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別名:曲節穴。
穴義:心經經水在此匯合。
位置:屈肘,當肘橫紋內側端與肱骨內上髁連線的中點處。
取法:屈肘,在肘橫紋尺側紋頭凹陷處取穴。
氣血特徵:氣血物質為地部之血和天部之氣。
運行規律:地部之血循心經下行,天部之氣循心經上行。
附註:手少陰經所人為“合”。
臨床運用
名解
少海
少,陰也,水也。海,大也,百川所歸之處也。該穴名意指心經的地部經水匯合於本穴。本穴物質為
青靈穴水濕雲氣的冷降之雨和
極泉穴的下行之血匯合而成,匯合的地部水液寬深如海,故名。
曲節
曲,穩秘也。節,樹之分叉處也。曲節名意指匯合於本穴的地部經水不斷氣化。本穴物質為地部經水匯合而成,經水在本穴匯合為本穴氣血的主要運動變化。但因本穴的經水溫度較高,水液亦同時進行氣化,經血的氣化如樹枝分化但又不易察覺,故名曲節。
心經合
本穴物質中,它不光有地部匯合的經水,它還有自
少沖穴等穴上行匯合於此的水濕雲氣,為心經水、氣二物的共同匯合之處,故為心經合穴。
本穴屬水
屬
水,指本穴氣血物質表現出的
五行屬性。本穴物質為地部的經水與天部的雲氣匯合之處,水濕雲氣在本穴為縮合冷降,穴內氣血總體特性表現出水的潤下特性,故其屬水。
功能與主治
特異性
功用
理氣通絡,益心安神,降濁升清。
治法
寒則點刺出血或補之灸之,熱則瀉針出氣或水針。
主治病症
3.
運動系統疾病:落枕,前臂麻木及肘關節周圍軟組織疾患,肘臂攣痛,下肢痿痹;
4.其它:
心絞痛,淋巴結炎,
疔瘡,瘰癧,急性舌骨肌麻痹或萎縮,肋間神經痛等。
配伍
配合谷、內庭,有清瀉陽明熱邪的作用,主治牙痛,
牙齦腫痛。
配後溪,有
舒筋通絡活血的作用,主治手顫,肘臂疼痛。
配天井,有活血散瘀的作用,主治瘰癧。
刺法
直刺0.5~1.0寸,局部酸脹,有麻電感向前臂放散.
灸法
文獻摘要
《百症賦》:“且如兩臂頑麻,少海就傍於
三里。”《勝玉歌》:“瘰歷少海,天井邊。”
《甲乙經》:“少海主風眩頭痛。”
《外台秘要》:“少海主寒熱,齒齲痛、狂。”
《席弘賦》:“心疼手顫少海間。”
《銅人》:“治寒熱齒齲痛,目眩發狂。”
研究進展
結腸炎:配外陵等,對痙攣性結腸炎有較好的緩解結腸痙攣的作用。
調整
心率:實驗表明,針刺少海、
神門穴,可使注射
腎上腺素造成動物心率減慢者,有迅速恢復心率的作用。
治療牙通:指掐少海穴:用拇指指尖放於對側少海穴(屈肘時,位於肘橫紋內側與
肱骨內上踝連線的中點處),適當用力掐1分鐘。功效:可通絡止痛。
操作:取坐位或仰臥位,曲肘80~90度,緊靠
肘關節骨邊緣取穴,常規消毒後,選用2~3寸長的
毫針,直刺雙側曲池穴,根據體質胖瘦,向少海穴透刺1.5~3寸深,運針得氣後,用捻轉
提插手法,使針感上傳至肩,下行於腕,以出現酸、麻、脹感為度。1分鐘後停止運針,每5分鐘行手法1分鐘,30分鐘後每10分鐘行手法1次,留針1小時即可出針。針刺前休息30分鐘和拔針後分別作血壓測量,並詳細記錄針前針後所測血壓。每天1次,15天為一療程。
療效:針前針後測量血壓,發現每次針刺後均有即刻降壓的效果。隨著針刺次數的增加,即刻降壓的幅度減少,而血壓反跳的程度也減輕,經1個療程後,達到較明顯的降壓效果。同時對改善臨床症狀也有幫助。
釋義:曲池屬
手陽明大腸經合穴,主治咽喉腫痛、齒痛、目赤痛、
熱病、上肢不遂、手臂腫痛、高血壓、癲狂等;少海屬手少陰心經合穴,主治心痛、肘痛、攣痛、
瘰癧、頭頸痛、腋脅痛等。曲池透少海可平肝瀉火,從而達到平衡
陰陽的目的。
名解
少海穴位置
少海
少,陰也,水也。海,大也,百川所歸之處也。該穴名意指心經的地部經水匯合於本穴。本穴物質為青靈穴水濕雲氣的冷降之雨和
極泉穴的下行之血匯合而成,匯合的地部水液寬深如海,故名。
曲節
曲,穩秘也,節,樹之分叉處也。曲節名意指匯合於本穴的地部經水不斷氣化。本穴物質為地部經水匯合而成,經水在本穴匯合為本穴氣血的主要運動變化。但因本穴的經水溫度較高,水液亦同時進行氣化,經血的氣化如樹枝分化但又不易察覺,故名曲節。
心經合
本穴物質中,它不光有地部匯合的經水,它還有自少沖穴等穴上行匯合於此的水濕雲氣,為心經水、氣二物的共同匯合之處,故為心經合穴。
本穴屬水
屬
水,指本穴氣血物質表現出的五行屬性。本穴物質為地部的經水與天部的雲氣匯合之處,水濕雲氣在本穴為縮合冷降,穴內氣血總體特性表現出水的潤下特性,故其屬水。
功能與主治
特異性
五輸穴之合穴,五行屬水。 功用:理氣通絡,益心安神,降濁升清。
治法:寒則點刺出血或補之灸之,熱則瀉針出氣或水針。
主治病症
3.運動系統疾病:
落枕,前臂麻木及肘關節周圍軟組織疾患,肘臂攣痛,下肢痿痹;
4.其它:
心絞痛,淋巴結炎,
疔瘡,瘰癧,急性舌骨肌麻痹或萎縮,肋間神經痛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