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城市更新行動實施方案

《山東省城市更新行動實施方案》是山東省發布的方案。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山東省城市更新行動實施方案
  • 發布單位:山東省政府
發布信息,方案全文,內容解讀,

發布信息

10月25日下午,山東省政府新聞辦召開新聞發布會,解讀《山東省城市更新行動實施方案》。

方案全文

山東省城市更新行動實施方案
為深入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積極有序推進城市更新行動,打造具有山東特色的宜居、韌性、智慧城市,促進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制定本方案。
一、總體要求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主動服務和融入新發展格局,以城市更新引領城市開發建設方式轉變,聚焦最佳化結構布局、提升功能品質、補齊設施短板、保護歷史文化、彰顯風貌特色、推進產城融合、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等重點,走出一條集約型內涵式城市高質量發展新路徑,不斷提高城市環境質量、人民生活質量、城市競爭力,為新時代社會主義現代化強省建設提供堅實支撐。
到2025年,推動城市更新行動持續開展的政策體系、體制機制基本形成,建成一批特色鮮明、效果突出的城市更新項目,城市更新與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結合更為緊密,人居環境持續改善,發展空間有效拓展,住房供應結構不斷最佳化,歷史文化保護傳承更加有力,城市治理能力顯著增強,推動從好房子到好小區,從好小區到好社區,從好社區到好城區,把城市規劃建設治理好。
二、主要任務
(一)老舊片區綜合改造工程。對擬進行更新的老舊片區現狀開展調查評估,摸清空間布局、功能品質、風貌環境等方面存在的問題,了解民眾需求,評估實施難度。依據國土空間規劃,編制城市更新片區整體策劃(方案),明確實施區域、更新方式、進度安排、資金來源等內容,以自求平衡為前提,有效預防風險。科學劃分片區改造地塊範圍和實施時序,整體設計、一體打造,嚴防大拆大建,乾一片、成一片。因地制宜開發適應市場提檔升級需求的高品質住宅產品,滿足和引領住房消費需求。在濟南、青島等市穩步推進城中村改造和規劃建設保障性住房工作,以城市政府為主體,採取拆除新建、整治提升、拆整結合三類方式,積極穩妥推進城中村改造,實行改造資金和規劃指標全市統籌、土地資源區域統籌,堅持淨地出讓;穩妥有序規劃建設保障性住房,加快解決工薪收入群體住房困難,摸清需求,整合資源,合理編制發展規劃和年度建設計畫,堅持先謀後動,區分輕重緩急,結合需要與可能,穩慎有序推進。(省住房城鄉建設廳、省自然資源廳牽頭)
(二)老舊住區宜居改造工程。推動老舊小區改造向提升質量效果和長效管理轉變,“一區一策”制定改造方案,引導居民出資參與。改造城鎮C、D級危房以及沒有獨用衛生間或廚房的非成套住房,加快補齊電動腳踏車及汽車充電設施、供電設施短板,同步實施適老化和無障礙設施改造,支持有條件的樓棟加裝電梯。鼓勵相鄰小區及周邊區域統籌規劃、聯動改造、設施共享。研究建立房屋體檢、養老金、質量保險等制度,落實延長新建住宅質量保修期限要求,健全房屋全生命周期使用管理制度。到2025年,完成2000年前建成的老舊小區改造,基本完成2005年前建成的老舊小區改造。(省住房城鄉建設廳牽頭,省能源局配合)
(三)老舊廠區(建築)轉型提質工程。持續開展城鎮低效用地摸底調查更新,完善城鎮低效用地管理系統,鼓勵引導低效用地進入土地二級市場流轉交易。在符合規劃前提下,鼓勵各市採取靈活的土地政策,經批准利用現有房屋和土地興辦新業態的,可實行繼續按原用途和土地權利類型使用土地為期5年的過渡期政策。5年期滿或涉及轉讓需要辦理用地手續的,可按新用途、新權利類型、市場價辦理相關用地手續。加強對工業遺存以及工業建築、工業設備、廠址、生產工藝等工業文化資源保護和開發利用。開展省、市級工業遺產調查、評估、認定,鼓勵和支持將具有重要價值的工業遺產及時公布為相應級別的文物保護單位和歷史建築。(省自然資源廳、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牽頭,省住房城鄉建設廳、省民政廳、省文化和旅遊廳配合)
(四)公共服務設施補短板工程。最佳化公共服務設施布局,用好存量房屋資源,對高頻次公共服務設施,適度減小規模、均衡布點。按照完整居住社區建設標準,最佳化社區生活服務網路,打造一刻鐘便民生活圈。加強養老機構建設,新建城區、居住(小)區按照每百戶不少於20平方米的標準配建養老服務設施,到2025年,護理型床位占比達到60%,街道綜合養老服務中心覆蓋率、社區養老服務設施配建率達到100%。加快建設普惠托育服務體系,每千人口擁有3歲以下嬰幼兒托位數達到4.6個。推動社區衛生服務機構標準化建設,按服務人口數量確定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建設規模。加強公共健身設施建設,落實新建居住區室內人均建築面積不低於0.1平方米或室外人均用地不低於0.3平方米的標準配建公共健身設施。(省民政廳、省自然資源廳、省住房城鄉建設廳、省商務廳、省衛生健康委、省體育局等按職責分工負責)
(五)市政公用設施網建設工程。完善城市骨架路網,最佳化乾支路級配,打通斷頭路、疏通瓶頸路,特大、大城市積極推進快速路建設。強化市政基礎設施和城市地下空間利用一體化實施,因地制宜建設綜合管廊。優先保障步行和腳踏車等慢行空間及路權,大力發展停車樓、地下停車場、機械停車庫等集約化停車設施。加快城市排水“兩個清零、一個提標”,到2025年,城市建成區整縣(市、區)制雨污合流管網全部清零,城市建成區黑臭水體動態清零,60%城市污水處理廠完成提標改造。積極發展城市熱源供應多能互補系統,加大漏損嚴重、熱損較大的管網和二次管網改造力度。加強生活垃圾分類宣傳,配齊分類投放、收運和處理設施,到2025年,16市城市建成區居民小區基本建立分類系統,城市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達到37%以上。(省住房城鄉建設廳牽頭,省生態環境廳配合)
(六)公共空間營建提升工程。加強城市設計和風貌管控,更新片區應單獨編制城市設計或在詳細規劃中設定城市設計專篇。加強建築設計管理,建築形體、色彩、體量、高度等應符合城市設計要求。強化城市綠線、古樹名木、原有綠地保護,修復城市濱水岸線、山體周邊自然生態,加強鄉土植物套用,打造開敞藍綠空間。推動建設公園城市,合理布局綜合性公園、專類公園、社區公園,建設一批居民身邊小而美的口袋公園、小微綠地,開展公園城市建設試點。加強城市綠道網路體系建設,開展山東省最美綠道評價,到2025年,全省城市綠道達到1萬公里。(省住房城鄉建設廳、省自然資源廳牽頭)
(七)歷史文化保護傳承工程。加快構建多層級多要素的歷史文化保護傳承體系,做到空間全覆蓋、要素全囊括。加強歷史文化街區、歷史建築保護,保護街區歷史肌理、歷史街巷、空間尺度和景觀環境,整治不協調建築和景觀。落實歷史文化名城、街區保護規劃要求,保護範圍內各項建設活動要符合保護規劃管控要求,堅決避免破壞性建設。對涉及老街區、老廠區、老建築的城市更新項目,開展歷史文化資源調查,組織專家評估論證,調查評估結果作為編制實施方案、生成更新項目的依據。加強歷史建築管理和修繕,歷史建築掛牌率、測繪建檔率動態維持100%。活化利用歷史文化街區、歷史建築,支持設立宣傳、展示、傳習等場所。到2025年,歷史文化保護傳承體系初步構建,歷史文化遺產基本做到應保盡保。(省住房城鄉建設廳牽頭,省自然資源廳、省文化和旅遊廳配合)
(八)建築領域節能降碳工程。結合冬季清潔取暖、老舊小區改造等,統籌推進既有居住建築節能改造。以機關辦公建築、大型公共建築等為重點,採取契約能源管理等模式,穩步實施公共建築節能改造。最佳化建築用能結構,支持推動70個整縣屋頂分散式光伏規模化開發試點,加快太陽能、地熱能、生物質能、空氣能等清潔能源建築套用。積極推廣綠色建造、智慧型建造等綠色低碳建造方式,強化建築垃圾全過程管理,提升資源化利用水平,大力發展以裝配式建築為主要內容的新型建築工業化。到2025年,綠色建築占城鎮新竣工民用建築比例達到100%,城鎮建築可再生能源替代常規能源消耗比例達到10%,新開工裝配式建築占新建建築比例達到40%以上。(省住房城鄉建設廳牽頭,省能源局配合)
(九)城市安全韌性增強工程。嚴格執行建設工程抗震設防設計標準,落實超限高層建築工程抗震設防審查制度。推進自建房安全隱患排查整治,突出城鄉結合部、城中村等重點區域,建立台賬、分類整治。提高城市更新改造中建設工程的本質消防安全水平,注重消防設計質量、建築材料防火性能管控和設施設備系統功能,落實建設工程消防設計審查驗收制度。加強消防站點、水源等消防安全設施建設和維護,規劃建設特勤消防站、普通消防站、小型和微型消防站。推進燃氣管道老化更新改造,按時間節點實現“四個全面更新改造、兩個應改盡改”目標。加快不達標雨水管道擴容改造,新建雨水管道應按標準上限值設計,系統化推進海綿城市建設,實施易澇點整治。積極穩步推進濟南、青島“平急兩用”公共基礎設施建設,“平時”用作旅遊、康養、休閒等,“急時”可轉換為隔離場所,滿足應急隔離、臨時安置、物資保障等需求。(省發展改革委、省自然資源廳、省住房城鄉建設廳、省衛生健康委、省應急廳、省市場監管局、省地震局、省消防救援總隊等按職責分工負責)
(十)智慧化改造提升工程。推進通信網路、基礎算力、智慧型終端等信息基礎設施建設,推動市級“城市大腦”與省“一網統攬”綜合慧治平台互聯互通。加快建設房屋和市政安全管理信息系統,實現房屋信息全鏈條、全要素統一上圖入庫。開展城市信息模型(CIM)平台和城市基礎設施生命線安全工程建設,完善提升城市運行管理服務平台功能,2025年實現城市管理領域“一網統管”。有效整合利用線上線下資源,推廣全領域全周期數位化場景套用,加快智慧社區、智慧商圈、智慧景區、智慧醫院、智慧校園、智慧停車場等建設,完善數位化惠民服務體系。到2025年,建成不少於5000個基礎型及以上的智慧社區,智慧社區覆蓋率達到90%以上;新型智慧城市建設覆蓋率達到100%;16市和60%的縣(市、區)達到四星級以上新型智慧城市。(省住房城鄉建設廳、省大數據局牽頭)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省級建立城市更新行動協調機制,加強統籌謀劃,凝聚部門合力,研究解決重大問題,協調推進城市更新行動。各市政府強化責任落實,明確相關部門職責分工,強化對城市更新行動領導,建立相應的管理制度和體制機制,制定年度工作計畫,加快城市更新項目建設。(省住房城鄉建設廳牽頭)
(二)健全相關制度。開展城市體檢,形成“一年一體檢,五年一評估”制度。加快城市更新專項規劃編制,明確城市更新任務目標、重點內容、實施策略和路徑措施。開展城市更新示範項目評選,發揮示範引領作用,提升項目實施水平。鼓勵濟南、青島、煙臺、臨沂及相關試點城市先行先試、率先突破,探索創新與地方特點相適應的城市更新政策法規、機制模式、技術方法,規範城市更新項目管理。(省自然資源廳、省住房城鄉建設廳牽頭)
(三)強化政策支持。省政府有關部門根據職責制定完善相關配套政策,加強對各自領域城市更新工作的指導。各市根據自身實際,研究制定土地、規劃、建設、財政、行政審批、金融、不動產登記等政策措施,加強要素保障,拓寬融資渠道。支持房地產業、建築業、設計諮詢業以及平台公司等市場主體參與城市更新,推動行業轉型發展。鼓勵銀行等金融機構針對城市更新項目特點,開發相關金融產品和服務。(省住房城鄉建設廳牽頭,省政府有關部門配合)
(四)廣泛宣傳引導。將共建共治共享理念貫穿城市更新全過程,加大相關政策宣傳和業務培訓,營造良好氛圍。建立城市更新項目法律顧問提前介入制度,鼓勵設計師、建築師深入基層一線,發揮專業技術人員在公眾溝通、法律服務、技術諮詢等方面作用。完善信息公開制度,做好政策解讀,及時回應民眾關切,全面引導公眾參與、支持城市更新工作。(省住房城鄉建設廳牽頭)

內容解讀

《實施方案》的主要任務為,充分吸收貫徹國務院、住房城鄉建設部有關政策檔案,借鑑兄弟省市經驗做法,按照問題導向和目標導向,將城市更新行動細化分解為十大工程。
一是老舊片區綜合改造工程。科學劃分老舊片區改造地塊範圍和實施時序,整體設計、一體打造,乾一片、成一片。分批開展30個左右省級城市更新試點片區建設。
二是老舊住區宜居改造工程。推動老舊小區“一區一策”制定改造方案,更新提升配套設施,補齊社區功能短板,開展適老化和無障礙改造。到2025年,完成2000年前建成的老舊小區改造,基本完成2005年前建成的老舊小區改造。
三是老舊廠區(建築)轉型提升工程。促進老舊廠房、低效產業園區、老舊低效樓宇提質增效,開展低效用地盤活整治。加強對工業遺存以及工業建築、工業設備、生產工藝等工業文化資源的保護和開發利用。
四是公共服務設施補短板工程。最佳化社區生活服務網路,打造一刻鐘便民生活圈。不斷完善養老機構、普惠托育、社區衛生、公共健身等公共服務設施。到2025年,街道綜合養老服務中心覆蓋率、社區養老服務設施配建率均達到100%。
五是市政公用設施網建設工程。提升城市基礎設施綜合承載力,完善城市骨架路網,建設綜合管廊,發展集約化停車設施。加快城市排水“兩個清零、一個提標”,積極推進生活垃圾分類。到2025年,設區市居民小區基本建立分類系統,城市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達到37%以上。
六是公共空間營建提升工程。加強城市設計和風貌管控,提升建築單體設計水平。強化城市生態基底保護,推動公園城市和城市綠道網路體系建設,到2025年,全省城市綠道達到1萬公里。
七是歷史保護文化傳承工程。推動歷史街區、歷史建築的保護與利用,塑造特色城市風貌,堅決避免破壞性建設。到2025年,歷史文化保護傳承體系初步構建,歷史文化遺產基本做到應保盡保。
八是建築領域節能降碳工程。統籌推進既有居住建築節能和公共建築節能改造,加快各類清潔能源建築套用,推廣綠色低碳建造方式。到2025年,城鎮建築可再生能源替代常規能源消耗比例達到10%,新開工裝配式建築占新建建築比例達到40%以上。
九是城市安全韌性增強工程。推進自建房安全隱患排查整治,提高建設工程的本質消防安全水平。推進燃氣管道老化更新改造,實施易澇點整治和排澇工程建設,系統化推進海綿城市建設。
十是智慧化改造提升工程。推進通信網路、智慧型終端等信息基礎設施建設,打造新型智慧城市,完善數位化惠民服務體系。2025年智慧社區覆蓋率達到90%以上;新型智慧城市建設覆蓋率達到100%。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