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態特徵
多年生
草本,高60-100厘米。根粗壯,木質化,淡褐色至灰褐色。莖數個由根頸處生出,二歧或三歧分枝,開展,老莖常紅紫色。
葉片近革質,稍厚,長圓形,長4-8厘米,寬5-15毫米,頂端短凸尖,基部稍狹,兩葉基相連成短鞘狀,微抱莖,脈3-5條,中脈明顯,上部葉較狹,近線形。
傘房狀聚傘
花序較密集,頂生或腋生,無毛;花梗長2-5毫米,直伸,無毛或疏生短柔毛;苞片卵狀披針形,長漸尖尾狀,膜質,大多具緣毛;花萼鐘形或漏斗狀,長2-3毫米,萼齒卵狀三角形,略急尖,脈綠色,伸達齒端,邊緣白色,膜質,具緣毛;花瓣粉紅色,倒卵狀長圓形,頂端截形或微凹,長於花萼1倍;雄蕊長於花瓣;子房倒卵球形,花柱長線形,伸出。
蒴果卵球形,稍長於宿存萼,頂端4裂;種子近腎形,長1.2-1.5毫米,灰褐色,兩側壓扁,具條狀凸起,脊部具短尖的小疣狀凸起。花期6-9月,果期8-10月。
生長環境
生長於海拔2000米以下山坡草地、灌叢、沙灘亂石間或海濱沙地。喜溫暖濕潤和陽光充足環境,較耐陰,耐旱性較強、耐寒,忌高溫多濕,喜石灰質的稍微乾燥的土壤。在排水良好、肥沃和疏鬆的壤土中生長最好。
分布範圍
長蕊石頭花分布於遼寧、河北、山西、陝西、
山東、
江蘇、
河南(
秦嶺、淮河以北),栽培作“山銀柴胡”者可達廣西。朝鮮也有。
繁殖方法
長蕊石頭花以種子繁殖為主,亦可扦插繁殖。當10厘米地溫穩定在12 ℃時即能播種,最適宜的地溫是19-22 ℃。春播、秋播均可,春播3月下旬至4月上旬,秋播9月下旬至10月中旬。株(叢)行距配置根據土壤肥水條件而定,肥水條件好的可適當密植。一般行距30-40厘米,株(叢)距30-40厘米,以8-9萬叢/公頃為宜。山丘區地堰種植,根據地堰的坡面寬度而定,一般配置4-9行。林草間作帶根據經果林的行距而定,一般頻寬1-2.5米,種植4-8行。長蕊石頭花種子的千粒重為0.5-0.6克,按80%的出苗率,理論推算播種量60克/公頃即可,實際操作中往往播種量過大,不但消耗大量土壤養分,而且加大了間苗的工作量,因此應精細播種,控制播種量。播種深度0.5-1.5厘米。播種時澆足底水。播種後用雜草覆蓋遮陰,當幼芽破土後,及時去掉覆蓋。出苗期7-12天。
栽培技術
選地
栽培地宜選向陽含石灰質的乾燥地帶。深翻、整地面,每畝施入有機肥(腐熟糞肥、綠肥、餅肥及堆漚土雜肥)3000千克、尿素40千克及磷鉀肥50千克。
定植
定植時株距20厘米,行距30-40厘米。長蕊石頭花的自然花期是5月以後,用無加溫溫室可於4-5月上市。近些年進行3-4月、10-11月、來年1-2月的上市栽培,基本上做到周年生產。用15-25°C的溫度,16小時以上的日照進行栽培,就能在秋冬或早春獲得開花;或者,從7月中旬起,在2-3°C的條件下植株冷藏至9月中旬定植,然後在8°C以上溫度長日照條件下栽培,12月開花。
撫育
生長期間追肥2-3次,追施磷酸二銨等速效氮肥10千克/畝左右。乾旱時要及時澆水,多雨季節要及時排澇降漬,不留積水,以防爛根。栽培長蕊石頭花地以山地為主,草害發生嚴重,應投入一定的人工及時拔除。
病蟲防治
長蕊石頭花生長期間會受到葉蟬、枯萎病、黃化病等病蟲危害。由於種植長蕊石頭花的最終目的是食用、藥用,因此應禁止使用化學農藥防治病蟲。葉蟬等昆蟲用0.5%的辣椒液防治。噴灑時,避開陰雨天和中午時間。具體操作時,選擇辛辣的紅色乾天椒5.25-7.50千克,兌水適量(一般1:3或1:4),煮沸30分鐘,經過濾、冷卻備用。用時加水適量兌成0.5%的辣椒液,用量1050-1500千克/公頃。對枯萎病、黃化病病株採取人工拔除異地焚燒的措施。
主要價值
藥用:根供藥用,有清熱涼血、消腫止痛、化腐生肌長骨功效。根的水浸劑可防治蚜蟲、紅蜘蛛、地老虎等。
經濟:還可洗滌毛、絲織品。
觀賞:長蕊石頭花枝、葉纖細,分枝極多,小花繁星密布,輕盈飄逸,可用於花壇、花境或花叢。也是插花的主要陪襯材料,還是製作乾花的理想花材。
食用:全草可以食用,為當地區山野菜。全草可做豬飼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