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拉丁學名:Chrysanthemum coronarium
- 別稱:打某菜、春菊、茼蒿菜
- 界:植物界
- 門:被子植物門
- 綱:木蘭綱
- 亞綱:菊亞綱
- 目:菊目
- 科:菊科
- 屬:茼蒿屬
形態特徵,生長環境,主要價值,食用方法,營養成分,繁殖方法,栽培技術,採收,
形態特徵
為菊科植物茼蒿的莖葉。又名蓬蒿、菊花菜、蒿菜、同蒿菜、義菜(鵝菜)、艾菜,菊屬一、二年生草本植物。茼蒿的根、莖、葉、花都可作藥材使用,有清血、養心、降壓、潤肺、清痰的功效。茼蒿具特殊香味,幼苗或嫩莖葉供生炒、涼拌、做湯耐食用。歐洲將茼蒿作花壇花卉。茼蒿屬淺根性蔬菜,根系分布在土壤青層。莖圓形,綠色,有蒿味。葉長形,圳緣波狀或深裂,葉肉厚。頭狀花序,花黃色,瘦果,褐色。栽培上所用的種子,在植物學稱瘦果,有稜角,平均千粒重1.85g。
生長環境
茼蒿性喜冷涼,不耐高溫,生長適溫20℃左右,12℃以下生長緩慢,29℃以上生長不良。茼蒿對光照要求不嚴,一般以較弱光照為好。屬長日照蔬菜,在長日照條件下,營養生長不能充分發展,很快進入生殖生長而開花結籽。因此在栽培上宜安排在日照較短的春秋季節。肥水條件要求不嚴,但以不積水為佳。茼蒿的品種依葉片大小,分為葉茼蒿和小葉茼蒿兩類。
主要價值
食用方法
以涮、炒、涼拌為主。
營養成分
每100克含水分95.8g,蛋白質0.8g,脂肪0.3g,碳水化合物1.9g,粗纖維0.6g,灰分0.9g,胡蘿蔔素0.28mg,維生素B10.01mg,維生素B20.03mg,尼克酸0.2mg,維生素C 2mg,鈣33mg,磷18mg,鐵0.8mg,鉀207mg,鈉172mg,鎂19.6mg,氯240mg。另含絲氨酸、天門冬素、蘇氨酸、丙氨酸等。
繁殖方法
茼蒿春播、秋播都可留種,但秋播的種子產量高.質量好,縣植株耐寒,不易抽薹。秋播留種可於9月下旬播種,選具有該品種特徵特性的植株,於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擇排水良好的地方栽種,行株距均為50厘米,次年4月下旬始花,5月下旬種子開始成熟,6月中旬收穫。茼蒿種子是主莖先熟,下部側枝後熟,採種時應先收頂部,再收側枝,分2~3次進行。茼蒿採種正值黃梅雨季節,一般待籽粒有30%發黑髮黃時應及時採摘,以防霉爛。採種方法是將種株伸入布袋裡,用手將成熟種子邊采邊捏,散落在布袋裡,然後帶回放在太陽下曬3~4天,待種子充分乾燥後收藏。
栽培技術
整地播種 選擇肥沃、濕潤的砂壤土,做成平畦或高畦。一般用直播,也可育苗移栽。條播或撒播,每667平方米播種量2~4千克。條播時先按行距15~20厘米,深1~2厘米開溝,順溝灌水後撒入種子,覆土厚1厘米。撒播者最好用落水播種法:播前,種子用30℃溫水浸泡24小時,撈出沖洗後,攤開稍晾,再用紗布包住,在20~25℃條件下催芽,經3~5天,露白後播種。播前先向畦內灌水,水滲後撒入種子,再覆土,厚1厘米。
採收
播種後30~40天,苗高20多厘米時開始採收。採收方法有3種:
①高度密植者,花蕾出現後一次性全部從地面割下,或全部拔收後切去老根莖,捆成小把上市;
②先摘大苗、密生苗間收,待小苗長大後再次採收;
③分次摘收嫩莖梢:苗高約25厘米時,在莖基部留2個葉節,摘取上部。收後側芽萌發,長成2個嫩枝,嫩枝長大後若田間植株不太密閉,可將其從基部留1~2葉摘收,使再生側枝繼續生長。也可將植株全部採收。一般每667平方米產1500~2000千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