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態特徵
山鵟體長45厘米,體重700克。外觀和普通鵟中亞亞種非常相似,通常上體棕色;臉側皮黃具近紅色細紋,栗色的髭紋顯著;黑色標記要少得多。但下體更白,胸部、腹部和側翼均勻覆蓋大量棕色斑點。兩脅及大腿沾棕色。飛行時兩翼寬而圓,初級飛羽基部具特徵性白色塊斑,沿著翅膀後緣有一條獨特的黑色帶。尾巴上面是棕色,下面是淺灰色,尾近端處常具黑色窄橫紋。在高空翱翔時兩翼略呈"V"形。山鵟的喉嚨沒有紋路,胸前有純白色的帶紋,羽毛各部分有紅褐色色調。虹膜灰棕色;嘴灰色,端黑,蠟膜黃色;腳黃色。
棲息環境
主要棲息于山地森林、林緣地帶、條塊森林,包括桉樹等外來樹木的種植園。秋冬季節多出現在低山丘陵和山腳平原地帶。在其生活範圍的南部地區,即馬拉威,它僅限于山地雨林,並且不在森林外面的開放棲息地捕食。
生活習性
遷徙。常見在開闊平原、荒漠、曠野、開墾的耕作區、林緣草地和村莊上空盤旋翱翔。多單獨活動,有時亦見2-4隻在天空盤旋。活動主要在白天。經常棲息在懸崖上的岩壁上。性機警,視覺敏銳。善飛翔,每天大部分時間都在空中盤旋滑翔,寬闊的兩翅左右伸開,並稍向上抬起成淺‘V’字形,短而圓的尾成‘扇’形展開,姿態極為優美。
主要以小型哺乳動物為食,除嚙齒類外,也吃蛙、蜥蜴、蛇、野兔、小鳥和大型昆蟲等動物性食物。捕食方式主要通過在空中盤旋飛翔,通過銳利的眼睛觀察和尋覓,一旦發現地面獵物,突然快速俯衝而下,用利爪抓捕。此外也棲息於樹枝或電線桿上等高處等待獵物,當獵物出現在眼前時才突襲捕獵。
分布範圍
分布於蒲隆地、剛果民主共和國、衣索比亞、肯亞、馬拉威、盧安達、南蘇丹、坦尚尼亞聯合共和國、烏干達。
繁殖方式
在繁殖季節,山鵟的求偶炫耀有起伏式、螺旋式和搖擺式等技藝高超的婚飛和空中炫耀。當繁殖期到來的時候,雄鳥便在自己的巢域上空所作的各種體態的飛行,同時發出大聲鳴叫,以博取異性的愛慕。它們常常飛到30-90米的高處,垂直衝下,急劇地旋轉著,發出警報似的叫聲,似乎已經失去了控制,馬上就要摔在地上。但在接近地面只有1米左右時,卻又靈巧地恢復常態,振翅飛起,直上高空。這樣的表演有時可以反覆100多次。會反覆地呈波浪狀不斷起伏的飛行,進行空中炫耀。當這種空中炫耀由雄鳥和雌鳥共同進行時,更是扣人心弦。開始是雄鳥在雌鳥的上空作水平翱翔,接著徑直向雌鳥俯衝過去,當雄鳥臨近,雌鳥突然翻過身來,把腳爪伸向雄鳥,於是兩雙腳抓在一一起,翻著筋斗象兩片落葉似的一起跌落下去,有時一直跌到臨近地面或水面的千鈞一髮之際,才突然分開,騰空飛起。隼形目猛禽的交配主要在樹上或地面上進行,一般每天交配多次,但一到產卵期即停止。
繁殖期4-7月。通常營巢於林緣或森林中高大的樹上,尤喜針葉樹。通常置巢於樹冠上部近主幹的枝椏上,距地高7-15米。也營巢於懸岩上。巢結構較簡單,形狀巨大,主要由枯樹枝堆集而成,內墊有松針及細枝條和枯葉,有時也墊有羽毛和獸毛。每窩產卵2枚,由雌雄親鳥共同承擔,以雌鳥為主,
雛鳥晚成性。孵化期約50天。雛鳥晚成性,孵出後由雌雄親鳥共同餵養,經過70天的巢期生活後,雛鳥即能飛翔和離巢。只有一隻雛鳥能生存下來,幼小的那隻常常被老大殺死。
亞種分化
單一物種,無亞種分化。
種群現狀
該物種分布範圍狹窄、有限,發生的密度低,被認為有一個適度數量減少的趨勢,下降的原因是因為棲息地喪失、大部分範圍內的山地森林遭受了大面積的森林砍伐。降水量減少、旅遊影響、道路發展、致使生存環境發生改變。生存的大部分範圍內與同屬的物種
普通鵟等競爭加劇,已被列為生存近危的物種。
保護級別
列入《
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 2016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ver 3.1——近危(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