”進行全力挖掘與保護。
2008年9月,崇仁縣文體廣電局撥出經費,用於崇仁扭扭龍的及掘及製作。
社會影響
重要活動
2013年2月25日,相山鎮苔洲村在村祠堂前舉行“崇仁扭扭龍”活動。
2018年5月6日,崇仁扭扭龍赴撫州市文昌里,參加2018年江西省旅遊產業發展大會展演。
2018年11月6日,央視旅遊頻道在縣人民廣場對我縣省級非遺項目崇仁扭扭龍進行節目錄製。
2020年12月6日,第三屆中部地區變電設備產業峰會遊園會在江西省撫州市崇仁縣子正公園舉行,崇仁扭扭龍等多個非物質遺產演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