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德性,文化術語,拼音是zūn dé xìng,意思是尊崇天賦的道德本性。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尊德性
- 外文名:zūn dé xìng
- 來源出處:《中庸》
- 類型:文化術語
尊德性,文化術語,拼音是zūn dé xìng,意思是尊崇天賦的道德本性。
尊德性,文化術語,拼音是zūn dé xìng,意思是尊崇天賦的道德本性。解釋尊崇天賦的道德本性。“尊德性”一說出自《中庸》,與“道問學”共同構成了對人的道德修養的要求。《中庸》認為,人具有天賦的道德本性。後世儒者發揮《...
”認為“尊德性”是“存心養性”;“道問學”是“格物窮理”。教人,應從“道問學” 為起點,上達“尊德性”,強調“下學”功夫。陸九淵則認為教人以“尊德性”為先,所謂“先立乎其大”,然後讀書窮理。出處 朱熹說:“大抵...
《君子·尊德性:一本書通曉儒家君子文化》是2013年研究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曼迪。《君子·尊德性:一本書通曉儒家君子文化》主要講述了,《禮記·中庸》說:“君子尊德性而道問學,致廣大而盡精微,極高明而到中庸,溫故而知新...
尊德性與道問學》是2005年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方旭東。《尊德性與道問學》通過理先氣後、太極論、理一分殊、性說、心學、學以求博、學之本末先後、為學之方等命題、學說的考察和梳理,全面闡明吳澄哲學思想的理論體系。
《中庸》提出"尊德性而道問學",實際上把認識分成"德性"和"問學"兩種,張載則進一步把知識分為見聞之知和德性所知兩種,他說,"見聞之知,乃物交而知,非德性所知,德性所知,不萌於見聞"(《正蒙·大心》)。張載認為,見聞之...
德性,漢語詞語,拼音:dé xing,意思是指人的自然至誠之性。出自《禮記·中庸》。釋義 (1) [moral character]∶道德品性 子思言“尊德性”,而歸於“道問學”。——清· 劉開《問說》(2) [disgusting]∶同“德行”( déxíng)...
德問是漢語辭彙,拼音 dé wèn,出自《世說新語·雅量》。德問:尊德性,道問學,以致知。來歷 德問(德問)道德聲譽。問,聞,名聲。 南朝 宋 劉義慶 《世說新語·雅量》:“ 郗嘉賓 欽崇釋 道安 德問。”《魏書·釋老志...
象山心學是由南宋著名哲學家、思想家、教育家陸九淵創立的心學思想體系。因其晚年講學貴溪象山,自號“象山翁”,故世人尊稱為“象山先生”。象山心學主張“心即理”、“發明本心”、“尊德性”、“大做一個人”、“踐履工夫”等,上...
在教法上,吳澄主張尊德性以道問學,這常被誤解為傾向陸學或和會朱陸,其實,吳澄聽說的“尊德性”是“主一持敬”,它是典型的程朱一系的功夫路數。總的說來,吳澄既堅持了朱學立場,又較少門戶之見,卓然為一代大家。作者簡介...
蓋有尊德性而不道問學者,亦有道問學而不尊德性者,故尊德性又要道問學。如柳下惠可謂致廣大矣,而精微或未盡;伯夷可謂極高明矣,稽之《中庸》或未合。又《集注》以尊德性為存心,以極道體之大,道學問為致知,以極道體之細...
中國古訓稱:“君子尊德性而道問學,致廣大而盡精微,極高明而道中庸。”(《中庸》)國士者,即“尊德性而道問學”之人,亦即陳寅恪先生所說“(中國)文化精神所凝聚之人”,最具“獨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金岳霖先生論及中國...
第十二章 道問學即所以尊德性 朱陸異同,激辯幾百年,問題又擺在了王陽明面前。王陽明解釋說,道問學即所以尊德性。陸九淵的“尊德性”豈能是空洞地去“尊”,不去做學問嗎?反過來說,朱熹的“道問學”豈能是空洞地去做學問,...
儒釋同異之致,性學重輕之關,憒憒久矣。欲釋此疑,須先就儒典消文釋義,以超是非兩關。次就二公決擇是非,以示平心公論。後對佛教細辨同異,以彰權實本跡。初就儒典消釋者,朱注以尊德性為存心,道問學為致和。以致廣大...
五行說體現了子思對孔子、曾子思想的繼承,體現了子思承接孔子晚年性與天道的思路。《五行》在重視外在之禮的同時,加強了內心之德的論證,把外在之行與內心之德貫通起來,建構了德行並重的儒學理論。《五行》篇“尊德性”與“道問學...
” 與朱熹同時的陸九淵有“心即理”的學說,他針對當時的讀書人滿口“之乎者也”而不去道德踐履的現象,提出了“尊德性”是主,“道問學”是次的觀點。在朱熹看來,“尊德性”與“道問學”是平衡的,陸九淵反對說:“吾以為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