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專業化與政策創新
- 作者:李兵水、陳靜等
- 類別:學術文化
- 出版社:中國質檢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2年03月
- 定價:37 元
- 開本:16 開
- 裝幀:平裝
- ISBN:9787502635381
- 字數:362千字
《專業化與政策創新》是2012年中國質檢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李兵水、陳靜等。內容簡介老齡化的加速給中國傳統的養老模式帶來了巨大的壓力和挑戰。在各類養老方式中,居家養老是中國當前和未來主要的養老方式,在三大養老方式(居...
(二)開展存量創新創業平台提質行動。鼓勵支持創新創業平台多渠道、多方式提升創新能力和專業化水平,增強平台活躍度、孵化效率和帶動作用,爭取省級財政預算內專項資金支持。(市工業和信息化局牽頭,市發展改革委、市科技局、市財政局根據職能職責配合)二、激發各類創新創業群體活力 (三)支持大學生、退役軍人等群體...
《十項政策》制定和明確了企業申報高新技術企業、中小微企業申領科技創新券、科技創新平台建設、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組建、雙創業態發展、研發投入和科技成果轉化、專業化科技服務機構建設、科技金融發展、發明創造和產品創新、高層次科技人才培養十個方面的政策,實行事後補助,給予資金支持。《十項政策》規定同一企業(機構...
第七條 支持高質量發展。組織實施高質量發展行動計畫,每年設定專項支持專業園區、公共服務平台、重點研發計畫成果落戶、對外科技合作等。落實省有關高質量發展的政策措施,推進改革創新。加快發展,支持具備條件的工業園區創建省級高新區。第八條 支持省職教城科技創新。設立省職教城科技計畫專項,支持教師開展科學研究、...
《垂直專業化對中國高技術產業技術創新的影響研究》是2015年經濟科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戴魁早。內容簡介 本書在國內外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礎上,拓展了傳統產業組織理論SCP分析範式,以理論分析為依據,綜合運用多種面板計量方法,系統地探討了垂直專業化對中國高技術產業技術創新的影響。本書的研究,既豐富和發展了...
加快武漢產業創新發展研究院建設,打造科技成果轉化和產業化基礎平台。探索新型研發機構混合所有制改革,加強業務能力建設,促進工業技術研究院提能增效。做大做強做實武漢科技成果轉化網,提升交易服務功能。(責任單位:市科技局、市經信局)支持高校、科研院所建立專業化科技成果轉化服務機構,科技成果轉移轉化後,可在...
四是加快高新區高質量發展。推動國家高新區申報建設,促進“一區四園”產業結構最佳化升級,實現高質量發展。理順高新區管理體制,設立專業化、專職化的高新區管理機構,加強幹部隊伍建設。理順高新區財政管理體制,加大高新區財政支持力度。支持普寧市依託英歌山大健康產業園創建省級高新區。五是加大企業創新普惠性支持。根...
2015年6月11日,國務院以國發〔2015〕32號檔案印發《關於大力推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見》是為了改革完善相關體制機制,構建普惠性政策扶持體系,推動資金鍊引導創業創新鏈、創業創新鏈支持產業鏈、產業鏈帶動就業鏈而制定的法規。2015年6月11日,國務院以國發〔2015〕32號檔案印發,自2015年6月11日...
第三篇 科技資源配置與創新創業 第一章 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推進科技創新的機制研究 196 一、研究背景與政策現狀 196 二、構建“十三五”財政科技投入穩定增長新機制 198 三、典型國家以PPP模式撬動社會資本投入科技創新的若干機制 199 四、政策建議 202 參考文獻 204 第二章 提升科技創新資源配置的綜合化與專業化...
二是堅持目標導向。堅持“1211”目標,針對制定標準能力較弱、影視工業化水平不高、龍頭品牌企業不足、產業融合不深等問題,從專業化創新平台、數字內容生產線和資產要素化平台、企業招大育強、產業生態建設等方面發力,集成並創新支持政策。三是堅持系統觀念。通過夯實新型基礎設施、構築數字內容生產線和資產要素化平台...
第四,大企業里的研究開發人員是專業化的,專業化可能會限制技術創新,而中小企業則往往擁有複合型人才。因此,中小企業可以在較小規模的基礎上進行新技術、新產品的試驗開發,成本低、效率高。面臨挑戰 當然,中小企業的技術創新也面臨著一系列挑戰:缺乏研發資金。中小企業通常資金較少,經營風險較大,資信程度較差,...
1、技術創新 從歷史上看,新產業的形成都是由技術創新所引起的,如蒸汽機的產生、電的發明、計算機的誕生都帶動了一大批新興產業的發展。因此,技術創新是產業創新的邏輯起點。當代的技術創新不只是使個別技術領域得到發展,而是出現了一系列影響深遠的高新技術。這些高新技術互為條件,構成了新興技術群。某一專業技術...
第三十五條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有關部門應當推動建設科技創新所需的套用場景,支持開展新技術、新產品、新服務、新模式套用試驗,依法向高等學校、科研機構和企業提供數據開放、技術驗證、檢驗檢測、示範套用等服務,提高科技成果轉化實施效率。第三十六條 鼓勵建設專業化技術轉移機構,培養技術轉移人才隊伍,提供技術轉移...
第7章 瑞典:反思高研發投入與低創新產出的悖論 7.1 簡介 7.2 主要的歷史沿革 7.3 創新強度 7.4 影響創新的活動 7.5 創新結果 7.6 全球化 7.7 創新系統和創新政策的優劣分析 致謝 注釋 參考文獻 第8章 挪威:低創新強度、高經濟成長及專業化軌道 8.1 簡介 8.2 主要的歷史沿革 8.3 創新強度 8....
五、建強高校大學生創新創業實踐平台 實施省級創新創業學院建設示範工程,推動形成創新創業工作品牌。積極整合校內外資源,建設具有一定規模、特色鮮明的大學科技園、創業園和創客空間等校內創新創業實踐平台,鼓勵打破校際壁壘,面向在校大學生免費開放,開展投融資、智慧財產權、法律、政策諮詢、人力資源等全要素的專業化孵化...
緊密結合國家區域發展戰略,構建各具特色、優勢互補的區域科技創新體系,帶動形成一批具有區域優勢和地方特色的產業集群。進一步擴大建立和完善現代科研院所制度。初步形成適應市場經濟體制和科技發展規律且有效互動的國家創新體系基本框架。(1)建設以企業為主體的技術創新體系 積極發揮經濟和科技政策的導向作用,激勵和引導...
為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以科技創新引領黃岡高質量發展,結合我市實際,制定以下政策措施。一、支持技術創新平台建設。對新認定的國家級、省級重點實驗室,分別一次性給予200萬元、100萬元獎勵;對新認定的省級產業創新聯合體、專業型研究所(公司),分別一次性給予50萬元獎勵;對新認定的省級、市級企校聯合創新中心...
(二)建設專業化創新平台。聚焦重點特色產業創新需求,支持國內外知名科研機構、“雙一流”大學、頭部企業等來資建設科研分支機構或新型研發機構,由受益財政按照“一所(院、校)一策”方式給予支持。對新認定的國、省級技術創新中心、產業創新中心、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重點實驗室、高價值專利培育中心,分別一次性給予...
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堅持黨對科技工作的全面領導,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歷次全會精神,全面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科技創新的重要論述和對重慶提出的營造良好政治生態,堅持“兩點”定位、“兩地”“兩高”目標,發揮“三個作用”和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等重要指示要求,立足新發展階段,完整...
三是不斷加強機制體制創新。推動科研院所建立以市場為導向的科研立項機制、融合科研成果轉化的科研評價體系,加快促進科技成果轉化收益分配、科研人員離崗創業等政策落實。穩步推進國有企業混合所有制改革,不斷釋放國有企業參與創業孵化的動能。四是注重構築完整的創業孵化鏈條。鼓勵專業化眾創空間建設機構自建孵化器、加速...
激勵企業自主創新 鼓勵加大研發投入 中小企業技術開發費稅前扣除,按照《國務院關於實施若干配套政策》(國發[2006]6號)和《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關於企業技術創新有關企業所得稅優惠政策的通知》(財稅[2006]88號)執行。支持建立研發機構 鼓勵有條件的中小企業建立企業技術中心,或與大學、科研機構聯合建立研發機構,...
產業集群為區域創新提供了環境,產業集群的組織結構使區域創新體系具有更好的基礎,產業集群的形成有利於知識外溢和技術擴散,產業集群有利於企業的合作與創新,產業集群有利於專業化創新人才的聚集。區域政府要大力發展產業集群,實施基於產業集群的科技創新戰略,引導高新技術開發區產業集群的發展,做好產業集群科技創新的...
構建完善“投、保、貸、補”四位一體的科技金融政策鏈條,強化科技金融支撐。組織開展“鄭創匯”““強網杯”全國網路安全挑戰賽·強網論壇”、世界感測器大會等品牌活動。圍繞企業培育、新型研發機構建設、科技金融結合等關鍵環節完善科技創新政策體系,在同類城市中率先出台新型產業用地政策並開展試點,加快推進科技體制改革...
鼓勵相關行業協會、科技中介服務機構開展科技創新諮詢、評估、經紀等服務。第十四條 鼓勵企業、高等院校、科研機構、社會團體等投資興辦科技企業孵化器,培育科技企業。科技企業孵化器應當拓展服務領域,強化服務功能,提高服務質量,實現專業化、社會化、功能化發展。符合條件的科技企業孵化器,依照規定享受相應的優惠政策。
本市建立和推行公共科技服務政府購買制度,市場能夠提供的專業性、技術性較強的技術服務,應當委託給具有資質的科技創新服務機構承擔。第二十八條 市、區、縣級市人民政府應當採取制定優惠政策、給予資金補助等方式支持、鼓勵企業、高等學校和科研機構通過建設科技合作園區、公共創新平台、合作開展重大科技項目等形式,開展...
鼓勵有條件的企業建立技術中心,支持大企業採取產學研聯合或企業技術聯盟等多種方式開展產業共性關鍵技術研發,培育和增強大企業自主創新能力和自主研究開發產業技術的能力。建立和完善公共技術支持服務平台,為中小企業提供技術服務,逐步提高中小企業的技術創新能力、配套能力和專業化生產的技術水平。第十條 加大信貸支持力度...
專精特新是專業化、精細化、特色化、創新能力強的簡稱。“專”,即專業化,強調順應產業分工,聚焦細分領域,心無旁騖、堅守主業、深耕細作。“精”,即精細化,強調企業管理精細精益、產品服務精緻精良、技術工藝精益求精。“特”,即特色化,強調技術、工藝和產品等有自身獨特優勢,掌握“獨門絕技”。“新”,即...
推動中小企業公共服務示範平台和小微企業創業創新示範基地貼近專精特新中小企業服務需求,圍繞政策對接、金融服務、技術創新、智慧財產權、管理提升、檢驗檢測、培訓輔導、數位化賦能等方面,為企業定製個性化、訂單式的專屬服務包,提供公益性、專業化的優質高效服務。發揮各級中小企業服務中心帶動作用,集聚服務資源,完善服務...
附錄7—1 開創創新型人才成長的新天地(293)附錄7—2 完善並規範大學生實習制度的建議(296)附錄7—3 系統推進高校培養創新人才的戰略選擇(299)作者簡介 林澤炎,博士,研究員,1993年6月畢業於華中師範大學,獲碩士學位,並考入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攻讀工業管理心理學專業博士研究生(兼研究生會主席);1996年7月...
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十八屆三中、四中全會精神和省委、省政府決策部署,緊扣中小企業持續健康發展主題,以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為主線,以促進中小企業轉型升級、增強自主創新能力為目標,加強政策引導,最佳化發展環境,實施創新驅動,強化專業服務,促進中小企業走專業化、精細化、特色化、新穎化發展之路。引導中小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