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驗教育

《 實驗教育 》1933年3月在南京創刊,1937年6月第3卷第6期停刊。該刊由(國立)中央大學實驗學校研究部編輯,(國立)中央大學實驗學校出版委員會發行。前題名《教育研究彙刊》。初創時為季刊,後改為雙月刊,屬於教育刊物。該刊對民國時期的教育制度改革提出意見,是我國現代教育制度形成時期的重要教育刊物之一。主要欄目不詳。主要撰稿人有許恪士、郭祖超、龔啟昌、張德琇、沈冠群、夏承楓、蕭孝嶸、羅廷光、吳福元、徐定中、張若南、張振宇等。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實驗教育
  • 類別:教育刊物
  • 創刊時間:1933年
  • 出版周期:雙月刊
辦刊宗旨,刊登內容,文化傳統,

辦刊宗旨

該刊以刊布教育實驗結果,研討教育學術,並介紹國內外實驗教育思潮為宗旨。

刊登內容

主要對當時我國中國小、幼兒及公民教育方面的問題進行探討,包括教育方針、教學大綱、教學方法、教材編寫及學校的行政管理、體育衛生、分配就業等問題,並有少量文章介紹國外教育實驗的情況,有專號多期。
該刊載有《英國中等教育概觀》、《學校健康教育及體育實施綱要》、《從統計上研究江浙兩省地方教育》、《現行國小國語教科書內容之分析研究》、《新教育與教育效率考察》、《內發的教材與外課的教材》、《中學制度之檢討與改進》等文,研究國內國外教育制度以及教育方法,探討具體可行的教育方案。
另外,該刊特別注重兒童教育,發表《蘇聯兒童寫真》、《兒童錯字研究》、《義大利兒童運動》、《兒童訓練之目的》、《兒童學習的分析研究》、《低能兒童的教育》等相關兒童教育的文章。

文化傳統

附:卷首語(許恪士)
現代教育事業之日新月異,殆盡人而知,而其進步之速,尤多驚人之處。故從事教育者,只求籠統概括之認識,而無專門精深之研討,此殆事所必然,無足深責。
實驗教育,自海爾巴特派創實驗學校於德國耶納大學教育學院以來。歐陸新興實驗學校,如雨後春筍踵相設立,以從事於新教育之實驗與研討,即以德國而論,學校名稱,已屬不少,如社會生活學校、生產學校、田園學校、勞作學校、otto學校以及農村教育院等等。他若丹麥、比利時、捷克斯拉夫、荷蘭諸國,亦各有其特殊教育精神之表現,或有自由學校之設立,或為專家(如德可樂利)學理之實驗。或從事貧兒救濟,或從事教育改革。至於英美蘇俄諸國,更無論矣。
考歐美各國實驗學校之設立,無不有其實際與理論之根據,往往一校之成功,不知消磨幾許研究精神,經過幾許觀察實證。彼輩對於實驗教育之精神,或出於哲學的懷疑,或由於科學的證驗,並具備各該民族本身之特點,適合所在社會之特殊需要。此類實驗學校,既非無目的的捉迷藏的遊戲,更非徒以兒童充其嘗試供其犧牲之場所,而系採用比較合理的主張,參照比較有效的方法,以達人生一定之願望。
我國自將大學中學之附屬中國小校,改稱實驗學校以來,所謂實驗學校之名稱,幾普遍於國內各地,願詰其數年來之實驗精神如何?結果如何?實驗學校異於普通一般學校者又何在?恐多瞠目無詞以對。即或有少數學校之所謂實驗,亦不過以整齊劃一欣欣自喜,徒以花樣眾多驕視齊輩而已。
本校有慮於此,深覺辦理實驗學校之難,更深覺實現實驗學校精神所寄託之實驗教育為尤難。爰出此刊,顏曰《實驗教育》,一以報告本校教育實驗之結果,以求正於教育界同志;一以介紹世界實驗教育之新潮新法,用備我教育界同志之參考。並擬於本刊創設教育科學與教育問題兩講座。敦聘海內專家擔任撰述,藉備教育研究與商榷之資料。
惟是茲事體大,以同人之綿薄之力,殆難獲得一圓滿之結果。吾人深願盡最大之努力,以追求實驗教育目標之理想。不欲急其近功,但願逐漸走入康莊大道而達到教育之最後目的。海內同志,尚不吝教政。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