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育的歷史
美育的歷史幾乎同人類文明的歷史同樣悠久。原始社會的巫術同時也是初民的美育手段。中國早在周代就形成了用“
六藝”(禮、樂、射、御、書、數)對貴族子弟進行教育的體制。“樂”是詩歌、音樂、舞蹈三位一體的美育課程。“書”是學習書寫,除了實用的目的,也包含書法藝術的因素。“射”“御”是練習射箭與駕車的技術,在體育和軍事訓練之中也包含有體態氣度的美化訓練。“禮”除了統治階級道德觀念的灌輸之外,也包括
儀表美、行為美、語言美的培育。以後,無論是兩漢的賦,魏晉南北朝的辯談、書畫與雕刻,唐宋的詩詞,元明清的戲曲與小說,還是歷代的建築、園林、工藝品,都對人們起著廣泛的審美教育作用。在中國近代的民主主義革命中,一些學者和教育家也很重視美育問題,如
蔡元培繼承中西美育傳統主張,曾就美育實施問題大聲疾呼,
陶行知(1891~1946)創辦的“工學團”與“育才學校”也都十分重視美育。
在西方,雅典
教育制度中包括
繆斯教育和體育。繆斯是希臘神話中司文藝的女神的名字,繆斯教育是綜合性的
文學藝術教育。在體育中,希臘人重視身體的健美和動作的優美。希臘還有
雄辯術,它的主要目標雖是發展智力,但也包含語言美的訓練。希臘的教育和美學理論都強調“美德”,即美與善的統一。中世紀的歐洲雖然貶低藝術,卻仍然利用
教堂建築、教堂音樂、聖像畫、宗教雕塑對人們進行審美教育。文藝復興以後,人文主義的教育主張是培養“完人”,課程中包括智育、美育、德育、體育各種因素,強調音樂與圖畫對兒童教育的巨大意義,提出了“從遊戲的快樂中來學習”的思想。在18世紀的法國,J.-J.盧梭主張“自然教育”,反對理性的強制。他特彆強調觸覺在教育中的作用,認為各種遊戲和
繪畫活動對於發展視覺有重大意義;他也要求發展聽覺,訓練兒童歌唱和欣賞音樂的能力。18世紀末,在德國興起了狂飆運動,其代表人物J.W.von歌德、J.C.F.von席勒都推崇個性解放,重視人的全面發展。席勒的美育思想有劃時代的意義,他在《美育書簡》中想要證明,解決社會問題的主要途徑是審美教育,他把人性的全面和諧發展定作他的審美理想,要通過美育來變革社會,達到人的解放。他說:“道德狀態只是從審美狀態發展出來,而不能從自然狀態發展出來。”“想使感性的人成為理性的人,除了首先使他成為
審美的人以外,再沒有別的途徑。”“從審美的狀態到邏輯的和道德的狀態(從美到真理和義務)的步驟,比起從肉體狀態到審美狀態(從單純盲目的生命到形式)的步驟要容易不知道多少。”席勒認為,純粹道德的生活用理性壓制感性,使生活拘謹枯燥,而在美的藝術中,感性和理性能在不知不覺中達到融洽,他把理性與感性的這種自由結合狀態稱為“美的心靈”。按他的看法,審美活動能為人的智力生活提供高尚情操,使人不知不覺地接受道德觀念。在他之後,德國的F.W.A.福祿倍爾(1782~1852)建立了新型的幼兒教育體制,他是幼稚園的創始人、兒童積木的發明者;英國的J.拉
羅斯金(1819~1900)和W.莫里斯(1834~1896)提倡向青年學生和廣大民眾普及高尚的藝術品以力挽現代社會中審美趣味的墮落。以後又有德國藝術教育家朗格和H.閔斯特伯格(1863~1916),美國美學家門羅和英國美學家H.
里德,相繼提倡學校與社會的藝術教育,並進一步開展審美教育理論的研究。在蘇聯的美學理論與教育理論中,也把審美教育放在重要地位。在當代的歐美各國,審美教育已成為國民教育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
設施
審美教育的設施可分
學校美育、家庭美育、社會美育三大範圍。
學校美育 幼稚園的課程中,美育應占較大比重,例如遊戲、唱歌、舞蹈、
泥工、紙工、圖畫、講故事、演童話劇等,都要通過各種審美的形式發展運動覺、聽覺、視覺、觸覺等各種感覺器官的靈敏度、活躍性,及把握整體結構、領悟情感意蘊的統攝力。在國小里,除了設有音樂、圖畫、手工等美育課程和課外的社交、勞動、美育活動以外,在其他各門課程中,象品德、語文、數學、常識、歷史、地理、外語、體育等課程中,也都應滲透審美教育的因素。到中學階段,隨著智育課程的擴充,德育課程的加深,美育的範圍與深度也應隨之增進。除了音樂、美術、文學、戲劇欣賞的課程以外,對各種知識領域都可以提高到審美的高度加以闡發。例如英雄人物的高尚品格與感人事跡,數學知識結構的嚴密秩序與邏輯和諧,物理學中的光譜與色散,化學中的晶體結構與分子結構,生物學中無限多樣的形態特徵與進化規律,天文學中的穹宇星空,氣象學中的雲霞風雷,只要教師畫龍點睛,就能使學生趣味盎然,心曠神怡,大大增強奮發自強的律已情操與熱烈旺盛的求知慾望。進大學以後,除了有文學與各門藝術的專科以外,在文、法、理、工、農、醫各科及綜合性大學中,仍然應讓學生有機會參與各類文學藝術的欣賞或自娛,使每個大學生都得到全面發展,成為有想像力創造力的建設人才。並且,各級學校的環境、校舍、設備、裝修、也應當儘可能予以美化,整齊清潔。
家庭美育
居室庭院的布局陳設應整齊清潔,容納建築、園藝、繪畫、雕塑、書法等各門類藝術的豐富成果,家庭成員在相處相待中應杜絕一切暴虐、辱罵、欺詐、傷害,無論長幼男女,一律互尊互愛,並創造條件全家共同欣賞詩歌、文學、音樂、舞蹈等藝術品。每個個人最初受到教育是在胎內,母親的身心處在美的狀態中,對胎兒的身心健康有良好的影響,所以美育應從胎兒期就開始。到嬰兒、幼兒教育階段,全面系統的美育對早期智力開發與品德塑造有不可低估的作用,並且應當注意到,這階段的美育不應片面側重視覺、聽覺的被動印象或內化體驗,而應通過視聽更多喚起孩童肢體與言語運動器官的主動活動,將積極的自發活動納入美的形式,以使其及早形成人類水平的實踐主體。勞動教育在家庭美育中也有不可忽視的地位,美育的核心不在消費性而在生產性,使生產性活動合乎美的規律,不僅可以使家庭成員自然地互相團結,而且能啟發每個人在勞動中
自尊自愛,把勞動作為生活的需要來享受。
社會美育
社會美育是一個十分廣闊、重要、內容豐富卻又遠未受到足夠重視的領域。通常人們注意到的,只是市容的美化與綠化,交通的井然有序與通暢,街道清潔,空氣新鮮等等,而工廠、農場、企業、事業等生產單位與服務部門勞動條件的不斷改進,既能提高生產效率又有益身心健康,是社會美育中分量最重、影響最深的方面,消除勞動過程中的技術異化,使任何勞動者都既不負牛馬之役,又不疲於伺候機器,而能逐步成為自動化機械體系的監督者、維護者、駕馭者、管理者,這是社會美育應當長期自覺追索的理想目標。明確圍繞這個核心,各種社會文化教育設施才能獲得新生,充滿生機。各種遊樂場所、文娛節目以及報刊雜誌都應當貫穿美育原則,提高審美趣味,開拓美育樣式,豐富審美內容,使每一個社會成員都有機會在各種
公共文化設施中受到美的薰陶,隨時提高自己的創造性實踐能力。隨著
業餘教育、成人教育、終身教育的廣泛開展,在
學校美育中得到系統化發展的各種方式、方法、措施與手段,也將愈益滲入社會美育,成為社會美育的有機組成部分。
生態意識
中國文化有三大主流,即儒家、道家和釋家(佛),而釋家尤以禪宗為最重要.這三大主流,全部充滿和洋溢著
和諧與共生的生態智慧,包含了豐富而深刻的教育生態觀,這對指導當前的審美教育,消除應試教育的弊端,促進人與人、人與自然、人與社會的可持續發展提供了思想武器。 人的和諧意識是構建和諧社會的基礎。構建和諧社會首先應當加強人的和諧意識培養。和諧社會構建不僅是要建立物質和諧,更重要的是要建立精神和諧。以和諧為中心的生態美育,對促進人與自然、人與社會以及人自身的精神和諧具有獨特的作用。加強生態美育,重視精神和諧,各方面要相互配合,積極培養人的和諧意識,是當前我國構建和諧社會中面臨的重要任務。 人類“詩意生存”的本質需要決定人類的生存必然是生態性的。生態問題的解決取決於人們的生態意識及生態審美觀念的建立。通過生態審美教育 ,將生態審美意識植入廣大的民眾及中小學生意識之中 ,將“經濟人”轉化為“生態審美人”,是當前保護生態、實現可持續發展急需要做的一項重要工作 ,也是人“詩意生存”的基礎。生態審美意識包括 :美在於人與對象的和諧、美存在於生命的過程之中、平衡是生態之美的基礎。生態美育的開展離不開學校、社會和家庭三方面的結合。
書籍
基本信息
書 名: 審美教育
開本:32
定價: 24.00 元
內容簡介
美育正是通過傳授美的知識,通過反覆的審美實踐活動提高人們的審美能力的。它實際上就是世界觀、人生觀教育,是一個人如何看待這個世界、如何看待人生的立生之本。我國自古以來提倡躬行身教、榜樣示範。家長以自身良好的行為品德以及典型人物優良道德風範,影響教育子女。但是正像著名學者于光遠說的:“當父母不容易,當好父母更不容易,當父母有父母的學問。”
安徒生的童話《雪女王》中寫到一面歪曲美醜的鏡子。美麗的風景被這面鏡子一照就成了爛菜葉,好人在鏡子中一照就像個十足的惡棍。
目錄
第一章美——永恆的追求
第二章怎樣找到美
第三章把審美當作一種趣味
第四章為孩子接近美德作準備
第五章愛和美相隨
第六章到自然中去呼吸美
第七章循著藝術的路而行
第八章美與健康
第九章重視孩子服飾美感的培養
第十章不可忽視的性美感教育
第十一章想像與審美
第十二章美需要創造
新嘗試
《全日制義務教育
語文課程標準(實驗稿)》非常重視引導學生對自然、社會和已身的關注,重視培養學生的審美情操和審美的素質、能力,提示“教材應體現時代特點和現代意識,關注人類,關注自然”,“語文課程還應該重視提高學生的品德修養和審美情操”,“提高文化品位和審美情趣”,“培養學生高尚的道德和健康的審美情趣”。我們可以從這些課標語言中找到“自然”與“審美”、“審美”與“教育”這數者之間的邏輯“鏈條”。
這套課本按照人與自身、人與自然和人與社會的思路來建立整體框架,第三單元屬於人與自然的範疇。人與自然的關係可以
析理出多層次、多方面、多種類的關係,本單元屬於人與自然的關係中的審美的層次或方面,亦即從文學的、藝術的角度或方位,引導學生理解和體會人與自然的關係,並在對自然的審美化的、藝術化的感受認知過程中進一步強化對自身的能力、悟性的認識和開發。
第三單元的閱讀課文是描寫自然景物的古今詩文,有現當代散文、
現代詩歌和古代詩歌,基本上都是名家名作,內容健康高尚,風格清新優美的,具有較高的認識價值和審美價值。《春》和《濟南的冬天》是傳統課文,進入課本後,更注重發掘其審美的素質;《山中訪友》是新增課文,其內容、風格均適合學生接受、品賞,雖不是出自名家之手,亦在當選之列,而且因其時新,以“當代散文”之名在本單元占一席之地;《秋天》是一首現代詩,雖時隔甚久,但內容凝練,韻味醇厚,風格清新,首次入選課本,應不負師生眾望;《
古代詩歌五首》都是傳統課文,也都是“課標”規定的背誦篇章,入選課本,更注重發揮其易於吟誦、激發想像、娛悅性情的作用。
根據課程標準的精神,根據本冊課本的總體要求,也根據單元課文的特點,我們將單元教學目標定為:引導學生品賞精彩生動的
文學語言,神遊優美深遠的詩化意境,吟誦涵泳,薰陶感染,培養審美想像、審美情感、審美意識以及靈氣、悟性,激發熱愛生活、熱愛自然的願望和熱情。這一教學目標分別從審美教育的感性、情感的特點,審美教育的淺近目標和最終目標,審美教育的多種過程和手段等幾個方面作了提示。
為了達到單元教學目標,我們在編寫過程中遵循以下幾個原則。
第一,引導學生以審美的眼光來觀照課文。美,有自然美、社會美和藝術美。審美,是主體以感性觀照的方式對審美對象進行直接的感性的把握。審美,既是主體發現、發掘審美對象的美的素質的過程,也是主體內心品賞、評價美的對象或對象的美,體驗美在自身反映的過程。描寫自然美的詩文,兼具自然美、社會美和藝術美的多種美質。本單元以審美作為一個主要的教學目標,不要求作深刻抽象的理性分析、高屋建瓴的美學探究,而是限於對課文的淺近的、感性的感知理解,以及初步的審美評價。下面從兩方面分解說明。
1.感知課文的美情美意。課文是多重要素(包括審美要素的)的載體,可以從多種角度來觀照、解讀,全都依憑讀者的閱讀意向而定。既然本單元都是描寫自然景物的優美詩文,我們就應該抓住美情美意這一核心,將學習課文的過程當作感知和品賞美的過程。例如《春》和《濟南的冬天》,在解放前就進入課本,放置於“描寫文”的單元,關注其文體的若干要素,比如時間、地點、景物的種類等等;現在將它們當作優美的
抒情文來讀,不僅關注其內容者何,更品賞課文中的物象與意境的情狀、品性,體驗和品評課文美情美意作用於讀者心靈的方式、量度,這將別是一番情味、意趣。
2.賞析課文美的語言。義教課標說:“品味作品中富於表現力的語言。”本單元都是辭意雙美的課文,感知和理解美的語言和語言的美,這本身就是單元的教學重點,而且感知課文的美情美意也要通過品味語言美來進行。可以說品味語言是引領讀者的
感知力、領悟力通往課文的藝術世界的橋樑。成人讀者也許憑著對作品形式與內容的直覺和精深的理解,可以急速地透過
語言層面而探入作品底蘊;但學生的語言經驗系統尚未建立,或雖建立卻未強化和完善,語言的“屏障”仍阻隔著他們,所以仍須“
淹留”在推敲字詞、吟味語句語段的層面。當然,這一“屏障”並不是必然和永久的,學生完全可以品味語言作為“入口”,探入課文內蘊,感受作者情懷。過去的語言教學也許過多地重視語言的實用性,較少地注意語言的審美特性;現在這裡的語言教學首要目標便是品賞語言的美,或曰美的語言。“單元提示”說:“品味詩文優美的語言是一種藝術享受。”將品味語言美提到“藝術享受”的高度。每篇課文後的練習都有品味素妙語言的題目,有要求積累詩文佳句的題目,有要求背誦的題目。
賞析語言的一項重要內容就是強化誦讀。根據學生心理、生理特點的總結以及教學實踐的觀察,七年級的學生仍較多地沿襲國小保留下來的喜愛誦讀的習慣,這正是本單元強化誦讀教學的一個便宜條件。有人說,誦讀是學生培養欣賞能力的主要途徑,也許有點誇大,但也說出了誦讀之於教學的重要性。誦讀是對課文語言以及課文內容的最直接最真切的感知,是進入課文情境、體會作者思想感情的一條最有效的途徑。篇篇課文都指導學生“美讀”,帶著美好的情懷、美好的想像,用優美的聲調,抑揚頓挫地朗讀課文。單元提示說“要反覆朗讀”,《春》的提示說“多讀幾遍”,《濟南的冬天》的提示說“反覆朗讀課文”,《秋天》的提示說“反覆朗讀,直至成誦”,《古代詩歌五首》的提示說“朗讀古代詩歌講究抑揚頓挫”;另外,“研討與練習”中多次提到要朗讀課文,大部分課文要求背誦。由此可見誦讀教學在本單元中的重要性。
第二,引導學生髮揮聯想和想像,激發情感,體驗課文情境。義教課標說:“欣賞文學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體驗”,“對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說出自己的體驗”。學習優美的詩文,注重情感體驗可以說是抓住的根本。對“情境和形象”的感知、感受,即是發揮聯想和想像。不僅要善於體驗,還要能說出來。本單元的閱讀教學與這些要求是相適應的。大量研究表明,審美心理主要由四種因素構成,即感知、理解、情感和想像。所以我們強調情感、想像等,是著眼於學生主體方面,亦即從學生的心理意識方面,改善、增進他們對課文的感受和理解的能力。下面也從兩方面分解說明。
1.發揮聯想和想像。讀優美的詩文,就是體驗語言文字所創造的情境,領悟作者的思想感情。正如專家所說:“人們欣賞文學作品,是從形象感受開始的,形象作用於讀者的感覺和感情,使讀者受到藝術感染,於潛移默化中逐步體會到包含於其中的思想。”(《中國大
百科全書·中國文學》“文學鑑賞”條)“感受”就是體驗。欣賞文學作品的活動中的體驗,最重要兩種心智活動就是審美聯想和審美想像,它們是文學性體驗也是文學欣賞的本質屬性的體現。即使對有著良好的文學修養的人來說,聯想、想像也是不可繞過的“門檻”。然而在成人那裡是“開始”的地方,在學生這裡可能就是較高境界。成人可能在感性化的欣賞之後,進入抽象的、理性化的思考;學生的欣賞則始終與形象相伴,不可須臾分離。從文學作品的功能實現和生成規律來看,作品的語言文字,要還原為讀者腦海中的藝術形象需要聯想和想像,聯想和想像是讀者進入作品情境的必經之路,脫離聯想和想像的閱讀,就不是文學欣賞的閱讀,而可能是其他性質的閱讀(例如科學性的、專業研究性的);再有,作品的原有的畫面、情境、意象,要衍生、迭生出新的內容,亦即象外之象、境外之境,也需要聯想和想像。從學生的心理特點和認知規律來看,學生的抽象、
邏輯思維的能力未必趕得上成人,但他們的形象思維能力絕不比成人差,他們通過形象直觀的思維探入課文的情境中,真切地感受,盡情地體驗,這是由他們的心理意識功能的特性所決定的,也是他們的閱讀心理的優勢所在。基於這種認識,課本有意識地作了一些新嘗試。例如,《
秋天》的提示說:“反覆朗讀,沉浸到詩的意境中,你仿佛能聽到詩人在深情絮語,仿佛能看見幽谷、農舍、漁舟、牧羊女……”《
濟南的冬天》的提示說:“當一幅幅畫面浮現在你的腦海里時,你將進入那片美的天地。”《春》的研討與練習中有這樣的題目:“想像‘小草偷偷地從土裡鑽出來’的情景,你能說出‘偷偷地’和‘鑽’用得好在哪裡嗎?”“春風‘像母親的手撫摸著你’,這是什麼感覺?春風除了像母親的手,你覺得還像什麼?”《古代詩歌五首》的研討與練習中有這樣的題目:“想像‘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是怎樣的情景,如果你身臨其境將會有怎樣的感受?”這些都明確地告訴學生依靠聯想和想像去體驗課文情境,體現了課本編寫者的良苦用心。然而,現在的文學作品教學常見的一個問題是,單純地、片面地發展學生的知性思維、理性思維、抽象思維,忽視、淡化以聯想想像為主的感性思維、形象思維,學生剛一接觸文學作品,就帶領他們立即進入主題探討、思想分析的階段,跳過了必要的中介階段,這完全違背了文學欣賞教學的規律。事實上對學生來說,聯想、想像的功夫做到越充分,對作品底蘊的感受、理解就越深刻。
2.有情教學。與以聯想想像為主的感性思維、形象思維相伴共生的心理意識活動是感情或情感,一般認為,聯想、想像的基礎和動力是感情,感情之於文學欣賞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劉勰說:“綴文者情動以辭發,觀文者披文以入情。”劉熙載說:“作者情生文,斯讀者文生情。”現代學者說:“無視文學鑑賞過程中感覺和感情的作用,不懂得文學作品所反映的生活必須被讀者在感覺和感情上肯定和接受才能在理性上肯定和接受,也是片面的。”(
顧驤,“文學鑑賞”條)當代語文教學的討論中,對情感培養、情感教育的呼聲日見其高,那種“無情教育”的課堂教學應當在否定、革除之列。所以本單元有意識地強化情感教育,注重發掘課文的情感源泉,引導學生的心靈與作者的心靈溝通起來。例如《春》《秋天》的練習分別有這樣的題目:“有感情地反覆朗讀課文”,“有感情地朗讀這首詩”。《山中訪友》的提示說:“用你的心去感受作者的心,通過語言文字,看看那充滿詩意的畫面。”情感有審美情感和非審美情感之分,也就相當於說有文學化、藝術化情感和生活化情感之分。進入優美詩文的欣賞狀態,實際上就意味著進入審美情感的狀態。老師在這方面要做到的是提醒學生,提升和美化平常的、生活化的、非審美的情感,也就是將自己的情感調適到審美的、優雅的狀態中來。單元提示特意往這方面引導:“這個單元為我們展現了色彩斑斕的大自然,這裡有美的景物、美的情感、美的語言……”如何實現情感教學?我們的體會是:讓學生在美讀中調整掌控好情感狀態,在美讀中“進入”情境;在欣賞、研討課文時注意體認作家、詩人的情感,將課文的情感內化為自己的情感,力求與作家、詩人的心靈貼然無間;注意分辨作家、詩人表達的情感的性質、類別和量度;創造一種良好的課堂情境與氛圍,大家相互激發、相互交流;允許對作家、詩人的情感作獨特的體認和說明。
第三,注意文學課的定性與定位。本單元學習古代、現當代詩文,是進行文學欣賞教學,但是由於文學欣賞不是本冊課本的主要任務,後面的課本還有專門的文學欣賞的內容,所以又不能過多的或提文學欣賞的任務和要求,因為這裡進行的畢竟是七至九年級學段的起始教學。本單元的教學定位在文學欣賞與非文學欣賞之間,著眼點是發展學生對文學欣賞的心理意識,發展學生的審美意識、審美能力和審美情操。課本有意地迴避了文學知識(文學欣賞知識、文體知識、文學史知識等),這些陳述性知識將是今後的教學任務;也不談文學欣賞的方法、規律等,這些程式性知識也得等到學生有了一定的欣賞實踐之後才能水到渠成地教他們掌握運用。上面提到的語言揣摩、聯想想像、投入情感等單元教學任務,集中概括就是:一、找尋詩文之美,二、體認詩文之情,三、品味詩文之語。關鍵還在於“找尋”美、“體認”美和“品味”美等操練、運作。這些不光是文學欣賞的特殊要求,也是語文教學的一般性要求。
儘管說審美教育不是語文教學的全部任務,但至少在以寫景抒情詩文單元中應該成為首要任務、核心任務。在當前課程改革的背景下,廣泛地利用教材資源和課堂內外校園內外的各種教學資源對學生進行審美教育,以培養學生良好的語文素養,是一項新的任務,為了這一任務我們作了一些嘗試,至於效果如何還有待於廣大師生教學實踐的驗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