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山心學

象山心學是由南宋著名哲學家、思想家、教育家陸九淵創立的心學思想體系。因其晚年講學貴溪象山,自號“象山翁”,故世人尊稱為“象山先生”。

象山心學主張“心即理”、“發明本心”、“尊德性”、“大做一個人”、“踐履工夫”等,上承孔孟,下啟王陽明,形成“陸王心學”,是中國儒家精神的真正體現,不僅對中國,也對日本、韓國、新加坡等國的思想和社會變革產生過重大影響。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象山心學
  • 創始人:陸九淵
  • 所屬學科:哲學
學術研究,三個面向,儒釋之辨,朱陸之辯,

學術研究

三個面向

象山心學源於孟子,其將理安置於心中,賦予了心與理絕對的普遍性和超越性,使宇宙萬物及其存在之理,就植根於此心之中,讓此心成為一種先驗的道德本體,建立起其獨特的心學體系.
“心”是象山哲學中最為核心的概念,是其整個理論體系的基石,其學也被稱之為心學。象山心學非常簡易直接,因為他以非分解的方式立義,給理解象山之學帶來巨大的困難和挑戰。“心”與“本心”、“心”與“理”、“心”與“物”的關係構成象山心學的三大主幹,這是人們把握象山心學的三個基本面向,釐清這三個層面的關係是打開象山心學的鑰匙。

儒釋之辨

象山心學一直被學界誤認為是融合禪宗思想而形成的。象山心學源於孟子,其思想自然與禪宗有很大的區別。在本體論方面,象山心學將心與先秦儒學所倡導的仁義禮智相提並論,為心、性賦予了具體的倫理道德內容,而佛教禪宗所說的心性則只是無善無惡、空幻虛無的清淨自性。在人性論上象山的蒙蔽說是以孟子的性善說為基礎的,從遵循天理和躋聖躋賢的可能性角度去說明人性,佛禪則是以無善無惡的“性空”說為基礎的,是從斷滅惑見與煩惱以及成佛的可能性角度探討了人性問題。在認識論上,象山心學所針對的認識對象和認識目的是以人倫綱常為內容的“天理”,推崇的認識論境界是對人倫綱常的完全自覺的體認和把握,使它不受到任何人慾的影響。佛教禪宗的認識對象和認識目的卻是“性空”之理,認識境界是破執著,將一切視之為空。
象山心學與佛教禪宗在本體論、人性論和認識論上的不同之處,必然使它們在面對具體問題時產生出強烈的分歧。導致了象山心學重視於義、公,主張積極“經世”、“濟世”,視生死為自然所以樂生而淡死,而佛教禪宗只為私、利,主張消極的“出世”、“避世”,視生死為虛幻所以苦生而憎死的不同觀點。 面對象山心學與佛教禪宗無論在核心本質還是具體表現上的巨大差異,我們應當可以得出,那些指責象山為禪的人不是浮光掠影就是因心胸狹窄而造成了偏見。象山心學絕非所謂的融合而成,它已不僅僅是一門學問,它更重要的是一種系統的思想,一種文化的意識形態,一種對精神世界的創新和拓展,它真正使儒學走向具有強烈人倫色彩的聖哲之路。

朱陸之辯

在宋代新儒學的發展過程中,朱熹所集大成的"理學"與陸九淵領軍的"心學"是其中兩個主要學派,朱陸皆以復興儒學為己任,共扶名教,同植綱常.為此,兩人進行了十餘年的學術爭辯與互動,試圖在儒學的框架中實現"理學"與"心學"的融合,終因雙方學術之路迥異而難以實現.考察朱陸的思想差異,主要集中於這樣幾個層面:"理"本體的外在支配性與內在能動性,人性的差異性與平等性,道德修養的內求與外索以及對佛教文化的正統與異端判定。
以心契理,心理合一,以尊德性統攝道問學,收拾精神自作主宰,是象山心學的基本精神.鵝湖之辯表征出朱陸為學功夫之異,南康之會體現了二先生學問歸趣之同.無極與太極之爭則從一個解釋學的角度彰顯了朱子理學與象山心學 不同的學派意識.後世由宗朱宗陸走向會通朱陸,是與思想史的整體演進相一致的.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