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鵟(學名:Buteo japonicus):曾經是普通鵟的亞種之一,屬中型猛禽。體長54厘米,翼展122-137厘米,體重515-810克。體色變化較大,上體主要為暗褐色,下體主要為暗褐色或淡褐色,具深棕色橫斑或縱紋,尾淡灰褐色,具多道暗色橫斑。飛翔時兩翼寬闊,初級飛羽基部有明顯的白斑,翼下白色,僅翼尖、翼角和飛羽外緣黑色 (淡色型)或全為黑褐色 (暗色型),尾散開呈扇形。翱翔時兩翅微向上舉成淺‘V’字形。
主要棲息于山地森林和林緣地帶,從海拔400米的山腳闊葉林到2000米的混交林和針葉林地帶均有分布,常見在開闊平原、荒漠、曠野、開墾的耕作區、林緣草地和村莊上空盤旋翱翔。以森林鼠類為食。分布於孟加拉國、不丹、高棉、中國、香港、印度、日本、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大韓民國、寮國人民民主共和國、蒙古、緬甸、尼泊爾、巴基斯坦、俄羅斯東亞區、斯里蘭卡、泰國和越南。
(概述圖片參考資料來源:)
基本介紹
形態特徵,棲息環境,生活習性,分布範圍,繁殖方式,亞種分化,種群現狀,保護級別,
形態特徵
日本鵟為中型猛禽,體長42–54厘米,翼展122-137厘米,雄性體重630–810克,雌性體重515–970克。上體深紅褐色;臉側皮黃具近紅色細紋,栗色的髭紋顯著;下體主要為暗褐色或淡褐色,具深棕色橫斑或縱紋,尾羽為淡灰褐色,具有多道暗色橫斑,飛翔時兩翼寬闊,在初級飛羽的基部有明顯的白斑,翼下為肉色,僅翼尖、翼角和飛羽的外緣為黑色(淡色型)或者全為黑褐色(暗色型),尾羽呈扇形散開。在高空翱翔時兩翼略呈"V"形。另外,它的鼻孔的位置與嘴裂平行,而其他鵟類的鼻孔則與嘴裂呈斜角。虹膜黃色至褐色;鳥喙灰色,端黑,蠟膜黃色;腳黃色。
曾經是普通鵟的亞種之一,2014年劃分為獨立物種。與普通鵟指名亞種相比,它們的重量更輕,脛骨處的羽毛更少。體羽明顯的更紅,並且頭部通常較白。下體胸部的白羽處有黑色條紋,腹部和大腿經常染上棕色。尾部深灰褐色,帶有或多或少的條紋。伊豆亞種比指名亞種體型小,在翅膀尖端有更短更圓的末端。大島亞種翅膀較短。
棲息環境
繁殖期間主要棲息于山地森林和林緣地帶。從海平面到至少1300米的山腳闊葉林,到2000米的混交林和針葉林地帶均有分布,有時甚至出現在海拔2000米以上的山頂苔原帶上空,秋冬季節則多出現在低山丘陵和山腳平原地帶。
生活習性
常見在開闊平原、荒漠、曠野、開墾的耕作區、林緣草地和村莊上空盤旋翱翔。多單獨活動,有時亦見2-4隻在天空盤旋。活動主要在白天。性機警,視覺敏銳。善飛翔,每天大部分時間都在空中盤旋滑翔,寬闊的兩翅左右伸開,並稍向上抬起成淺‘V’字形,短而圓的尾成‘扇’形展開,姿態極為優美。
捕食方式主要通過在空中盤旋飛翔,通過銳利的眼睛觀察和尋覓,一旦發現地面獵物,突然快速俯衝而下,用利爪抓捕。此外也棲息於樹枝或電線桿上等高處等待獵物,當獵物出現在眼前時才突襲捕獵。以森林鼠類為食,食量甚大。除嚙齒類外,也吃蛙、蜥蜴、蛇、野兔、小鳥和大型昆蟲等動物性食物,有時亦到村莊捕食雞等家禽。
分布範圍
原產地:孟加拉國、不丹、高棉、中國、香港、印度、日本、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大韓民國、寮國人民民主共和國、蒙古、緬甸、尼泊爾、北馬里亞納群島、巴基斯坦、俄羅斯聯邦(東亞部分)、斯里蘭卡、泰國、越南。
遊蕩:汶萊達魯薩蘭國、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馬爾地夫、菲律賓、新加坡。
來源不明確:帛琉。
繁殖方式
日本鵟的繁殖期4-7月。通常營巢於林緣或森林中高大的樹上,尤喜針葉松樹。通常置巢於樹冠上部近主幹的枝椏上,距地高6-20米。也有營巢於懸岩的洞穴中或陡峭的斜坡或懸崖上的。巢結構較簡單,主要由枯樹枝堆集而成,內墊有松針及細枝條和枯葉,有時也墊有羽毛和獸毛。巢的大小為外徑60-90厘米,內徑20-30厘米,高40-60厘米,深10厘米。5-6月產卵,每窩產卵2-4枚,卵為青白色、被有栗褐色和紫褐色斑點和斑紋,大小為50-61毫米×41-48毫米。第一枚卵產出後即開始孵卵,由雌雄親鳥共同承擔,以雌鳥為主,孵化期約28天。雛鳥晚成性,孵出後由雌雄親鳥共同餵養,巢內幼鳥的競爭非常激烈,成活率為35%。經過30-33天的巢期生活後,雛鳥即能飛翔和離巢。
亞種分化
中文名稱 | 學 名 | 命名者及年代 | |
---|---|---|---|
1 | 日本鵟指名亞種 | Buteo japonicus japonicus | Temminck & Schlegel, 1844 |
2 | 日本鵟大島亞種 | Buteo japonicus oshiroi | Nagahisa Kuroda, 1971 |
3 | 日本鵟伊豆亞種 | Buteo japonicus toyoshimai | Momiyama, 1927 |
種群現狀
該物種分布範圍廣,不接近物種生存的脆弱瀕危臨界值標準(分布區域或波動範圍小於20000平方公里,棲息地質量,種群規模,分布區域碎片化),種群數量趨勢穩定,因此被評價為無生存危機的物種。
保護級別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 2016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ver 3.1——無危(L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