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珌是安在劍鞘尾端的玉製品,流行於戰國秦漢時期。戰國劍珌直身、體圓、較厚,早期光素無紋。戰國晚期,出現了琢有獸面紋和捲雲紋的劍珌。漢代劍珌器形呈不規則的長方形或梯形,紋飾以螭紋為主,採用浮雕或透雕的技法雕琢,磨製細膩,拋光極好。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玉珌
- 外文名:A MOTTLED JADE SCABBARD CHAPE
- 拼音:yǜbì
- 類別:玉器
- 盛行時期:春秋戰國至兩漢時期
佩刀鞘上裝飾。同“琫”、“鞛”。《詩·小雅·瞻彼洛矣》:“君子至止,鞆琫有珌。”《釋文》:“琫,字又作鞛,必孔反,佩刀鞘上飾。”
玉珌與劍格、玉瑑和玉劍首同為玉具劍上的裝飾品,統稱為玉劍飾。玉劍首鑲嵌在玉具劍的柄端,始見於西周。隨後又在劍鞘上出現玉瑑和玉珌,一直延續到明清。
玉珌是劍鞘末端鑲嵌的玉飾,其外形為扁長的梯形,中間有孔,窄的一端嵌在劍鞘末端,用來保護劍鞘。其兩側或有相通的小隧孔,方便將玉珌固定在劍鞘上,玉珌兩面一般都琢有紋飾。廣州南越王墓出土的一件玉珌上,還浮雕出熊等獸類。徐州北洞山漢墓出土的—件玉珌,下部為透雕,上部為浮雕,紋飾為螭虎和鳳鳥。一面浮雕螭虎紋,另一面為陰刻獸首和雲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