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宗社黨
- 正式名:君主立憲維持會
- 時期:清末民初
- 成立:1912年1月19日
- 解散:1912年2月12日
簡介,其一,其二,組建,其一,其二,成員,蔭昌,載振,載洵,鐵良,載濤,載潤,毓朗,覆滅,
簡介
其一
宗社黨,中國清末民初的政治組織,正式的名稱是“君主立憲維持會”,由滿族貴族組成。
1912年1月12日,為對抗辛亥革命,清皇室貴族分子良弼、毓朗、溥偉、載濤、載澤、鐵良等秘密召開會議,1月19日以“君主立憲維持會”名義發布宣言,強烈要求隆裕太后堅持君主政權,反對共和。他們密謀打倒內閣總理大臣袁世凱,以毓朗、載澤出面組閣,鐵良出任清軍總司令,然後與南方革命軍決一死戰。袁世凱通過汪精衛授意京津同盟會分會暗殺宗社黨首腦。1月26日,同盟會殺手彭家珍炸死良弼。在京滿族權貴惶恐不安。2月12日,清宣統帝宣布遜位。宗社黨遂告解散。
其二
1914年4月,日本政府大隈重信第二次組閣後,積極支持“滿蒙獨立運動”。宗社黨重新在日本成立,總部設東京,大連設支部,主要成員有原肅親王善耆、原恭親王溥偉、原陝甘總督升允、原蒙古貴族巴布扎布、富升阿,還有日本人川島浪速、頭山滿、山田修、若日太郎等30餘人。1915年12月,袁世凱復辟遭到全國反對,陷入滅頂之災。川島浪速之流認為時機已到,唆使善耆等與民族分裂主義分子巴布扎布等勾結在一起,拉起叛軍,進行分裂中國的罪惡活動。寓居大連的原肅親王善耆領導大連支部,與川島浪速等共同策劃,於1916年3月組成宗社黨“勤王軍”,準備在遼南起事。1916年7月1日,巴布扎布叛匪在日本大尉青抑勝敏的指揮下,率“勤王復國軍”3000餘人,由呼倫貝爾盟喀爾喀河畔出發,向洮南方向竄擾。張作霖聞報,除令吳俊升派兵嚴防以免擾累外,還通電吉、黑兩省也要出兵協剿。張作霖令二十八師派出一旅,由開魯等地堵截;通知熱河都統薑桂題、黑龍江省畢桂芳督軍各派精兵,由東北西北方向圍剿,吳俊升由南包抄,一舉全殲。1916年6月袁世凱死,親日派段祺瑞組閣,日本對華政策轉變,勤王軍被解散。
組建
其一
1912年1月12日, 清皇室貴族分子良弼、毓朗、溥偉、載濤、載澤、鐵良等召開秘密會議,19日以“君主立憲維持會”的名義發布宣言,被稱為“宗社黨”(即“宗廟社稷”的簡稱)。成員胸前刺有二龍圖案,滿文姓名為標誌,在京、津等地積極活動,企圖奪回袁世凱的內閣總理職權,以毓朗、載澤出面組閣,鐵良出任清軍總司令,然後與南方革命軍決一死戰。並強烈要求隆裕太后堅持君主政權。1月,京津同盟會專設北方暗殺部, 由彭家珍、趙鐵橋領導,在北京西河沿設定辦事機關,旨在誅殺元兇巨憝。成員20餘人,每人均負有直接行動任務,另兼部分事務工作。滿人良弼因組織宗社黨,遂被選為暗殺目標。
其二
日本帝國主義扶持的復辟清王朝的反動組織。1914年4月,日本政府大限重信第二次組閣後,積極支持“滿蒙獨立運動”。1912年3月已經解散的清皇族復辟組織宗社黨.重在日本成立,部設東京,大連設支部,主要成員有肅親王善耆、恭親王溥偉、陝甘總督升允、蒙古貴族巴布扎布,還有日本人川島浪速.頭山滿、山田修、若日太郎等30餘人。潛居大連的肅親王善耆領導大連支部的活動.與川島浪速等共同策劃,在大連、安東(今丹東)、皮子窩等地招降納叛,於1916年3月組成宗社黨“勤王軍”,配合日本掀起的“第二次滿蒙獨立運動”進行軍事活動。川島等人認為張作霖是實現“滿蒙獨立運動”的最大障礙,決定用暗殺手段除掉他,然後乘亂殺入奉天城,使東北成為“宗社黨”的天下。1916年5月,日本土井少將接到除掉張作霖的密令,馬上來到奉天滿鐵附屬地,糾集日本浪人伊達順之助、三村預備上校等組成“滿蒙決死團”。1916年5月27日,日皇之弟閒院宮載仁親王從俄國返回日本經過奉天,張作霖要到奉天車站去迎送。張作霖在歸途中路過小西邊門,突然遭到炸彈襲擊。張作霖情知有變,立即跳下馬車,躥上馬背,以極快的速度同衛兵互換上衣,然後在馬隊的保護下,從小西邊門背胡同,穿過大西邊門繞道奔回將軍署。張作霖經過奉天圖書館時,突然從圖書館門洞裡跑出來一個人,手拿炸彈向張作霖扔去。由於張作霖飛馬疾馳,炸彈在張作霖的身後爆炸,氣浪只炸飛了張作霖的帽子。張作霖趕回了將軍署,在門口架起了機關槍,衛隊也被緊急召集起來,處於戒備狀態。這次暗殺事件給了張作霖一個重要教訓,使他懂得,不能不對日本加以防備。其間由於日本對華政策發生變化,第二次滿蒙獨立運動失敗。“勤王軍”解體;宗社黨大連支部亦隨之解體。
成員
圖中人物:
左起-蔭昌、載振、載洵、鐵良、載濤、載潤[不確定]、未知、譚學衡。
蔭昌
蔭昌(1859—1934)。1911年3月9日,蔭昌被賞為陸軍正都統(相當於陸軍上將),成為清末新軍施行新官制後唯一的陸軍正都統;5月8日清皇族內閣成立,蔭昌(滿族)任陸軍部大臣;10月10日武昌起義爆發,12日清廷派蔭昌率北洋第一軍(總統官蔭昌兼,由陸軍第四鎮和第二鎮的混成第三協、第六鎮的混成第十一協編成)、第二軍(總統官馮國璋,由陸軍第五鎮、第三鎮的混成第五協、第二十鎮的混成第三十九協編成)前往湖北意圖鎮壓,17日蔭昌趕到信陽坐鎮指揮,但兩軍均系袁世凱舊部,將士不聽命令,蔭昌束手無策,起義的烈火迅速蔓延,湖南、陝西、山西、江西等相繼獨立,10月20日慶親王奕劻派徐世昌請袁世凱出山,27日清廷招回督師無功的蔭昌,派袁世凱為欽差大臣,全權督辦湖北剿撫,馮國璋改任第一軍總統官,段祺瑞任第二軍總統官,蔭昌並未返京,而是隨第八鎮一起參加反攻;11月1日袁世凱組閣,蔭昌任軍咨府大臣仍暫管陸軍大臣事務。1912年1月1日民國臨時政府在南京成立,2月12日清帝下詔退位,中國封建王朝結束;3月10日袁世凱在北京就任臨時大總統,北洋政府成立,蔭昌曾被聘為總統府高等顧問,北洋民國政府與小朝廷之間凡有禮節性往來的場合,都由蔭昌以總統特使的身份入宮;10月11日給予一等文虎章;12月15日被北洋政府授為陸軍上將,是中國滿族上將第一人。
載振
載振(1876年~1947年) 慶親王奕匡之子。皇族“宗社黨”的骨幹成員,腐敗典型。
由汪康年及夫人汪禾青主編的《京報》剛於3月份創刊,即載文披露此事,轟動京城。5月7日,御史趙啟霖奏劾段芝貴夤緣無恥,以天津歌妓楊翠喜獻於奕匡之於載振,並以10萬金為奕匡壽禮,遂得署黑龍江巡撫。慈禧太后於是詔命醇親王載灃、大學士孫家鼐徹查,並撤去段芝貴布政使銜,毋庸署理黑龍江巡撫,而以程德全暫行署理。
載振聞訊將楊翠喜匿退,載灃、孫家鼐為保全皇室體面,復命查無實據。5月16日,趙啟霖反以“奏劾不實”被革職。輿論更加譁然。
載洵
載洵(1886—1949) 滿洲鑲白旗人,愛新覺羅氏。光緒帝弟。清光緒十五年(1889)晉輔國公,次年又晉鎮國公。二十八年襲貝勒,三十四年加郡王銜。宣統元年(1909)任籌辦海軍大臣,並赴歐美考察海軍。1910年任海軍部大臣。辛亥革命後在北京、天津閒居。
鐵良
宣統三年八月十九日(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義爆發,各地紛紛回響。守城清軍死命頑抗,戰鬥十分激烈。十月十一日(12月1日),革命軍攻陷天堡城,江寧將軍鐵良避匿日本兵艦.回到上海。清廷革鐵良職,由張勛護理兩江總督。
政府為了鎮壓革命,不得不重新起用袁世凱,任命他為內閣總理大臣,指揮北洋軍南下。1912年1月,―些少壯派滿族親貴建立了宗社黨,其主要黨魁為軍咨使良弼、恭親王溥偉,肅親王善耆等,反對起用袁世凱,反對南北議和,反對清帝退位。從江寧剛剛回到北京的鐵良也加入了宗社黨。1月26日,良弼被革命黨人彭家珍炸傷,三日後斃命,宗社黨遭到沉重的打擊。2月12日,清政府被迫頒布了退位詔書、授權袁世凱組織責任內閣。隨後.宗社黨黨徒紛紛出京。鐵良寓居天津租界內,頻繁往來於青島、大連、天津、日本之間,進行滿洲復國活動。
1924年10月,馮玉祥發動“北京政變”,溥儀被趕出紫禁城,後也寄居天津租界。鐵良等清朝遺老繼續向溥儀效忠.三十年代初,日本帝國主義為進攻中國,張學良放棄東北,日本據而在東北成立“滿洲國”,鐵良、溥偉、鄭孝胥、陳寶琛等人參與了活動。溥儀後來帶領鄭孝胥等人潛往東北,成立滿洲國,鐵良則留在天津閒居.民國二十七年(1938年)去世。
載濤
載濤(1886-1970)。卓越的京劇票友。清醇親王奕譞第七子,光緒帝之弟,溥儀之叔。襲封貝勒,宣統二年(1910年)受賞郡王爵章,三年任軍咨府大臣。1910年2月赴日、美、英、法、德、意、奧、俄八國考察陸軍,5月派任赴英國專使大臣。1911年5月任軍諮大臣;其後任蒙古鑲黃旗都統。1912年1月,與載洵等組織宗社黨;3月宗社黨解散。1917年7月張勛復辟,溥儀任為禁衛軍司令;同月復辟失敗。1918年徐世昌任為將軍。溥儀曾以偽滿洲國“皇帝”名義,多次召他赴長春當官,北京偽政權“華北政務委員會”委員長王揖唐也許以高薪請他任職,均被拒絕。載濤出身嫡系皇族,但寧肯貧困潦倒也不當漢奸,表現出高尚的民族氣節,受到尊重。新中國成立後,毛澤東主席親自任命他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後勤部馬政局顧問,還用自己的稿費2000元助他修繕住房。1949年後,歷任人大代表、政協委員。1970年在北京逝世,終年83歲。
載潤
載潤(1878-1963)仁宗顒琰(嘉慶)第五子綿愉之孫,惠親王奕詳第一子。字寄雲,號德軒,常號淵清堂主人。光緒十二年(1886)襲貝勒。自幼秉承家教,延師府上,誦習滿漢語文。十五年,德宗(光緒)大婚,恩賞入上書房讀書。二十一年(1895),充御前行走。二十二年,命為右翼近支第三族族長。三十一年,署理泰寧鎮總兵兼管內務府大臣。宣統元年(1909),出任正黃旗總族長,補授正黃旗漢軍都統。二年,出任陸軍貴胄學堂大臣、資政院議員,出任管理兩翼八旗前鋒營與內務府三旗護軍營事務大臣。1912年初,隨著宣統皇帝遜位,上述職任一一免去。翌年,補授小朝廷御前大臣。1917年至1921年,由署理宗人府右宗人升任左宗人、右宗正,兼理清室備用處事宜。從1924年始,居家賦閒,讀書作家以自娛。新中國成立後,衷心擁護共產黨,熱愛社會主義制度,被聘為北京市文史館館員。一生工書善詩,寒暑不輟,經歷歷次政治運動,墨跡詩作多已散失,僅存吉光片羽,極為世人所珍。
毓朗
毓朗(1864年8月27日-1922年12月14日)多羅敏達貝勒,是定慎郡王溥煦的次子,清末的軍機大臣之一。當過巡警部(民政部)侍郎、步軍統領。宣統二年(1910年)七月,授軍機大臣;宣統三年(1911年)四月,改授軍咨大臣。 辛亥革命後,參與過宗社黨的活動,終年59歲。他的二格格愛新覺羅·恆香就是婉容皇后的繼母。
覆滅
宗社黨在京、津等地積極活動,堅決反對南北和議,主張死拼到底。他們放出狠話,即使大勢已去,也要退保一隅之地,寧可失敗逃亡海外,也不甘不戰而屈,甚至要重組戰時皇家內閣,與民軍血戰到底。再則,作為大清國的級別最高的現任領導幹部,袁總並不想堂而皇之地“逼宮”而落個欺侮孤兒寡婦、賣主求榮的千古罵名。 正當老袁進退兩難之際,在北京發生的兩起恐怖攻擊事件幫了他的大忙。
在上次袁世凱向隆裕太后面奏後,從東華門出宮的老袁乘坐雙套馬車,在衛隊的前呼後擁下,行至東安門大街跟王府井大街交叉的丁字街口時,突然從路邊的三順茶館裡衝出幾個刺客,向車隊仍出了三枚炸彈,隨著兩聲巨響,濃煙滾滾,一片狼藉,老袁的衛隊長袁金標被炸得血肉模糊,其坐騎當場身亡,其餘20多人受傷,一時人喊馬嘶,亂作一團。坐在車中的老袁雖毫髮未損,也大驚失色,急忙撤離了現場。
事後,袁金標被送到醫院後傷重不治而亡,組織和實施這次恐怖攻擊的張先培、黃之萌、楊禹昌等10名革命黨人被捕殺。
真是天助老袁,因禍得福,這起突發事件使老袁贏得了戰略上的主動。因為南北議和開始後,朝野內外風聞袁世凱要賣主求榮,南方的革命黨也公開聲稱要推舉袁世凱為民國大總統,使得老袁在輿論上頗為被動。現在經過這么一炸,使人們不但不懷疑袁是革命軍的同黨,並且更相信了他是大清國的股肱之臣,無形中為老袁樹立了“忠君為國”的光輝形象,也為老袁開始下一步的行動提供了有利條件。
心機頗深的袁世凱當然不會放過這個天賜良機,他向隆裕太后請假,以“驚魂未定,發燒未已,步履尚難照常,心跳作燒及左肋疼痛”為由在家養病,把內閣的日常工作暫交國務大臣趙秉鈞、胡惟德等人負責。這樣,在皇帝是否退位的極其敏感的時期,老袁巧妙地退到幕後,明哲保身,進退自如。
而讓老袁更加驚喜的事情發生在10天后。這天夜晚,宗社黨骨幹人物良弼在家門口被炸後不治而亡,製造這起恐怖暗殺的是一位來自四川的革命黨彭家珍。
良弼是老攝政王多爾袞之後,日本陸軍士官學校步兵科畢業,少年英俊,為人端正,恃才傲物,曾任禁衛軍統領,現任軍諮使,為晚清政府屈指可數的軍事人才之一。武昌起事後,良弼失去軍權心中不服,揚言要重招舊部,與民軍決一死戰,是主戰派里的中堅人物。良弼的冤家對頭彭家珍,時年24歲,血氣方剛,崇武好勇,成都武備學堂畢業生,曾留學日本並加入同盟會,回國先後在四川、雲南、奉天等地做過軍官。與大多數的“海歸派”一樣,彭壯士“久有凌雲志”,尤其信仰革命的暗殺主義,這次他以京津同盟會暗殺部長的身份秘密進京,就是為了配合南方的革命黨,在敵人後方做一件驚天動地的大事。彭壯士打聽到良弼這小子是個頑固的現行“反革命”,是中國走向共和的最大的絆腳石,就把玩命的目標鎖定在他的身上。
1月26日夜,北京城月黑風高,天寒地凍。彭家珍在寓所換上軍裝,懷揣炸彈,按照原計畫來到金台旅館。他以奉天講武堂崇恭的身份登記住宿,聲稱有緊急軍情去見良大人,便雇了輛旅館的馬車,來到位於西四紅羅廠附近的良弼府,拿出事先偽造的崇恭的名片求見候良弼。守門人看了看名片說:“大人去了陸軍部公幹,尚未回來,請您進客廳等候。”彭家珍猶豫了一下,便說自己還有其他事情,一會再來。不久,一輛馬車疾馳而來停在大門口,一名威武的軍官從車上走下。這時,躲在牆角暗處的彭家珍料定必是良弼回來了,便疾步走到近前,高聲說:“良弼兄,別來無恙啊?”良弼突然看見一個身著標統軍服的小個子青年站在大門前,心裡一驚,說:“有什麼公幹,夤夜到此?明日敘談罷”,說完拾級而上。說時遲那時快,彭家珍後退一步,掏出炸彈扔向良弼,一聲巨響,濃煙四起,血光四濺。事件的直接結果是:良弼被炸斷左腿,兩天后不治身亡,年僅35歲。而彭家珍也躲避不及,被一塊彈片擊中後腦,霎時殞命。同時斃命的還有良弼衛兵8人,馬弁1人。金台旅館的馬車也被炸裂,馬夫和馬匹重傷,馬夫十幾天后死去。
彭家珍採取行動前,在《絕命書》中寫道:“自入同盟會以來,不敢不稍盡責任。惜才力薄弱,未見大效,抱愧奚如。今除良弼之心已決,計畫已備,只待事機發動。共和成,雖死亦榮;共和不成,雖生亦辱,不如死得榮。”良弼臨死前,知道刺客是革命黨人彭家珍後,伸出了大拇指說:“原來是廿頭(當時稱革命黨為廿頭,取義於革字的上半截)彭某,真英雄也。我死,清廷也隨之亡也。”另一說,良弼死時感嘆:“朝廷不識我,唯此人識我,真吾知己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