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沿革
兩漢時先後隸屬雩都、揭陽、陂陽、虔化等縣;三國吳嘉禾五年(236年),拆雩都地置揭陽縣,先後屬廬陵郡、
南康郡;
晉太康五年(284年),所屬縣改名陂陽縣,屬南康郡;
隋開皇十三年(公元593年)設場,以境內“四面環山,聳峙如城”得名石城場。
南唐保大
十一年(953年), 升石城場為石城縣。小松地區一直屬石城縣管轄;
清代以前,小松鎮現有地域分屬長松鄉之長上里、豐上里和石上里;
國時期為石城縣第二區。蘇區時期,小松地域分屬小松區、木蘭區、壩口區和廣昌縣之驛前區管轄。
解放前夕稱長松鄉。解放初為小松區,1958年為小松公社;
1961年在小松設立第二區,下轄小松、石田、桐江、丹溪公社分為小松、石田、桐江、丹溪四個公社;
1964年石田併入小松,丹溪併入桐江。
1968年桐江公社併入小松公社。
1984年改鄉,1989年建鎮。
1997年,面積167.1平方千米,人口3.2萬,轄上街路居委會和小松、石田、羅源、徑里、白家、瑤上、聳崗、蜀口、江口、丹溪、許坊、桐江、羅溪、新華、勝和15個行政村,鎮政府駐富民路。
行政區劃
[2008年代碼]360735101:~001小松居委會 ~200小松村 ~201羅源村 ~202逕里村 ~203聳崗村 ~204石田村 ~205瑤上村 ~206蜀口村 ~207江口村 ~208丹溪村 ~209許坊村 ~210桐江村 ~211羅溪村 ~212新華村 ~213勝和村
小松村
為小松鎮鎮政府所在地,轄25個村民小組,總面積10.5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積2520畝,山地13200畝,水域260畝,人平耕地0.73畝,現有總人口3463人945戶,2006年人平純收入為1560元,主要農作物為傳統水稻、白蓮、菸葉,耕作方式比較落後。小松村是中央紅軍第五次反圍剿主戰場之一,其指揮部就設在楊村德彩公祠堂內,井頭祠堂是第五次反圍剿的後方醫院,也是中國人民解放軍少將鄭三生同志的出生地,1929年3月毛澤東同志曾在該村上街荷樹庵居住並指揮石城北部阻擊戰,小松村為全國人民的解放事業做出了積極的貢獻。
羅源村
位於小松鎮南部,東鄰蜀口、瑤上兩村,南接琴江鎮長天村,西*逕里村,北界小松村,村部設江東坳村民小組,距鎮政府2公里。全村總面積14.6平方公里,其中耕地2632畝,山地17040畝,水域200畝,人平耕地0.94畝。2003年轄24個村民小組,有總戶數687戶,總人中2790人,均為漢族。菸葉、白蓮、臍橙是羅源村的主產,菸葉產量2500擔,白蓮產量14噸,臍橙種植面積達1200餘畝,農民人均純收入1720元。現有村部建於2001年,為3層磚混結構建築,總建築面積500平方米。為第五批 “全國民主法治示範村”。
逕里村
位於江西省贛州市石城縣小松鎮西南部,東鄰小松、羅源兩村,南接琴江鎮的大源、下竹兩村,西*寧都縣田埠鄉王沙排、東龍兩村,北界羅溪村,村部駐禾塘里村民小組,距小松圩3公里。2003年9月與白家村合併後,全村總面積為14.3平方公里,其中耕地1833畝,山地12000畝,水域100畝,一平耕地1.04畝。2003年底轄23個村民小組,有總戶數478戶,總人口1813人,均系漢族。
聳岡村
位於江西省贛州市石城縣小松鎮東南部,東鄰豐山鄉的下坑、河田兩村,南與琴江鎮的湖下村相連,西與瑤上村相接,北與石田村相界。村部駐中門廊村民小組,距鎮政府8.5公里。全村總面積5.5平方公里,其中耕地1203畝,山地3810畝,水域810畝,人平耕地0.81畝。2003年轄13個村民小組,有總戶數411戶,總人中1487人。聳岡村素以水稻為主產,經濟作物以菸葉、白蓮為主。
石田村
位於江西省贛州市石城縣小松鎮東南部,東鄰豐山鄉的小琴、下坑兩村,南接聳岡村,西*羅源村,北界蜀口村,村部設石田街上,距小松圩7.5公里。全村總面積8.3平方公里,其中有耕地1761。5畝,山地5955畝,水域675畝,人平耕地0。73畝。2003年底轄19個村民小組,有總戶數589戶,總人口2428人,均為漢族。石田村主種水稻,盛產菸葉、白蓮。2003年,糧食總產量1427噸,菸葉產量1040擔,白蓮產量12噸。農民人均純收入1758元。
瑤上村
位於小松鎮東南部,東與聳岡村隔河相望,南接琴江鎮湖下村,西接羅源村,北接石田村。村部駐瑤上,距鎮政府7.5公里。距縣城10公里。全村總面積6.8平方公里,其中耕地1156.9畝,山地6165畝,水域690畝,人平耕地0.77畝。2003年轄13個村民小組,有總戶數420戶,總人中1494人。該村農作物以水稻為主,經濟作物以菸葉、白蓮為主。
蜀口村
位於小松鎮東部,東鄰木蘭鄉小琴村,南接石田村,西*小松村,北界丹溪村。村部設蜀口,距鎮政府7.5公里,全村總面積15平方公里,其中耕地2525.7畝,山地15465畝,水域585畝,人平耕地0.83畝,2003年轄26個村民小組,有總戶數830戶,總人中3030人。
江口村
位於小松鎮 東北部,東鄰木蘭鄉田江村,南接蜀口村,西臨丹溪村,北界廣昌縣驛前鎮。村部設在禾中坪村民小組,距鎮政府10公里。全村總面積11.3平方公里,其中耕地1767.4畝,山地13560畝,水域105畝,人平耕地0.9畝。2003年全村轄18個村民小組,有總戶數567戶,總人口1963人,煙、蓮、稻是的主產。
丹溪村
位於小松鎮東北部,東鄰江口村,南接蜀口村,西*許坊村,北界廣昌縣驛前鎮桐斜村,村部設在丹溪,距鎮政府8公里。全村轄26個村民小組個自然村莊,總面積22.5平方公里,其中耕地3048.8畝,山地15555畝,水域230畝,人平耕地不足1畝,2003年總戶數720戶,總人口3059人,該村的農作物素以水稻為主,也盛產菸葉和白蓮。
許坊村
位於小松鎮北部,東鄰丹溪村,南接小松村,西與桐江村相隔於206國道,北與廣昌縣驛前鎮交界與分水,村委會設在許坊村新街,距小松鎮政府4公里。全村轄13個村民小組,總面積8.34平方公里,其中耕地1431畝,山地9675畝,水域270畝,全村426戶,總人口1699人,人均占有耕地0.8畝。許坊村屬小松鎮的一個中等村,村民百分之五十分布在山區,經濟以竹木、白蓮、水稻為主,百分之五十分布在地勢相對平坦的丘陵地帶,經濟以白蓮、菸葉為主。全村大約有四分之一的人口外出務工,這是村民經濟收入的另一主要來源。許坊村交通便利,206國道與桐木公路交匯於村,村內商店、學校、幼稚園、醫院、有線電視、通信等設施較為齊全。近年來,隨著白蓮、菸葉產業的不斷壯大,村民的經濟收入得到較大的提高,有力的推動了新農村建設。全村有一半以上的村莊得到了整治,面貌煥然一新。
桐江村
位於小松鎮北部,東鄰許坊村,南接小松村,西靠羅溪村,北與新華、許坊兩村交界,村部駐桐江街上,距鎮政府5.5公里,全村轄18個村民小組,總面積12.4平方公里,其中耕地1475.4畝,山地14715畝,水域260畝,人均耕地0.92畝,2003年總戶數為420戶,總人中1605人,該村以水稻為主,經濟作物盛產菸葉和白蓮。
羅溪村
位於小松鎮的西北部,東鄰桐江村,南接小松、逕里兩村,西*寧都田埠鄉的東龍、杉間兩村,北界新華、勝和兩村。村部設在新隔口村民小組,距鎮政府10公里。全村轄23個村民小組,總面積12.58平方公里,其中有耕地2030.8畝,山地14780餘畝,水域350畝,人均耕地0.98畝,2003年有總戶數475戶,總人口2063人,除4人為畲族外,其餘均為漢族。該村素以栽種水稻為主,經濟作物以白蓮、菸葉、席草等。
新華村
位於小松鎮西北部,東鄰許坊村,南接羅溪村,西靠勝和村,北與廣昌縣驛前鎮毗鄰。村部設在茶壺坳村民小組,距鎮政府15公里。全村轄8個村民小組,總面積9.36平方公里,其中耕地807畝,山地11805畝,水域150畝,人平耕地1.33畝,2003年有總戶數150戶,總人口608人。該村不宜栽種菸葉、白蓮等經濟作物,水稻亦以種植一季晚稻為主。森林資源豐富,盛產松、杉、竹等。
勝和村
位於小松鎮西北部,東鄰廣昌縣驛前鎮,南接新華村,西*寧都縣田埠鄉,北與寧都縣會同、堪田兩鄉毗鄰。村部駐謝地村民小組,距鎮政府20公里。全村轄18個村民小組,總面積為15.95平方公里,其中耕地817畝,山地20910畝,水域325畝,人均耕地1.02畝,2003年有總戶數185戶,總人口803人。該村地處山區,光照不足,不適宜栽種白蓮、菸葉等經濟作物,糧食作物亦以種植一季晚稻為主。森林資源相當豐富,主要有松、杉、毛竹等經濟樹木。
地理環境
境內西北崇山峻岭,東南丘陵起伏,中部河流縱橫交錯,主河道石田河由西北而東南縱貫全境。最高點是鎮西北部的靈華山,海拔991米,最低點是聳岡村境內的沙溪上,海拔255米。
人口
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
總人口 | 30075 |
男 | 15513 |
女 | 14562 |
家庭戶戶數 | 7656 |
家庭戶總人口(總) | 29786 |
家庭戶男 | 15319 |
家庭戶女 | 14467 |
0-14歲(總) | 9881 |
0-14歲男 | 5414 |
0-14歲女 | 4467 |
15-64歲(總) | 18437 |
15-64歲男 | 9308 |
15-64歲女 | 9129 |
65歲及以上(總) | 1757 |
65歲及以上男 | 791 |
65歲及以上女 | 966 |
戶口本地住在本地 | 29169 |
經濟
2010年,全鎮種植菸葉3710畝,收購菸葉103.2萬斤,被省評為“超萬擔”鄉鎮,菸草生產列全縣第一名;種植白蓮1萬畝,產量750餘噸;新開發油茶5000多畝、臍橙3000多畝,種植大棚蔬菜500畝,養殖生豬1.2萬頭,蛋雞、肉鴨存欄12萬羽,成為農民增收亮點。2010年全鎮實現農業總產值5800餘萬元,再創歷史新高。二是經濟實力顯著提升。2010年全鎮實現國民生產總值1.02億元,與2006年相比增長77.6%;社會固定資產投資3600萬元,與2006年相比增長76%;2010年實現本級財政收入290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2305元,與2006年相比年均遞增9%。
至2010年,全鎮共落實柏盛鞋麵廠等招商項目10個,實際進資820萬元,解決了1260人就業,年營業額達3500多萬元。
2012年建立石城縣小松創業園,依託鷹瑞高速,吸引企業落戶。
2016年,全鎮實現國民生產總值3.81億元,增長10.6%;實現財政收入1362.9萬元,在非稅收入大幅減少的情況下,財政收入依然保持了增長;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394元,增長11%。全鎮經濟運行呈現穩中有進、穩中提質、穩中向好的喜人景象。
社會事業
2014年小松鎮衛生院、小松中心國小選址新建,即將新建小松鎮公立幼稚園。
鎮村兩級拓寬渠道,籌集資金,大力加強農田水利等基礎設施建設,增強了生產能力、服務功能和發展後勁。一是多渠道投入公路建設資金560多萬元,新修村組水泥公路39公里,隨著新華勝和通村水泥公路的建成通車,村村通水泥路的目標全面實現;二是籌資890多萬元,完成了3座水庫的除險加固、4座水庫管理用房建設及相關物料儲備;
占地16畝的小松敬老院是江西省內規模最大、功能最全的鎮級社會福利性機構;四是鎮文化活動中心、計生服務中心、石田國小、桐江國小、7個村部建成並投入使用;五是農村垃圾無害化處理紮實到位,垃圾填埋場已投入運轉;六是做好了高速公路、特色創業園建設的征地、協調服務等工作,小松人民在家門口上高速、在家鄉創業的夙願成為現實,小松鎮的歷史也將翻開新的一頁。
統籌城鄉紮實推進,農村面貌日新月異。一是城鎮建設擴容提質。五年來,始終堅持統籌城鄉發展,加大對圩鎮基礎設施的投入,不斷完善圩鎮功能,促進城鄉一體化。高起點規劃。投資16萬元,聘請江西師大城市規劃院專家,對圩鎮3.9平方公里範圍進行控制性詳細規劃,1月完成最後評審,使我鎮成為全市第一個對整個圩鎮編制控制性詳規的鄉鎮。高標準建設。投入280多萬元資金進行圩鎮防洪堤、道路硬化、街道綠化美化亮化等配套設施建設。啟動舊城改造,拆除舊房3萬平方米,新建3.3萬平方米;啟動新區建設,新增建築面積15萬平方米。創新圩鎮管理,深入開展文明、衛生、生態園林村鎮創建活動。加強了城管中隊建設,壯大了環衛隊伍,建立了圩鎮長效管理機制,圩鎮管理走上“有人管事、有章理事、有序運行”的正常化軌道,城鎮品位日益提升。二是新農村建設亮點紛呈。五年來,先後投入資金6000多萬元,完成了68個村莊整治示範點建設,拆除空心房、欄廁30多萬平方米,新建住房2100戶65萬平方米;農村垃圾無害化工程順利實施,新建沼氣池296座;組建菸草等專業協會17個,完成農民實用技術和職業技能培訓5160人次;鎮綜合文化室建成並投入使用,新建村級文化娛樂場所24處,受益民眾2萬多人。我鎮致力打造的“生態休閒第一村”——古井新村接受市以上領導視察檢查33批3600多人次。
風景名勝
境內有清代建築的楊村坊式亭,屬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所獲榮譽
2009年,小松獲得“全國文明村鎮”、“中國綠色名鎮”殊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