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制沿革,名稱由來,歷史沿革,行政區劃,地理環境,位置境域,地勢地貌,氣候特徵,自然資源,生物資源,土地資源,水資源,人口民族,經濟,綜述,第一產業,第二產業,第三產業,社會事業,教育,衛生,居民收入,社會保險,交通運輸,旅遊名勝,玉笥山,玉峽湖國家濕地公園,成子洲,湖洲古村,道德經文化廣場,觀瀾閣,名優特產,著名人物,
建制沿革
名稱由來
峽江,別稱玉峽。以峽江處於贛江要衝,地勢險要,江面狹窄,流水急湍,故名峽江。
歷史沿革
古為新淦、石陽縣地。
三國,吳寶鼎二年(267年)析新淦、石陽置巴邱縣。
隋朝,開皇十年(590年)廢石陽、巴邱縣,縣地分別併入廬陵、新淦縣,以巴邱故冶地置峽江鎮。
明朝,嘉靖五年(1526年)析新淦縣原巴丘縣故地置峽江縣,縣以鎮名。縣治原設贛江西岸的巴邱鎮,
1985年06月19日,水邊鄉改設鎮建制(贛府廳字[1985]340號)。
1993年,撤銷馬埠鄉、硯溪鄉、仁和鄉,設立馬埠鎮、硯溪鎮、仁和鎮(贛民字[1993]53號批覆)。
1994年10月,經國務院批准東遷縣治,
1997年07月1日,正式遷至水邊鎮。
1997年04月16日,金江鄉政府駐地遷至董家廟(贛民字[1997]78號批覆)。
1999年07月15日,福民鄉政府駐地遷至婁屋得(贛民字[1999]183號批覆)。
2001年05月09日,撤銷巴邱鄉,劃歸巴邱鎮(贛民字[2001]190號批覆)。
2001年12月03日,撤銷沙坊鄉、羅田鄉,合併設立羅田鎮(贛民字[2001]569號批覆)。
2007年11月20日,設立金坪京族鄉。
行政區劃
2014年底峽江縣轄水邊、巴邱、仁和、硯溪、馬埠、羅田6個鎮,桐林、福民、戈坪、金江、金坪民族鄉5個鄉,共11個鄉級行政區;轄84個村民委員會、6個居民委員會,下設990個村民小組、22個居民小組。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峽江地處贛中腹地,位吉安市之北,東北鄰新幹縣,南毗永豐、吉水,西靠吉安縣,北與西北和新余市接壤。因巴邱鎮玉峽兩岸群峰夾贛水,江面狹窄而得名。南北長約39.5公里,位於北緯27°27′50″至27°45′20″之間,東西寬約64.5公里,位於東徑114°53′21″至115°31′57″之間。全縣總面積1287.43平方公里。
地勢地貌
峽江縣全境地勢為東南、西北部高,向中部贛江傾斜。地形以丘陵為主,兼有低山,低山主要分布在東、西部邊境,山體大都呈北東走向;中間大片丘陵,面積約占峽江縣總面積的62%。
縣境處華南褶皺系東北域,屬江南丘陵區,四周高中間低,海拔最高處為五朵梅花主峰(位於水邊鎮湖洲與新幹縣接壤處),海拔644米,最低處為仁和鎮塗家贛江江心,海拔26米。贛江自南向北貫穿縣境,境內長34公里,主要支流有
沂江、
黃金江、象江水等。
氣候特徵
氣候屬中亞熱帶季風性濕潤氣候,雨量充沛、光照充足、四季分明,無霜期長。峽江縣的氣候屬亞熱帶潮濕性季風氣候,年均溫17℃,年降水量1592.4毫米。
自然資源
生物資源
全縣有馬尾松12013.3公頃,國外松18710.3公頃,杉木29944公頃,硬闊類5603.9公頃,軟闊類3186.3公頃,混交林187.1公頃,毛竹1935.9公頃。
野生植物:200餘科1400餘種。主要有山蒼子、黃梔子、白櫟、黃荊、楓香、小山竹、金銀花、穀皮、荊芥、砂仁、雞血藤、烏桕、香附、彌猴桃、杜仲、楊梅、葛藤、鉤藤、杜鵑、山茶、野當歸、牛夕、楠木、羅漢松、雲松、雪松、黃楊、樟、柏、檫、楓、荷、櫟、銀杏等。珍貴樹種有湘楠、紅楠、華中楠、銀杏、水杉、蘇鐵等。藥用植物260餘種,如黃梔子、金銀花、鉤藤、近年來引進的草珊瑚等。牧草種類約107種。
養殖動物:豬、牛、羊、兔、雞、鴨、鵝、鴿、火雞、孔雀、野鴨、貴妃雞、珍珠雞、竹鼠等近20種。
野生動物:獸類有野豬、野兔、獐、鹿、獾、黃鼠狼、水獺、刺蝟、松鼠、田鼠等;稀有珍貴動物有馬鹿、穿山甲等;爬行動物有金環蛇、銀環蛇、眼鏡蛇、黃荊蛇、泥蛇、竹葉青、水蛇、白花蛇等;飛禽類有野鴿、野雞、野鴨、鴛鴦、斑鳩、喜鵲、烏鴉、麻雀、斑雞、白鷺、畫眉、黃雀、白鶴、八哥、啄木鳥、貓頭鷹等;兩棲動物有青蛙、田雞、石雞、癩蛤蟆等。昆蟲類則更多,難以列舉。
養殖魚類:四大家魚的青魚、草魚、鱅魚、白鰱,還有鯽魚、鱸魚、紅鮊、斑點叉尾鮰等。
野生魚類:鱤魚、長春鯿、三角魴、團頭魴、紅鯝、黃鯝、中華鮫、翹嘴、紅鮊、鯉魚、蛇鮈、長鮑、圓筒吻鮈、赤眼鱒、油條魚鯵、銀鯝、高體魚鯵、銀魚、花鰍、大班花鰍、泥鰍、河鰍、大阿鯰魚、鬍子鯰、黃顙魚、粗唇蛫、清規鰻魚、烏鱧、黃鱔、鱖魚等。
甲介類有甲魚、龜、蟹、蝦;蚌、螺類有三角肌蚌、褶紋冠蚌、長蚌、錐蚌、蹄蚌、扭蚌、黃蜆、湖螺、中華圓田螺等。
土地資源
峽江縣境處華南褶皺系東北域,屬江南丘陵區,全境地勢為東南、西北部高,向中部贛江傾斜,海拔最高處為五朵梅花主峰(位於水邊鎮湖洲與新幹縣接壤處),海拔644米,最低處為仁和鎮塗家贛江江心。地形以丘陵為主,兼有低山,低山主要分布在東、西部邊境,山體大都呈北東走向;中間大片丘陵,面積約占全縣總面積的62%。贛江自南向北貫穿縣境,境內長34公里,主要支流有沂江、黃金江、盤龍江和象口水等。
截至2016年末,全縣土地面積1301.52平方公里,其中,耕地25001.6公頃,園地2020.05公頃,林地85036.64公頃,草地1574.59公頃,城鎮村及工礦用地4702.1公頃,交通運輸用地2009.82公頃,水域及水利設施用地7969.24公頃,其他土地1464.92公頃。
水資源
峽江縣水域面積9.26萬畝,其中:河流5.27萬畝,水渠1.02萬畝,水庫池塘3萬畝。縣內水能資源豐富,贛江乾支流總水能蘊藏量7550多千瓦,年發電量可達11866萬千瓦時。
人口民族
2016年末全縣常住人口188315人,其中:城鎮人口82294人,鄉村人口106021人,城鎮化率為43.7%,比上年提高1.62個百分點;全年出生人口2850人,出生率為14.67‰,死亡人口1175人,死亡率為6.05‰;人口自然增長率為8.62‰。年末戶籍人口188845人,其中非農業人口70389人。
經濟
綜述
地區生產總值
2016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653266萬元,比上年增長8.7%,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126876萬元,增長4%;第二產業增加值322323萬元,增長9.4%;第三產業增加值204067萬元,增長10.7%。人均生產總值34690元,比上年增加2901元。三次產業結構由上年的20.1:49.7:30.2調整為19.4:49.3:31.3,第三產業比重比上年提高1.1個百分點。產業對經濟成長的貢獻率第一產業為11.9%,拉動GDP增長1個百分點;第二產業為45.7%,拉動GDP增長4.3個百分點;第三產業為42.4%,拉動GDP增長4.5個百分點。
2017年,完成地區生產總值729808萬元,同比增長9.0%。分產業看: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129403萬元,同比增長4.9%,第二產業增加值350529萬元,同比增長9.1%,第三產業增加值249876萬元,同比增長11.3%。三次產業結構比從上年的21.2:45.6:33.2調整為17.7:48.0:34.3,第三產業占GDP比重比上年同期提高1.1個百分點。人均生產總值38411元,增長10.5%。非公有制經濟增加值424774元,占GDP的比重58.2%。
財政
2016年財政總收入達103397萬元,比上年增長3.14%,公共財政預算收入69186萬元,下降1.44%,完成地方財政支出165343萬元,增長3.88%。
2017年全縣實現財政總收入114818萬元,增長11%,占GDP比重為15.7%;稅收收入99210萬元,占財政總收入的86.4%;實現一般公共預算收入66543萬元,下降3.8%。全年全縣完成一般公共預算支出215351萬元,增長30.3%,其中一般公共服務支出17839萬元,增長29.2%,其中教育支出增長0.7%,農林水事務支出增長45.9%,社會保障和就業支出增長15.8%,科學技術支出下降31.4%。
第一產業
2016年峽江縣實現農林牧漁業總產值189188萬元,可比增長3.96%。農林牧漁業增加值130080萬元,可比增長3.96%。全年糧食種植面積38021公頃,比上年下降1.26%,其中穀物播種面積36483公頃,油料種植面積11050公頃,下降1.27%。糧食總產量249995噸,增長0.47%。油料產量12829噸,下降3.01%,肉類總產量17618噸,下降3.93%,水產品產量16889噸,增長3.1%,水果產量10019噸,增長0.84%。
農業生產條件繼續改善。年末農業機械總動力13.86萬千瓦,增長5.23%,農田有效灌溉面積12780公頃,增長0.63%。
第二產業
2016年實現全部工業增加值280801萬元,可比增長9.3%。其中。工業對GDP增長的貢獻率為35.4%,拉動GDP增長3.7個百分點。全縣工業用電量16144萬千瓦時,同比增長43.62%。
規模工業實現工業總產值1182313萬元,比上年增長1.23%。實現主營業務收入1174898萬元,同比下降0.63%;完成利稅總額88882萬元,下降22.04%,產品銷售率為99.2%。
全縣實現建築業增加值41522萬元,可比增長9.75%。具有資質等級的總承包和專業承包建築業企業完成建築業總產值44352萬元,增長11.56%;資上建築企業房屋施工面積1029885平方米,增長29.83%;房屋竣工面積292548平方米,同比下降5.62%。
全年全社會完成固定資產投資896062萬元,增長15.4%;其中,規模項目投資(500萬元以上)806456萬元,增長14.3%,其中:房地產開發投資41270萬元,同比增長150.97%。商品房屋施工面積324161平方米,增長6.72%;商品房屋竣工面積181371平方米,增長115.63%;商品房屋銷售面積30217平方米,增長29.1%,其中住宅20849平方米,下降10.92%。
第三產業
2016年峽江縣批發零售業實現增加值26380萬元,可比增長13.76%;住宿餐飲業實現增加值17508萬元,可比增長15.97%;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74212萬元,增長12.6%。實際利用外資3270萬美元,增長9%;出口總額22104萬美元,增長11.36%。
全年實現金融保險業增加值6412萬元,可比增長15.1%;年末全縣金融機構本外幣存款餘額825114萬元,增長12.05%,其中:居民儲蓄存款餘額550147萬元,增長16.2%;金融機構本外幣貸款餘額416493萬元,同比增長26.4%。
社會事業
教育
2016年全縣普通高中在校生2896人,普通國中在校生5840人,職高在校生578人,國小在校生16609人。
衛生
2016年末全縣共有衛生機構23個,擁有衛生技術人員526人,其中醫生205人;擁有病床床位735張。
居民收入
2016年末在崗職工人數7322人,在崗職工工資總額40802萬元,在崗職工年平均工資55725元,同比增長19.9%。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423元,比上年增加904元,增長9.49%。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354元,增長8.39%。
社會保險
2016年末全縣參加養老保險職工人數20618人,增長4.16%;職工參加基本醫療保險人數21900人,同比下降1.89%;參加失業保險人數10001人,城鎮低保人數3967人,農村低保人數7406人,城鎮居民醫保人數49418人;農村居民醫保人數130496人。
交通運輸
2016年交通運輸、倉儲和郵電業實現增加值61050萬元,可比增長8.9%;其中道路運輸55134萬元,可比增長8.9%。全縣公路里程1084.9公里,年末公車路數為13路,年末實有公共汽車為34輛,年末實有出租汽車30輛。
縣城距省會南昌147公里,距吉安市城中心74公里。從峽江出發乘車前往上海、杭州、溫州、長沙、福州、合肥、南京、廣州、廈門等地8小時內均能抵達。
105國道、京九鐵路及贛粵高速公路南北穿境而過;蒙吉鐵路峽江西站、昌吉贛城際鐵路峽江站、縣城至高速公路連線線——峽巴一級公路;水上交通便利,距縣城20公里的贛江峽江段,常年通航,峽江水利樞紐蓄水後,可通行千噸級輪船,可達南昌、
九江及長江各港口。峽江
贛江大橋已於2004年7月3日竣工通車。
旅遊名勝
玉笥山
新縣城西南2.5公里處的
玉笥山,原為道教第十七洞天、第八福地,以"山奇、水秀、洞幽、石怪、林茂"而著稱,被列為省級重點風景名勝區和省級森林公園。
玉峽湖國家濕地公園
峽江縣
玉峽湖濕地公園總體規劃已經順利通過省級專家評審。據了解,
玉峽湖國家濕地公園規劃總面積3554公頃,包括峽江水利樞紐工程峽江縣域庫區、贛江峽江段、黃金江沙坊段部分河段及其周邊地帶。其中各類濕地面積1928.6公頃,占公園總面積的54.3%。項目建設期限為2014~2020年,項目總投資1.6億元。玉峽湖國家濕地公園建成後,將成為贛江流域重要的生態屏障。
成子洲
成子洲又名萬壽洲,處於峽江縣巴邱鎮北贛江中,為一衝積沙洲,南北長約1750千米,東西寬約540米,面積為一平方公里,西與觀瀾閣相對.沙洲雄居江心,贛江水自玉峽隘口衝出,至此被阻,形成迥瀾三角洲,襯以百舸千帆,十分壯觀,宋時文人列"成子洲帆陣"為峽江十景之一,成子洲是游泳、沙浴等水上娛樂旅遊開發理想場所。
湖洲古村
巍巍龍古山,悠悠沂江水,千百年來,養育了眾多志士豪傑,抒寫了很多可歌可泣的動人故事,峽江第一村——
湖洲古村,就坐落在這山環水抱的阡陌之中。
道德經文化廣場
道德經文化廣場位於何君村邊上,主要宣傳峽江縣道教歷史。
觀瀾閣
名優特產
峽江鮰魚、青池蒿菜、
峽江絲糖、峽江油茶、峽江楊梅酒
著名人物
古今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