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護區簡介
2013年1月6日,文化部正式發文,同意在江西
贛州市設立國家級“客家文化(贛南)生態保護實驗區”。
贛南是
客家誕生地和大本營之一,是
客家文化的主要發源地和傳承地,同時又是全國最大的客家聚居地,生活在這裡的
客家人總數超過800萬。贛南的客家文化內容豐富、形式多樣、風格獨特,截止2013年,贛州已有
贛南採茶戲、
興國山歌、
於都嗩吶公婆吹、
石城燈會、古陂“席獅”“犁獅”等國家級
非物質文化遺產5項,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67項,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132項,在客家文化領域影響極大。在贛州設立客家文化生態保護實驗區,對於增強
贛南客家文化的影響力、輻射力、傳承力,推動地域文化傳承繁榮,促進當地經濟社會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具有深遠的意義。
近年來,贛州市在加快發展、轉型發展、跨越發展的進程中,把
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作為實施文化強市戰略的重要內容擺到了重要位置,納入了全市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採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對客家文化遺產特別是非物質文化遺產進行保護,擴大了客家文化(贛南)在海內外的知名度和影響力,全市廣大人民民眾對贛南客家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意識和願望非常強烈,具備比較成熟的建設客家文化(贛南)生態保護區的人文社會條件。
贛閩粵相交三角地帶既是
客家民系的誕生地,客家文化的發展、成熟地以及外遷的故地,又是當今客家人最大的聚居地,約占全球客家人總數的一半,被稱為“客家大本營”。其中,江西贛州、福建
汀州(長汀)、廣東
梅州作為客家聚居地的三個中心城市,均為
中國歷史文化名城。全球客家人普遍認同贛州為“客家搖籃”。
贛南客家文化生態保護實驗區在當地政府的直接領導下,文化行政主管部門按照“保護為主、搶救第一、合理利用、傳承發展”的指導方針和“政府主導、社會參與,明確職責、形成合力;長遠規劃、分步實施,點面結合、講求實效”的工作原則,採取五個方面的基本保護方式:一、搶救性保護;二、傳承性保護;三、生產性保護;四、整體性保護;五、展示性和數位化保護。
贛南客家文化生態保護實驗區的重點區域是以
贛南圍屋、古村落、
客家山歌、
贛南採茶戲、民俗節慶活動等比較集中的地方為取向的區域,是贛南客家文化生態保護實驗區最重要的文化空間。
古村落以寧都東龍古村,興國三僚古村,贛縣白鷺古村、田村鎮田村、湖江鄉夏湖村,於都寬田鄉楊公壩村、橋頭鄉上堡村,南康唐江盧屋古村,瑞金密溪古村,尋烏周田古村等為重點區域。
民俗節慶活動以
石城燈會,龍南縣楊村太平龍舟賽,信豐縣古陂鎮“席獅”“犁獅”、大阿鎮龍燈會,于都縣葛坳鄉黃屋乾廟會、銀坑鎮甑笊舞,上猶縣營前鎮九獅拜象,寧都縣石上鄉漢帝廟祭祀、洛口鎮祭祀火龍神、石上鄉石上割雞擔燈,章貢區水東鎮七里仙娘廟會等活動舉辦地為重點區域。
建設好贛南客家文化生態保護區,對於促進客家文化的整體性保護,提高人民民眾的文化自覺,增進文化認同,激發文化活力,促進贛南經濟社會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2014年以來,贛州市共開展各類田野調查200多次,組織召開座談會45次,走訪
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1080人(次),重點調查了601個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共挖掘篩選了2207個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在普查的基礎上,系統開展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的整理完善工作,對非遺項目實施分級保護;對普查成果建立檔案,實行數位化、網路化、規範化管理,為後續保護、發展、利用提供資料依據及操作平台。同時,開展國家級代表性傳承人搶救性記錄試點,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贛南採茶戲代表性傳承人陳賓茂進行了搶救性記錄資料錄製,並為其撰寫個人紀事,在全市宣傳推廣。對整理後具備條件的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納入縣、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並遴選最具典型性、有更高價值的項目申報省級、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提升保護層級。截止2018年12月,全市共有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10項、省級96項、市級165項、縣級556項。同時,建立全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體系,全市有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5人、省級75人、市級192人、縣級336人。近年來,贛州 市通過建設傳承基地、創建“藝術之鄉”等措施,全面開展客家文化傳承與保護。現贛州市已建成1個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生產性保護示範基地,1個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校園研究基地,5個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傳承、傳播基地,9個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傳承、傳播基地。興國(山歌)、於都(嗩吶)、安遠(採茶戲)入選“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6個鄉鎮入選“江西省民間文化藝術之鄉”。
文化內涵
客家文化(贛南)是以中華民族優秀的漢民族文化為主體,吸納當地各種文化營養,在長期的生產勞動和社會實踐中與時俱進形成的一種特色鮮明的文化形態,是客家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贛南在客家民系和客家文化形成及發展中有著重要、獨特的地位,積澱著深厚的客家文化內涵,以其歷史悠久和內容豐富而為世人矚目。在整個客家文化中,客家文化(贛南)又有自身的鮮明特色。
贛南保留著較多的有著客家文化(贛南)特色、傳承著歷史記憶的古村落。如寧都東龍村、瑞金密溪村、興國三僚村、贛縣白鷺村、南康唐江盧屋村、尋烏周田村等143個古村落,都是贛南客家人世世代代居住的村落,集中體現了客家文化(贛南)的特色,歷史文化內涵深厚,成為客家文化(贛南)的重要物質載體。
贛南圍屋是客家文化(贛南)在建築風格中的集中體現,是中國民居的一大奇葩。圍屋主要分布在贛南南部的龍南、全南、定南、信豐、安遠、尋烏等縣境內,如今尚存500餘座,大部分為明清時期的建築。圍屋多為方形,小者數百平方米,大者萬餘平方米。其外牆多用三合土構築而成,厚度甚至有達兩米者,堅韌固實;高三、四層,四角構築有碉堡,易守難攻。圍屋內居住著同姓同宗的直系後人,集家、堡、祠於一體,具有重要的防禦功能和鮮明的宗族聚居性,典型地反映了客家人聚族而居的特點,成為中國民居的一大奇葩。2012年10月,贛南客家圍屋已通過專家評審,即將列入我國申報
世界文化遺產預備名錄。
客家山歌和採茶戲是客家文化(贛南)表演藝術的精華。贛南是客家山歌的最早傳唱地。客家山歌產生於贛南的興國一帶,興國至今還流傳著唐朝末年《羅隱秀才抄歌本》的故事。贛南客家山歌不但繼承了傳統詩歌的賦、比、興,而且在人民大眾長期的藝術實踐中,不斷加以豐富發展,創造了多種多樣的藝術手法和表現形式,具有濃郁的地方色彩和撲鼻的泥土芳香。採茶戲是贛南土生土長的劇種。相傳起源於安遠九龍山的茶歌,其產生和流傳具有悠久的歷史。採茶戲表演詼諧幽默、妙趣橫生,內容貼近廣大勞動民眾生活,人物少、布景道具簡單,與其它戲曲程式相比,贛南採茶戲歡快活潑,為民眾喜聞樂見,更具生命力,成為客家人最喜愛的戲曲形式之一。採茶戲在贛南誕生後,很快傳遍與之相鄰的閩、粵、湘等地,影響深遠。
作為客家文化(贛南)重要標誌的贛南客家方言古樸獨特。客家方言是客家民系共同的語言,是維繫客家民系的紐帶。與閩西和粵東的客家方言相比,
贛南客家方言有兩大特點:第一,贛南北部是贛方言和客方言的交匯區域,因此,從贛南客家方言中更容易考見客贛方言的聯繫和差別。第二,贛南的客家方言既傳承了中州古音韻的六個音調,保留了完整的古入聲,能押韻吟出保留入聲的古詩詞,與作於元代的《中原音韻》所記述聲母系統和發音方法基本一致;又呈同一的多樣性,它不像粵東、閩西那樣統一,而是同中有異,縣與縣之間甚至鄉與鄉之間均有差異。因而,贛南的客家方言更具學術研究價值,是客家文化口頭傳承的重要載體。
贛南的民俗節慶活動豐富多彩,以其古樸和充滿濃郁和鄉土氣息而為世人矚目。民俗節慶活動在廣大鄉村中普遍存續良好,除傳統歲時節慶外,還有許多由民間信仰而發展起來的大型民俗表演。如:為祈求家口平安、豐登稔熟的石城燈彩,年年春節期間都有盛大表演,自明清以來長盛不衰。以龍神崇拜為內容的龍南楊村太平龍舟賽,從祭龍、請龍、龍舟賽到送龍,儀式古典莊重,龍舟競賽歡快熱烈,且在地處山區的池塘中舉行。這項活動自明弘治年間由賴氏創辦以來,傳承至今已歷490餘載。以火龍神為信仰的寧都洛口南雲竹篙火龍節,每年的農曆八月初一至十五為禳神期,期間民俗活動內容豐富,八月十五的竹篙火龍表演將禳神推向高潮。這一活動由清中葉以來傳承至今。以香火延續為旨歸的寧都石上割雞擔燈(丁)民俗,每年春節期間舉行,由李氏族人世世代代傳承,深刻反映了客家人薪火相傳祈盼家族人丁興旺的傳統意識。這些民俗地域特色鮮明,文化內涵豐富,為廣大民眾所喜聞樂見。
贛南的紅色文化是客家優秀文化的傳承和發展,是客家文化(贛南)的一大特色。客家人敢於鬥爭的革命精神、包容性強的獨特品格以及文化開放性的特質等文化素養,為中央蘇區的創建和發展提供了肥沃的土壤,客家文化在中央蘇區的建立與發展中發揮了重大的作用,成為蘇區文化和蘇區精神的重要來源。如客家山歌在動員人民民眾參軍參戰,支援蘇區革命和建設中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流傳著“一首山歌三個師”的佳話。《蘇區幹部好作風》、《十送紅軍》等許多革命紅歌就是由傳統的
贛南客家山歌演變而來的。1931年,由東河戲“雙福興班”演出的《活捉張輝瓚》,第一次在舞台上成功塑造了毛澤東、朱德、彭德懷等偉人的光輝形象,產生了深遠的歷史影響。
保護範圍
客家文化(贛南)生態保護區的保護範圍為贛州市行政區域內客家文化產生、發展、傳承的地域範圍,面積約3.94萬平方公里,人口918萬。
保護對象
國家、省、市、縣四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是開展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的重要內容,完善名錄體系的建立工作,是保障非物質文化遺產整體性保護和文化生態保護區文化基因葆有生命力的堅實基礎,也是本《綱要》的核心保護對象。
(二)保護區範圍內各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的代表性傳承人。在開展傳承人保護的工作中,對代表性傳承人開展傳承活動給予重點支持,同時兼顧群體性傳承人的保護。贛南現有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代表性傳承人3人,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代表性傳承人13人,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代表性傳承人117人。此外,還有眾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的群體性傳承人。本著“堅持以人為本、活態傳承”的原則,保護區範圍內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代表性傳承人是保護區的重點保護對象。
(三)保護區範圍內與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密切相關的文物古蹟。相關的遺址、遺蹟、文物和珍貴的實物資料,是非物質文化遺產開展傳承活動的空間場所和載體。贛南現有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10處(64個點),省級文物保護單位54處(60個點),市、縣級文物保護單位417處,贛南客家圍屋500餘處,古村落143個。
(四)保護區範圍內
非物質文化遺產所依存的自然生態環境和人文生態環境。良好的自然人文生態環境是非物質文化遺產賴以生存和展示的文化空間,是客家文化(贛南)生態保護區建設中保護的重要內容。要保護好贛南現有國家、省級歷史文化名鎮(村)和歷史文化街區;加強對國家級、省級、市級自然保護區以及國家、省級森林公園的保護;保護好古村落、古祠堂、古寺廟、古戲台、古塔、古橋和風水林等。
建設工作
2013年2月,市政府成立了“贛州市客家文化(贛南)生態保護實驗區建設領導小組”,客家文化(贛南)生態保護實驗區建設工作全面啟動。
《客家文化(贛南)生態保護實驗區總體規劃》由
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組織編制,編制單位於2013年9月3日至18日,組成專家調研組進駐贛州市中心城區及18個縣(市、區)進行專題調研。
2013年12月10日,為了加強
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央財政補助一批國家級文化生態保護區,客家文化(贛南)生態保護實驗區獲得300萬元資金補助,這也是贛州市執行西部大開發政策所享受到的一項實惠。
2014年贛州市完成了《客家文化(贛南)生態保護實驗區總體規劃》編制並報文化部審批,規劃期限為2016—2030年。
2016年9月26日至28日,由文化部非遺司副司長王福州帶隊的專家組一行在贛州開展《客家文化(贛南)生態保護實驗區總體規劃》專家論證工作,經過實地考察、召開論證會後,專家組一致同意《總體規劃》通過論證。
2017年1月《客家文化(贛南)生態保護實驗區總體規劃》獲文化部批准實施。
2017年4月,成立獨立的“贛州市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保護中心”(下稱非遺中心),為贛州市非遺保護、客家文化(贛南)生態保護區建設專門工作機構。
2017年,贛州市全面實施《客家文化(贛南)生態保護試驗區總體規劃》,瑞金市按照文化和旅遊部的總體要求,以贛州總體規劃為總綱,以“六個一批”為重點,結合當地打造“文化之都、信仰之都”建設,大力推動客家文化生態保護區建設。為加強頂層設計,該市組建非遺保護機構,成立瑞金市
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堅持保護利用與傳承發展相結合,發現並推出了大批文化遺產項目和傳承人。
2018年5月29日上午,江西省客家文化創作基地在贛州市信豐縣掛牌成立,揭牌儀式在信豐縣文化藝術中心舉行。
2019年11月27日至28日,由文化和旅遊部非物質文化遺產司、江西省文化和旅遊廳、贛州市人民政府主辦,江西省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保護中心、
贛州市文化廣電新聞出版旅遊局承辦的中東部地區國家級文化生態保護實驗區建設經驗交流活動在贛州市舉辦。
從規劃編制到項目實施,近5年來共爭取國家資金2700萬元。其中規劃編制專項經費300萬元,2016年、2017年、2018年保護經費分別為410萬元、860萬元、1200萬元,逐年提高。
2013年以來共篩選挖掘了2207個“非遺”項目,重點調查了601個。遴選申報成功國家級“非遺”項目5個、省級41個,新增市級33個、縣級102個。截止2018年8月,全市“非遺”項目國家級10項、省級108項、市級165項、縣級556項。全市276個傳習所(點)建成或在建;建成1個省級生產性保護示範基地,1個省級校園研究基地,5個省級研究、傳承、傳播基地,9個市級研究、傳承、傳播基地。
2023年7月17日,文化和旅遊部公示國家級文化生態保護區建議名單,客家文化(贛南)生態保護實驗區入選。
2023年7月26日,文化和旅遊部公布客家文化(贛南)生態保護區為國家級文化生態保護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