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戲夢巴黎》是英國蘇格蘭作家吉爾伯特·阿代爾創作的中篇小說。
小說同名電影已於2004年,由導演貝托魯奇搬上大銀幕。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戲夢巴黎
- 外文名稱:the dreamers
- 文學體裁:中篇小說
- 作者:【英】吉爾伯特·阿代爾
- 首版時間:2004年
- 字數:80000
內容簡介,創作背景,作品鑑賞,作品評價,作者簡介,
內容簡介
1968年巴黎五月學運前夕,美國少年馬修在法國電影藝術館邂逅波希米亞風的孿生姐弟伊莎貝爾和泰奧,他們因電影而結緣。馬修擁有隱秘的同性戀激情,但深深壓抑在心中;伊莎貝爾和泰奧自小就儼然雌雄同體般長大,既是姐弟又是情人。馬修的欲望於是同時指向伊莎貝爾和泰奧,三個如花少年通過沉溺於電影世界的方式深陷於性愛、禁忌、亂倫的情慾,無法自拔——直到五月事件的革命暴力強行闖入,他們甜蜜又迷亂的青春欲望之夢不得不讓位於理想主義的革命激情。
創作背景
《戲夢巴黎》原名《神聖的純真》,出版於1988年這部小說為作者贏得了1988年的作家俱樂部處女作獎,後由義大利導演貝托魯奇改編為電影《戲夢巴黎》。之後,吉爾伯特修改了自己的初稿並以同樣的名字,在2004年再次出版。
作品鑑賞
光榮與夢想,是每一個年輕人在自己的青春歲月里最可捍衛的追求和支柱。1968年巴黎五月,美國少年馬修和法國孿生姐弟相遇,三個痴迷於電影的年輕人,在火紅的歲月里沉溺於銀幕上的幻影和現實中不可自拔。情慾性愛,與社會動盪,這看來不相干的兩端,在一個特定的時代里,變成了最能共融的兩幕,糾纏不可分。因為,變革動力與情慾緊緊相扣,在人人平等的訴求前,慣於裸體相見便意味著“形而上”與“形而下”的一起得救。
而這一切,都經由“電影”這個元素串聯。三個影痴,在生活中實踐電影,在電影中尋找生活的痕跡。電影即夢,夢即現實。“莊生曉夢迷蝴蝶”的慨嘆,自此又一次成為註腳。所以,“電影”,在這本小說里,絕不是只是一個道具——三個熱愛電影的“耗子”,將電影變成了一種事關生死處境的東西。電影與夢一樣,讓他們的心智自由地馳騁,以最純真的態度,宣洩最深切的情緒,滿足最隱秘的欲望。戲夢交錯的敘述,奠定了這本小說迷亂卻真實到刻骨的基調。他們肆意地揮霍他們最可貴的青春。他們有這個資本。儘管周圍貼著偉人的畫像,儘管窗外風波四起,他們卻可以在他們三人的世界裡,繼續自己的荒誕夢境。但是,但是這看似荒誕不經的夢,卻是窗外風雲最好的投射和鏡像。
而這一切,都經由“電影”這個元素串聯。三個影痴,在生活中實踐電影,在電影中尋找生活的痕跡。電影即夢,夢即現實。“莊生曉夢迷蝴蝶”的慨嘆,自此又一次成為註腳。所以,“電影”,在這本小說里,絕不是只是一個道具——三個熱愛電影的“耗子”,將電影變成了一種事關生死處境的東西。電影與夢一樣,讓他們的心智自由地馳騁,以最純真的態度,宣洩最深切的情緒,滿足最隱秘的欲望。戲夢交錯的敘述,奠定了這本小說迷亂卻真實到刻骨的基調。他們肆意地揮霍他們最可貴的青春。他們有這個資本。儘管周圍貼著偉人的畫像,儘管窗外風波四起,他們卻可以在他們三人的世界裡,繼續自己的荒誕夢境。但是,但是這看似荒誕不經的夢,卻是窗外風雲最好的投射和鏡像。
在喧囂的塵世背後,個體的騷動是如此的真切。美、醜,善、惡,表面、內里,矜持、放縱,似乎都已經沒有了截然的分界,就像他們早就無法分清戲與夢,夢與現實的邊界。而青春最大的好處,便在於,可以以最純潔的胸懷,去無視這些邊界。儘管過後,人生難免依然被虛無籠罩,但是,那個年代的荒誕也成就了永可懷戀的歲月。
作品評價
影評人毛尖:閱讀《戲夢巴黎》的快感還在於,阿代爾以百分百影迷的方式給出的電影評分,簡直比《電影手冊》還權威,而作家對我們的召喚,還在於,他以最激烈的方式幫我們回憶,在一窮二白的青春時代,我們靠什麼走了過來,但中間又丟失了什麼,這個,就是小說結尾的一唱三嘆:只有無盡的回憶。
作者簡介
吉爾伯特·阿代爾(Gilbert Adair),蘇格蘭作家、電影評論家和記者。 阿代爾1944年出生於愛丁堡。青年時期的吉爾伯特曾長期定居巴黎,後移居英國倫敦。他的作品涉獵廣泛,包括:兒童文學、批評文學、小說、劇本和翻譯文學。他曾憑藉翻譯作品《空虛》獲得斯科特·蒙克里夫翻譯獎。早年他在未經授權的情況下創作了兩部維多利亞時期英語文學作品(分別是《愛麗絲夢遊仙境》和《彼得·潘》)的續集。1992年至1996年,他為《星期日泰晤士報》的專欄撰稿。他的小說《長島愛與死》(1990)由導演理察·科維特諾斯基改編為電影。他的最新作品是自2006年起創作的一組偵探小說,旨在向以阿加莎·克里斯蒂為代表的古典推理小說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