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慶齡故居的樟樹

宋慶齡故居的樟樹

本文通過描寫宋慶齡故居的兩棵樟樹的外形美和品質美,表達作者對這兩棵樟樹的讚美和對宋慶齡的深切懷念之情。

基本介紹

  • 書名: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語文蘇教版四年級下冊第21課
  • 又名:宋慶齡故居的樟樹
  • 作者:茹志鵑
  • 類別:國小教材
  • 頁數:143頁
  • 定價:6.18元
  • 出版社:江蘇教育出版社
作品全文,主要內容,人物簡介,

作品全文

蘇教版四年級下冊語文中的《宋慶齡故居的樟樹》:
上海宋慶齡故居的庭院裡有兩棵樹。
有一次,周恩來同志覺得那房子小了一點,就勸宋慶齡同志搬個家。她不肯,說:“我捨不得這兩棵樹。”
這是兩棵樟樹。
樟樹不高,但它的枝幹粗壯,而且伸向四面八方,伸得遠遠的。稠密的樹葉綠的發亮。樟樹四季常青,無論是夏天還是冬天,它們總是那么蓬蓬勃勃。
別的樹木容易招蟲。從同一棵石榴樹上可以捉到三四種不同的蟲子。它們還要養兒育女,繁衍後代,子子孫孫都寄生在樹上。而樟樹本身卻有一種香氣,而且這種香氣能永久保持。即使當它枝枯葉落的時候,當它已經作為木料製作成家具的時候,它的香氣仍然不變。只要這木質存在一天,蟲類就怕它一天,樟樹的可貴之處就在這裡。
人們懷著崇敬的心情前來瞻仰宋慶齡的故居,也總愛在這兩棵樟樹前留個影,作為永久的紀念。

主要內容

本文通過描寫宋慶齡故居的兩棵樟樹的外形美和品質美,表達作者對這兩棵樟樹的讚美和對宋慶齡的深切懷念之情。

人物簡介

茹志鵑(1925——1998)
曾用筆名阿如、初旭。祖籍浙江杭州。1925年9月生於上海。家庭貧困,幼年喪母失父,靠祖母做手工換錢度日。11歲以後才斷斷續續在一些教會學校、補習學校讀書,國中畢業於浙江武康縣武康中學。1943年隨兄參加新四軍,先在蘇中公學讀書,以後一直在部隊文工團工作。歷任演員、組長、分隊長、創作組組長等職。1947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55年從南京軍區轉業到上海,在《文藝月報》做編輯。
1955年從南京軍區轉業到上海,在《文藝月報》做編輯。1960年起從事專業文學創作,是中國作協會員,又被選為中國作協上海分會理事。1977年當選上海七屆人民代表。現為《上海文學》編委。茹志鵑是當代著名女作家。她的創作以短篇小說見長。筆調清新、俊逸,情節單純明俠,細節豐富傳神。善於從較小的角度去反映時代本質。她的許多作品如《百合花》、《靜靜的產院》、《如願》、《阿舒》、《三走嚴莊》等都受到過茅盾、冰心、魏金枝侯金鏡等老一輩作家的好評,一些作品被譯成日、法、俄、英、越等多國文字在國外出版。
新時期以來,茹志鵑又發表了10多篇小說,隨著主題的深化,風格亦有所改變,於清峻中隱含鋒芒。她的主要作品集有:《百合花》(人民文學出版社1958年)、《靜靜的產院》(中國青年出版社1962年)、《高高的白楊樹》(上海文藝出版社1959年)等。新時期以來發表的主要作品有《剪輯錯了的故事》(《人民文學》1979年2月)、《草原上的小路》(《收穫》1979年第3期)、《兒女情》(《上海文學》1980年1月)、《家務事》(《北方文學》1980年第3期)。《一支古老的歌》(《文匯增刊》1980年第3期)等。
茹志鵑的女兒王安憶也是當代著名女作家。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