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雅·瞻彼洛矣

小雅·瞻彼洛矣》是中國古代第一部詩歌總集《詩經》中的一首詩。這是一首歌頌大周天子檢閱軍隊的小詩。全詩三章,每章六句。第一章點明閱兵地點及環境,寫了軍服之惹眼;第二章,重點描寫了天子佩劍,劍鞘上下都飾有美玉,可謂富麗堂皇;第三章,總寫前二章,既寫福祿聚於天子一身,又寫軍隊的誓言。各章都以“泱泱”洛水起興,以水勢的浩蕩寬廣,表現了周王的氣度宏大,也暗示了周朝國力的強大。此詩用賦體寫成,但亦含比義,其最突出特點,是寫軍服和佩劍來點綴天子威儀。全詩情調雍容和暢,筆墨簡潔生動。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小雅·瞻彼洛矣
  • 作品別名:瞻彼洛矣
  • 創作年代西周
  • 作品出處:《詩經》
  • 文學體裁四言詩
  • 作者:無名氏
作品原文,注釋譯文,詞句注釋,白話譯文,創作背景,作品鑑賞,整體賞析,名家點評,

作品原文

小雅·瞻彼洛矣
瞻彼洛矣,維水泱泱。君子至止,福祿如茨。韎韐有奭,以作六師
瞻彼洛矣,維水泱泱。君子至止,鞸琫有珌。君子萬年,保其家室
瞻彼洛矣,維水泱泱。君子至止,福祿既同。君子萬年,保其家邦。

注釋譯文

詞句注釋

⑴洛:洛水。古有二洛水,一發源於陝西西北,流入渭水;一發源於陝西南部,經洛陽而流入黃河。朱熹認為此詩所指為經洛陽而流入黃河的洛水。
⑵泱(yāng)泱:水勢盛大的樣子。
⑶君子:指周王。止:語助詞。
⑷茨(cí):茅草屋蓋,有多層。如茨,形容其多。
⑸韎(mèi):用茜草染成赤黃色的革製品。韐(gé):蔽膝。此為天子有兵事時所穿。朱熹《詩集傳》以為“韎韐”即《周禮》所謂韋弁,兵事之服也。奭(shì):赤色貌。有奭,形容韎韐之色鮮紅。
⑹作:起也。六師:六軍。古時天子六師,每師二千五百人。
⑺鞸(bǐ):刀鞘,古代又名刀室。琫(běng):刀鞘口周圍的玉飾。有珌(bì):即珌珌,玉飾花紋美麗貌。
⑻家室:此處猶言“家邦”,即國家。
⑼既同:指福氣聚集。既,完全。同,匯聚。

白話譯文

望著眼前那洛水,水勢茫茫在流淌。周王來到洛水濱,福祿多如茅茨樣。蔽膝閃著赤色光,六軍統帥檢閱忙。
望著眼前那洛水,水勢茫茫在流淌。周王來到洛水濱,劍鞘飾玉真堂皇。周王將享萬年福,保他家室永興旺。
望著眼前那洛水,水勢茫茫在流淌。周王來到洛水濱,福祿全聚他身上。周王將享萬年福,保其國家用安康。

創作背景

此詩當作於周宣王統治時期。周宣王到洛水之濱會同諸侯檢閱六軍,諸侯讚美周宣王福德無疆而作此詩。但《毛詩序》以為“刺幽王也,思古明王能爵命諸侯,賞善罰惡也。”周宣王曾用方叔召虎仲山甫尹吉甫等,北伐玁狁,南征荊蠻、淮夷、徐戎,諸侯聽命,武功甚盛。可見平時必以講武為務,在其會諸侯於東都講武之際,詩人以詩讚美之。

作品鑑賞

整體賞析

此詩共三章。首章起筆雍容大方,“瞻彼洛矣,維水泱泱”,兩句點明天子會諸侯講武的地點,乃在周的東都——洛陽(今屬河南)。且以洛水之既深且廣,暗喻天子睿智聖明,亦如洛水之長流,深廣有度。接著以“君子至止,福祿如茨”兩句,表明天子之蒞臨洛水,會合諸侯,講習武事,乃天子勤於大政的表現。昔人以“國之大事,在祀與戎”(《左傳·成公十三年》),天子能親臨戎政,御軍服以起六師,故能“福祿如茨”,使天下皆受其賜。此章後兩句“韎韐有奭,以作六師”,補足前意,“韎韐”為皮革製成的軍事之服,意如今之皮蔽膝。“以作六師”,猶言發動六軍講習武事。明示天子此會的目的,在於習武練兵。故天子親御戎服,以示其隆重。
二章旨在加深讚美。起二句同首章。“君子至止,鞸琫有珌”,鞸為劍鞘,琫珌分指劍鞘上下端之玉飾,表明天子講武視師時,軍容整肅,天子親佩寶劍,劍鞘也裝飾得非常堂皇,威儀崇隆。故而詩人以“君子萬年,保其家室”,作歡呼性的讚頌。
三章句型基本上與二章相同,但意義有別。“君子至止,福祿既同”兩句,既與首章之“福祿如茨”相應,兼以示天子在講武檢閱六師之後,賞賜有加,使與會的諸侯及軍旅,皆能得到鼓勵,眾心歸向,一片歡欣,緊接著在“君子萬年,保其家邦”的歡呼聲中,結束全詩。而“保其家邦”的意義,較之前章的“保其家室”,更進一層,深刻地表明此次講習武事的主要目的。

名家點評

宋代朱熹詩集傳》:“此天子會諸侯於東都以講武事,而諸侯美天子之詩。言天子至此洛水之上,御戎服而起六師也。”
清代姚際恆詩經通論“每章六句,三句一韻,首、末句協,甚為創格。何玄子曰:‘紀東遷也。按史“周幽王十有一年,申侯與犬戎入寇,弒王於驪山下。鄭桓公死之;鄭共立其子掘突,是為武公。時晉、衛、秦皆以兵來救,平戎。武公收父餘兵,從諸侯東迎故太子宜臼於申,立之,是為平王。王以豐、鎬逼近戎狄,乃遷都於洛”。此詩正詠其事也。孔氏云:“王制言‘諸侯之世子未賜爵,視天子之元士以君其國’,此言‘韎韐’,故知諸侯子未賜爵命,服士服也。”按武公新喪父,故服韎韐。左傳謂“周之東遷,晉、鄭焉依”,故書有文侯之命,此為鄭武公詠也。’按何氏此說近是。洛水既屬東都,韎韐亦自非天子服,故存其說。若孔疏本於鄭氏之以禮說詩,未可用也。‘琫’、‘珌’字皆從玉。今世有古玉琫玉珌。毛傳謂‘天子玉琫而珧珌’,說文‘珧,蜃甲’,不可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