症狀體徵
1.家族史和生產史 很大一部分CNS的患兒有陽性家族史。多數患兒為35~38周早產、體重偏低,常為臀位,常有宮內窒息史、Apgar評分偏低,羊水中有胎糞。本徵特徵是大胎盤,正常兒胎盤不超過胎兒體重的25%,而Huttenen的報告中胎盤占體重0.42,而正常對照為0.18。母親妊期常合併妊娠中毒症。羊水AFP水平增高是患兒的特徵性改變,由於在宮內排蛋白尿,在妊娠16~22周時,羊水的AFP水平增高。
2.臨床特點
(1)特殊外貌:出生後常見特殊的外貌, 如鼻樑低、眼距寬、低位耳、顱縫寬、前囟和後囟寬大,還常見髖、膝、肘部呈屈曲畸形。其後常見腹脹、腹水、臍疝。
(2)水腫:半數於生後1~2周內即見水腫。也可遲至數月後始為家長發現。
(3)蛋白尿:患兒蛋白尿明顯且持續,最初為高度選擇性蛋白尿,疾病後期則選擇性下降,患兒並有明顯的低白蛋白血症和高脂血症。
(4)生長發育落後:由於蛋白質營養不良,患兒常有生長發育落後,也有伴發胃食管反流和幽門狹窄的報告。
3.繼發改變 由於持續的腎病狀態,又常導致其他的病理生理變化。如:
(1)免疫力低下:由於尿中丟失Ig和補體系統的B因子、D因子致免疫力低下,發生多種繼發感染(如肺炎、敗血症、腹膜炎、腦膜炎、尿路感染等);感染是導致本徵死亡的主要原因。
(2)發生血栓、栓塞:患兒常呈高凝狀態,甚至發生血栓、栓塞合併症,Mahan等的病例中10%有此類合併症。可見於多處血管如外周動脈、矢狀竇、腎、肺和其他靜脈。
(3)其他:由於尿中丟失T4和甲狀腺結合蛋白而甲狀腺功能低下;丟失轉鐵蛋白而致缺鐵性貧血;丟失維生素D結合蛋白而維生素D不足。
(4)腎功能減退:隨年齡增長,腎功能逐漸緩慢減退,生後第2年GFR常<50ml/(min·1.73m2),並有相應的慢性腎功能減退的血生化改變,多數病兒3歲時已需透析或移植。
用藥治療
FNS對腎上腺皮質激素治療反應差,常表現為對腎上腺皮質激素抵抗。大多數患兒在起病後1年內死亡,但很少因為腎衰竭,而是多死於嚴重的感染、營養不良、腹瀉、電解質紊亂等。主要是對症和支持治療。
1.減輕水腫 限鹽、使用利尿劑。對嚴重低白蛋白血症,或伴低血容量表現者可輸注無鹽白蛋白。芬蘭有主張自生後4周即靜脈輸人血白蛋白,維持其血漿蛋白在15g/L以上,則此時一般可無水腫且生長發育接近正常。
2.維持營養 給高熱量及足夠蛋白質的飲食。
3.防治感染 感染為主要死亡原因,應注意保護,一旦發生感染應及時積極治療,通常不預防性投用抗生素。必要時可間斷地套用人血丙種球蛋白製劑。
4.防治併發症 治療繼發性甲狀腺功能低下,有高凝者給雙嘧達莫(潘生丁)、小量阿司匹林。Holmber等報告1985~1989年,17例中有5例發生栓塞合併症,1989年後29例自4周起加用華法林治療,無一例發生栓塞合併症。一般病兒血壓正常,後期血壓增高者予以降壓藥。
5.其他 近年有報告套用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ACEI),也有報告伴用吲哚美辛(消炎痛),可減輕其蛋白尿者。
6.腎移植 惟一徹底治療是行腎移植,通常於2歲後或體重達7kg時進行。對蛋白尿嚴重者可先行腎切除術(終止蛋白尿),靠透析維持生命等待移植。1992年Mattoo等報告行一側腎切除術,減少尿蛋白排出,而另一腎維持腎功能,認為此法能減少每月人血白蛋白的輸注。
飲食保健
多吃營養高的食物,主要還是以維生素、蛋白質為主。
預防護理
已明確此征為常染色體隱性遺傳性疾病,應重視遺傳病諮詢和產前診斷。妊娠13周時胎兒血中甲胎蛋白濃度達到高峰,當胎兒發生蛋白尿時,則AFP隨尿蛋白進入羊水中,故產前診斷常藉助於羊水中的甲胎蛋白濃度檢測。對曾分娩過本病小兒的孕婦於再次妊娠11~18周時,檢測羊水的AFP可有助於產前診斷。近年由於對NpHSI基因序列的研究,已有望做出確切產前診斷。
繼發於各種感染者,應積極予以預防,加強防治衛生宣傳,加強孕期保健和產前檢查等等。
病理病因
根據病因分類,通常分為兩大類:
1.原發性 包括芬蘭型先天性腎病綜合徵、瀰漫性系膜硬化、微小病變、局灶節段性硬化。
2.繼發性 可繼發於感染(先天梅毒、先天性毒漿原蟲病、先天性巨細胞包涵體病、風疹、肝炎、瘧疾、愛滋病等)、汞中毒、嬰兒系統性紅斑狼瘡、溶血尿毒綜合徵、甲髕綜合徵、Drash綜合徵、腎靜脈血栓形成等。
疾病診斷
鑑別中應首先除外已知病因致成的繼發性者,因原發病的治療(如繼發於梅毒的抗梅治療)可望腎病緩解。結合引起繼發性者的原發病本身其他臨床和化驗表現,多可明確診斷。小嬰兒有不能解釋的腎病綜合徵伴外生殖器異常,則應考慮到Drash綜合徵。此征Drash 1970年報告,表現為腎胚胎瘤(Wilm瘤)、男性假兩性畸形及腎臟受累(可表現為腎病綜合徵);部分病例僅有二聯表現。其腎臟病理表現為瀰漫性腎小球系膜硬化(diffuse mesangial sclerosis)和腎小管萎縮,其病變於腎皮質表層的腎小球重於近髓質者。
能引起原發性先天性腎病綜合徵者,除芬蘭型先天性腎病綜合徵外尚可由瀰漫性系膜硬化引起,此病圍生期無異常、胎盤大小正常、起病雖也可早在新生兒期,但多在出生3個月以後,本症較早進入腎功能減退,因尿毒症而死亡。病理上早期為系膜硬化、腎小球毛細血管襻塌陷,並無細胞增生;後期則腎小球硬化和腎小管、間質纖維化。此外偶見由微小病變、局灶節段性硬化病理改變引起者,其對腎上腺皮質激素治療效應同年長兒。
嬰兒型腎病綜合徵(infantile nephrotic syndrome,INS)與CNS的起病均是發生在出生後第一年,但INS起病較CNS晚,常在第1年的後半年起病,尤其很少在出生後3個月內起病。目前認為主要是由於腎小球基底膜的完整性受到破壞,其通透性增加致大量蛋白尿濾出。
檢查方法
實驗室檢查:
1.羊水AFP水平增高 是CNS患兒的特徵性改變,由於在宮內排蛋白尿,在妊娠16~22周時,羊水的AFP水平增高;先天性神經管發育不全,也可出現羊水AFP水平增高,但其膽鹼酯酶水平常同時增高可資鑑別。
2.尿的改變 常表現為大量蛋白尿及鏡下血尿。
3.低蛋白血症 CNS患兒血白蛋白水平很低,通常少於10g/L。
4.腎功能不全 腎功能常在正常範圍。
5.其他 繼發性CNS同時有原發疾病的實驗室檢查特點,如先天性梅毒,VDRL試驗陽性,弓形蟲、風疹、巨細胞、肝炎病毒感染,其抗體滴度升高等。汞中毒、弓形蟲、風疹、巨細胞、肝炎病毒感染等,常呈現免疫複合物腎炎的病理改變特徵;此外,在巨細胞感染的病人,內皮細胞中可見巨細胞包涵體存在。
其他輔助檢查:
1.光鏡 在疾病的早期階段,腎小球可能正常,也可能呈現局灶節段性硬化,系膜細胞及系膜基質增生;腎小管呈現囊性擴張。在疾病的晚期階段,腎小球毛細血管襻塌陷,呈現瀰漫性硬化;腎小管廣泛擴張、萎縮;間質炎症細胞浸潤及纖維化。在DMS的早期階段僅有足突細胞的肥大、足突的融合,系膜基質的增殖;晚期階段,大多數腎小球呈皺縮硬化的毛細血管襻沿著空泡變性的上皮細胞排列,小管萎縮、炎症細胞浸潤、間質纖維化。先天性梅毒感染光鏡常表現為膜性或增生性腎小球腎炎,偶爾也伴有新月體的形成,間質廣泛的炎症細胞浸潤。
2.免疫螢光 早期正常;晚期在系膜區可有少量的IgM和C3沉積。先天性梅毒感染免疫螢光可發現在系膜沉積區域有梅毒螺旋體抗原存在。
3.其他 應常規做影像學檢查,如B超檢查、X線檢查等。
併發症
並發各種感染、栓塞、甲狀腺功能低下、貧血、佝僂病、慢性腎功能不全等。
預後
本徵預後已大為改觀,有作者報告1987年後腎移植的34例隨訪3.7年,其移植腎存活率於1,2,3年時分別為94%,8l%,81%;GFR於1,3年時分別為73.7%和75.3%。患兒情況好,只1例發生慢性排異、高血壓。
繼發性CNS隨著其病因的不同而有著不同的預後,如感染所致者,採用強有力的抗感染治療,病情常明顯好轉。
發病機制
1.發病機制 已明確芬蘭型先天性腎病綜合徵是一種常染色體隱性遺傳性疾病,其基因定位於19號染色體長臂,發病機制漸漸得以闡明。1966年Norio對57個芬蘭家系進行遺傳調查,明確此征為常染色體隱性遺傳性疾病,現知其缺陷基因定位於19號染色體長臂13.1。1983年Vernier等以陽離子探針PEI檢測5例先天性腎病綜合徵,發現GBM的陰離子位點數量減少,該作者認為硫酸類肝素的減少是引起本徵中腎小球濾過膜對蛋白通透性增高的原因。1998年Karl Tryggrason等報告本症有腎小球足突間的裂孔隔膜上nephrin的異常,為編碼nephrin的基因NpHSI突變所致。
2.病理改變 病理所見因病期早晚不一。在疾病的早期階段,腎小球可能正常,也可能呈現局灶節段性硬化,系膜細胞及系膜基質增生;呈現瀰漫性腎小管囊性擴張。在疾病的晚期階段,腎小球毛細血管襻塌陷,呈現瀰漫性硬化;腎小管廣泛擴張、萎縮;間質炎症細胞浸潤及纖維化。有人曾稱本徵中最具特色的改變是近曲小管囊性擴張,被稱為“小囊性病”(microcystic disease),但發現腎小管的這一病變可能系獲得性者,是由於持續的大量蛋白尿和(或)小管內尿流受阻,致未完全成熟的腎單位出現小管囊性改變。
免疫螢光檢查病早期無Ig和補體沉著。免疫電鏡檢查顯示足突間裂孔隔膜上nephrin異常。電鏡示內皮細胞腫脹,上皮細胞足突融合,基膜皺縮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